- 年份
- 2024(13545)
- 2023(19501)
- 2022(17021)
- 2021(15740)
- 2020(13447)
- 2019(31219)
- 2018(30954)
- 2017(60033)
- 2016(32663)
- 2015(36845)
- 2014(36890)
- 2013(36570)
- 2012(33593)
- 2011(30300)
- 2010(30350)
- 2009(28321)
- 2008(28258)
- 2007(25109)
- 2006(21964)
- 2005(19805)
- 学科
- 济(131373)
- 经济(131191)
- 管理(97940)
- 业(92694)
- 企(78328)
- 企业(78328)
- 方法(62590)
- 数学(54225)
- 数学方法(53548)
- 财(40943)
- 农(35145)
- 中国(33565)
- 业经(28943)
- 学(28751)
- 制(28078)
- 贸(26830)
- 贸易(26822)
- 易(26070)
- 务(24610)
- 地方(24526)
- 财务(24522)
- 财务管理(24462)
- 企业财务(23207)
- 农业(22806)
- 理论(22331)
- 税(22081)
- 和(21010)
- 税收(20602)
- 银(20501)
- 银行(20437)
- 机构
- 大学(471958)
- 学院(468430)
- 济(189584)
- 经济(185539)
- 管理(183091)
- 理学(158564)
- 理学院(156823)
- 管理学(154003)
- 研究(153807)
- 管理学院(153174)
- 中国(115135)
- 京(99631)
- 科学(94736)
- 财(93774)
- 所(77406)
- 农(74790)
- 财经(73905)
- 研究所(70075)
- 中心(69995)
- 江(69372)
- 业大(69052)
- 经(66970)
- 北京(62921)
- 范(60619)
- 师范(59999)
- 农业(58671)
- 经济学(58456)
- 院(55571)
- 州(55348)
- 财经大学(54820)
- 基金
- 项目(314794)
- 科学(247209)
- 基金(229295)
- 研究(228794)
- 家(199844)
- 国家(198057)
- 科学基金(170043)
- 社会(144431)
- 社会科(136888)
- 社会科学(136851)
- 省(122063)
- 基金项目(120994)
- 自然(110886)
- 自然科(108282)
- 自然科学(108254)
- 自然科学基金(106318)
- 教育(105657)
- 划(102652)
- 资助(95608)
- 编号(93278)
- 成果(76401)
- 重点(70312)
- 部(70011)
- 发(65934)
- 创(64751)
- 课题(63771)
- 科研(60613)
- 创新(60538)
- 教育部(60262)
- 国家社会(59496)
- 期刊
- 济(205749)
- 经济(205749)
- 研究(140570)
- 中国(85802)
- 学报(75203)
- 财(74075)
- 科学(67146)
- 农(67099)
- 管理(65954)
- 大学(56956)
- 学学(53671)
- 教育(48906)
- 农业(45527)
- 技术(40110)
- 融(39423)
- 金融(39423)
- 财经(36294)
- 经济研究(33354)
- 业经(32709)
- 经(30971)
- 问题(26927)
- 业(23663)
- 图书(22728)
- 技术经济(22483)
- 版(22483)
- 理论(22277)
- 贸(22110)
- 统计(21785)
- 科技(21082)
- 商业(20810)
共检索到688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萌 台航 胡深
居民消费反映着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和增长效果,政府征税的强度和结构会对居民消费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研究政府征收资本税、劳动税和消费税对居民消费产出比的影响,结果发现:各种税税率对消费产出比均起到抑制作用,但是抑制作用随税率提高基本呈减弱趋势。在实证方面,本文借鉴Mendoza等(1994)对要素税率的测算方法,测算了28个OECD国家1965—2014年的消费、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的平均有效税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不仅支持了上述理论判断,还表明不同税种对居民消费产出比的抑制强度不同,即消费税强于资本税,资本税强于劳动税。
关键词:
税制结构 居民消费 一般均衡 跨国证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平林 乔雅 宁静 沈华玉 龙成凤
本文基于环境税双重红利理论,通过建立Panel ARDL模型,实证研究了35个OECD国家1994-2014年能源税和车辆交通税的环境和经济后果。实证研究表明:在绿色红利方面,能源税对煤炭消耗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温室气体、硫氧化物和能源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减排作用。车辆交通税对石油消耗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煤炭消耗量的抑制作用尚不显著,对硫氧化物具有显著的减排作用,对温室气体、氮氧化物和运输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减排作用不显著。蓝色红利方面,能源税短期内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个人所得税起到显著的税负平移影响,长期内显著降低失业人数。车辆交通税显著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失业人数,对个人所得税起到显著的税负平移影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肖叶
基于2005~2016年286个地级市的数据建立普通面板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本文研究发现间接税与直接税均不利于创新产出水平的提升,而且这种效应在间接税中表现得更加明显;门槛模型估计结果显示间接税和直接税均具有双重门槛,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其对创新产出的负向影响效应逐渐减弱。因此,为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升创新产出水平,宜进一步降低企业与研发科技人员税收负担、加大对落后地区创新的扶持力度、调整税制结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乃云
一税制结构是指国家为了达到组织收入、调节经济的目的,在按一定标志进行税收分类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税种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收体系。根据税种的多少,可以把税制分为单一税制与复合税制。单一税制是指以一种征税对象为基础设置税种所形成的税制。自17...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廖信林 吴友群 王立勇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不同税负水平下,直接税比重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采用两步一阶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与税负水平相比,当前税负水平对居民消费的负向影响更大。因此,通过提高直接税比重来促进居民消费,应当从减少间接税收入进而降低居民的税负水平入手,通过间接税的减少来实现。并借鉴Arnold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表明,减少间接税中的增值税和营业税能够达到减少间接税收入,降低居民税负水平目的。而逐步提高直接税收入比重,可以考虑再恢复征收利息所得税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来实现。
关键词:
宏观税负 税制结构 居民消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启仁 张晓莉
本文基于私人消费和净产出关系测度国际资本流动水平,采用混合OLS、Swamy随机系数模型和状态向量空间三种计量方法比较分析"金砖国家"国际资本流动水平和变化过程,进而评估各国国际金融的发展水平和系统稳健性。结果表明:"金砖国家"总体国际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且各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中印度一直保持对资本流动的严格管制,而南非对资本管制一直相对宽松。俄罗斯的资本流动水平最高,但其变化最为剧烈,中国和巴西的资本流动水平和变化程度则处于中间位置。各国应重新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金融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沈郁淇 盛红旗 马桂峰 马安宁
目的:分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各成员国卫生投入对健康产出的影响。方法:利用OECD国家面板数据构造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人均政府卫生支出每提高1%,期望寿命将增加0.016 9%,人均私人卫生支出每提高1%,期望寿命将增加0.003 2%,每千人医生数对健康产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对健康产出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卫生投入;酒精对健康产出的危害显著大于烟草的危害。结论:卫生投入对健康产出的效应是有限的,卫生投入的重点是公共卫生,提高健康产出不能单纯依赖卫生投入。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朱铭来 季成
本文在对OECD国家企业年金优惠政策进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利用26个OECD国家2001-2011年的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就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年金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年金缴费环节的税收减免政策从增大企业年金税收弹性和减弱交叉税收弹性两方面对企业年金缴费产生了显著的激励作用,另外,我们发现就业率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年金缴费的增长,而年金账户短期收益、股票收益及社会公共养老支出对企业年金缴费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税收优惠 企业年金 弹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耿献辉
根据2005年6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产出占国民经济全部门总产出的1.1%;与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紧密关联的产业是其自身产业和第二产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为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感应度系数,需要采取措施主动发展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产业,但中国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固定资产折旧在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较小,其工业装备水平较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沈郁淇 盛红旗 马桂峰 马安宁
目的:研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各成员国卫生投入与健康产出的关系,分析影响因素对健康产出的作用。方法:利用OECD国家1997—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从宏观层面建立动态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政府卫生支出和每千人医生数对健康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私人卫生支出对健康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经济发展对健康水平的直接影响不显著,教育水平对健康产出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卫生投入。结论:过度追求卫生投入的增长对健康水平的提高并不明显;经济增长不能直接作用于健康水平的提高,只有综合利用教育、卫生资源等才能显著提高健康水平。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公茂刚 巩子晗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PSM、CMP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家庭人口结构和土地流转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土地流转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土地转入和转出分别提高和降低了农户的粮食总产值。(2)家庭人口(16周岁及以上)平均年龄对粮食产出呈倒“U型”影响,并以40岁左右为转折点,体现了人口结构老龄化对粮食生产不利;家庭人口平均健康程度及农业户口人员比重均对农业产出具有正向影响;家庭人口性别结构和教育程度的影响不显著。(3)家庭人口结构、土地确权、农业补贴、农业生产各要素投入以及土地生产条件等因素不仅直接影响粮食生产而且还通过影响土地转入或转出进而作用于粮食产出。(4)土地转入和家庭人口结构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土地转入的影响在东、中部显著为正,西部显著为负;家庭人口结构的影响在东部和西部存在较大差异;土地转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关键词:家庭人口结构;土地转入;土地转出;粮食产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顾露露; 平淑娟; 王悦;
本文实证检验了1978-2015年间中国跨国公司对于OECD国家的海外投资(OFDI)是否形成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将东道国的技术集聚细分为研发资金和人员投入、专利和高新技术产品产出四个维度,研究了四维度的东道国技术集聚对我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不同。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对于OECD国家的海外投资确实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是这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主要来源于对研发投入更多(包括资金和人员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更强的东道国的投资,而与东道国研发的核心产出(专利申请量)没有显著的关系。中国跨国公司的吸收能力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正相关。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国跨国公司以及轻资产型的、规模适中的年轻跨国公司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更明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克清
1994年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货劳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但该税制结构非常不利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税收负担给定的条件下,货劳税对于居民消费需求具有负向影响,而所得税对居民消费需求具有正向的影响。为了扩大内需,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我国需要调整和优化税制结构,在结构性减税的过程中逐步降低货劳税的占比,相应提高所得税的占比。
关键词:
税制结构 居民消费 消费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为群 刘鹏
为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需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国家的税制结构。在经济因素的影响下,"一带一路"国家的税制结构具有一般性特征。静态视角下,商品税与所得税逆向而动;动态视角下,所得税变化较为显著。同时,从静态角度而言,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偏向于选择以增值税作为主体税种,以公司所得税作为重要的辅助税种;经济发达的国家偏向于选择以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缴款)作为主体税种,以增值税作为重要的辅助税种。但从动态角度看,发达国家更趋向于选择社会保障税(缴款)作为主体税种。而在特殊的社会因素驱动下,"一带一路"国家的税制结构还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特征,具体表现于税系差异和税种差异两方面。顺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税制结构 税系 税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雄 王增辉
本文基于生态税收的双重红利理论,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OECD国家生态税收的双重红利效应。研究发现:生态税收能够带来制约作用,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带来生态税收的第一重红利,即环境红利。以交通税为税种的生态税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生态税收的第二重红利,即经济红利。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污染程度下,OECD国家的生态税收政策对生态污染、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我国的生态税收起步较晚,与OECD国家生态税收体系相比,我国的生态税收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我国可以参照OECD国家的经验,在保持税收中性的基础上,统筹生态税立法体系,循序渐进地补充立法,运用产品差额税率和行业差别税率,将排污量分等级征税,并且要注重生态优先原则、公平原则和专款专用原则。
关键词:
生态税收 双重红利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有效需求体制、功能性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基于OECD国家的实证研究
研发创新SBM效率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OECD国家和中国的实证分析
税制结构的经济增长绩效——基于分税制改革20年实证分析
教育经费投入强度、结构、体制的宏观分析——基于中国与OECD国家的比较
金砖国家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算与比较——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分解的实证分析
家庭内部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消费支出、消费率和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OECD国家的税制改革及发展趋势
就业结构对政府债务的影响——基于OECD国家数据的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实证研究
OECD国家的绿色税制改革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