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3)
2023(8921)
2022(7655)
2021(7271)
2020(6296)
2019(14392)
2018(14262)
2017(28516)
2016(15526)
2015(17290)
2014(17315)
2013(17139)
2012(15413)
2011(13579)
2010(13964)
2009(13230)
2008(13444)
2007(11879)
2006(10377)
2005(9616)
作者
(41258)
(34072)
(34067)
(33160)
(21817)
(16187)
(15508)
(13131)
(12745)
(12573)
(11741)
(11565)
(11100)
(11031)
(10934)
(10573)
(10341)
(9813)
(9764)
(9725)
(8781)
(8342)
(8165)
(7908)
(7749)
(7722)
(7650)
(7467)
(6792)
(6733)
学科
(59847)
经济(59756)
管理(55981)
(47548)
(42517)
企业(42517)
(35894)
方法(28387)
数学(25620)
数学方法(25103)
(21845)
税收(20400)
(20220)
(18667)
(17638)
财务(17596)
财务管理(17539)
财政(17043)
企业财务(16690)
中国(16175)
(14416)
(14241)
(13271)
业经(12881)
体制(11582)
(10664)
银行(10652)
地方(10604)
(10031)
理论(10009)
机构
学院(212264)
大学(211409)
(89797)
经济(88019)
管理(82726)
理学(71243)
理学院(70569)
管理学(69282)
管理学院(68881)
研究(66007)
(59026)
中国(52565)
(43251)
财经(41172)
科学(37367)
(37119)
(33061)
(32586)
财经大学(30236)
中心(29705)
经济学(28869)
研究所(28247)
北京(27332)
(26625)
业大(26055)
经济学院(26039)
(25246)
(23944)
(23431)
师范(23194)
基金
项目(134893)
科学(107183)
研究(100534)
基金(99556)
(84895)
国家(84283)
科学基金(73935)
社会(65542)
社会科(62432)
社会科学(62417)
(52136)
基金项目(51531)
教育(46924)
自然(46391)
自然科(45381)
自然科学(45372)
自然科学基金(44553)
(42930)
资助(42367)
编号(40618)
成果(34442)
(30925)
(30778)
重点(30430)
(28402)
课题(28107)
国家社会(27622)
教育部(27256)
(27234)
(27219)
期刊
(99656)
经济(99656)
研究(71888)
(52926)
中国(42988)
管理(31762)
学报(28115)
科学(25930)
(23765)
大学(22661)
学学(21611)
财经(21090)
(19998)
金融(19998)
教育(19519)
技术(18471)
(18035)
(17961)
经济研究(17735)
(15868)
农业(15255)
业经(14381)
税务(14116)
财会(13570)
会计(12694)
问题(12692)
统计(11537)
(10659)
财政(10659)
(10643)
共检索到328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琳  汤蛟伶  
本文试图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来分析由税制结构导致的财政幻觉所起的作用,解释财政幻觉是通过何种途径影响到政府规模的变化,并运用一些计量处理,验证财政幻觉与政府规模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对我国目前应该如何限制政府规模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小悦  范辉政  
财政信息问题非常重要。最优信息系统选择理论认为,决策系统由信源、信道和决策规则组成。决策系统的所有构成内容都与信息有关,决策实际上是对已知信息或未知信息的可能状态的判断和处理。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对信息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形成了风靡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诗举  
财政幻觉(Fiscal Illusion)形成于纳税人(投票者)对税收负担的错觉。按照其对纳税人的影响不同,财政幻觉分为乐观幻觉和悲观幻觉:乐观幻觉是指纳税人低估公共品价格(税收),悲观幻觉是指纳税人高估公共品价格(税收)。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划分,财政幻觉包括政府主动创造幻觉和财政制度派生幻觉:政府主动创造幻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伟  宫善栋  
中国的宏观税负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历年《福布斯》发布的税负痛苦指数排名中,中国大陆排名均十分靠前,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宏观税负水平高低也有不少争论。但在以往对宏观税负的研究中,纳税人的主观税负痛感往往被忽视。本文基于财政幻觉的视角,通过对政府各类收入施加权重来调整并重新测算税负痛感指数,借此来考察中国纳税人的主观税负痛感,并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来衡量中国实际税负痛感水平高低。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税负痛感在全球58个国家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并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铎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确立的财政分权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日益膨胀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日益膨胀的财政赤字规模是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权和事权割裂、公共泳池问题、横向策略互动以及"政治锦标赛"引发的激励扭曲和为增长而过度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基于全国1998-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支持了我们的理论预期,即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膨胀具有显著的正面激励作用。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能够为强化财政制度安排、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铎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确立的财政分权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日益膨胀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日益膨胀的财政赤字规模是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权和事权割裂、公共池问题、横向策略互动以及"政治锦标赛"引发的激励扭曲和为增长而过度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基于全国1998~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支持了我们的理论预期,即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膨胀具有显著的正面激励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仁和  陈柳钦  
上海A股市价格波动无法用红利与无风险利率的变化来解释。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跟传统理论相反,中国股价跟通货膨胀呈现反向关系。其原因在于Fed模型的拥护者将E/P跟名义利率进行比较来判断股市估值是否合理。中国投资者中存在通货膨胀幻觉。通货膨胀幻觉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上海A股市场价格变化,特别是该假设能解释1996-2001年的大牛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邹洋  闫浩  纪慧美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7-2015年的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验证直接税和非税收入的财政幻觉效应在我国是否存在。结论表明:对于人均各类财政支出,特别是人均第二类(民生性)支出和第三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支出,直接税和非税收入的财政幻觉效应突出,其中企业所得税的财政幻觉效应最大,其次是非税收入,个人所得税最小。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群力  李永海  
财政幻觉是世界各国(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个经济现象。本文在对财政幻觉内涵重新界定的基础上,首次分析了我国地区财政幻觉的影响因素,采用MIMIC模型测算了我国30个地区2006-2013年的财政幻觉指数,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财政幻觉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西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各地区财政幻觉指数与人均GDP显著负相关。研究还发现,地方财政负担水平、间接税占比、税收HHI指数、自我就业率、教育水平和CPI指数是影响地区财政幻觉的主要因素,而较高的财政幻觉则不利于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因此,政府应降低财政负担,优化政府支出结构,改革完善税制结构,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提高居民受教育...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达禹  李清  王金明  
现有关于核心通货膨胀的研究多聚焦于估值方法的拓展,但却逐渐偏离了提出核心通货膨胀概念的初衷。实际上,构建核心通货膨胀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标题通货膨胀的计量偏差,使公众感知真实的通胀状态。鉴于此,本文首先采用动态因子模型估计出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走势,随后利用CPI的分布滞后模型对核心通货膨胀进行倒逼拟合,主要得出如下三个推论:第一,中国历次通胀和紧缩多是由部门局部变化所引致的,导致以CPI度量的通货膨胀产生了过度反应,引发了公众的感知幻觉;第二,CPI的分布滞后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核心通货膨胀的走势,可以作为修正通胀预期的有效手段;第三,受近期粮食部门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以CPI度量的通货膨胀再度诱发了公众的弱通缩幻觉。这对货币当局的预期管理和通货膨胀盯住机制的改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秦强  
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央和地方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政治维持关系,即当地方出现财政风险时,中央不会坐视不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放任预算外资金规模的膨胀;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扩大转移支付(特别是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来援助地方。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的膨胀没有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琳  潘春阳  
本文在"中国式分权"的背景下,从"利维坦假说"出发,探索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及其主要支出项目与财政分权之间的理论关系,并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得到了两个主要结论:第一,财政分权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大,"利维坦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第二,财政分权对经济建设支出规模的推动力最大,对公共服务规模的作用次之,而对政府自身消费的推动力最小;并尝试性地给出了遏制政府规模扩张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方文全  
本文运用ADL模型实证检验1995~2004年中国和世界主要股市的实际收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股票实际收益与通货膨胀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与西方主要成熟股票市场相比并不异常。经过检验发现,股票收益与实质经济和货币政策都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并不支持代理假说;同时,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通货膨胀提高了实际收益,通货紧缩降低了实际收益,通货膨胀幻觉是导致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呈现负相关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庆瑜  吕庆明  
行为经济学与财政幻觉共同的基础是认知偏差,在此基础上财政幻觉具有乐观和悲观两种不同的类型。相较于乐观的财政幻觉而言,悲观的财政幻觉是实现财政民主的更优选择。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禀赋效应、现状偏见、锚定效应、心理账户理论可以解释财政幻觉产生机理,并深化对财政幻觉现象的认知。通过对上述行为经济学原理的正向或逆向应用,财税制度安排可以产生乐观或悲观不同的财政幻觉。在财政民主的背景下,制度选择过程中可以借助财税制度产生的悲观的财政幻觉来觉醒纳税人的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为财政民主的实现奠定观念内核。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铭洪  罗振华  
一、财政幻觉假说的发展历史财政幻觉(Fiscal Illusion)假说是用以解释政府规模增长的公共选择理论之一,它认为由于财政收支过程的混沌性产生的对税收负担的错觉,投票者-纳税人往往低估税收价格,导致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增加,以至于支持了较高的公共支出水平。财政幻觉假说可以追溯到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穆勒认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