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9)
2023(5777)
2022(4917)
2021(4432)
2020(3759)
2019(8282)
2018(8163)
2017(15995)
2016(8687)
2015(9692)
2014(9723)
2013(9682)
2012(8651)
2011(7637)
2010(7649)
2009(7437)
2008(7559)
2007(6839)
2006(6181)
2005(5913)
作者
(23396)
(19659)
(19649)
(18932)
(12426)
(9447)
(8925)
(7431)
(7421)
(7189)
(6980)
(6561)
(6477)
(6456)
(6438)
(6121)
(5915)
(5635)
(5612)
(5606)
(5050)
(4683)
(4679)
(4550)
(4508)
(4448)
(4401)
(4392)
(3920)
(3818)
学科
管理(32763)
(29312)
经济(29241)
(28943)
(24544)
企业(24544)
(21684)
(20258)
税收(20244)
(20075)
(12027)
方法(11137)
收入(9898)
数学(9526)
数学方法(9426)
(9194)
财务(9173)
财务管理(9151)
(9078)
企业财务(8671)
(8368)
中国(8159)
业经(7720)
体制(7283)
财政(7054)
(6203)
银行(6196)
农业(6055)
(5817)
(5671)
机构
学院(122607)
大学(122575)
(52665)
经济(51574)
管理(45669)
理学(39083)
理学院(38709)
研究(38232)
管理学(38184)
管理学院(37943)
(34551)
中国(30157)
财经(25033)
(24944)
(22511)
科学(20254)
(19688)
(18537)
财经大学(18401)
经济学(17314)
中心(17043)
研究所(15831)
北京(15754)
经济学院(15577)
(15522)
业大(14916)
(14713)
(13812)
(13777)
(13293)
基金
项目(76759)
科学(61076)
研究(58405)
基金(57210)
(48792)
国家(48404)
科学基金(42259)
社会(39075)
社会科(37130)
社会科学(37124)
基金项目(29702)
(28885)
教育(26862)
自然(25514)
自然科(24948)
自然科学(24943)
自然科学基金(24505)
(24022)
资助(23243)
编号(23044)
(21806)
成果(20215)
(17801)
重点(16998)
国家社会(16990)
(16571)
(16407)
课题(16077)
教育部(15955)
创新(15513)
期刊
(60393)
经济(60393)
研究(43848)
(29471)
中国(25276)
管理(19162)
学报(16505)
(15891)
(15453)
(14732)
科学(14385)
税务(13722)
大学(13437)
学学(12762)
财经(12738)
(11426)
金融(11426)
教育(11232)
(10806)
技术(10698)
经济研究(9866)
农业(9393)
业经(8324)
问题(7733)
财会(7550)
会计(6942)
(6123)
国际(6012)
(5546)
理论(5372)
共检索到194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俞杰  
长期以来,税制累进性在税收理论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原因在于累进性的税制设计可以助推再分配效应的产生。然而,虽然提升税制累进性对于改善收入分配有促进作用,但过分依赖税制的累进则不可取。税制的主要功能应是筹集财政收入,其次才是改善收入分配,这一角色定位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有启示意义。我国的税制同样具有累进性,而且间接税(尤其是增值税)对累进性同样具有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间接税占比较大的税制结构就是理想的税制结构,采用何种税制模式取决于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国情背景。累进税率能否产生较高的实际累进性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税制环境。如果辅之以起征点、税收优惠等税制要素的设计与良好的征管,比例税率同样可以产生累进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诚尧  
一、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要求 现行个人所得税制,是在1993年10月合并原对外籍居民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和对中国籍居民征收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及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三个税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十年的贯彻施行中,取得了重大成果,随着个人收入的上升,个人所得税收人相应快速上升。原来三个个人所得税种都已开征的1987年。收入7.17亿元,占同期税收收入总额只为0.34%,2002年已达12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亿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霍军  
国民收入分配是由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3次分配3个层面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和过程。经济公平与税收中性是税收分配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定位及效用;社会公平与税收调控是税收分配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定位及效用;伦理公平与税收豁免是税收分配在国民收入第3次分配中的定位及效用。文章用国际标准对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别作了基本判断,并借鉴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国际经验,提出了重构税收分配调节机制,实现居民收入分配合理化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晓蕙  张京萍  
政府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力求达到公平结果。本文分析了税制要素、税制模式、税种结构对收入分配调节的不同效应,以及逃避税行为、税式支出、税负转嫁、税收指数化等,对收入分配效果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林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的总体水平和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收入分配差距也在逐步扩大。税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手段,建议通过改革个人所得税、完善消费税、健全财产税、开征社会保障税来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士梅  李安  
个人所得税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担当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职能。选取1994~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税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等指标,利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长期和短期波动中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效果甚微。建议从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机制、以家庭为单位计征、提高对高收入阶层的征收力度等方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加以完善,以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士梅  李安  
个人所得税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担当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职能。选取1994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税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等指标,利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长期和短期波动中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效果甚微。建议从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机制、以家庭为单位计征、提高对高收入阶层的征收力度等方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加以完善,以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旭  唐雪华  谢巧燕  
文章首先论证适度累进税是兼顾公平与效率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的理论逻辑;其次论证累进税适度的判断依据——税收累进性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某个国家的税收累进性应该与其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税制改革应关注税收累进性的不断调节。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荣  
本文在分析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现行税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三种类型的缺陷,进而提出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税制改革设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永平  刘天阳  史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文  
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运行不规范、人均收入低、政府能力相对较差会使税制的名义累进性与实际累进性发生较大脱节。因此,一方面,在收入分配调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税制累进性很可能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税制的特点;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税制的再分配能力确实较发达国家差。鉴于此,在发展中国家的再分配调节过程中,应当有一些新思路:再分配效果并非指某个特定累进税种或整个税制的再分配效果,而应当是整个财政制度的再分配效果。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再分配目标时,应当将整个税制纳入到财政制度的框架中,而不能纠结于某个特定税种的累进性及其在税制中的比重,即不能片面重视税制的累进性。在再分配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税制的首要任务应当是以尽量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广仲  
本文认为,税收具备的组织收入与调节经济两大职能的相机组合形成税制的不同模式,并决定着税制功能作用的发挥。税制摸式的选择和建立,同一国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税源分布、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因素密切联系。税制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不同职能的主体税种的选择、定位及其相互间有机配合而成的结构模式,是否与具体国情相适应,是否有利于实现对各类税源的有效把握,是否有助于纠正经济运行的扭曲,是否有利于对社会收入分配扭曲的调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建军  冯黎明  尧艳  
税收的收入分配效应取决于税制设计,税收在地区间的横向分配也会影响税收收入再分配效应。现行税制中不同税种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存在差异,但我国税收整体上并未发挥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现行以生产地原则为主的横向税收分权制度,造成地区间税收分配不公,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为发挥税收再分配调节作用,应稳定宏观税负、提高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完善税制结构、提高直接税占比,改革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制度以充分发挥不同税种公平收入分配的应有作用,完善横向税收分权体制、促进地区间税收分配公平与平衡。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古建芹  张丽微  
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上具有其他税种无法相比的优势。在我国,其收入分配调节功能却未充分发挥,甚至在一些年份出现"逆调节"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逆调节"效应的原因,认为:课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都对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调节作用产生影响。但通过对这三者的分析,认为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调整才是强化个税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的重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