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8)
- 2023(6925)
- 2022(6005)
- 2021(5753)
- 2020(4744)
- 2019(11008)
- 2018(10843)
- 2017(20105)
- 2016(11244)
- 2015(12327)
- 2014(12329)
- 2013(11888)
- 2012(10886)
- 2011(9833)
- 2010(9929)
- 2009(9636)
- 2008(9780)
- 2007(8377)
- 2006(7719)
- 2005(7503)
- 学科
- 济(38382)
- 经济(38306)
- 管理(36267)
- 业(31502)
- 企(28235)
- 企业(28235)
- 税(21736)
- 税收(20297)
- 收(20121)
- 财(19391)
- 制(15935)
- 中国(13176)
- 方法(12652)
- 体(11445)
- 数学(10663)
- 数学方法(10562)
- 务(10480)
- 财务(10464)
- 财务管理(10436)
- 农(10382)
- 业经(10133)
- 体制(10012)
- 企业财务(9970)
- 银(8893)
- 银行(8887)
- 融(8834)
- 金融(8832)
- 行(8509)
- 财政(7899)
- 贸(7108)
- 机构
- 大学(146582)
- 学院(144752)
- 济(64413)
- 经济(63162)
- 研究(53650)
- 管理(52904)
- 理学(44346)
- 理学院(43841)
- 管理学(43356)
- 中国(43290)
- 管理学院(43046)
- 财(41182)
- 京(31019)
- 财经(29346)
- 科学(27542)
- 经(26583)
- 所(26486)
- 中心(23991)
- 江(23595)
- 研究所(22834)
- 财经大学(21689)
- 经济学(20583)
- 北京(20221)
- 院(19373)
- 农(18812)
- 范(18314)
- 经济学院(18307)
- 师范(18179)
- 州(17746)
- 省(16641)
- 基金
- 项目(88846)
- 科学(71168)
- 研究(69947)
- 基金(65813)
- 家(56223)
- 国家(55752)
- 科学基金(48252)
- 社会(46206)
- 社会科(43786)
- 社会科学(43779)
- 基金项目(33993)
- 省(32449)
- 教育(32373)
- 自然(28344)
- 编号(28231)
- 划(27916)
- 自然科(27661)
- 自然科学(27654)
- 自然科学基金(27206)
- 资助(26173)
- 成果(25426)
- 制(24613)
- 部(21343)
- 重点(20456)
- 性(20281)
- 国家社会(19978)
- 课题(19946)
- 创(19141)
- 教育部(19113)
- 发(18620)
共检索到250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倪红日 谭敦阳
历经30年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税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计划经济条件下作为财政收入方式之一的不完全税收制度,发展演变成为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为财政收入主体方式的全面税收制度。目前中国税制仍处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本文总结了我国税制改革的经验并就建立科学而简明的税收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税制改革 进程 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倪红日 谭敦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代模 杨舜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肖鹏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税制改革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2000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期的税制改革(2001年~至今),分别考察了三个阶段税制改革的措施与意义。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税制改革有五大成功经验:税制改革必须由理论突破为先导、税制改革考虑财政可承受能力、税制改革走渐进式改革道路、税制改革与国企改革协调推进、税制改革中强化税收的调控功能。结合国家经济环境变化和国际税制改革潮流,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制改革 经验回顾 展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俞光远
税收制度,涵盖一个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税收管理体制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既是国家财经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宏观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税收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税收体制改革和税收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本文对此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税制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税制改革 税收法制 30年回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冰洋
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各个领域改革大幕拉开,税制改革也迅速走上前台,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税制改革共有三个方向:一是完善地方税体系;二是推行六大税种改革;三是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这三个方向的税制改革将对我国税制体系进行大幅度调整,但是这种调整应是有节奏的,对其前后顺序、轻重缓急的把捏考验着政治家的智慧和魄力。总体来讲,完善地方税体系涉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利益的调整,攸关中央与地方权力格局的划分,历来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改革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涛 肖鹏
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为主线,回顾了30年来我国在上述三大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总结归纳了我国30年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五大经验:改革与政府职能转换同步进行、坚持走渐进式改革道路、改革中强化政府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财税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协调推进、预算管理内部的改革也需要坚持同步推进。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提出了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在财政体制、工商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领域的进一步改革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
财税体制 改革 经验回顾 展望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恒山
30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起步试点、全面推进和逐步完善等重要阶段。30年的实践,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认识,积累了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对于继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现阶段,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因此必须站在更高的基点上,用更加缜密的思路,用更为科学的方式,花更大的力气,把改革继续推向前进。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志勇
三、税制改革的逻辑30年税制改革是制度的需求者与供给者互动的结果。税制改革是一场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政府转型是税制改革得以持续的动力。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志勇
30年来,中国的税制改革最初与财力困境有一定联系,但从根本上看,是经济改革推动了税制改革,税制改革本身也构成了经济改革的一部分。税制改革是制度需求者和供给者互动的产物,是改革者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政府转型是税制改革的新动力。
关键词:
税制改革 国家财力 经济改革 政府转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专题项目课题组 刘佐
本文全面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税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对相关历史经验进行了提炼与总结,明确了我国税制改革的渐进式路径是客观需要与有益经验的结合。同时,我国的税制现状表明其依然处于过渡时期,进一步的改革当以健全并优化税制体系,增强税收调控能力,保证其财政收入的主体地位及进一步推进税收法制化为主要内容。
关键词:
税制改革 沿革 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顾建民 王爱国
改革开放30年,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成就卓著,高校科研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究主力军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其中的经验是丰富而宝贵的。梳理这3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分析其中的问题,是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深化改革,推动我国高校科研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研体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史耀斌
序言:大风起兮云飞扬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税制改革恰似缕缕和谐而靓丽的春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春雷,一次次地拂面而来,吹暖神州大地,唱响五湖四海,奏出了一篇又一篇润物无声、引人入胜的优美乐章,走出了一步又一步扎实深厚的改革脚印。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转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1992年,经济体制目标模式改革探索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93~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之后,建立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默如
中国税制经过70年的建设、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财政收入方式之一的不完全税收制度,演变成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作为财政收入主体方式的全面税收制度,进入新时代以来再发展成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代税收制度。本文探讨了中国税制改革70年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初步提出了加快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思路。
关键词:
税制改革 回顾 展望 现代税收制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刘薇
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三十年之际,本文概述这一改革对中国经济社会转轨全局而言从“行政性分权”到“经济性分权”的里程碑意义,以及分税制改革必要性的基本依据,其对开创公共财政转型新轨道的支撑,并考察了1994年改革的过渡色彩,后续深化改革的成效与不足,特别是对主要的突出现实问题——基层财政困难、地方隐性负债和“土地财政”短期行为的成因,作了重点辨析论述,强调必须坚持分税制大方向,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最终使省以下分税制落实,进而系统化提出今后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