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8)
2023(13581)
2022(11484)
2021(10417)
2020(9027)
2019(20883)
2018(20826)
2017(40258)
2016(21795)
2015(24518)
2014(24532)
2013(24400)
2012(22821)
2011(20766)
2010(21302)
2009(20268)
2008(20373)
2007(18570)
2006(16834)
2005(15585)
作者
(61669)
(51728)
(51618)
(49861)
(33036)
(24700)
(23715)
(19916)
(19446)
(18629)
(18057)
(17253)
(16767)
(16617)
(16386)
(16127)
(15384)
(15273)
(15047)
(14979)
(13250)
(12692)
(12591)
(11973)
(11806)
(11769)
(11513)
(11415)
(10486)
(10086)
学科
(106943)
经济(106764)
管理(64442)
(56744)
(49007)
企业(49007)
方法(39470)
数学(33128)
数学方法(32784)
(29335)
中国(26262)
(23961)
(23664)
地方(23260)
业经(23185)
(22025)
税收(20552)
(20377)
(19860)
(16904)
(16365)
(16057)
财务(16018)
财务管理(15978)
(15770)
银行(15743)
理论(15727)
(15635)
贸易(15627)
(15526)
机构
大学(315118)
学院(312835)
(139743)
经济(136877)
管理(114739)
研究(110761)
理学(97021)
理学院(95905)
管理学(94296)
管理学院(93663)
中国(85067)
(71889)
(66379)
科学(63169)
(56554)
财经(54230)
(50324)
研究所(50073)
中心(49427)
(48760)
(48482)
经济学(44535)
北京(42653)
业大(41299)
(40681)
师范(40349)
经济学院(39758)
财经大学(39609)
(39084)
(38611)
基金
项目(192859)
科学(151517)
研究(144981)
基金(139524)
(119848)
国家(118841)
科学基金(101357)
社会(95180)
社会科(89361)
社会科学(89331)
(74570)
基金项目(72795)
教育(67069)
(62143)
自然(61574)
自然科(60117)
自然科学(60097)
自然科学基金(59031)
编号(58956)
资助(57187)
成果(50862)
(43900)
重点(43717)
(42000)
课题(41422)
(40366)
(39764)
国家社会(39384)
(38570)
教育部(38321)
期刊
(166854)
经济(166854)
研究(106400)
中国(68608)
(59126)
学报(46017)
(44733)
管理(44461)
科学(41751)
教育(36045)
大学(35798)
学学(33371)
(31729)
金融(31729)
农业(28914)
财经(28419)
经济研究(27799)
技术(27459)
(24502)
业经(23739)
问题(21290)
(18593)
(17505)
技术经济(16729)
(16517)
国际(15576)
统计(15536)
(15302)
世界(15098)
(14739)
共检索到501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人骏  赵海月  
明代"一条鞭法"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形成了劳动雇佣关系,使社会生活向对"物"的依赖关系转变,明朝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结构出现了转型。但改革最终因不全面、不彻底而走向衰落,甚至引发了社会危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一条鞭法",能从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得到诸多启示,并为后世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晓燕  
"一条鞭法"是我国税制历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之一,古今诸多学者对其多为褒奖之词。文章在肯定"一条鞭法"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其局限性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对现代税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于祖尧  
转型时期暴富群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于祖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分配关系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暴富群体。研究现阶段收入分配关系是不能回避这个问题的。要弄清转型时期的暴富群体问题,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任重  
自2015年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这个新词开始在我国财经界频繁地提及。11月3日,公开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培育发展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威  王声啸  张琳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既是经济范畴,也是历史范畴。本文认为,公平观是经济基础关于分配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产物,具有阶级性、动态性和生产性。效率观是资本追求无限积累中所形成的,具有微观性与宏观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效率与公平具有历史局限性,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的内在逻辑。通过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历的"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注重公平"和"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四个发展阶段,提出正确处理两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有效路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思锦  杜晴  范从来  
生产过剩是生产条件和实现条件相矛盾产生的结果,归结于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就体现为缓解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消费力依托于生产力,因此解决好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关键在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提高生产力的核心在于解决好驱动企业创新的问题,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问题。由于创新型企业具有不确定性高、风险大和投资周期长等特点,根据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除了发展传统的信用形式外,资本型金融(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金融力量。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晨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住房功能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定位,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是蕴含了对商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二因素辩证法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住房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二是明确了让住房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良性动力,而不能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三是揭示了住房金融化在经济"脱实向虚"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有助于在实践中有效治理经济脱实向虚问题,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发展理念"。城镇化的"新发展"也应从这一角度入手进行创新,但要素、体制、各类利益主体的生产关系构成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模型化了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后备军和土地后备军分别主导的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并着重探讨了农村土地产权性质变更带来的生产关系调整对城镇化的影响,以及土地后备军对产业后备军替代的可持续性。文章指出,需要把这些发展的力量和新发展理念下中国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找到一条成本代价更低、发展模式更多元、利益关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发展理念”。城镇化的“新发展”也应从这一角度入手进行创新,但要素、体制、各类利益主体的生产关系构成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模型化了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后备军和土地后备军分别主导的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并着重探讨了农村土地产权性质变更带来的生产关系调整对城镇化的影响,以及土地后备军对产业后备军替代的可持续性。文章指出,需要把这些发展的力量和新发展理念下中国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找到一条成本代价更低、发展模式更多元、利益关切更倾向广大劳动人民的城镇化道路,让城镇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永动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晓茵  
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初创期的构建还是成熟期的改造,都至少涉及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因素。近三十年来,随着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兴起,社会保障研究也不断进步:一方面侧重解释实际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珂  龚浩  
明代中后期各地方政府推动了"一条鞭法"改革。一批具有基层执政经验的地方行政长官依据本地的政情推出了与本区域环境相适宜的"一条鞭法"改革方案,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最终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一条鞭法",完成了赋役折银、均平赋役的财税改革目标。这次成功的财税体制改革为当下的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即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成功地推动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巫永平  郑振清  
自1980年代末以来,台湾地区企业团体与政权的关系不断演变,原先国民党主导下的威权统合主义政商关系瓦解,企业家与政权之间的非制度关联增多。究竟是什么动力促使台湾政商关系在2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分析了台湾政商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因素,指出台湾政商关系演变是政治体制由一党独大向高度竞争性政党政治转型的副产品。在此转型中,党派利益与选举竞争催生了政商关系新形态,民营化与金融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执政党经营政商关系的政策工具,并衍生了巨大的贪污机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苏杨珍  
新政治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方法和角度切入政治学领域,分析由于国家和市场的并存及动态上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试图解释总体的经济政策中政治和经济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我国公共支出变迁的现实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公共支出具有政治性和经济性双重特性,其实质上是一种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主决策支出:公共支出发展变迁的路径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来实现,同时由于市场外部性的存在,公共支出无论从外延规模还是内涵结构来看都需要政府宏观调节进行优化和完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洁香  
从纯经济角度来说,东亚各国的相对脆弱性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从政治经济角度来说,东亚各国需要扩展区域间的合作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联系,进而加强整个区域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中、日、韩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长期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庚寅  胡音  
税制改革的目标是使税收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以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即实现税制供给与税制需求之间的均衡。本文从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非均衡着手 ,探讨如何以最小成本的制度供给去适应现阶段的制度需求 ,认为成功的税制改革路径是 :我国税制改革应以现行税制的非均衡为出发点 ,改革增值税的制度供给 ;改革个人所得税的制度供给 ;实现辅助税种制度均衡的税制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