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7)
2023(8825)
2022(7510)
2021(6875)
2020(5711)
2019(13205)
2018(13315)
2017(25375)
2016(13825)
2015(15063)
2014(15074)
2013(14631)
2012(13265)
2011(11981)
2010(12339)
2009(12266)
2008(12557)
2007(11447)
2006(10681)
2005(10236)
作者
(37809)
(31486)
(31303)
(30194)
(20103)
(15107)
(14307)
(12068)
(11844)
(11608)
(10920)
(10700)
(10498)
(10304)
(10183)
(9777)
(9307)
(9102)
(9087)
(9032)
(8141)
(7614)
(7555)
(7382)
(7172)
(7155)
(7032)
(6979)
(6370)
(6126)
学科
(52982)
经济(52894)
管理(49548)
(41626)
(38010)
企业(38010)
(22198)
(21477)
税收(20741)
(20568)
方法(18936)
(18709)
数学(15538)
数学方法(15392)
中国(14944)
(13499)
业经(13261)
(13009)
环境(12273)
(12131)
财务(12103)
财务管理(12075)
体制(11587)
企业财务(11453)
(11433)
金融(11430)
(11285)
银行(11278)
(11231)
贸易(11222)
机构
大学(198680)
学院(196779)
(83872)
经济(82142)
管理(73384)
研究(65843)
理学(61421)
理学院(60769)
管理学(60022)
管理学院(59619)
中国(53632)
(51181)
(41667)
财经(37610)
科学(35387)
(33812)
(32763)
(32407)
中心(29126)
研究所(28228)
财经大学(27639)
北京(26883)
经济学(26705)
(25337)
(25305)
师范(25121)
(24762)
经济学院(23736)
(23353)
业大(22335)
基金
项目(117132)
科学(93633)
研究(90133)
基金(86480)
(73456)
国家(72837)
科学基金(63734)
社会(59741)
社会科(56659)
社会科学(56641)
基金项目(44600)
(44453)
教育(41796)
自然(38634)
自然科(37739)
自然科学(37730)
(37143)
自然科学基金(37091)
编号(36218)
资助(35156)
成果(31796)
(29252)
(27100)
重点(26345)
课题(25846)
国家社会(25106)
(24929)
(24718)
(24561)
教育部(24234)
期刊
(102458)
经济(102458)
研究(73609)
中国(45469)
(43412)
管理(30585)
学报(26721)
科学(24542)
教育(24425)
(23757)
金融(23757)
(22801)
大学(21479)
财经(20753)
学学(19871)
(17773)
(16852)
经济研究(16819)
(15952)
技术(15852)
业经(15326)
农业(14229)
税务(14187)
问题(13109)
(11581)
国际(11135)
会计(10409)
财会(9911)
理论(9895)
技术经济(8869)
共检索到326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殊逸   袁从帅   刘志阔  
本文聚焦考察营改增的政策效应,并分析这种效应是否取决于营商环境,为宏观财政政策效能的有效释放提供借鉴。本文基于全国工商登记注册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发现营改增不仅显著增加了试点服务业新成立企业数量,而且通过投入产出关系间接增加了新增工业企业数量。但值得注意的是,营改增对市场活力的影响非常依赖于区域营商环境状况,凸显出政策协同的重要性。在减税空间日益有限的情况下,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政策协同,是更大程度释放税收政策红利的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洪和平  张毅  刘万年  赵宇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注"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重点任务,并着力通过调整供给结构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的提出,被视为是党中央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开出的"处方"和重要战略布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即推动资本、劳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谷成  曲红宝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税制结构逐步优化。同时,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对非税收入的依赖不断强化、转移支付资金配置效率不理想等问题。未来的改革应当在保证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和财力的基础上,减少转移支付对资源配置的扭曲效应并改善均等化职能,采用税率分享制,使中央以下各级政府能够与中央政府相对平等、规范地分享某些大型税基的课税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新海  顾鹰娟  魏呈呈  
为分析我国流转税对物价的影响及程度,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比了流转税和其他重要因素对物价的影响,并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以及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流转税与物价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发展进行动态实证研究,对流转税内部各构成税种的贡献以及它们对物价的影响及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尚可文  
税收作为一定经济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要求,税制改革也必须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点.为此,在进行税制改革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职能转换与税制改革、市场机制的建立与税制改革、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与税制改革三方面关系,进而为重新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税制结构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周佳音  
以中国近年来大规模减税降费的现实背景和内在根源为思考起点,文章试图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次税制调整的产生背景、职能定位及政策用意,由此提炼与归结中国税制改革的逻辑机理和优化空间,并对新一轮财税改革提供方向指引。通过对税制改革历史进程的梳理,文章发现,各阶段税制改革均产生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内生于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并成为下一阶段改革的契机,这决定了中国税制改革的渐进式特征。在充分明确中国税制局限性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新一轮税制改革应注重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地方税体系重构、加强减税降费等政策的短期应对能力,同时应更加重视配套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以更快更好推进税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石卫祥  
税收公平是指取得税收收入过程的涉税公平,它是政府进行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税收公平原则虽然被认定和信奉为一个重要的税法原则,但税收实现公平收入分配有其局限性。税制改革中应强调税收的规则公平、竞争公平,以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心一  
论税收结构与税制改革刘心一一、研究税收结构的意义从财政角度看,税收结构要能保证充分而有弹性的税收收入。详言之,一个合理的税收结构,要能满足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资金的灵活调度、非常时期的财政供给和"分税"财政体制的需要。税收弹性有二:经济弹性和法律弹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周耀华  
我国的税制改革本着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公平税负、鼓励平等竞争、简化税制的原则,具有税基扩大、税负公平、税制规范、税制简化的特点,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增强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制衡能力,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推动税收征管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解龙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以政府为主导,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始阶段的必然选择,但在改革深化过程中不能固守这一模式。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到了转型阶段,必须走多元主体协同推动之路。新阶段的改革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人大、市场、企业经营者或企业家、劳动者、社会中介组织等。本文对形成多元改革主体的原因与方式,地位与功能,多元主体协同推动改革模式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冠男  
我国环保和生态形势非常严峻。根据国家环保部公布的全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2004年~2009年,污染退化成本已从5118.2亿元上升到9701.1亿元;2009年环境退化成本和生态破坏损失成本合计为1.3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9.2%,约相当于当年GDP的3.8%。其中,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破坏为环境退化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一、我国环境税收体制的现状我国现阶段没有开征独立的环境税。现行的一些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车船使用税、城建税、土地使用税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按照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环境税的定义,税基为交通燃油、供暖及加工燃料、废弃物和污染排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丁芸  
本文以改革融入型环境税和开征独立环境税为改革思路,以资源税、消费税、污染税类、生态税类和鼓励性税类组成的综合性改革方案为最终目标,以国情承受能力之内的"两步走"为改革进程,对环境税制框架和制度作出了一些初步设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吕冰洋  
未来我国税制要围绕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国家治理的核心是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社会治理要通过社会保护和社会控制进行。为推动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我国下一步税制改革要实现嵌入家庭、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建立统一市场、促进社会公平等四个目标。为此,下一步税制改革的方向是:税制结构要向国民收入再分配、使用和积累环节调整;税种建设要坚持统一简明、嵌入家庭的原则;税收分配要坚持分税为主的方向,要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我国经过10余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过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确立和发育过程中,税收制度应不断完善,使之成为协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政策手段,配合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税收制度的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