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05)
2023(19562)
2022(16788)
2021(15502)
2020(13256)
2019(30120)
2018(29721)
2017(57856)
2016(31559)
2015(34992)
2014(34481)
2013(34257)
2012(31112)
2011(27656)
2010(27414)
2009(25685)
2008(25377)
2007(22328)
2006(19741)
2005(17521)
作者
(91106)
(75729)
(75401)
(71719)
(48088)
(36417)
(34044)
(29632)
(28744)
(26982)
(25863)
(25509)
(24070)
(24036)
(23561)
(23232)
(22666)
(22618)
(21750)
(21634)
(18853)
(18552)
(18536)
(17476)
(16954)
(16835)
(16816)
(16799)
(15256)
(14822)
学科
(126567)
经济(126389)
(109193)
管理(103189)
(96382)
企业(96382)
方法(58904)
数学(48838)
数学方法(48246)
(42310)
(38272)
业经(35778)
中国(30425)
(28003)
财务(27926)
财务管理(27885)
(27347)
企业财务(26501)
农业(26398)
(24308)
地方(22621)
技术(22590)
(22368)
贸易(22358)
(22355)
理论(21836)
(21767)
(21752)
税收(20877)
(20699)
机构
学院(445637)
大学(443052)
(179142)
管理(177413)
经济(175543)
理学(153699)
理学院(152082)
管理学(149427)
管理学院(148623)
研究(143826)
中国(109171)
(93173)
科学(89821)
(88727)
(79226)
(72205)
业大(69873)
财经(69797)
(66245)
中心(65465)
研究所(65397)
(63463)
农业(62419)
北京(57862)
经济学(54062)
(53202)
师范(52561)
(52410)
(52046)
财经大学(51733)
基金
项目(303636)
科学(238457)
基金(221635)
研究(217454)
(194593)
国家(192966)
科学基金(166113)
社会(138055)
社会科(130935)
社会科学(130900)
(118821)
基金项目(117609)
自然(109776)
自然科(107272)
自然科学(107241)
自然科学基金(105347)
(99578)
教育(99214)
资助(91309)
编号(87403)
成果(69560)
重点(67748)
(66432)
(64574)
(63815)
创新(59952)
课题(59396)
科研(58585)
国家社会(57175)
(56882)
期刊
(195507)
经济(195507)
研究(129941)
中国(80687)
学报(73791)
(72472)
(71515)
管理(68012)
科学(65728)
大学(55860)
学学(53412)
农业(49457)
教育(40708)
技术(38732)
(36779)
金融(36779)
财经(34131)
业经(33457)
经济研究(30986)
(29238)
(27345)
问题(25764)
技术经济(22498)
(22014)
科技(21445)
财会(20659)
现代(20387)
理论(19898)
商业(19818)
统计(19263)
共检索到649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仁杰  陈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保法定缴费率下调的背景下,提升企业社保缴费遵从度是确保多层次社保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的增值税留抵制度和2008~2015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研究税制扭曲对企业社保缴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会显著降低企业社保实际缴费率和参保率,期初留抵税款占现金流的比重越高,企业社保缴费遵从度越低,而留抵退税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社保缴费水平。增值税留抵对企业社保缴费的挤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在社保机构征收和社保收支责任越小的地区越明显。机制分析显示增值税留抵会加大企业现金流压力,促使企业降低社保缴费基数,并通过外购劳务服务和加大商品关联销售降低企业社保实际缴费。本文从税制扭曲的角度为理解企业的社保逃费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通过优化税制设计提升企业社保遵从和社保基金安全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俞杰   李璐露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我国构建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企业带来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税收征管与纳税不遵从问题。基于2013—2021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纳税遵从。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励企业提高自身纳税信用等级,进而提升企业纳税遵从度。机制分析发现,留抵退税政策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治理水平两个方面促进企业纳税遵从,且企业声誉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更能体现留抵退税提高企业纳税遵从的政策效果;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激励下,其纳税遵从度更高;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对当地企业纳税不遵从行为发挥更大的抑制作用。因此,需要扩大留抵退税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以纳税信用评级激励企业主动提升其纳税遵从度。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吕丽娟  张玲  
在电网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由于电网输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再加上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补贴程序、税务处理具有特殊性,导致电网企业增值税的进项税额留抵额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电网企业现金流,影响电网企业良性健康发展。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对部分行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的相关政策,对于电网企业而言,此项政策无异于雪中送炭,有利于我国增值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崔小勇   蔡昀珊   卢国军  
税收优惠是政府“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9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6~2020年全国税调数据建立多期DID模型评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雇佣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控制组企业相比,留抵退税政策使得处理组企业就业规模扩大3.41%~5.85%;(2)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政策实施后,非国有企业、年轻企业、服务业行业企业就业规模扩张更为显著,而未对国有企业就业产生显著影响;(3)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放松融资约束、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企业创新进而扩大企业就业规模;(4)在运用“异质—稳健估计法”、“PSM-DID”方法后,基准模型回归结果依然稳健;(5)进一步分析表明,留抵退税增加了平均劳动成本和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们理解留抵退税与企业雇佣规模的关系,进而更有效地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崔惠玉  田明睿  王倩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在中国企业的研发投资主要依靠内部融资弥补成本的现实背景下,增值税留抵制度相当于政府无偿占用企业资金,给企业研发投入带来了较大的现金流压力。本文基于2016—2018年微观企业税收调查数据,给出了增值税留抵税款抑制企业研发投入的经验证据。研究结果显示,增值税留抵税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调整后的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将下降0.0597个百分点。结构层面的分析发现,这一挤出效应具有“鞭打快牛”的进一步扭曲性。在企业层面,经济活力较大的民营企业、研发需求旺盛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大规模企业的政策抑制效应更强;在地区层面,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越高的地区,增值税留抵税款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性越强。增值税留抵税款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主要通过减少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以及增大企业融资难度两种渠道发挥作用。本文结论表明,现行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将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市场创新投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怡俐  吕长江  倪晨凯  
畅通的返还链条是增值税发挥税收中性特点的重要前提。本文以财税[2018]70号文为准自然实验,研究"留抵退税"改革如何影响企业价值。研究发现,与控制组企业相比,试点企业在政策颁布期间获得0.5%~1.1%的超额回报率;同时,预期形成更高留抵税额(待抵扣增值税额更高、资本支出更高、资本支出的波动性更高)的试点企业,其在政策颁布时的市场反应更为正面,说明改革显著提升了试点企业的价值。机制分析表明,面临更好投资机会的试点企业和收到更多税费返还的试点企业在改革后增加了投资,说明试点企业的价值提升源于改革促进了企业投资机会的实现。总体而言,"留抵退税"改革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了企业价值。本文的研究结论提供了全行业放开"留抵退税"的政策效果预估,为后续的增值税税制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新  张诗彤  王毅  付思莹  
增值税的留抵退税政策对中小企业、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合理设计与有效执行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十分必要。目前,中国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的实施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操作实践难题。本文就留抵退税具体时间、发生争议是先退税还是解决完争议再退税、如何控制退税风险,以及作为共享税的退税层级等问题展开研究。本文提出应即期退税、先退无争议部分、利用数字手段对纳税人进行风险分析和分类管理,以及分级退税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姝  金振  谢雁翔  张潇匀  
本文从增值税税收中性的角度,系统评估了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抵退税改革有助于发挥增值税税收中性的特点,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结果在企业融资约束程度高和地区税收征管严格的样本中效果更显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检验表明,留抵退税改革主要提高了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效率而非纯技术效率;机制检验发现,改革后的试点企业通过增加创新投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扩大投资规模以及改善资本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系统评估了留抵退税改革的政策效果,有助于在理论上揭示税收中性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并为深入推进现代增值税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珮   刘咏璇   崔铭芯  
本文基于2016—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分析2018年实施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有助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其中融资约束发挥了中介作用。此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可以推动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留抵退税政策对获得较多政府研发补助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效果,对面临环境规制较强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提升效果更佳。为进一步提升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建议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范围,并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政府研发补助政策等配合,协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卢雄标  童锦治  苏国灿  
由于部分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得到抵扣,企业虽然理论上不承担增值税,但实际上却负有部分税收,并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利润和现金流。本文基于A省2011~2015年31个制造业的税收调查数据,分析了增值税留抵税额的分布及其影响。研究发现,留抵税额在不同制造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且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并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现金流造成不利的影响。虽然2018年的退税政策覆盖了大部分留抵税额较大的制造业,但依然有部分受留抵税额影响严重的制造业未被纳入,留抵税额的影响依然不容小觑。本文建议逐步建立全行业的留抵退税制度、简并税率、逐步取消营改增过渡政策、打通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抵扣链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健  刘浩萍  宋尚彬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在盘活企业流动资金、优化要素配置、提高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2018年在部分行业实施留抵退税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留抵退税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平均而言,使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约3.6%。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显著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技能劳动力的互补式增加、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最终提升了企业劳动力平均薪酬,直接引致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异质性分析发现,留抵退税对普通员工、非国有企业、留抵程度较高企业和税收征管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效应更强。本文为全面认识留抵退税的政策效应,完善留抵退税政策,有效发挥税收保障劳动者福利、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祎曈  梁鹏  
以财税[2018]70号为契机,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16—2020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留抵退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对商业信用的需求;机制检验表明,留抵退税可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降低其对于商业信用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低、融资能力较差、供应链企业议价能力较强、内部风险较高以及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中,留抵退税政策对上市公司商业信用需求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杨  邓粞元  朱云轩  
本文选取留抵退税政策范围内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其2013-2018年财务数据,基于多元回归和DID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家在2016年对航天航空行业以及2018年对18类行业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是否对试点企业的企业价值产生影响,以及相应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资本成本以及增加企业当期现金流促进研发投入,进而对企业价值有积极支持作用。这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为现行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提升经营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远慧   孟苗苗  
以2013—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地方政府补助有助于提升该效应。具体而言: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和数字技术产出,增强企业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并在企业间产生数字知识溢出效应;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增值税留抵税额更多的制造业企业以及处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果更明显。为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议如下:加快增值税立法,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实为一项长期性制度安排;降低制造业企业留抵退税门槛;简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流程,进一步提高留抵退税效率;加大地方政府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补助力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静  傅明宸  
本文利用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绩效影响及其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整体来看,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有利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政策实施通过增加企业投资、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以及“效率工资”渠道提高了企业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实施对销项税额较大的企业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但对于销项税额较小的企业实施效果显著。因此,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使增值税链条更加畅通,有助于避免由于政府占用企业资金而导致的税收中性偏离,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进一步深化增值税税制改革、提高留抵退税水平,对于我国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