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9)
2023(3413)
2022(2995)
2021(2820)
2020(2271)
2019(5056)
2018(4700)
2017(8792)
2016(4381)
2015(4703)
2014(4458)
2013(4352)
2012(4139)
2011(3831)
2010(4261)
2009(3695)
2008(3671)
2007(3318)
2006(3064)
2005(2931)
作者
(12200)
(10145)
(9874)
(9514)
(6677)
(4990)
(4533)
(3895)
(3797)
(3660)
(3486)
(3414)
(3375)
(3279)
(3275)
(3081)
(3018)
(2910)
(2868)
(2823)
(2539)
(2513)
(2447)
(2445)
(2359)
(2269)
(2179)
(2177)
(2050)
(2010)
学科
(17909)
经济(17881)
(11217)
管理(10406)
(9489)
企业(9489)
中国(5864)
方法(5391)
(4920)
(4340)
关系(4193)
(4145)
数学(4108)
数学方法(3999)
理论(3597)
(3591)
金融(3591)
(3505)
贸易(3502)
(3500)
业经(3446)
(3387)
(3203)
银行(3194)
地方(3090)
(3082)
农业(3062)
经济关系(2839)
教育(2836)
(2832)
机构
大学(63312)
学院(60150)
(25453)
经济(24979)
研究(24018)
管理(21394)
理学(18030)
理学院(17757)
中国(17643)
管理学(17344)
管理学院(17205)
(14048)
科学(13283)
(12566)
(12178)
研究所(10914)
中心(10330)
财经(9617)
(9598)
师范(9537)
(9475)
北京(9244)
(9241)
(8843)
(8553)
经济学(7985)
师范大学(7951)
业大(7574)
(7222)
财经大学(7222)
基金
项目(37279)
科学(29620)
研究(28191)
基金(27895)
(25440)
国家(24741)
科学基金(20326)
社会(18359)
社会科(17326)
社会科学(17316)
基金项目(13956)
(13134)
教育(13068)
自然(12490)
自然科(12217)
自然科学(12211)
自然科学基金(11998)
(11736)
资助(11398)
编号(10778)
成果(10150)
(8704)
重点(8595)
国家社会(7847)
课题(7845)
(7835)
教育部(7712)
(7615)
(7589)
大学(7494)
期刊
(31570)
经济(31570)
研究(22621)
中国(15539)
管理(10928)
学报(10432)
(10247)
教育(9946)
科学(9308)
(8877)
大学(8380)
学学(7461)
农业(5835)
(5745)
金融(5745)
经济研究(5200)
财经(5159)
技术(4715)
(4577)
世界(4369)
(4354)
国际(4264)
图书(3970)
(3906)
业经(3886)
问题(3707)
科技(3564)
(3409)
书馆(3106)
图书馆(3106)
共检索到102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何静  
程颐认为韩愈尽管提出道统论,但他所阐明的儒家之道仍停留在形下层面,不足与佛道的形上思辨相抗衡。周敦颐、邵雍、张载虽皆汲取佛道思辨以重塑儒家伦理,但周子的诚本论只是价值本体论,尚未上升到宇宙本体论;邵雍与张载各视儒家道德为道本体或气本体的属性,还不是本体本身,儒家之道被纡尊降贵,故韩愈、周敦颐、邵雍、张载等俱非完整意义上儒家道统的传人。而程颢立足儒门,借鉴佛道,直接把儒家伦理奉为宇宙本体,在主张理本论的同时也有心本论思想,并以天理论道,这在儒家道统史、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还倡仁与万物一体、内圣外王等境界,初步完成其抗击佛道、重振儒家道统的历史使命,故被程颐等评为孟子之后道统的唯一传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红  
文章对孔孟儒家理财思想的历史命运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认为孔孟儒家的理财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义利两全的原则;二是富国富民的目标;三是崇俭节用的生活准则;四是自强不息的敬业精神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强  
本研究对215名大学3年级师范生对儒家"仁爱"观念中18个道德信条词的认同度进行开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3份,其中女生113,男生80。之后从中选择6人进行焦点团体访谈。结果发现:师范生对儒家仁爱思想,尤其是对"信"、"智"、"孝"、"宽"、"恭"、"让"认同度较高,对"社会诚信危机"、"学校缺少合作"、"教师缺少勇气"等存在的担忧。针对问题,从3方面为师范生师德培养提出了建议。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子廓  郭淑新  
儒家道德发端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在其社会化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儒家道德在社会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形态,并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且系统的伦理道德体系,为儒家达至“天下归仁”的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和道德基石。在追溯儒家道德创生及延展轨迹、凝练儒家道德原典精神的基础上,总结儒家道德社会化路径的历史经验,追问儒家道德社会化何以可能之缘由,探究儒家道德社会化路径当代转型的理论与实践样式,对于当今社会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乔娜娜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确立的以"仁""义""礼"为主要内涵的道德价值选择影响深远,其终极目标是要培养人的理想人格,落实到实践层面即是实行教化民众的实践路径。早期儒家的道德价值选择在其教育实践中得以完成,也藉由教育的路线得以传播,得以践行。他们在教育内容、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转向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余年,对当代教育实践仍有其现实意义。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申申  常顺利  
德育的具身性或称具身德育,是指道德主体的身体与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德育范式,它具有情境化、自省性、实践化等特征。具身德育概念的提出,是当代西方学界对自身传统离身德育的一种反思。而我国传统的儒家德育不仅强调"身心合一"、"知行合一",不仅具有具身德育的显著特征,而且其实践化特征中的理论内涵还具有一种德福一致的圆融取向。因此,儒家德育具有显而易见的具身性。传统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本体论和主客一元的认识论,使得传统中国人一开始就将身心视为统一的整体,重视身体在德育过程中的独特价值;同时,传统中国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为儒家具身性德育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天然而有效的道德评价机制,而且这种社会结构也强化了"乡绅阶层"作为差序格局社会中中心个体德性对群体的示范作用。这些都成为儒家道德教育具身性特质形成的基础。儒家具身性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具有毋庸置疑的现代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聂志红  
“百家争鸣” 的学术环境为先秦思想家们提供了丰厚的成长土壤,从宏观角度审视先秦儒家的经济理论主张,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春秋战国时期制度变迁的社会背景出发,指出历史赋予思想家们的主要任务,接着从纵向角度分析了孔子、孟子、苟子的经济思想。笔者认为,孔子、孟子、苟子分别从价值观、制度纲领、哲学基础和制度的具体设计方面,系统建立起儒家完整的封建社会经济运行的理想框架,他们共同构建的“经济世界”代表了儒家经济思想的最高水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宋冬林  
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建设,应当从中国传统人格修养中汲取营养。儒家道德的人格典范设计、道德修养培育、强调历史责任及道德的躬行践履,在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塑造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儒家人格精神的转化必须借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改革,在塑造青年学生和谐人格的过程中,应该把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关注同龄伙伴关系统一起来,建立"四位一体"的和谐教育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黎文升  易连云  
通过对当代越南大学生儒家道德观继承方面的实际调研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当代越南大学生对儒家伦理的认同度非常高,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普遍认为,弘扬儒家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可以提供精神和智力支持,同时他们对儒家伦理的道德文化贡献有着很高的评价。大多数人认为,儒家伦理在21世纪将仍然是越南大学生道德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此外,越南大学生对儒家道德在当代越南社会中的适应性也提出了反思与质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樊亚峤  靳玉乐  
本文从探讨儒家课程思想入手,通过将儒家的课程思想与后现代主义进行对比,从超越"二元对立"迈向"中庸和谐",从反对"人类中心"迈向"化成天下",从消解"理性主体"迈向"内省体悟"三个方面来逐步勾画出了儒家课程思想中的后现代图像。并指出我们应该使用后现代主义来促进儒家课程思想在当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宁顺颖  
孔子由乐观的人生态度所奠定的乐教乐学的教育基调、"成人"的教育宗旨、寓道于伦常日用之中的教育特色等对解决目前教育中面临着的许多难题都是极佳的借鉴。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教育应立足我们的文化正统,从先贤智慧中汲取精神的养料,以培养出真正具有主体意识、充满文化自信、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青年学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顾学明  
2018年5月19日,中美发表联合声明,宣传达成不打贸易战的声明。十天之后白宫突然翻脸,宣布对5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2018年12月,中美双方就贸易采购数额已达成共识,但美方此后在磋商中不断抬高要价,甚至举起关税大棒威胁,致使双方的谈判严重受阻。2019年,在第11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之前,美国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培茹  陆建接  王秀丽  郭少华  迟庆红  
本文在分析山东省孔孟文化遗产地建设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景观等方面分析了施工期和运营期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对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杜祖贻  
儒家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代表华人的传统。因此,当社会出了问题,便归咎于儒家思想。百年来,儒学成为攻击摧毁的对象。其实魏晋以后,儒学对基层社会的影响有限,因此儒家不应负起社会封建腐败的全责,而蒙不美之名。作者认为,由孔、孟、荀集大成的儒家思想,经过历代官僚将之政治化、塾师将之教条化、学究将之支离化,再加上近世中外学者将之西方化,以致本来代表中华民族经验与智能的学说不断被消磨损耗,沦为难以理解难以实践的碎文剩义。本文首先列举论证,肯定正统儒家学说的现代意义,继而提出复兴儒学的具体方案,并倡议华人社会中有识之士,负起继往圣开绝学的使命:将优秀的中华文化重新定位,使世人研习之、认识之,为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