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5)
- 2023(13579)
- 2022(11132)
- 2021(10142)
- 2020(8402)
- 2019(19024)
- 2018(18685)
- 2017(36140)
- 2016(19430)
- 2015(21933)
- 2014(22235)
- 2013(21773)
- 2012(20248)
- 2011(18766)
- 2010(19364)
- 2009(18400)
- 2008(18389)
- 2007(16718)
- 2006(15064)
- 2005(14119)
- 学科
- 济(94444)
- 经济(94325)
- 管理(62370)
- 业(54402)
- 企(48043)
- 企业(48043)
- 方法(32717)
- 数学(26467)
- 数学方法(26136)
- 财(23797)
- 中国(23332)
- 学(23127)
- 制(21491)
- 业经(20842)
- 地方(20343)
- 农(19235)
- 理论(17498)
- 银(15678)
- 银行(15652)
- 融(15573)
- 金融(15569)
- 体(15486)
- 行(14968)
- 务(14485)
- 财务(14431)
- 财务管理(14400)
- 和(13854)
- 企业财务(13718)
- 贸(13496)
- 贸易(13486)
- 机构
- 大学(297236)
- 学院(294128)
- 济(124624)
- 经济(121946)
- 管理(106060)
- 研究(102280)
- 理学(89677)
- 理学院(88577)
- 管理学(87052)
- 管理学院(86468)
- 中国(77658)
- 财(62912)
- 京(62538)
- 科学(60017)
- 所(52160)
- 财经(48732)
- 江(46725)
- 研究所(46594)
- 中心(45036)
- 经(43853)
- 农(43147)
- 范(41098)
- 师范(40721)
- 经济学(40260)
- 北京(39658)
- 业大(38300)
- 州(36745)
- 院(36299)
- 财经大学(35897)
- 经济学院(35632)
- 基金
- 项目(182876)
- 科学(144063)
- 研究(135905)
- 基金(132839)
- 家(115359)
- 国家(114410)
- 科学基金(97472)
- 社会(88349)
- 社会科(83681)
- 社会科学(83655)
- 省(70535)
- 基金项目(68539)
- 教育(63708)
- 自然(60258)
- 划(59215)
- 自然科(58811)
- 自然科学(58793)
- 自然科学基金(57785)
- 资助(54190)
- 编号(54042)
- 成果(47125)
- 重点(42176)
- 部(41209)
- 发(39238)
- 课题(39102)
- 创(37798)
- 制(37790)
- 国家社会(37232)
- 性(36677)
- 教育部(35931)
- 期刊
- 济(151641)
- 经济(151641)
- 研究(96561)
- 中国(62784)
- 财(52562)
- 学报(46731)
- 管理(43537)
- 科学(41866)
- 农(39704)
- 教育(37096)
- 大学(35926)
- 学学(33539)
- 融(30229)
- 金融(30229)
- 财经(27216)
- 农业(25909)
- 技术(25525)
- 经济研究(24828)
- 经(23592)
- 业经(21553)
- 问题(19189)
- 贸(15115)
- 技术经济(14799)
- 版(14342)
- 图书(13891)
- 业(13589)
- 世界(13489)
- 理论(13096)
- 国际(13055)
- 商业(12942)
共检索到463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晋
本文给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基础,即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稀缺二元性指出,从客体内部的相对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与社会资源的绝对稀缺;从主客体对应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客体商品的相对稀缺与消费者主体可支配时间的绝对稀缺。制度价值论指出,制度是价值产生的源泉,劳动是价值形成的手段,效用是价值表现的形式。制度构建了结构化价值空间,决定了价值属性、价值维度和度量方法。本文分析了制度输出与价值掠夺的关系,指出货币非中性原理,以及货币信用的制度基础。本文认为制度输出与降维战略是新兴大国构建国际秩序与利益格局的重要手段,并通过灭失假定的思想实验进行论证。作为例证,本文指出知识产权的本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左金隆
关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方法论,有观点认为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范式为基点。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笔者认为它属于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修正的经济人假设;二、非零交易成本假设;三、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工具的继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俊青 圣明
新兴古典经济学家寻根问底,能够运用现代数学工具对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决的古典经济学核心问题——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组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一派学说——新兴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与实际接近了许多。因而新兴古典经济学家能够运用其解释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释的经济发展问题。但新兴古典经济学也有令人不解的地方。
关键词:
新兴 古典经济学 二元经济 简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卢映西
WTO自成立以来,效果令人失望,其原因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基础中的稀缺性假设没有区分欲望和能力两个概念。实际上消费能力也是一种稀缺资源,为此国与国之间才会产生贸易磨擦。生产过剩的根源也在于消费能力的稀缺。存在基础性错误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解释不了这些现象。只要以有限的消费能力置换稀缺性假设中的无限欲望,就可以引起一场深刻的经济学革命,使经济学回到以人为本的正确方向上来,从而为彻底解决经济问题开辟道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梅妮 林利 张振威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但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关注的重心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发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
新兴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 研究范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延吉
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将非正规部门视为一种边缘现象,认为其就业规模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缩减。而在中国,非正规部门已成为四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部分,但尚无经验研究探讨中国的经济发展与非正规就业存在何种关联,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认识。本文以"经济活动人口-失业人口-正规部门就业人员"的思路估算31个省区市1990、1995、2000、2005、2010年城镇非正规部门的就业规模,研究表明:2000-2010年中国城镇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人数维持在1.2亿人左右,2010年占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32.3%,是吸纳城镇就业的最大部门。以估算结果为基础,拟合面板数据模型表明:就中国而言,古典二元经济理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帆 秦占欣
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工农业二元经济结构以及由此所引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对于这种情况现有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 ,原因是这些理论没有深入地探讨农业和工业生产率差异的根本原因。本文在生产率水平是分工组织内生演进结果的思路下 ,利用超边际分析构建了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证实了斯密猜想 :农业和工业的生产率差异源于不同的分工水平 ,特别是作为分工的主要特征 ,迂回生产程度及中间产品使用在农业中远低于工业 ,这是导致二元经济反差的基本原因。基于这种分析 ,我国就应在物质层面和知识层面提高农业的迂回生产程度 ,以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基础上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启亮 陈汉文
会计履约范式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考虑市场交易各方诚信预期的基础上,以节约交易成本为标准,选择一种会计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和隐性规定(即公共领域)的组合以形成一套会计技术规范,其中会计技术规范明确规定部分通过会计法律的强制保障予以执行,会计技术规范隐性规定部分则通过私人惩罚成本保障的自我履约即诚信履约来维护;(2)会计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和会计法律存在功能耦合关系,如果会计法律的强制保障不足,明确的会计技术规范就得不到遵循,就会使会计信息倾向于强势原则;(3)通过有效的声誉市场,可以增加非正式的私人惩罚成本,从而扩大自我履约的范围;(4)两种惩罚机制要均衡,才便于人们形成稳定的事前惩罚预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付才辉
本文通过标准化的简约模型形式化了一个完整而简洁的经济结构及其变迁的新古典框架,阐述了以资源最优配置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向以结构变迁为核心的新结构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将外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转换为内生的"AK"生产函数,推导了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定理,并予以计算机模拟。此外,作为理论拓展,本文也讨论了结构变迁中的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收入分配问题,以及多维禀赋结构的专业化分工和统一增长问题。最后,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的全球跨国数据、13个发展典范和中国的结构变迁试验为例,对支撑新结构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结构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梅妮
文章通过建立新兴古典模型,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机理,并据此提出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梅妮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城市的出现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是一个与分工演进相联系的过程。运用新兴古典模型分析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机理,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曹艳春
本文采用跨学科分析方法,探讨贫困群体面临的收入性稀缺,从心理学视角来分析贫困人员的"稀缺"心态,从重要性和急迫性两个方面对比"获取当前收入"和参加社会保障制度对贫困群体的心理影响,深入探究贫困群体由于稀缺心态导致"管窥"现象、减少"带宽",降低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退出或不参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原理,提出设计符合需要的"自我满足标准";灵活设计激励机制,将社会保障纳入"管子"视野内;完善提供机制;构建滚动缴存机制和建立阶段性渐进式退出机制,避免"稀缺陷阱"等措施建议,以提高贫困群体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参与率和利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泓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富强
新古典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制度下个体理性行为的学说,而社会制度的确立原则不同于属于个体的行为原则,因为社会制度涉及到众多社会性因素。不幸的是,流行的新制度主义恰恰舍弃了包括伦理、历史和权力等社会性因素,而试图把制度分析纳入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它或者基于博弈均衡来分析和解释那些正式规则,或者基于理性建模的互动行为分析来构设社会制度。正是基于这种抽象思维,新制度主义必然不能真正剖析制度的产生和演化,舍弃权力结构的博弈均衡所构设的社会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