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3)
- 2023(15317)
- 2022(12822)
- 2021(11862)
- 2020(9757)
- 2019(22182)
- 2018(21776)
- 2017(41972)
- 2016(22231)
- 2015(24667)
- 2014(24391)
- 2013(23903)
- 2012(22059)
- 2011(19961)
- 2010(19752)
- 2009(17662)
- 2008(17113)
- 2007(14891)
- 2006(12897)
- 2005(11430)
- 学科
- 济(98624)
- 经济(98543)
- 管理(63558)
- 业(62377)
- 企(50535)
- 企业(50535)
- 方法(39954)
- 数学(34741)
- 数学方法(34270)
- 中国(27848)
- 农(26628)
- 地方(25655)
- 业经(23272)
- 财(21179)
- 农业(18246)
- 学(17637)
- 贸(16689)
- 贸易(16677)
- 制(16668)
- 易(16135)
- 技术(15896)
- 环境(15366)
- 银(15230)
- 和(15222)
- 银行(15208)
- 融(14971)
- 金融(14970)
- 行(14672)
- 发(14510)
- 地方经济(14368)
- 机构
- 学院(309951)
- 大学(306477)
- 济(129696)
- 经济(127131)
- 管理(121919)
- 理学(105352)
- 研究(105230)
- 理学院(104205)
- 管理学(102335)
- 管理学院(101732)
- 中国(79149)
- 京(64371)
- 科学(63731)
- 财(57740)
- 所(51785)
- 农(49359)
- 中心(48858)
- 研究所(47120)
- 财经(46357)
- 江(46056)
- 业大(44224)
- 经(42237)
- 范(41533)
- 师范(41116)
- 北京(40189)
- 经济学(39658)
- 院(38842)
- 农业(38387)
- 州(37411)
- 经济学院(35769)
- 基金
- 项目(214099)
- 科学(170547)
- 研究(157392)
- 基金(156002)
- 家(135931)
- 国家(134799)
- 科学基金(116750)
- 社会(101559)
- 社会科(96567)
- 社会科学(96545)
- 省(84345)
- 基金项目(82228)
- 自然(74943)
- 自然科(73134)
- 自然科学(73113)
- 教育(72082)
- 自然科学基金(71789)
- 划(70838)
- 资助(63250)
- 编号(63144)
- 发(50975)
- 成果(49751)
- 重点(48596)
- 部(47360)
- 创(45343)
- 课题(43713)
- 国家社会(42527)
- 创新(42321)
- 科研(40927)
- 教育部(40832)
- 期刊
- 济(141998)
- 经济(141998)
- 研究(88013)
- 中国(61662)
- 管理(46753)
- 学报(45422)
- 农(45047)
- 科学(43934)
- 财(43425)
- 大学(34952)
- 教育(33413)
- 学学(32813)
- 农业(31272)
- 技术(28612)
- 融(28469)
- 金融(28469)
- 业经(25635)
- 经济研究(22953)
- 财经(22336)
- 经(19387)
- 问题(18802)
- 业(16922)
- 技术经济(15323)
- 资源(15284)
- 图书(15169)
- 商业(14881)
- 科技(14678)
- 统计(14516)
- 贸(14127)
- 现代(13974)
共检索到457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鹏飞 杨丹辉 渠慎宁 张艳芳
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稀有矿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用途。近年来,全球稀有矿产品供求关系趋紧,稀有矿产领域的国际竞争不断升级。在对六大类22种稀有矿产资源进行界定,分析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应用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三因素分析框架,从供应风险、环境影响、供应受限的经济影响三个维度,设计了9项指标,对稀有矿产资源的战略性做出定量评估。结果显示,铂族金属的战略性最高,铯的战略性最低。为进一步提高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运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分项指标估算结果的影响之后。本文对22种稀有矿产资源战略性的评估结果依然成立。鉴于稀有矿产资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日益增强的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鹏飞 杨丹辉 渠慎宁 张艳芳
随着稀有矿产资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不断拓展,世界范围内稀有矿产资源供求关系趋紧,主要工业大国在稀有矿产资源领域的竞争加剧。在对6大类22种稀有矿产资源进行界定分类的基础上,分析稀有矿产资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及其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并从资源供应潜力、资源开发及供应能力两个维度,以及供应潜力、社会发展水平、矿产监管政策、矿业发展的政治环境、全球供应集中度5项指标对稀有矿产资源的全球供应风险做出定量评估。结果显示,钨的全球供应风险最高,石墨次之,铯最低。我国应加紧制定实施稀有矿产资源的国家战略,积极应对稀有矿产领域的贸易摩擦,从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关键原材料保障。
关键词:
稀有矿产资源 供应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家喜
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关键成功因素,探讨了领先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根据产业技术能力和领先市场潜力的不同,归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四类路径。最后提出了在领先市场视角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认为,加快培育领先市场角色、通过技术与市场的互动形成主导设计、促进创新的全球扩散,有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洋 鞠美庭
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保障我国的矿产资源的安全供应,用以支持国家经济高速有效地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将结合现实国情,对我国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压力进行评价和分析,为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案。
关键词:
战略性矿产资源 安全压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殷琪 薛伟贤
技术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而产学对接有利于技术创新。在解析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学对接的基础上,运用哈肯协同学理论构建产学对接评价模型,测算我国2003~2012年产学对接度及对接协调度,结果表明产学对接处于对接拮抗而对接协调度渐次提高,并提出产学对接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赵文霞 邓菁 齐鹰飞 曹志来 郭晓丹 万丛颖 李姝 王建林 王岭 王雅洁 李少林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及其形成路径。根据中国实践,讨论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对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了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提供的创新设计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即是处于领先市场地位还是滞后市场地位,将直接影响该国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本文将从领先市场的视角,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征与机理,阐述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角色的定位,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益 黄健柏 钟美瑞 张亿军
“原材料案”和“稀土案”的败诉,迫切需要政府采取更为合规有效的关税替代性政策,推动金属矿产开采加工过程中的外部性成本内部化。但现有研究只考虑了资源税对关税的替代,且用税收转嫁模型分析替代效果时,相关参数值也都是外生给定的。本文以战略性矿产资源稀土矿为例,从全生命周期的完全成本视角出发,测算出稀土外部性成本的理论税率区间为28.5%48.0%;构建变换后的勒纳指数和SMR模型测算出中国稀土上游企业三个时期的市场势力值分别为1.0、0.8、1.2,下游企业分别为0.1、0.2、0.4。将测算出的稀土外部性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 肖兴志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理论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学者们根据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近期颁布的指导方针,将含义分为战略性和新兴性两部分,并赋予其性质上的诠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借鉴社会各界的主流观点,本文认为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需分别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剑波 古世奎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未来产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对象。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初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生新
中小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现存的资本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制度性壁垒和技术壁垒又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章认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必须把握好进入产业的时机;创新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破除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壁垒并提升竞争水平;营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体制与政策环境。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小企业 进入壁垒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启才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化国际合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这一理论视角,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动力机制分析并按生产、技术、市场因素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升级路径进行具体分析,最后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分别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 新兴产业 全球价值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其春 郗永勤
"四链"高级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表现形式和基本路径,但"四链"各自升级过程中的相互割裂限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四链"协同升级才能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实践表明:把握终端市场需求、技术专利化和主导技术标准、垂直一体化运作和发展循环经济分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链、技术链、价值链和生态链升级的重要手段;以"四链"为纽带组建四大战略联盟对"四链"进行整合重组,实现"四链"的匹配对接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关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永波 汪云甲
本文在分析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作用的基础上,利用现实可供量与趋势可供量的波动关系定量化模拟了其专项储备量,并以石油为例进行了计算,初步确定2003年中国石油合理的专项储备为1915×104t。通过对战略性矿产资源专项储备合理确定的研究可得到如下结论:目前,中国急需分步实施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其中作为其基础的专项储备的合理确定应先行;利用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现实可供量与趋势可供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可较好地用于资源专项储备的确定;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可分别采用不同的储备方案予以模拟。
关键词:
战略性矿产资源 专项储备 矿产资源安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亮 李垚 王海军
战略性矿产资源被赋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使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基于中国及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跨国资本参与的金属矿产资源并购交易数据,实证研究了跨国资本流动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寻求动机及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1)跨国资本“围猎”动机十分明显。跨国资本不仅积极并购本国稀缺的资源,而且有流向中美两国争夺激烈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倾向,尤其是对制约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金属资源的争夺动机更为显著。(2)东道国“保护”动机十分明显。跨国资本流入战略性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存在显著的“阻滞”效应,东道国对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上游的跨国资本流入管控非常严格。(3)跨国资本“制衡”动机十分明显。跨国资本具有追求价值链高端要素的动机,其试图占据价值链顶端,并将竞争对手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对此,文章从监测国际资本流动、优化资源供给格局、提升价值链水平三方面提出提升中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全球治理能力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