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64)
- 2023(19167)
- 2022(16358)
- 2021(15188)
- 2020(12989)
- 2019(29520)
- 2018(29373)
- 2017(56313)
- 2016(30812)
- 2015(34193)
- 2014(33535)
- 2013(33112)
- 2012(29882)
- 2011(26666)
- 2010(26403)
- 2009(24649)
- 2008(24552)
- 2007(21063)
- 2006(18650)
- 2005(16348)
- 学科
- 济(120774)
- 经济(120630)
- 业(105328)
- 管理(99349)
- 企(93888)
- 企业(93888)
- 方法(56431)
- 数学(46416)
- 数学方法(45801)
- 财(39582)
- 农(36148)
- 业经(35096)
- 中国(29499)
- 务(26645)
- 财务(26574)
- 财务管理(26537)
- 企业财务(25138)
- 农业(25100)
- 制(24764)
- 学(23819)
- 和(22462)
- 理论(22223)
- 技术(22169)
- 税(22169)
- 地方(21395)
- 贸(21006)
- 贸易(20999)
- 税收(20701)
- 收(20528)
- 易(20419)
- 机构
- 学院(430745)
- 大学(427730)
- 管理(171920)
- 济(169364)
- 经济(165924)
- 理学(148892)
- 理学院(147300)
- 管理学(144713)
- 管理学院(143922)
- 研究(138986)
- 中国(104801)
- 京(90601)
- 科学(88766)
- 财(83126)
- 农(76491)
- 所(70160)
- 业大(67684)
- 财经(65522)
- 江(63909)
- 研究所(63788)
- 中心(62814)
- 农业(60281)
- 经(59631)
- 北京(56571)
- 范(53432)
- 师范(52829)
- 州(50895)
- 院(50374)
- 经济学(50329)
- 财经大学(48550)
- 基金
- 项目(295295)
- 科学(231226)
- 基金(214268)
- 研究(211685)
- 家(188580)
- 国家(186967)
- 科学基金(160680)
- 社会(133281)
- 社会科(126323)
- 社会科学(126286)
- 省(115831)
- 基金项目(113775)
- 自然(106539)
- 自然科(104017)
- 自然科学(103984)
- 自然科学基金(102129)
- 划(97239)
- 教育(96837)
- 资助(87860)
- 编号(86032)
- 成果(68120)
- 重点(65933)
- 部(64135)
- 创(62819)
- 发(62459)
- 创新(58231)
- 课题(58183)
- 科研(56810)
- 国家社会(55062)
- 大学(54655)
- 期刊
- 济(184141)
- 经济(184141)
- 研究(124874)
- 中国(78433)
- 学报(72534)
- 农(69221)
- 财(66588)
- 管理(65329)
- 科学(63819)
- 大学(54106)
- 学学(51272)
- 农业(47514)
- 教育(43641)
- 技术(37985)
- 融(33228)
- 金融(33228)
- 业经(32305)
- 财经(31652)
- 经济研究(28836)
- 经(27131)
- 业(27005)
- 问题(24141)
- 技术经济(21728)
- 版(21090)
- 科技(20954)
- 图书(20192)
- 财会(19641)
- 资源(19591)
- 现代(19500)
- 商业(19290)
共检索到626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证 赖丹
2015年开始,稀土资源税展开了"从量"到"从价"计税方式的改革,稀土资源税改革自此进入实质性阶段。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此次改革对稀土企业价值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价计征改革给稀土行业带来了正向价值效应;无论是前端企业还是后端企业,在事件日都取得了较高的正异常报酬率;前端企业获得的累计异常报酬率始终高于后端企业。最后,笔者此基础上提出设置合理的浮动税率、改革计税依据等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科唯 武亚兴
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建设,以资源税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21年20家稀土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以LP法构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绿色税制对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稀土资源税改革能显著提升稀土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发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研发投入在稀土资源税改革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起中介作用;稀土资源税改革对中游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上游和下游企业的作用并不显著。为促进稀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应完善绿色税收体系、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制定差异化稀土资源税率、完善资源税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章和杰 李璐
事实上,既要实现稀土价格的合理回归,又要规避现有的WTO规制,以及适应TPP等未来更高的国际标准,仅仅从稀土交易角度着手改革是不够的,必须将研究视角向上游延伸,进行稀土采掘、加工与交易环节的资源税改革。针对我国稀土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税负过低、计征方法不科学、税费关系重叠、归属不当及用途不明确等问题,需要对征税环节、征税原则、征税方式、税率、归属及用途等要素进行相应的改革,重新定义和设计稀土资源税。建议在采掘、加工与交易三个环节征收稀土资源税,并将资源回采率系数、稀土矿贫富调整系数、对库存及积压资源征税等纳入
关键词:
价格重构 稀土资源税 改革与设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章和杰 李璐
事实上,既要实现稀土价格的合理回归,又要规避现有的WTO规制,以及适应TPP等未来更高的国际标准,仅仅从稀土交易角度着手改革是不够的,必须将研究视角向上游延伸,进行稀土采掘、加工与交易环节的资源税改革。针对我国稀土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税负过低、计征方法不科学、税费关系重叠、归属不当及用途不明确等问题,需要对征税环节、征税原则、征税方式、税率、归属及用途等要素进行相应的改革,重新定义和设计稀土资源税。建议在采掘、加工与交易三个环节征收稀土资源税,并将资源回采率系数、稀土矿贫富调整系数、对库存及积压资源征税等纳入稀土资源税改革方案中,以利于通过市场和法律手段实现稀土价格重构和价值回归。
关键词:
价格重构 稀土资源税 改革与设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赖丹 吴一丁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税负过轻及使用上的无偿性,稀土资源被过度开采,引发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为了摸清稀土行业税费实际情况,我们对南方8个稀土生产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稀土资源税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正明 张许静
笔者主要从税收转嫁的角度分析"寡头"国的稀土资源税政策对其出口市场势力的潜在影响,在系统把握我国稀土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理清稀土生产、加工以及贸易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国内稀土生产函数,研究使得稀土贸易市场出清条件下的税收价格转移弹性。分析表明:"寡头国"资源税的征收除了倒逼国内稀土行业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之外,还可以将部分的税负转嫁到国际市场,增加稀土出口市场势力和贸易利得。
关键词:
稀土 资源税 税收价格转移弹性 市场势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佩斌 岑渊 杨沙沙
为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资源税改革,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之后,四中全会又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制定和完善土地管理、能源和矿产资源、财政税收等方面法律法规;2015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月玲 张玉倩 张 张思远
新一轮的资源税改革是自1994年以来该税种的首次大规模改革,面临诸多的问题。文章从资源税改革的动因、进程、措施等方面对资源税改革的脉络进行梳理,针对资源税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提出了煤炭企业提高资源回采率、压缩成本、整合产业链条、实施多元化经营等应对资源税改革的对策。最后,提出了煤炭企业在未来应当重视和深思的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先峰 李国平 汪海洲
文章基于完全成本核算了2008-2010年碳酸稀土的理论价格,并与国内市场价格和出口价格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碳酸稀土的国内价格严重偏离其理论价格,市场价格严重扭曲。出口管制政策是校正稀土市场价格扭曲、弥补稀土资源折耗成本和生态环境外部成本补偿不足的一种手段,为我国政府在本次稀土国际贸易争端中提出出口管制政策是"基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考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供了经验支持。破解当前稀土生产与出口内外困局的关键是改革稀土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文章提出了按照市场化原则和WTO规则改革稀土资源定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欢浪 陈琳
我国稀土资源税的征收由从量计征转为从价计征显然更加符合市场化原则,但是这两类计征方式对中国控制世界稀土价格的能力是否一致?不同类型的税收计征方式会如何影响资源税的实施效果呢?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基于纵向关联市场的博弈模型,研究了政府征收稀土资源税的不同方式对企业税负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1)如果我国上游稀土产业市场集中度低或者发达国家下游稀土产业集中度高,则不论何种征收方式,其税负主要由下游发达国家生产厂商承担。(2)当稀土生产的边际成本较高时,从价计征的资源税税负转移幅度要高于从量计征,即征收从价税所带来的稀土出口价格上升程度更高。(3)如果我国稀土上游产业集中度很高或者发达国家稀土下游产业集中度很低,当资源税从价计征时,我国可以对稀土生产征收资源税;当资源税从量计征时,我国就需要对稀土生产进行补贴。总之,不管征收方式如何,资源税政策的实施效果都和上下游的市场结构有关。因此,要促进我国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在短期内采取从价征收的资源税对其加以保护,而且也需要着眼未来,鼓励我国稀土产业的下游企业依靠技术进步做大做强,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稀土下游产业基本上为发达国家所垄断的局面。
关键词:
纵向关联市场 资源税 从量税 从价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欢浪 陈琳
我国稀土资源税的征收由从量计征转为从价计征显然更加符合市场化原则,但是这两类计征方式对中国控制世界稀土价格的能力是否一致?不同类型的税收计征方式会如何影响资源税的实施效果呢?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基于纵向关联市场的博弈模型,研究了政府征收稀土资源税的不同方式对企业税负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1)如果我国上游稀土产业市场集中度低或者发达国家下游稀土产业集中度高,则不论何种征收方式,其税负主要由下游发达国家生产厂商承担。(2)当稀土生产的边际成本较高时,从价计征的资源税税负转移幅度要高于从量计征,即征收从价税所带来
关键词:
纵向关联市场 资源税 从量税 从价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宇洁 崔静
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损失,提高资源利用率是稀土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文章以物质流成本会计(MFCA)在稀土企业核算资源损失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MFCA,将稀土企业的资源损失定量化,从数量和价值角度找到企业资源损失的改善环节,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小化企业所承担的环境成本,同时提高稀土企业的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晓亮 吴凤平
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现象日益突出,资源补偿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国内外研究证明,资源补偿和资源税改革息息相关,资源价值补偿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补偿方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政府调控资源生产、消费和恢复的有效手段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源税改革一直受到关注焦点,但学者门多关注于如何提高税率,扩大税基,而忽视了资源税改革中的资源补偿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在资源税改革中引入资源价值补偿机制,并构建资源环境CGE模型(即RECGE模型),从资源价值补偿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
关键词:
资源税改革 RECGE模型 价值补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仕军 黄海华 季晓玮
资源税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资源税收入全部归地方财政所有,因此,它是一种地方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继续推进费改税,全面改革资源税。2010年6月1日,率先在新疆对原油、天然气实行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试点工作,资源税年增收近43亿元。之后在西部地区12省份正式实施原油、天然气、煤炭改为从价定率征收,上述资源富集地区的财政收人实现了跳跃式增长。2011年10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修改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洪成 徐晓亮
资源价值补偿和资源税改革息息相关。资源税改革一直受到社会各方关注,但焦点多集中于如何提高税率,扩大税基,而忽视了资源税改革最重要的资源价值补偿问题。本文借鉴国外经验,在资源税改革中引入资源价值补偿机制,并构建资源环境CGE模型,研究引入资源价值补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情况。通过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在合理的资源价值补偿标准和政策下,引入资源价值补偿后能有效改善资源和环境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