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4)
- 2023(13007)
- 2022(11341)
- 2021(10514)
- 2020(8928)
- 2019(20338)
- 2018(19972)
- 2017(38290)
- 2016(21204)
- 2015(23578)
- 2014(23149)
- 2013(22990)
- 2012(21058)
- 2011(18961)
- 2010(18549)
- 2009(16775)
- 2008(16194)
- 2007(13933)
- 2006(12049)
- 2005(10253)
- 学科
- 济(79074)
- 经济(78981)
- 管理(58623)
- 业(55873)
- 企(45902)
- 企业(45902)
- 方法(38823)
- 数学(33814)
- 数学方法(33442)
- 农(21657)
- 学(20984)
- 中国(19978)
- 财(19657)
- 业经(17615)
- 贸(15813)
- 贸易(15808)
- 地方(15425)
- 易(15357)
- 农业(14774)
- 技术(13274)
- 制(13134)
- 理论(13033)
- 环境(13017)
- 和(12932)
- 务(12521)
- 财务(12462)
- 财务管理(12441)
- 企业财务(11781)
- 划(11324)
- 银(10979)
- 机构
- 大学(300111)
- 学院(296628)
- 管理(116921)
- 济(111955)
- 经济(109524)
- 研究(103898)
- 理学(102666)
- 理学院(101475)
- 管理学(99468)
- 管理学院(98992)
- 中国(73531)
- 科学(70880)
- 京(64870)
- 农(61010)
- 所(54488)
- 业大(54253)
- 研究所(50704)
- 农业(48710)
- 财(47920)
- 中心(45818)
- 江(41837)
- 北京(40568)
- 财经(39475)
- 院(38153)
- 范(37987)
- 师范(37418)
- 经(36088)
- 州(33878)
- 技术(32687)
- 经济学(32620)
- 基金
- 项目(217105)
- 科学(167845)
- 基金(156974)
- 研究(148505)
- 家(141833)
- 国家(140718)
- 科学基金(118189)
- 社会(91396)
- 社会科(86458)
- 社会科学(86432)
- 省(85441)
- 基金项目(84359)
- 自然(81785)
- 自然科(79833)
- 自然科学(79803)
- 自然科学基金(78392)
- 划(73220)
- 教育(67188)
- 资助(64683)
- 编号(58776)
- 重点(49062)
- 部(46441)
- 成果(45834)
- 发(45694)
- 创(45204)
- 计划(43542)
- 科研(42902)
- 创新(42198)
- 课题(40605)
- 大学(39073)
- 期刊
- 济(115416)
- 经济(115416)
- 研究(81711)
- 学报(61130)
- 农(54101)
- 中国(52374)
- 科学(52117)
- 大学(44195)
- 学学(42091)
- 管理(40669)
- 农业(37628)
- 财(34081)
- 教育(29384)
- 技术(23189)
- 融(20676)
- 金融(20676)
- 业(19561)
- 业经(19545)
- 经济研究(19051)
- 财经(18290)
- 业大(17458)
- 科技(16982)
- 版(15925)
- 经(15502)
- 图书(15403)
- 问题(15221)
- 林业(15145)
- 理论(14003)
- 农业大学(13841)
- 技术经济(13753)
共检索到414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敏生 王桂霞 邢秀岩
稀土元素从镧到镥(La—Lu,原子序数57—71)是元素周期表ⅢB族成员。它们在植物中的分布和作用国外很早就有研究,1878年Cossa就报道了(木菊)材、烟草、葡萄等植物中含有少量稀土。我国对稀土的研究起步较晚,农业方面的应用有十几年的历史,在小麦、水稻、苹果等主要作物上使用一般可增产8—10%、林业方面的应用只有几年的历史,稀土可以促进插条生根及苗木生长。但对于稀土在树木种子产量和品质方面的作用报道尚不多见,于是我们选择了适宜室内杂交的杨树为材料,利用稀土元素处理杨树切枝母本,对其杂交种子的数量和品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杨树 有性杂交 稀土 结籽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敏生 康明 刘艳枝
稀土延缓杨树花粉和种子衰老的研究杨敏生,康明,刘艳枝(河北林学院保定071000)关键词银毛杨,新疆杨,花粉,种子,酶活性,稀土元素.林业上应用稀士(rareearth;RE)元素以来,发现其具有促进苗木生长[1],提高种子发芽率[2],促进插条生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运湘 吴名宇 张杨珠 王翠红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当前蔬菜的主要施肥模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下配合喷施锌、硼、铜、钼、锰及农用稀土对小白菜的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喷施微肥或稀土对小白菜的产量影响无明显规律,但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小白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与对照相比,春季、秋季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3.1%~28.2%、6.4%~43.0%,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3.0%~54.5%、0.0%~20.0%;春季小白菜的维生素C和秋季小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8.6%~82.4%和3.6%~67.9%;耕层土壤中硝态氮含量降低8.5%~69.9%,铵态氮含量提高88.2%~157.4%。综合分析表明,不同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秋 屈连伟 邢桂梅
郁金香(T.gesneriana)为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球根花卉,颜色绚丽多彩,花型各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被用在切花、盆栽、绿化等方面。目前,国内用于生产和研究的郁金香品种主要从荷兰等国进口,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郁金香品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郁金香产业发展的瓶颈。杂交育种是选育郁金香新品种的主要途径,而杂交种子的萌发和小鳞茎诱导是进行郁金香新品种选育过程中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对郁金香栽培品种间的杂交种子萌发及小鳞茎离体诱导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郁金香栽培品种Aafke为父本,以Esk
关键词:
郁金香 杂交育种 种子萌发 鳞茎形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常耕
在简要介绍了我国杨树资源并回顾了40年来的杂交育种成就后,把我国杨树杂交育种过程划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解决了北方杨树栽培的品种化问题,第二个时期在一定程序上用自己选育的无性系改变了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接用引入无性系造林的现状。但由于两个时期都是一个世代的短期育种活动,方法和程序上缺少改进,都把由种间杂种F1中选择无性系作为重点,加之基因资源有限,都存在推广无性系亲缘相近潜育的危险性。缺乏长、中、短期改良结合计划,对基因资源的研究不足,阻滞着育种的进展。为此提出了从一个地区自然条件和材种需要出发制定长期改良计划伽强国内外杨树资源引入和研究;把以个体速生性为育种重点转变到全方位多性状育种...
关键词:
杨树,杂交,育种,策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大清 李亚男
氯化钙和海藻糖浸种对杂交种子人工老化的保护效应陈大清李亚男(湖北农学院农学系,荆州434103)THEPROTECTIVEEFFECTSOFCACIUMCHLORIDEANDPEGTREATMENTONCROPHYBRIDSEEDSUNDERART...
关键词:
杂交种子 化学处理 人工老化 种子活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瑞丹 张启翔 李青
该文对以‘淡丰后’为母本,真梅系不同类型品种为父本杂交种的成熟胚培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3个杂种无性系.经过实验对比,筛选出最适合成熟胚萌发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1.0~1.5mg/L,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IBA 0.5mg/L.
关键词:
梅花 杂交种 胚培养 培养基 无性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之为 张立平 赵昌平 樊明寿 单福华 苏青 刘建平 张风廷 叶志杰
为了研究二系杂交小麦HMW-GS类型与蛋白质含量、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和衰弱角斜率等品质性状的关系,采用SDS-PAGE方法分析了杂交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的组成。结果表明,在试验材料中普遍存在有劣质亚基N和2+12,它们的频率分别是60.4%,83.0%。在HMW-GS与F1籽粒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各位点对蛋白质含量的贡献率是Glu-B1>Glu-A1>Glu-D1;对沉淀值贡献率是Glu-B1>Glu-D1>Glu-A1;对形成时间和衰落角斜率的贡献率是Glu-D1>Glu-B1>Glu-A1。总体来说,位点按对品质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Glu-B1>Glu-D1>Gl...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继文 王军辉 张金凤 张守攻 张建国 赵鲲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开展楸树与滇楸种间杂交育种,对结实率、果实性状、千粒质量、有胚率、发芽性状及1年生株高、胸径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父本对结实率的影响不显著,母本对结实率影响显著;父本对果实性状的影响均不显著,母本对果实长度的影响显著;父母本对千粒质量的影响均不显著;父母本对有胚率、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显著或极显著。不同杂交组合间株高和胸径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8-12×滇3表现最好,其株高为2.09 m,胸径达到1.38 cm,杂交组合8-13×滇2和5-8×滇2表现也较好,依据株高、胸径进行苗期早期选择的潜力较大;表现最差的组合是8-14×滇2,株高1.69 m,胸径1.00 c...
关键词:
楸树 滇楸 种间杂交 育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古旭 胡道芬 洪立芳 刘秉全
采用三种培养基对不同的粳籼稻杂交种F_1进行花药培养。不同的培养基表现出不同的花培效果,基因型之间的培养力差异显著。培养基和基因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作效应。选择培养力高的基因型和与之相适应的培养基是粳籼稻杂交种花培育种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水稻 粳灿杂交种 花药培养 培养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常健 张敏 周星鲁 张磊 胡建军
[目的]对杨树生长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选择研究并且实现早期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母本丹红杨(美洲黑杨)和父本通辽1号杨(小叶杨)及其杂交F1代为材料,在田间进行施肥和不施肥处理,测定了生长表型性状(地径、株高、茎生物量)。利用3个全基因组选择模型gBLUP、sBLUP、cBLUP和364个基因型的表型观测值对502个基因型进行预测育种值。[结果]丹红杨的茎生物量在高氮和低氮条件下分别比通辽1号杨提高了20倍和33倍。gBLUP对生长表型性状预测结果准确性接近于1,sBLUP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范围是0.5~0.9,cBLUP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小于0.2。研究结果表明gBLUP模型预测的结果最准确,cBLUP预测的结果最差。利用gBLUP模型计算的茎生物量育种值把杂交群体划分为双高效型、双低效型、低氮高效型、高氮高效型共4个类型。筛选出优良的基因型16-1-16、16-1-194、13-116、13-73、13-481、13-268、13-286、13-566、13-173、13-578、16-1-65、13-242、16-1-189、13-40、13-608、16-1-170、16-1-22、13-237、13-272、13-335。[结论]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的生长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全基因组选择研究结果帮助我们完成了杨树育种工作的早期选择,减少了表型测定成本,提高了育种效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春苗 陈瑞丹 吕晓倩
对两个梅花杂交种优良单株‘X-9’、‘X-55’进行茎段培养的试验研究。通过对采枝时期、培养基种类、消毒方法的对比试验,探索影响梅杂交种茎段腋芽萌发及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5月上旬到6月中旬是茎段培养的最佳时期;污染率会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消毒方法以0.1%升汞5min最好;两个杂交种最适启动培养基为WPM+0.5mgL6-BA+0.1mgLNAA。
关键词:
梅花 茎段培养 消毒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燕 陈俊愉
对刺玫月季育种中的部分亲本和杂交种的枝条,进行不同温度冰冻处理后,采用电阻法测定其电阻值;同时,进行生长恢复试验。依据电阻测定值及扦插存活率,确定植株的抗寒能力。对一些亲本和杂交种枝条的电阻测定值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电阻值与存活率的相关数学模型;通过与相关曲线的对比,结合越冬后抽条率的统计,对一些杂交种的抗寒性进行预测。从遗传角度初步探讨了亲本与子代的抗寒性关系。最后提出了在育种中进行抗寒性研究的可行方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彦惠 常胜合 吴连成
用 2个温热杂交组合的P1,P2 ,F1,F2 ,BC1,BC2 6个世代材料 ,对玉米抽雄、散粉、吐丝期进行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温热杂交组合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遗传特点不同。由对光周期反应较迟钝的亚热带自交系CML32 2所配成的温热杂交组合 ,其基本营养生长期较之亲本有明显提早的趋势 ,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式 ;温带早对亚热带晚呈显性或部分显性 ;对光周期反应敏感的亚热带自交系CML312表现异常 ,基本营养生长期指标在自交系内及其F1内变异较大 ;对含有杂合基因型分离世代F1,F2 ,BC1,BC2 的比较可见 ,明显表现杂合基因型倾早的遗传特点 ,温带遗传成分在杂种后代中所占的比重 ...
关键词:
玉米 基本营养生长期 遗传 温热种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宗泽 李阳 郭宗娟 李军萍 聂贵芳 赵自仙 李云波
【目的】验证SNP分子标记中HRM技术鉴定结果的可靠性,为杂交玉米种子纯度鉴定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杂交种家佳荣2号及其父母本、近似杂交组合JR02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种植鉴定和SNP分子标记中的HRM技术两种方法对杂交玉米家佳荣2号的同一批种子样品进行纯度鉴定。【结果】田间小区种植纯度鉴定结果为97.8%,SNP分子标记纯度鉴定结果为97.1%。【结论】SNP分子标记中的HRM技术鉴定结果可靠,可作为杂交玉米种子的纯度鉴定方法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