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2)
- 2023(13773)
- 2022(12009)
- 2021(11540)
- 2020(9387)
- 2019(22093)
- 2018(21848)
- 2017(41928)
- 2016(22244)
- 2015(25318)
- 2014(24977)
- 2013(24786)
- 2012(22727)
- 2011(20691)
- 2010(20463)
- 2009(18736)
- 2008(18275)
- 2007(15723)
- 2006(13782)
- 2005(12284)
- 学科
- 济(92771)
- 经济(92680)
- 管理(63496)
- 业(60990)
- 企(50419)
- 企业(50419)
- 方法(42784)
- 数学(36518)
- 数学方法(36160)
- 贸(27631)
- 贸易(27616)
- 易(26899)
- 中国(25911)
- 农(25110)
- 业经(20376)
- 财(19882)
- 学(18256)
- 地方(17938)
- 制(15835)
- 农业(15499)
- 理论(15048)
- 和(14923)
- 技术(14244)
- 环境(14023)
- 银(13732)
- 银行(13700)
- 划(13507)
- 行(13140)
- 融(12940)
- 金融(12937)
- 机构
- 大学(320518)
- 学院(317592)
- 济(135551)
- 经济(132961)
- 管理(128171)
- 理学(111477)
- 理学院(110225)
- 研究(109689)
- 管理学(108592)
- 管理学院(108008)
- 中国(81585)
- 京(68733)
- 科学(65170)
- 财(56979)
- 所(53760)
- 研究所(49343)
- 中心(48077)
- 财经(46900)
- 农(45855)
- 业大(44109)
- 北京(43958)
- 江(43317)
- 经(42883)
- 范(42280)
- 师范(41980)
- 经济学(40853)
- 院(40059)
- 经济学院(36918)
- 农业(35919)
- 州(35733)
- 基金
- 项目(218090)
- 科学(172606)
- 研究(161813)
- 基金(160443)
- 家(139244)
- 国家(138182)
- 科学基金(118875)
- 社会(103143)
- 社会科(97872)
- 社会科学(97848)
- 基金项目(84816)
- 省(81684)
- 自然(76522)
- 自然科(74787)
- 自然科学(74771)
- 自然科学基金(73445)
- 教育(73376)
- 划(69465)
- 资助(66423)
- 编号(65438)
- 成果(53029)
- 部(49240)
- 重点(48407)
- 发(46680)
- 创(45360)
- 课题(44572)
- 教育部(42710)
- 国家社会(42695)
- 创新(42278)
- 人文(41683)
- 期刊
- 济(144229)
- 经济(144229)
- 研究(95875)
- 中国(56693)
- 管理(47378)
- 学报(46600)
- 科学(44750)
- 农(41478)
- 财(39668)
- 大学(35698)
- 教育(34357)
- 学学(33283)
- 农业(29857)
- 技术(26246)
- 经济研究(25012)
- 融(24911)
- 金融(24911)
- 业经(23429)
- 财经(22159)
- 贸(21393)
- 问题(19698)
- 国际(18982)
- 经(18972)
- 图书(18174)
- 业(16412)
- 世界(16149)
- 理论(15472)
- 技术经济(15381)
- 科技(14868)
- 商业(14700)
共检索到462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丽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涌现,而这些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需要稀土资源作为原材料。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稀土资源,稀土产品在全球贸易网络格局中的地位也在演化,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调整本国稀土产品的贸易体系,希望能在世界稀土产品的全球贸易体系中占据相应的优势地位。针对当前稀土产品全球贸易网络格局演化进行分析,以美国等西方主要的稀土产品国家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为提升中国稀土产品战略地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莹莹 程宝栋 尤薇佳 郑文迪
【目的】厘清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为各国(地区)原木贸易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全局、局部和个体3个层面,对2000—2018年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和格局演变进行分析,并从网络地位和贸易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在全球原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原木贸易网络规模不断拓展,网络内部贸易关系稀疏程度相对平稳,但平均贸易额上升明显。不同年份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板块构成不同,板块内部联系趋于紧密,核心国家(地区)趋于"抱团",但板块间联系逐渐减少,板块间"俱乐部"效应显著下降。不同国家(地区)的核心度变化趋势不同,中国、印度等国家(地区)核心度上升明显,中国于2011年超越美国,居于核心度首位,而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地区)核心度则呈下降趋势;中国个体网络规模不断提升,"桥"的作用明显,但结构洞效应有所弱化。原木产业内贸易规模不断提升,贸易伙伴以"边缘型"国家(地区)为主。贸易逆差不断减小,进口依存度有所提升。【结论】各国(地区)应根据自身和整体网络特征,采取各种措施优化原木贸易网络,推动国际物流互联互通,优化贸易路线,减少运费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为高效、便利、低成本的原木贸易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作为原木需求最为旺盛的国家,要根据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在全球原木贸易网络中的话语权,不断优化原木贸易网络,降低对单个国家(地区)的进口依赖,维护国内木材安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莹莹 程宝栋 尤薇佳 郑文迪
【目的】厘清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为各国(地区)原木贸易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全局、局部和个体3个层面,对2000—2018年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和格局演变进行分析,并从网络地位和贸易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在全球原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原木贸易网络规模不断拓展,网络内部贸易关系稀疏程度相对平稳,但平均贸易额上升明显。不同年份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板块构成不同,板块内部联系趋于紧密,核心国家(地区)趋于“抱团”,但板块间联系逐渐减少,板块间“俱乐部”效应显著下降。不同国家(地区)的核心度变化趋势不同,中国、印度等国家(地区)核心度上升明显,中国于2011年超越美国,居于核心度首位,而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地区)核心度则呈下降趋势;中国个体网络规模不断提升,“桥”的作用明显,但结构洞效应有所弱化。原木产业内贸易规模不断提升,贸易伙伴以“边缘型”国家(地区)为主。贸易逆差不断减小,进口依存度有所提升。【结论】各国(地区)应根据自身和整体网络特征,采取各种措施优化原木贸易网络,推动国际物流互联互通,优化贸易路线,减少运费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为高效、便利、低成本的原木贸易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作为原木需求最为旺盛的国家,要根据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在全球原木贸易网络中的话语权,不断优化原木贸易网络,降低对单个国家(地区)的进口依赖,维护国内木材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国柱 祁春节 顾雨檬 徐东普
[目的]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理清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演变的特征及趋势,对于及时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风险、提高国际循环利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1996—2021年世界农产品贸易数据,该文从总体——行业——加工程度三个维度分别构建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定量分析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的格局演化及重要节点特征。[结果](1)各国间农产品贸易关联日益加深,处于核心地位的国家数量显著增加,以美国为代表的单中心主导地位被削弱,但由少数国家主导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情形并未改变。(2)中国在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中地位显著提升,点度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均位于前列,但中介中心度处于较低水平,说明中国对全球农业资源和市场的掌控能力依然不足。(3)各国在不同细分行业中的地位呈现明显的异质性,大多数国家的进口集中于少数贸易伙伴的少数产品,加工贸易逐渐成为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主流,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贸易成为各国农业贸易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结论]为此,应持续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拓展与亚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不断提升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群卉
采用HS-6位数级微观贸易数据,计算2001—2012年中国稀土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并进一步分析相对出口规制程度、相对产量与出口增长二元边际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稀土产品出口规制政策对稀土产品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都有促进作用,其中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更大;而相对产量对二元边际有负面影响。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随着稀土产品出口规制政策的逐步弱化,应加强对稀土产业的生产规制,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转变;并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促进稀土产业的良性扩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风平 张璞 刘大成 薛霞
本文重点围绕中国稀土产业外部环境问题及自身发展战略展开。依据权威文献、法律和案例解读及对西方稀土企业股权和战略性长协合约、关联交易情报等的追踪分析,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采用完全稀土矿加工进口替代,是基于其国际规则优势地位,以"成本收益分析"原则增加本国"社会福利"为考量。然而,国际稀土新格局已超出"经济收益"范畴,西方国家协同推进替代生产加工国多元化,是降低"中间冶炼环节"对中国依存度的政治考虑;针对全球稀土整条产业链进行布局,全面加强其稀土"上游"资源战略整合和"下游"技术应用控制,形成从稀土资源直接投资到下游技术限制节节围堵局面。为此,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稀土生产、出口和产业链布局的战略选择。关于中美贸易冲突中中国是否应该使用"稀土牌"问题,文章在讨论部分作了回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群卉
本文利用HS-6位数级微观贸易数据与帕式指数,测度了1993~2014年间中日稀土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并实证检验了决定中日稀土产品价格贸易条件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中日稀土产品总体价格贸易条件在总体上趋于恶化;中低端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波动较大,且总体上改善;高端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第二,中日稀土产品出口量、经济规模对三组价格贸易条件都有负面影响;劳动生产率、汇率对三组价格贸易条件都有促进作用;出口产品结构对总体价格贸易条件、中低端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有负面影响,对高端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有正面影响。第三,在出口管制手段违反国际规则而被禁用的情况下,中国通过环境税、资源税等国内规制手段继续控...
关键词:
中日 稀土产品 贸易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甜甜 李翠霞
[目的]畜产品作为仅次于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产品的第二大农产品,中国居民对其需求日益高涨,理清全球畜产品贸易格局有助于提高中国畜产品进口贸易的风险应对能力,同时也助于保障粮食安全。[方法]基于2000—2021年全球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研究了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演变特征,并运用QAP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呈现出“小世界”和“无标度”的网络特征,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始终保持着欧洲第一、美洲第二、大洋洲第三的出口贸易格局,亚洲在全球畜产品进口贸易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受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逐渐演变为四大社团: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社团,以荷兰、德国和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社团,以巴西、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中心的大洋洲-南美洲社团,以及东欧-亚洲社团。地理位置、经济差异和全球一体化发展程度是影响全球畜产品贸易格局的最主要因素。经济差异是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日益复杂的根本原因,地理位置是否接壤和自贸协定的签署是影响全球畜产品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畜产品进口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结论]为保障未来中国畜产品的安全供应,一方面可以巩固与巴西、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深化与欧洲各国的关系,挖掘自欧洲进口畜产品的贸易潜力,此外,也要加快畜产品产业链核心技术研究,建立科技创新驱动的畜产品生产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祥 强文丽 牛叔文 刘爱民 成升魁 李真
论文基于复杂网络视角,选择谷物、油料、纤维、糖料、果蔬、肉类6大类57种农产品,用1986—2013年间的贸易数据,构建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定量分析了这个复杂网络的特征和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1986—2013年,全球农产品贸易总量增加了2.26倍,其中油料作物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4.97倍。参与到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中的国家(地区)逐年增多。2)拟合节点累积度分布的幂函数曲线,表明全球农产品贸易节点度分布具有不均匀性,节点度小的节点数量多,节点度大的节点数量少,满足幂律分布。"枢纽"节点不断成长。3)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密度上升、平均路径长度下降、多元化趋势加强、网络结构复杂化等特征日益突出。4)我国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地区)集中程度较高,农产品进口潜在风险较大。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展进口来源国(地区)的数量,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另一方面强化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范风险,保障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晴晴 孟勇 王涛
根据世界投入产出表构建全球中间品贸易矩阵,对全球中间品贸易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社会网络图、中心性以及核-边缘分析法跟踪研究全球中间品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迁,通过凝聚子群划分结果跟踪全球中间品贸易的结构演变。研究表明:(1)全球中间品贸易规模持续增加,中国的中间品贸易占全球比例在逐年增加,同时,中国中间品贸易依赖程度先增后减,最终低于美国,说明中国中间品贸易优势地位提升显著;(2)欧盟在全球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始终占据核心地位,美国的中间品贸易影响力在缩小,中国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3)全球中间品贸易可以分为4个子群,其中亚太地区群和发达国家群相对稳定,欧盟、美国和中国的子群结构在持续发生变化。
关键词:
世界投入产出表 中间品贸易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秋蕙 韩梦瑶 刘卫东
文章以1995—2015年为研究时段,针对纺织服装业进行贸易网络分析,描绘全球服装贸易网络的时空演变,识别主要集聚区,并通过集聚区内外的贸易联系强度体现其在网络中的贸易地位。研究发现:1995—2015年全球服装贸易网络经历了先扩散后集聚的转移路径,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南亚和东南亚集聚区,美洲集聚区和欧洲集聚区三个较为稳定的集聚区。总体来看,欧洲集聚区和美洲集聚区在服装跨国贸易上表现为贸易逆差,而中国、南亚和东南亚集聚区基本表现为贸易顺差且差距不断扩大。全球服装贸易重心先是由欧洲、美洲集聚区向中国、南亚和东南亚集聚区转移,近十年来,又在中国、南亚和东南亚集聚区内部由中国向南亚和东南亚转移。在全球服装贸易网络演变过程中,经济全球化下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以及全球经济形势和地方产业发展的转变,是全球服装贸易网络在地理格局上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虹 王红霞
中国稀土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稀土贸易并未给中国带来足够的贸易利益,中国并没有因为供给的垄断地位获得应有的定价权,相反却付出了巨大代价。本文通过核算稀土主要产品出口的全成本和收益,发现出口收益长期以来无法弥补出口全成本,并且中国稀土贸易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和资源代价。为了改变目前的贸易格局,中国应调整稀土战略,通过源头管制实现资源成本内部化,通过配套环境政策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从而实现贸易利益和成本平衡;通过进出口并重战略避免资源短缺,通过鼓励高附加值稀土产品出口,提高稀土产业的环境贸易条件;通过实施稀土储备战略和加强国际投资合作,促进稀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全成本 稀土贸易代价 战略调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邬佩琳
通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选取了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2年6个年度的数据,通过计算网络密度、中心性、点度数和聚类系数指标,对国际稀土贸易格局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国际稀土贸易的网络比较稀疏,联系并不紧密;中国和俄罗斯因稀土储量优势成为国际稀土贸易中重要的出口国;美国凭借稀土资源和技术双重优势成为国际稀土贸易中重要的出口国;日本、荷兰、德国、英国、奥地利因拥有技术优势也是国际稀土贸易网络中的核心节点。
关键词:
国际贸易格局 稀土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聂常乐 姜海宁 段健
粮食安全与国际粮食贸易是世界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已有研究对此关注依然有限。文章尝试利用2000—2018年231个国家和地区的粮食贸易关系数据,采用网络密度、平均距离、聚类系数等复杂网络指标,对全球粮食贸易网络演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粮食贸易网络逐渐趋于复杂化,网络发育程度逐渐增强,全球粮食贸易组团始终处于不断分化融合的动态演化中;2000—2018年全球粮食贸易格局发生重塑,中亚和东南亚在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中地位逐渐上升,而欧洲则呈下降态势;法国、美国、加拿大、荷兰、南非、英国是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国家,在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中处于枢纽地位,而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力较低。最后从自然、经济、政治、政策及文化等方面对其演化机制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艺 文淑惠
RCEP是东亚国家谋求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中国高质量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基于改进的贸易联系强度指数,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2007—2021年RCEP制造业贸易网络与各成员国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的演变趋势,并对贸易网络演化对GVC分工地位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RCEP制造业整体贸易联系强度明显增强,中国成为贸易网络的中心,但在全球价值链上仍处于中低端位置。第二,网络中心度和贸易联系强度对成员国的GVC分工地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聚类系数与GVC分工地位负相关。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高技术制造业的聚类系数对GVC分工地位有正向影响。RCEP成员国均能从区域贸易网络发展中受益,但发达国家GVC分工地位提升更显著。第三,技术溢出、产业转移和产业链韧性三种中介机制的效应具有较大差异。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机制实现GVC分工地位提升。而对于发达国家,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产业转移的中介效应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