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20)
2023(18037)
2022(15683)
2021(14573)
2020(12340)
2019(28112)
2018(27847)
2017(53662)
2016(29130)
2015(32569)
2014(32064)
2013(31553)
2012(28850)
2011(25716)
2010(25541)
2009(23283)
2008(22486)
2007(19894)
2006(17506)
2005(14674)
作者
(84384)
(70716)
(69925)
(66462)
(44391)
(34019)
(31641)
(27805)
(26708)
(24798)
(23870)
(23803)
(22203)
(22038)
(21619)
(21587)
(21318)
(20777)
(20256)
(19988)
(17627)
(17196)
(17178)
(16289)
(15878)
(15667)
(15604)
(15448)
(14263)
(13980)
学科
(115330)
经济(115194)
(83017)
管理(77807)
(60702)
企业(60702)
方法(52711)
(50043)
数学(46637)
数学方法(46051)
农业(33115)
(29208)
中国(29178)
业经(28196)
(24666)
地方(23486)
(21096)
贸易(21087)
(20766)
(20539)
技术(18248)
环境(17209)
(17119)
财务(17047)
财务管理(17011)
理论(16939)
(16521)
(16372)
银行(16299)
企业财务(16096)
机构
学院(404343)
大学(403757)
(161022)
管理(160535)
经济(157791)
理学(140340)
理学院(138835)
管理学(136144)
管理学院(135444)
研究(134911)
中国(100275)
科学(86654)
(86463)
(84474)
(71300)
业大(70109)
(67855)
农业(67125)
中心(63257)
研究所(62348)
(58776)
财经(57777)
(53048)
北京(52193)
(51372)
师范(50762)
(48298)
经济学(47856)
(46672)
经济管理(43535)
基金
项目(288444)
科学(225191)
基金(209499)
研究(205614)
(185682)
国家(183936)
科学基金(156519)
社会(129589)
社会科(122553)
社会科学(122517)
(113238)
基金项目(111680)
自然(103681)
自然科(101265)
自然科学(101235)
自然科学基金(99403)
(95001)
教育(93184)
资助(85598)
编号(83592)
成果(66147)
重点(64428)
(62804)
(61521)
(59783)
课题(56118)
科研(55864)
创新(55861)
国家社会(53702)
计划(53471)
期刊
(173604)
经济(173604)
研究(112703)
(84633)
中国(72945)
学报(72643)
科学(63442)
农业(57417)
大学(54666)
管理(54063)
(52295)
学学(51964)
教育(38345)
(33724)
金融(33724)
技术(33577)
业经(33491)
(28152)
财经(26781)
经济研究(26219)
问题(23618)
(22943)
(21848)
科技(21052)
业大(20364)
图书(20314)
技术经济(18763)
理论(18167)
资源(18051)
统计(17835)
共检索到579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维泰  张海霞  宁满秀  
川西高山林区是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区域,更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和移民安置区。区内水电移民搬迁农户发展面临着自然环境约束和增收致富的双重挑战。文章基于川西高山林区8个县的430份微观调研数据,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从家庭生产要素配置角度,实证分析了水电移民搬迁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并系统讨论了农业、林业和非农就业对移民搬迁增收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与迁入地非移民户相比,水电移民搬迁家庭年人均收入高出5838.78元,增幅为38.90%。在农业生产方面,水电移民搬迁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减少0.02公顷,农业从业人数占比减少8%,年人均农业收入减少5113.63元;在林业生产方面,水电移民搬迁家庭人均林地面积减少3.78公顷,林业季节性劳动力投入总天数增加47.76天;在非农就业方面,水电移民搬迁家庭非农就业占比提升了12%,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3645.81元。(2)异质性分析表明,与非产业园区安置方式相比,产业园区安置方式对水电移民搬迁家庭非农就业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从拓宽水电移民搬迁农户的增收渠道、加强安置区产业发展以提高就业带动能力、完善搬迁后期扶持政策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忠鹏  
四川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尽管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在补偿安置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面临着一些必须回应的挑战。基于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水电、形成移民可持续生计,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从下列诸对策入手,进一步完善移民安置,为四川水电资源的开发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进一步促进四川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健全移民事务决策机制;改革移民补偿政策;建立健全移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移民中期扶持制度;建立健全移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移民分享水电工程收益机制;加强移民培训;促进移民创业就业;推动移民社会适应与整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勋华  何雄浪  
土地发展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是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改变土地现有用途或者提高土地利用程度的权利。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农民作为土地的使用者,理应和国家分享土地发展权。农民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发展权价值之和应该与土地承载的基本功能价值相等。移民问题的是否顺利解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在此基础上以四川宜宾县安边镇农村移民为例进行研究,剖析在水电工程建设中移民应得到的合理补偿及应分享的发展权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孔令强  施国庆  
根据水电开发"十一五"规划和2020发展目标,平均每年需新增水电装机1425万kW,水电事业迅速发展必将带来大量农村移民,需要妥善安置。按产业划分对两种传统安置模式特点与问题进行分析,从利益相关者和资源价值转移理论角度,论述入股安置模式的理论依据。回顾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工程征地入股安置案例。在对水电工程农村移民入股安置模式进行定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入股安置的"以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和"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入股"两种基本方式,并探讨了水电开发企业上市条件下移民持股选择种类。通过与传统安置模式的比较,得出水电工程农村移民入股安置模式的四大优势:从非自愿性移民到自愿性移民的转变;从开发性移民到参与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东恺  施国庆  张彬  
移民所引发的严重的经济后果不断增加,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失地农民问题等,主要原因之一是移民问题经济学研究的滞后。论文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基于国内工程移民,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六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利益补偿或均衡机制设计;工程移民与失地农民关系分析;工程移民、贫困与"移民工程"之辩;新老移民风险分析;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税费问题研究;移民中土地问题研究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邬亮  齐晔  
有效和妥善地解决工程移民的搬迁和安置问题,不仅是水利事业顺利发展的关键,也是预防和减缓社会矛盾的关键。在改革开放时期,移民补偿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前所未有的。为了解释这种移民补偿方式,本研究以湖南省洪江和碗米坡两个水电站的移民搬迁和安置过程为案例,从治理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完成移民补偿的治理机制是一种包含了命令、交易、合作的混合机制。水电公司是水能开发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移民补偿的责任人,但它并不直接去完成移民补偿,而是将移民补偿的任务用合同的方式外包给市级政府。市级政府分解了从水电公司获得的任务和资金,并用行政命令要求下级政府完成补偿任务。县级政府分配了任务给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再分配任务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金香  夏淑琴  冯利盈  
移民搬迁的迁入区条件有较大差异,致使移民户收入差距拉大。以宁夏为例,采用典型调查法选取"十二五"期间移民搬迁的若干具有代表性移民安置点,设计出反映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的指标进行Q型聚类分析,将不同安置点划分为4类,比较各类特点以及农户生计特点;对分布在四类安置点的农户进行抽样调查,用描述统计方法比较家庭收入的均值和标准差,反映不同迁入区移民户收入来源及其差异,并对差异原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移民农户收入与地域有直接关系,各类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以及政策扶持差异而导致移民收入有较大差距。移民区公共投入建设的力度、政府组织培训、劳务输出对移民收入及来源有很大影响;各地的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黎洁  李聪  李树茁  
研究陕南移民搬迁农户的贫困类型和成因有利于建立精准的扶贫工作机制。本文基于2011年陕南安康市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移民搬迁农户贫困类型的影响因素。通过综合考虑收入和消费标准,可以将移民搬迁农户分为选择性贫困、暂时性贫困和持久性贫困三种类型。收入高于贫困线而消费比贫困线低的农户所占比例为28.57%,这种贫困类型属于选择性贫困。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自愿搬迁和集中安置对农户摆脱持久性贫困有显著帮助,而2011年的搬迁农户更容易走出选择性贫困陷阱。此外,农户的家庭和社区特征以及生计类型对他们是否陷入贫困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聪  柳玮  冯伟林  李树茁  
本文构建了移民搬迁背景下农户的生计策略分析框架,并利用陕南安康地区的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移民搬迁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民搬迁有利于农户优化生计结构,促进他们的生计模式向非农转型。移民搬迁显著降低了农户参与传统农林种植活动和家畜养殖活动的概率,但对提高其家畜养殖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集中安置方式显著降低了农户参与家畜养殖活动的概率和其家畜养殖收入,但对农户参与外出务工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葳  
对于大型水利水电项目,移民工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我国目前的移民工程进展来看,大部分移民都得到了较好的安排,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将通过博弈模型来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于目前移民补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葳  
对于大型水利水电项目,移民工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我国目前的移民工程进展来看,大部分移民都得到了较好的安排,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将通过博弈模型来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于目前移民补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勋华  廖联奎  
我国历史上的移民安置重视保护移民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重视变被动移民为主动移民,重视建立统一的移民专门管理机构,重视移民安置补偿工作的创新探索。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移民补偿安置的研究,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中国当前水电工程农村移民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伟  徐洁  黎洁  
[目的]探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搬迁农户生计适应能力及其对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制定及农户生计适应性研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Pandey等(2011)提出的适应能力评估框架,采用2015年底抽样调查的600多份农户问卷数据,构建农户生计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生计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并选择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搬迁农户适应能力对其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结果]不同适应性水平搬迁户之间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人均耕地面积、住房面积、物质资产、人均纯收入、生计多样化指数、对他人信任度和对政策了解程度等农户生计适应能力指标均是影响农户生计适应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结论]生计资源致使农户生计适应能力表现各异,进而影响农户选择不同的适应策略。农户提升物质资产水平、积累金融储蓄能力、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和网络,均有利于提升搬迁农户的生计适应能力,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倩  邱俊杰  余劲  
山区移民搬迁是否加剧耕地撂荒关系到移民稳定性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陕西省南部地区商洛、安康、汉中3市8县(区)1578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面板Logit和Tobit模型回归得出,移民年数对是否撂荒、撂荒面积及撂荒耕地占比在1%的水平上有正向影响;仅当移民距离超过0.5 km时,农户耕地撂荒面积及撂荒耕地占比显著增加;不同移民类型中,工程移民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程度最大,避灾移民影响程度最小;另外,户主特征、家庭特征、资源禀赋特征、农地流转特征显著影响了农户的耕地撂荒行为。可以得出,移民搬迁加剧了山区耕地撂荒,城镇生活的转变及务农时间机会成本的增加是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建议政府对工程移民农户进行有土安置,加大生态移民区退耕还林支持力度,扶持扶贫、避灾移民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地流转信息平台建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滕祥河  文传浩  
有效激发移民的志向水平是形成自我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本文使用2019年采集的三峡库区水电工程移民调研数据,借助OLS、Shapley和Oaxaca-Blinder分解法考察了扶持政策的扶志效应,并探讨了在不同安置情境中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资金补助型扶持政策与环境改善型扶持政策均能显著提升移民的志向水平,但后者的贡献率大于前者。(2)资金补助型扶持政策与环境改善型扶持政策的扶志效应因安置模式与安置时长不同而存在差异,资金补助型扶持政策对提升就近安置移民志向水平的作用更大,而环境改善型扶持政策对提升外迁安置移民志向水平的作用更大;且随着搬迁安置时间的推移,资金补助型扶持政策的扶志效应减弱,而环境改善型扶持政策的扶志效应增强。(3)不考虑扶持政策时,移民与非移民志向水平差异主要源于身份歧视因素;扶持政策介入下移民发展志向水平仍低于非移民,但移民与非移民间的志向水平差异主要源于两群体禀赋上的合理差异。研究结果的政策启示包括:将扶持政策作为提升移民志向水平的重要抓手,依据移民特征搭配使用不同类型扶持政策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在政策扶持过程中注重缩小移民与非移民的志向发展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