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98)
2023(3333)
2022(2932)
2021(2941)
2020(2345)
2019(5304)
2018(5166)
2017(8379)
2016(4335)
2015(4539)
2014(4343)
2013(4096)
2012(3734)
2011(3448)
2010(3591)
2009(3116)
2008(3106)
2007(2819)
2006(2598)
2005(2426)
作者
(11012)
(9497)
(9268)
(8892)
(5905)
(4584)
(4170)
(3629)
(3582)
(3363)
(3200)
(3160)
(3079)
(3038)
(2909)
(2844)
(2789)
(2772)
(2723)
(2699)
(2339)
(2250)
(2220)
(2215)
(2165)
(2146)
(2098)
(2044)
(2012)
(1988)
学科
(17770)
(15180)
经济(15150)
(13807)
管理(11803)
农业(10610)
(9185)
企业(9185)
收入(6532)
分配(5770)
(5535)
中国(5151)
(5033)
方法(4744)
(4643)
业经(4423)
数学(3767)
数学方法(3739)
工作(3606)
人口(3262)
地方(3222)
教育(3176)
(3060)
(3046)
劳动(3045)
体制(2899)
(2743)
财务(2731)
财务管理(2727)
动力(2702)
机构
大学(60379)
学院(60185)
(23760)
经济(23211)
管理(23111)
研究(20688)
理学(20009)
理学院(19780)
管理学(19527)
管理学院(19392)
中国(15366)
(12014)
(11981)
(11247)
科学(10722)
中心(9865)
(9450)
财经(9220)
(8956)
(8919)
师范(8872)
(8479)
研究所(8444)
业大(8441)
农业(8170)
经济学(7500)
北京(7343)
(7291)
(7288)
师范大学(7136)
基金
项目(40537)
科学(32685)
研究(32636)
基金(30093)
(25824)
国家(25520)
社会(22465)
科学基金(21807)
社会科(20959)
社会科学(20949)
基金项目(15550)
(15272)
教育(14903)
编号(13928)
(12864)
成果(12310)
自然(12119)
自然科(11795)
自然科学(11794)
自然科学基金(11591)
资助(10869)
国家社会(9676)
(9468)
课题(9345)
重点(9086)
(9011)
(8814)
(8771)
教育部(8475)
(8352)
期刊
(29978)
经济(29978)
研究(17656)
中国(14339)
(13020)
(9464)
学报(9201)
科学(9151)
农业(8386)
教育(8187)
大学(7823)
管理(7614)
学学(7332)
业经(5829)
(5339)
金融(5339)
财经(4719)
(4395)
社会(4218)
问题(4195)
(4143)
经济研究(4089)
技术(4037)
社会科(3545)
社会科学(3545)
农村(3450)
(3450)
农业经济(3335)
图书(3140)
(2941)
共检索到91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磊  伏绍宏  
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易地扶贫搬迁的调查发现,迁居新社区的移民呈现"双重脱嵌"特征:"身体离场"导致其原有的生产生活变型、社交关系疏离、文化传统消解,形成脱嵌于乡村社会的局面;另一方面,"身份缺场"使其面临现代化融入和发展困境,出现脱嵌于城镇社区的景象。后扶贫时期,需从主体、空间、政策三个方面推促搬迁移民"再嵌入";应构建嵌入移民的自治理和公共治理体系,营造多维生计空间和社区公共空间,稳定供给兜底性和发展性政策;政策扶持的重点应聚焦于救助特困人员、保护失地移民、完善户籍和产权制度等方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董运来  王艳华  
"十三五"时期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已进入到加大后续扶持力度,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阶段。随着空间位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搬迁群众也面临着生计方式改变、社会关系的断裂与重建、社区治理结构变迁、社会融入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安置区社区的管理转型和良性发展。建议强化安置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培育搬迁群众社区共同体意识,增强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融入,最终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内生化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申利  唐萍萍  
[目的]贫困户对精准扶贫路径高质量选择和实施是走好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到2020年陕南移民搬迁工程顺利竣工、我国农村人口全面脱贫的关键因素,更是移民农户实现长效发展致富的充分保证。[方法]文章基于对陕南6个移民安置点的248户搬迁农民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陕南移民搬迁后续精准扶贫路径选择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陕南移民搬迁后续精准扶贫路径选择仅处于中等水平。精准识贫机制压力因素、精准扶贫行为主体响应因素严重制约着移民贫困户精准扶贫路径选择;移民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直接决定着精准扶贫路径实施效果。[结论]应全面系统地从强化移民户自主脱贫意识、细化精准扶贫的幅度和层次、优化产业扶贫结构、提升精准扶贫要素耦合度等方面进行精准扶贫路径设计和选择,才能整合精准扶贫资源、提高精准扶贫绩效、提升陕南移民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红彦  高春雨  王道龙  毕于运  王磊  王亚静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多年来扶贫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系统阐述了泰国、苏丹、南非和印度等5国的生态移民搬迁进程,总结提出建立灵活高效的财政支持体系等6条启示,结合中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进一步提出了逐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投入力度等5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智  刘伟  
新型城镇化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市民化是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社区教育能从"志力""智力"与"技术"等方面为新型城镇化和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市民化赋能。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进程看,"十四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市民化的重心已从外延建设转向内涵发展,搬迁移民市民化是内涵发展的重要指标。历经"十三五"时期精准扶贫系列政策的推动,搬迁移民市民化的政策保障、物质基础已基本完善,因此需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志力""智力"与"技术"助力功能。一是明确社区教育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市民化的边界与目标,二是多方联动筹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市民化的社区教育资源,三是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推动现代学习型社区建设,四是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母文化与新文化融合创生新的共同体文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伟  徐洁  黎洁  
[目的]探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搬迁农户生计适应能力及其对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制定及农户生计适应性研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Pandey等(2011)提出的适应能力评估框架,采用2015年底抽样调查的600多份农户问卷数据,构建农户生计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生计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并选择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搬迁农户适应能力对其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结果]不同适应性水平搬迁户之间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人均耕地面积、住房面积、物质资产、人均纯收入、生计多样化指数、对他人信任度和对政策了解程度等农户生计适应能力指标均是影响农户生计适应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结论]生计资源致使农户生计适应能力表现各异,进而影响农户选择不同的适应策略。农户提升物质资产水平、积累金融储蓄能力、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和网络,均有利于提升搬迁农户的生计适应能力,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富生  朱启臻  
为了达到扶助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需要对贫困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地方实行整村搬迁的政策,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搬迁费用高,移民安置缺乏后续扶持,违背移民自愿搬迁的原则,安置移民的潜力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大对移民直接补贴力度,拓展移民生存与发展能力,引导移民自愿搬迁,挖掘资源和转变移民安置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特军  
本文根据扶贫自愿性移民搬迁的特殊性和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所具有的评判信息丰富、分析角度广、适应性强和权数可调整等优点,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来对扶贫自愿性移民搬迁的效果进行评价,证明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柯元  
江西省修水县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村贫困人口有24.92万人,贫困发生率达34.1%。目前,全县还有8.2万人仍生活在条件极为恶劣的边远深山区,耕地少、设施差、居住分散,面临行路难、耕作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娶妻难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修水县探索推进整体移民搬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初步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蒙  
当前,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即将全面进入工作目标为"稳得住""可致富""能发展"的后搬迁时代,工作目标的达致依赖长效减贫机制的建构。从社区营造视角并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地方实践中的典型案例,研究认为通过社区营造推动移民安置社区从过渡型逐渐转变为发展共同体,是实现搬迁户长效减贫的可行路径。具言之,移民安置社区营造聚焦在三个层面:社区主体层面,营造社区多元主体并促进其积极参与社区发展与贫困治理,从而激发社区内部的组织化减贫动力;社会空间层面,营造制度空间、公共空间、生计空间等多维空间,在社区秩序、社会交往和保护性生计的营造中促进移民的社区融入与生计安全;社会关联层面,营造紧密利益关联并借助具体社会关系的"传帮带",促进移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通过"社区主体-社会空间-社会关联"三位一体的社区营造,移民安置社区的发展导向不仅是一种强化社区移民之间社会和心理联结的生活共同体,更是一种融入共同性的经济发展与能力建设的发展共同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摆脱贫困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学术界聚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反贫困行动一直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1986-1993年,我国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推动贫困减少,此后陆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成效。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摆脱贫困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学术界聚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反贫困行动一直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1986-1993年,我国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推动贫困减少,此后陆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成效。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锡广  申鹏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理论,选择相关指标测度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等生计资本。通过调查数据分析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现状,研究表明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值为0.539,说明移民生计具有不可持续特征,需要围绕生计资本内涵培养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累积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俊华  赵培  
易地移民搬迁作为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五个一批"工程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西北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庞大的贫困人口使易地移民搬迁的精准扶贫之路漫长而曲折,数量大而任务艰巨。通过总结西北地区近年来易地移民搬迁取得的成效,再从精准识别、区位环境、扶志扶智、资金整合使用、扶贫机制创新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易地移民搬迁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难点,提出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度、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优化项目供给等相应路径选择及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征学  潘彪  
进入"后扶贫时代",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系统梳理回顾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先后经历了初步探索、试点实施、全面推进、脱贫攻坚4个阶段,在搬迁对象选择、搬迁和安置方式、资金和配套政策、搬迁后的融入和迁出地发展等方面日渐成熟,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搬迁之路。针对"后扶贫时代"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突出问题,应通过设置过渡期保持帮扶政策的稳定性,建立贴合搬迁群体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推动后续帮扶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推动搬迁群体融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衔接,全面提升迁出和迁入地区发展水平,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