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1)
2023(10339)
2022(9151)
2021(8639)
2020(7164)
2019(16773)
2018(16753)
2017(33101)
2016(17804)
2015(20001)
2014(19914)
2013(19879)
2012(18013)
2011(16067)
2010(15799)
2009(14191)
2008(13502)
2007(11636)
2006(10029)
2005(8489)
作者
(50995)
(42409)
(42111)
(40058)
(26788)
(20276)
(18912)
(16774)
(16097)
(15015)
(14447)
(14191)
(13347)
(13217)
(13067)
(12917)
(12694)
(12617)
(11999)
(11892)
(10511)
(10206)
(10116)
(9560)
(9548)
(9350)
(9280)
(9273)
(8562)
(8378)
学科
(72747)
经济(72674)
管理(50193)
(48882)
(39279)
企业(39279)
方法(36289)
数学(31956)
数学方法(31651)
(19346)
(17910)
中国(17795)
(15728)
地方(15358)
业经(15157)
农业(13728)
(12524)
贸易(12518)
(12136)
理论(11536)
环境(11362)
(11343)
技术(11258)
(10831)
(10807)
财务(10773)
财务管理(10757)
企业财务(10163)
(9797)
(9370)
机构
大学(250667)
学院(249055)
管理(103023)
(99386)
经济(97333)
理学(90707)
理学院(89752)
管理学(88292)
管理学院(87860)
研究(81080)
中国(57473)
(52531)
科学(51533)
(43828)
(40184)
(40114)
业大(38916)
研究所(37089)
中心(36259)
财经(36182)
(33833)
(33074)
北京(32752)
(31973)
师范(31687)
农业(31559)
经济学(29866)
(29405)
(27940)
经济学院(27249)
基金
项目(179579)
科学(141147)
基金(131076)
研究(130184)
(114380)
国家(113465)
科学基金(97675)
社会(81735)
社会科(77541)
社会科学(77522)
基金项目(70698)
(69896)
自然(64577)
自然科(63075)
自然科学(63064)
自然科学基金(61913)
教育(59234)
(58755)
资助(53886)
编号(52838)
成果(41813)
重点(39732)
(39578)
(37856)
(37345)
课题(35536)
创新(34778)
科研(34347)
教育部(33997)
国家社会(33430)
期刊
(101665)
经济(101665)
研究(71862)
学报(41018)
中国(40977)
科学(37240)
(36169)
管理(36083)
(31506)
大学(30553)
学学(28896)
农业(25865)
教育(25370)
技术(20946)
(17150)
金融(17150)
经济研究(16810)
财经(16793)
业经(16769)
(14251)
图书(13544)
问题(13427)
理论(12834)
(12777)
科技(12669)
技术经济(12266)
实践(11895)
(11895)
现代(11113)
(10941)
共检索到343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教海  别墅  唐仕芳  王少华  何杏姣  王孝刚  
对移栽地膜棉和移栽棉的土壤物理性状、根系活力、花芽分化特点、干物质积累分配及叶面积变化等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移栽地膜棉覆膜能增加土壤温度 ,保持土壤水分含量相对稳定性 ,降低土壤容重 ;花芽分化期提前 3d ,花芽分化强度较移栽棉每日每株高 0 .5个 ;移栽地膜棉比移栽棉皮棉单产增 32 .4%,达极显著水平 ,10月 2 0日前收花量高 4个百分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文萍  赵文革  刘建平  任小俊  南怀林  张超美  
1998年在山西特早熟棉区进行棉花双膜覆盖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双膜覆盖栽培具有显著的早熟增产效应。双膜覆盖能提高温度 ,提早生育 ,显著地促进了群体叶面积的发展进程 ,提高了群体光合生产率 ,增加了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 ,并使之得到合理分配 ,最终获得早熟、优质、丰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伟  庞良玉  潘兴兵  杨建春  李廷平  曾宗梁  陈庆瑞  易丽霞  
关键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振镛  仇化民  
旱作垅种(小麦)沟盖(玉米)地膜带田优于目前推广的沟种(小麦)垅盖(玉米)带田种植形式。在作物共生期相互调水作用更趋合理,平衡了小麦、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供需矛盾,作物的生态条件更加适宜,群体结构更加协调,提高了作物的生产量,前者比后者增产90%~12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康荣  汪晓春  刘军  罗显树  
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是改造低产水田、促进水稻高产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对10个试验点产量的统计分析,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比对照增产1291.5kg/hm2,增19.7%,达极显著水平。对产量因子的分析表明:该项技术能够有效地增加有效穗、穗总粒和穗实粒,分别增加11.3%、10.7%和10.5%,而千粒重的提高则不明显。该项技术在具体操作上,要严把杂交种、旱育秧、全层肥、湿润管、群体优5个技术关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仕军  陈志君  王维  夏桂敏  尹光华  
针对目前多数液态地膜保水保温效果不显著的问题,研制和筛选更优的液态地膜,以期提高液态地膜增温保墒效果是目前液态地膜研究的一个方向。为了探究更加有效的液态地膜,2014年69月以"白沙1016号"花生为试验材料,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试验场旱棚内进行花生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了高拉伸强度液态地膜(M1)、低透湿性液态地膜(M2)、普通液态地膜覆盖(M3)和裸地对照(CK)4种不同处理下5cm处土壤温度、花生的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M1、M2和M3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其中M2处理提升的最为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杰  周清明  周兴华  代光明  宋智勇  
为探索适应贵州省印江烟区生态条件的烟苗移栽方法,比较了地膜小苗井窖式移栽、地膜大苗井窖式移栽和常规膜上移栽的垄内土壤温度、井窖孔穴内温度和烟苗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井窖式移栽较常规移栽更能维持垄内土壤温度的稳定;井窖式移栽的孔穴内温度在阴雨天保持稳定,有利于抵抗外界低温对烟苗的影响,晴天时孔穴口温度虽较高,但随着孔穴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井窖式移栽使井窖内形成独特的"微环境",有利于烟苗移栽后即进入快速生长,其中以小苗的表现优于大苗。井窖式移栽烟苗的茎围、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均明显优于常规移栽,而常规移栽烟苗在栽后10 d才开始表现出较快的生长态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菊祯  张梦璐  何文清  隋鹏  陈源泉  崔吉晓  
【目的】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和抑制杂草等多方面作用,是一种缓解马铃薯生产限制的高效且简便的技术措施。基于全国数据,量化地膜对马铃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为马铃薯可持续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81—2021年在Web of Science和知网公开发表的291篇关于中国马铃薯地膜覆盖的大田试验文献数据,包括北方一作区、西南混作区、南方冬作区、中原二作区共4个区域,利用Meta分析方法量化地膜对马铃薯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从不同区域、不同自然条件(年均降水、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栽培管理措施(钾肥施用量、种植密度、地膜颜色、栽培方式)角度出发,研究地膜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不覆盖相比,地膜覆盖使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4.9%和28.3%;不同区域地膜增产与提升水分利用效率的效果不同,依次为:北方一作区(27.2%)、西南混作区(18.1%)、南方冬作区(23.6%)、中原二作区(10.1%)。而水分利用效率只在北方一作区表现明显,提高29.1%。在不同区域,地膜提高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受自然条件与栽培管理措施影响。不同自然条件下,不同区域地膜提高产量的响应不同。种植密度与栽培方式在各区域的响应一致,即低密度种植与垄作条件下,地膜增产效应最好。在北方一作区,地膜在低等降水量,较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低等土壤容重以及低施肥水平,中等种植密度,黑色与垄作条件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效果最好。【结论】地膜覆盖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不同区域的增产效果依次为:北方一作区、南方冬作区、西南混作区、中原二作区,水分利用效率仅在北方一作区有所改善。在降水少、土壤较贫瘠、土壤疏松的自然条件下,以及较低水平的施肥量、较低种植密度、黑色与垄作的栽培管理措施下,地膜更能发挥其增产作用。在北方一作区,地膜使马铃薯增产与保水达到最佳效果所需的条件相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樊廷录  李永平  李尚中  刘世新  王淑英  马明生  
【目的】干旱缺水是黄土高原旱作农业最大的限制因素,研究覆膜、增密和品种对旱作玉米增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有助于揭示未来旱作粮食持续增产与水环境的关系。【方法】试验于2012—2015年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宁夏彭阳进行,在全膜双垄沟(FPRF)和半膜平铺盖(HPFC)2种种植方式下,选择耐密中晚熟先玉335和吉祥1号及不耐密早熟酒单4号3个杂交种,低密度(4.5万株/Hm~2)、中密度(6.75万株/Hm~2)和高密度(9.0万株/Hm~2)3个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玉米连作定位观测。采用烘干法监测不同降水年型玉米生育时期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通过SuRFeR软件绘制土壤水分等值线图,研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新华  高璆  
以麦套移栽棉为对照,对麦后移栽棉、麦后直播棉生育过程中的全氮、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代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麦后移栽棉主要生育阶段糖、氮代谢与麦套移栽棉相似,现蕾、初花期为可溶性糖含量高峰期,盛蕾、盛花期为全氮,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峰期;麦后直播棉一生中生理代谢较麦套和麦后移栽棉旺盛,现蕾、盛花期为可溶性糖含量高峰期,苗期、初花期为全氮含量高峰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单峰曲线,初花期为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峰。麦后直播棉生长中心转移较慢,糖、氮利用率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灿  江丽  陈鑫  汪芳甜  安萍莉  
以河北曲周为例,利用AquaCrop模型和指标评价法,建立了粮食作物生长环境要素(气象、土壤等)与产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评价了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技术下作物(冬小麦、夏玉米)对水热资源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AquaCrop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作物(冬小麦、夏玉米)的冠层覆盖度、生物量和产量,并能分析作物种植技术对水热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2)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技术显著影响作物(冬小麦、夏玉米)在播种-拔节时期的水热资源利用效率;3)冬小麦地膜覆盖和夏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的水热资源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67和0.50,产量分别增加326和972kg/hm2。说明冬小麦地膜覆盖和夏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可以影响作物在关键生育期内对水热资源的利用以及提高作物的产量。本研究旨在为其他作物效率和理论潜力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可作为冬小麦和夏玉米因干旱、冻害以及播种不及时等原因受灾的一种补救技术,为曲周地区的作物种植技术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金仓  南殿杰  林昕  任平和  姜艳丽  
山西南部棉区 ,小麦收获后移栽棉花 ,每hm2 收获皮棉 90 4 5~ 112 6 6kg ,一般为 10 70kg左右 ,较直播棉每hm2 增产 375kg以上。麦后移栽棉花的增产机理 ,主要是从本田以外的苗床获得 (10 0 0~ 130 0 )℃的总积温和 4 0d左右的生育期 ,从而有效地弥补了麦后直播棉积温和生育期不足的缺陷。工程化栽培技术主要是机制土钵、机械移栽、双株留苗、优种配套和促早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技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新明  孙敦立  王小纯  王爱玲  吴大付  
对棉麦套作小麦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套作小麦幼穗发育良好,分化小穗数目多;茎秆粗、壁厚、机械组织发达、维管束数多、根系活力高,具有抗倒伏和对产量的补偿效应。但随小麦行数的增加,这种效应逐渐减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尚中  王勇  樊廷录  王立明  赵刚  唐小明  党翼  王磊  张建军  
【目的】探求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农田土壤水温变化规律、降水高效利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高效利用和开发有限的自然降水资源。【方法】对6种覆膜方式下玉米关键生育期耕层土壤昼夜24h温度变化、0—2m土壤水分动态进行定位监测,结合作物产量分析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结果】玉米苗期,垄膜沟播(包括全膜双垄沟和半膜双垄沟)能防止白天耕层土壤温度过度上升和晚上温度过度下降;灌浆期,耕层平均温度最低;整个生育期,耕层平均地温比露地高2.4℃;垄膜沟播能把小于5mm的无效降水转化为有效水分贮存于土壤中,提高降水利用率。在平水年份,全膜双垄沟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较露地分别提高91%和85%;干旱年份,半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夏雪岩  师志刚  程汝宏  
以自育的抗拿捕净谷子新品种冀谷25抗系528-4及其不抗拿捕净同型姊妹系528-5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简化栽培谷子—冀谷25化学处理、撮留苗及正常管理的全生育过程中的各器官的干物质、产量和除草效果,揭示简化栽培不仅能够化学间苗、化学除草,而且有一定增产作用的生理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简化栽培除草效果可达到95%,同时比对照增产8.73%。其增产的生理机制在于:简化栽培处理提早间苗、除草,减少了杂草和多余谷苗的养分和空间竞争,起到了壮苗的作用;简化栽培的生物产量在拔节至抽穗、开花和灌浆至成熟两个关键阶段积累量高于对照,且增长快;简化栽培处理从苗期到拔节根系发育较好,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较好发育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