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2)
- 2023(8018)
- 2022(6525)
- 2021(6215)
- 2020(4871)
- 2019(11402)
- 2018(10936)
- 2017(20746)
- 2016(10965)
- 2015(11551)
- 2014(11093)
- 2013(11315)
- 2012(10496)
- 2011(9736)
- 2010(9817)
- 2009(9247)
- 2008(8716)
- 2007(8273)
- 2006(7600)
- 2005(6863)
- 学科
- 农(51280)
- 济(50436)
- 经济(50388)
- 农业(34905)
- 业(34889)
- 管理(18860)
- 业经(16745)
- 地方(16249)
- 中国(13507)
- 农业经济(12628)
- 方法(12184)
- 企(11624)
- 企业(11624)
- 数学(10782)
- 发(10752)
- 数学方法(10613)
- 制(10343)
- 收入(9909)
- 村(9754)
- 农村(9731)
- 发展(9243)
- 展(9235)
- 财(9072)
- 学(8456)
- 分配(8224)
- 土地(8199)
- 贸(7978)
- 贸易(7973)
- 体(7784)
- 易(7732)
- 机构
- 学院(151467)
- 大学(145282)
- 济(64003)
- 经济(62746)
- 研究(56482)
- 管理(54865)
- 农(50420)
- 理学(47374)
- 理学院(46814)
- 管理学(45887)
- 管理学院(45619)
- 中国(44505)
- 农业(37864)
- 科学(33898)
- 京(30928)
- 业大(30610)
- 所(28672)
- 中心(27614)
- 财(26219)
- 研究所(25858)
- 江(24606)
- 农业大学(23332)
- 范(22471)
- 师范(22341)
- 省(21236)
- 财经(19852)
- 院(19367)
- 州(19362)
- 北京(18974)
- 发(18763)
- 基金
- 项目(103245)
- 科学(80895)
- 研究(80139)
- 基金(73511)
- 家(64378)
- 国家(63600)
- 科学基金(53312)
- 社会(51662)
- 社会科(48219)
- 社会科学(48209)
- 省(42006)
- 基金项目(39188)
- 编号(34908)
- 教育(34783)
- 划(33693)
- 自然(31609)
- 自然科(30790)
- 自然科学(30784)
- 自然科学基金(30187)
- 农(30043)
- 成果(28297)
- 资助(27720)
- 发(25125)
- 课题(23442)
- 重点(23026)
- 部(22744)
- 国家社会(21594)
- 性(20958)
- 发展(20746)
- 创(20741)
共检索到240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毛荣耀
移村搬迁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景宁畲族自治县高山地区农民移村搬迁的调查毛荣耀景宁,地处浙南山区,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虽然解放以后,山区农民各方面条件都有了改善,但多数农民仍处于贫困状态,特别是居住深山冷岙...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明洪
解决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问题,必须从以人为本出发,客观认识和正确分析其贫困的根由及现状。从科学发展观的层面上探寻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径,通过有效的扶贫办法,实行各种优惠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充分激发他们战胜贫困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彻底消除贫困。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消除贫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文林红
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人才障碍文林红(山西省临汾地区洪洞农校)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缺少“领头雁”、“排头兵”、“好帮手”,人才缺乏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1)贫困地区大多地理条件较差,但地上地下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并不一定欠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聪
通过构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指数,测度了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实证检验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搬迁户与非搬迁户之间以及不同搬迁特征农户之间的贫困脆弱性差异显著;参与易地移民搬迁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不同的搬迁特征对搬迁户贫困脆弱性有着不同的影响,相较于扶贫、生态和避灾原因的搬迁农户,工程类搬迁农户更易陷入贫困,采取集中安置模式更有利于降低搬迁户陷入贫困的概率,新阶段的易地移民搬迁工程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金龙 金萌萌
文章梳理了陕南S县易地搬迁的政策变迁历程,从目标、对象、手段和效果四个维度,以旧宅腾退、社区重建和市场培育等方面分别回答易地移民政策能否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从S县扶贫实践来看,易地移民搬迁增加了搬迁人群的家庭财产的总额,但不利于贫困农户管理社区自然资源,从宅基地腾退、社区重建和市场培育角度看,易地搬迁难以实现政策目标。城镇集中搬迁模式需要从健康、卫生和教育人手,大幅度改进贫困户人力资本,需要重视社区的重建以重构基层治理体系,市场环境的净化,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方可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易地搬迁 社区建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黎洁 李聪 李树茁
研究陕南移民搬迁农户的贫困类型和成因有利于建立精准的扶贫工作机制。本文基于2011年陕南安康市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移民搬迁农户贫困类型的影响因素。通过综合考虑收入和消费标准,可以将移民搬迁农户分为选择性贫困、暂时性贫困和持久性贫困三种类型。收入高于贫困线而消费比贫困线低的农户所占比例为28.57%,这种贫困类型属于选择性贫困。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自愿搬迁和集中安置对农户摆脱持久性贫困有显著帮助,而2011年的搬迁农户更容易走出选择性贫困陷阱。此外,农户的家庭和社区特征以及生计类型对他们是否陷入贫困有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摆脱贫困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学术界聚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反贫困行动一直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1986-1993年,我国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推动贫困减少,此后陆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成效。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摆脱贫困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学术界聚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反贫困行动一直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1986-1993年,我国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推动贫困减少,此后陆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成效。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运琛
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彭运琛科技兴农工作一直是我馆工作的重点,自一九九一年以来,我馆坚持强化具体管理、建立服务网络、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三年来,接待科技咨询读者14500多人次,编印发放课题服务资料14期700册,科技知识专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伟 徐洁 黎洁
[目的]探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搬迁农户生计适应能力及其对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制定及农户生计适应性研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Pandey等(2011)提出的适应能力评估框架,采用2015年底抽样调查的600多份农户问卷数据,构建农户生计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生计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并选择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搬迁农户适应能力对其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结果]不同适应性水平搬迁户之间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人均耕地面积、住房面积、物质资产、人均纯收入、生计多样化指数、对他人信任度和对政策了解程度等农户生计适应能力指标均是影响农户生计适应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结论]生计资源致使农户生计适应能力表现各异,进而影响农户选择不同的适应策略。农户提升物质资产水平、积累金融储蓄能力、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和网络,均有利于提升搬迁农户的生计适应能力,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伟军 赵雪雁 李花
生计空间作为农户生计实践的重要载体,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空间的优化与重构,不仅是实现其可持续生计的关键,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文章从生活、生产、社交、制度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搬迁农户生计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陇南山区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数据,评价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的改善效果,识别影响生计空间质量的关键障碍因子,揭示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安置初期,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改善效果一般,仅有约35%的农户认为生计空间改善效果较好;(2)从不同维度来看,易地扶贫搬迁对生活空间的改善效果最佳,社交空间次之,对制度空间和生产空间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差;(3)耕作半径扩大、住房面积压缩、社区参与度降低、非农就业不足是制约搬迁农户生计空间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4)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具有双刃剑作用,既可促进生计空间向城镇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也可能致使生计空间向无序化、边缘化和原子化方向发展。最后,针对性提出构建可持续生计空间的优化路径与对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高文涛 郝文武
扶贫必扶智,脱贫须兴教。知识和人力资本贫困是经济贫困的重要原因。为了了解教育对农村民众脱贫致富的作用,课题组对西北五省区国家级贫困县农户接受教育状况与脱贫致富关系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教育能够有效减少贫困发生率;教育水平对农户的家庭收入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劳动力教育水平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增加他们非农就业的机会;教育对促进家庭成员的代际教育流动、增加农户人力资本存量也有积极作用。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了国家级贫困县村民脱贫致富与教育发展相互促进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富生 朱启臻
为了达到扶助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需要对贫困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地方实行整村搬迁的政策,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搬迁费用高,移民安置缺乏后续扶持,违背移民自愿搬迁的原则,安置移民的潜力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大对移民直接补贴力度,拓展移民生存与发展能力,引导移民自愿搬迁,挖掘资源和转变移民安置方式。
关键词:
移民 扶贫 整村搬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玉林 李思贤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贫困居民对此充满了期待。通过对湖南石门、桑植、沅陵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研究农户参与易地扶贫搬迁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引起居民同意易地搬迁的前5位原因是搬迁后有更好基础设施,以及目前居住地缺乏经济来源、缺乏人畜用水、教育或医疗条件差和生态环境恶劣。因此,湖南顺利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必须要重视安置模式选择、选择适宜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地政府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动员力度,并且尊重当地搬迁意愿及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安置模式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立龙 郑怡君 胡闻涛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战略工程之一,取得了重要成效。但由于基层政策执行偏差,部分地区有扶贫搬迁农户陷入"安置依赖"、"救济陷阱",或出现"搬而难富"问题。基于对易地搬迁地区村户的随机调查数据进行实证考察,发现相对贫困程度、贫困异质性及家庭特征影响到村户搬迁意愿、搬迁脱贫内生动力及其成效,制约搬迁的扶贫精准性与有效性。搬迁对外出务工村户的生计影响有限,对本地生产的贫困村户有帮扶效应。获得补贴不等于持久脱贫,单一的安置补贴降低了扶贫精准度并容易滋生救济依赖。因此,要改变"包揽"、"一刀切"、"唯补贴"的帮扶方式,扭转"安置结果至上"的政绩导向,设定补贴"弹性区间",规避"救济陷阱"。搬迁政策重心要由"搬迁"转向"脱贫",注重生产经营条件与就业机会创造,推动搬迁农户转型为有发展能力的职业农民或新市民。
关键词:
易地搬迁 精准脱贫 救济陷阱 补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