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3)
2023(5958)
2022(5198)
2021(4956)
2020(4292)
2019(10144)
2018(10361)
2017(20659)
2016(11120)
2015(12909)
2014(12765)
2013(12489)
2012(11193)
2011(9977)
2010(10293)
2009(9368)
2008(9242)
2007(8176)
2006(7279)
2005(6473)
作者
(30137)
(25186)
(24925)
(23762)
(16085)
(11693)
(11472)
(9644)
(9640)
(9231)
(8644)
(8481)
(8038)
(7983)
(7721)
(7717)
(7451)
(7329)
(7258)
(7175)
(6332)
(6243)
(5941)
(5777)
(5692)
(5660)
(5631)
(5588)
(5210)
(4881)
学科
(40968)
经济(40929)
(29615)
管理(27849)
方法(23288)
数学(21320)
(21307)
企业(21307)
数学方法(20833)
(17312)
银行(17167)
(15935)
(15161)
中国(12013)
(10829)
制度(10819)
(10487)
(10109)
金融(10107)
业务(9773)
银行制(8419)
(8362)
理论(8279)
(8188)
贸易(8176)
(7992)
业经(7956)
服务(7059)
地方(6931)
(6824)
机构
学院(146179)
大学(145299)
管理(59455)
(58270)
经济(56830)
理学(50794)
理学院(50303)
管理学(49077)
管理学院(48813)
研究(44052)
中国(41308)
(30444)
(27408)
科学(26269)
(23092)
(22634)
中心(22499)
财经(21671)
(21622)
业大(20470)
(20458)
(19678)
研究所(19607)
银行(19602)
北京(19113)
(18977)
(18231)
农业(18197)
经济学(17969)
(17519)
基金
项目(98922)
科学(77947)
研究(72259)
基金(71349)
(61379)
国家(60911)
科学基金(53348)
社会(45173)
社会科(42920)
社会科学(42903)
(39454)
基金项目(37151)
自然(34940)
教育(34715)
自然科(34237)
自然科学(34234)
自然科学基金(33589)
(32657)
资助(30865)
编号(30832)
成果(24806)
重点(21948)
(21293)
(20799)
课题(20615)
(20291)
项目编号(19390)
创新(19340)
科研(18738)
大学(18722)
期刊
(58718)
经济(58718)
研究(42460)
中国(32608)
(28104)
金融(28104)
管理(21600)
(20394)
(20198)
学报(20149)
科学(18854)
教育(17115)
大学(15664)
技术(14937)
学学(14556)
农业(11991)
图书(11076)
财经(10518)
经济研究(9970)
业经(9646)
统计(9644)
(8957)
(8766)
理论(8445)
决策(7995)
实践(7849)
(7849)
书馆(7652)
图书馆(7652)
问题(7285)
共检索到225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易寰  季铁  
手机银行作为个人金融服务及相关消费行为的新兴热点平台,需要满足用户更多情境化、定制化的需求。本文根据情境认知理论,对国内外多个学者提出的情境因素模型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研究,并结合手机银行操作的强目的性、市场信息的重要性、情境信息的联动性等特点,提出了包含六种因素的移动银行服务情境感知模型。该模型对其他学者提出的情景因子进行了重新划分归纳,并引入市场情境作为新的情境感知因素之一。考虑到银行业务的强目的性,模型中情境认知的相关信息流都通过综合数据处理对任务情境提供指导,并通过手机银行的任务情境实现面向客户的定制化服务设计。此模型为手机银行情境感知相关的服务提供了基本创新思路,也可作为具体银行业务场景下实证研究的情境整合框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易寰  季铁  
手机银行作为个人金融服务及相关消费行为的新兴热点平台,需要满足用户更多情境化、定制化的需求。本文根据情境认知理论,对国内外多个学者提出的情境因素模型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研究,并结合手机银行操作的强目的性、市场信息的重要性、情境信息的联动性等特点,提出了包含六种因素的移动银行服务情境感知模型。该模型对其他学者提出的情景因子进行了重新划分归纳,并引入市场情境作为新的情境感知因素之一。考虑到银行业务的强目的性,模型中情境认知的相关信息流都通过综合数据处理对任务情境提供指导,并通过手机银行的任务情境实现面向客户的定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顺利  李秀霞  
针对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具有即时和情境敏感性的特点,文章从情境感知的角度利用用户的位置情境信息、基本信息情境和社会网络情境信息,采用层次向量空间模型的用户模型表示方法,构建了一种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模型。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对比检验,证明模型能够提高移动图书馆即时的信息服务能力,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郑德俊  轩双霞  沈军威  
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有助于找准服务质量改进方向。考虑到移动设备的特点和多变的移动使用情境,应该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基于用户感知进行移动服务质量评价。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筛选,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被划分为"功能满足质量"、"技术系统质量"、"用户关怀质量"这三个主维度及相应的观测题项,基于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确定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测评模型包含三个主维度、六个子维度的多维多层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福  
[目的/意义]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信息行为适配是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核心和关键,动态掌握二者适配关系有助于提升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情境再造和对用户行为的引导调控。[方法/过程]以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构建模式为基础,提出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信息行为的柔性逻辑关联的适配机理,并对二者的适配演化和适配路径深度分析。[结果/结论]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2016年毕业季活动、超星移动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教授获诺贝尔奖专题展览活动3个案例对移动图书馆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的生态适配进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小燕  庞素琳  罗伟其  
顾客对移动银行难以建立初始信任已严重制约了移动银行的发展。由于信任是一个多维概念,因此文章试图通过对消费者初始信任维度的分析,建立移动银行消费者初始信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消费者初始信任度的途径,籍此为我国移动银行的建设提供一些新思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福  
[目的/意义]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适配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场景,也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和精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奠定了基础,掌握情境适配机理有助于实现情境再造和对用户行为的调控引导。[方法/过程]从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构建,情境适配的内涵、模式和路径出发,分析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功能,梳理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效用,构建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应用机理。[结果/结论]以信息接受情境的元数据、本体和关联数据构建为基础,构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模式、机理,进而以云舟知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侯本旗  
面对互联网公司跨界竞争掀起的阵阵波澜,商业银行需重新审视优势和不足,运用好"加""减""乘",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并扩大竞争优势2013年以来,余额宝的迅速崛起,使互联网金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互联网公司利用电子账户这一"异度空间",借助创新红利、监管红利,从支付、融资、理财、信息等维度对商业银行发起了跨界冲击,在小额支付等个别领域逐步蚕食商业银行市场份额。面对互联网公司跨界竞争掀起的阵阵波澜,商业银行需重新审视优势和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任军虎  赵捧未  秦春秀  
社会化网络的繁荣给移动图书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丰腴的土壤,有利于扩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增进用户与图书馆体系的信息交互。从用户与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多维关系入手,在分析移动图书馆服务交互过程及其对交互质量的影响的基础上,构建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交互模型,该模型以用户交互为中心,结合社会化网络和虚拟社区,提供多元化、多层次融合式交互的信息服务,旨在完善和提高移动图书馆服务交互质量。移动图书馆服务交互质量成为用户评价图书馆总体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交互质量的改变能显著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菲  徐恺英  李天贺  
文章针对图书馆文化服务进行了内容定位及移动服务的优势分析。在对现有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图书馆移动文化服务系统模型。该模型由信息用户层、服务平台层、服务模块层、服务资源层组成,可实现针对不同类型信息用户、不同类型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共性及个性化的移动文化知识服务及共享过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氢  冯进杰  
文章从多维情境融合的角度,构建了移动情境感知服务系统的模型,该模型可以为用户进行准确的个性化推荐服务。首先对多维情境数据信息的采集、预处理以及移动个性化推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多维情境融合下的用户行为特征进行了提取,再结合情境的相似度,为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其次探讨了移动用户交互对个性化推荐服务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论证了融合多维情境的移动情境感知服务系统可以提高推荐的准确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福  毕强  
[目的/意义]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是阻碍信息接受的活跃性因素。降低信息接受情境粘滞度,增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的"场景—行为—情境"适配功效,是提升移动图书馆场景服务能力、实现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关键。[方法/过程]通过探索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的形成动因,运用情境适配理论和阻滞增长模型理论,构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模型;运用Matlab动态模拟移动图书信息接受的场景要素、情境要素和适配要素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的影响。[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粘滞度过小会使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移动服务场景产生剧烈的震荡作用,粘滞度过大则会使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场景过分依赖于信息接受情境。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浩君  张芳  
[目的/意义]研究基于情境本体建模与规则推理的移动设备情境感知信息推荐服务,解决传统信息推荐中情境语义信息利用问题,提升信息推荐服务质量。[方法/过程]通过信息推荐活动分析,构建移动设备情境感知信息推荐服务系统框架,为理解情境感知与信息推荐过程提供新视角。基于情境本体建模与规则推理的信息推荐方法,将自定义规则与情境语义信息进行匹配计算,实现个性化信息推荐。[结果/结论]电影推荐服务实验结果证明活动理论视角下情境感知信息推荐服务系统框架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信息推荐方法能充分利用情境信息,适用于多种信息推荐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跃显  张梅梅  张志平  
利用价值链分析工具揭示了影响增值业务产业价值链上运营商和增值服务提供商力量对比和关系发展的本质因素是客户数量和客户价值,将二者合称为客户质量,其中客户价值被量化为货币收益价值和客户增量。并以移动运营商和增值服务提供商关系特征为基础提出了客户引力假说,建立了运营商和增值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力量对比模型以及关系模型。通过关系模型说明运营商和增值服务提供商在关系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关系发展趋向,将其作为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实行关系营销的参考依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向东  何丹丹  
文章根据当今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使用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具体情景和感知行为深入分析,在TAM理论基础上,充分关注用户泛在化和信息安全感知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互联网相关情景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信息安全感知和移动性对用户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有重要影响,同时得出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观点:网络外部性对感知易用性影响不显著,感知成本对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