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6)
- 2023(13243)
- 2022(11270)
- 2021(10376)
- 2020(8544)
- 2019(19532)
- 2018(19246)
- 2017(36528)
- 2016(19978)
- 2015(22584)
- 2014(22907)
- 2013(22774)
- 2012(21776)
- 2011(19808)
- 2010(20547)
- 2009(19274)
- 2008(18693)
- 2007(17253)
- 2006(15297)
- 2005(14296)
- 学科
- 济(88094)
- 经济(88008)
- 业(54092)
- 管理(52387)
- 企(41129)
- 企业(41129)
- 方法(33096)
- 中国(32368)
- 数学(28796)
- 数学方法(28531)
- 融(28005)
- 金融(28001)
- 农(27131)
- 银(26714)
- 银行(26675)
- 地方(25884)
- 行(25831)
- 财(22871)
- 业经(20203)
- 制(19512)
- 农业(18741)
- 贸(16918)
- 贸易(16902)
- 学(16828)
- 易(16330)
- 务(14169)
- 理论(14136)
- 财务(14125)
- 财务管理(14081)
- 企业财务(13362)
- 机构
- 学院(288155)
- 大学(283731)
- 济(119827)
- 经济(117017)
- 管理(102791)
- 研究(101561)
- 理学(86027)
- 理学院(84981)
- 中国(83910)
- 管理学(83481)
- 管理学院(82942)
- 京(61563)
- 科学(61110)
- 财(57579)
- 所(53050)
- 农(51186)
- 中心(48655)
- 研究所(47434)
- 江(47058)
- 财经(44298)
- 业大(41283)
- 农业(39855)
- 经(39852)
- 北京(39841)
- 范(39377)
- 师范(38959)
- 州(38403)
- 经济学(37339)
- 院(36104)
- 经济学院(33769)
- 基金
- 项目(177458)
- 科学(137220)
- 研究(133956)
- 基金(123695)
- 家(106660)
- 国家(105630)
- 科学基金(89027)
- 社会(82335)
- 社会科(77998)
- 社会科学(77974)
- 省(72196)
- 基金项目(64918)
- 教育(61721)
- 划(59435)
- 编号(57259)
- 自然(54865)
- 自然科(53510)
- 自然科学(53495)
- 自然科学基金(52513)
- 资助(51357)
- 成果(47466)
- 发(44002)
- 课题(40470)
- 重点(40404)
- 部(38405)
- 创(36909)
- 发展(35637)
- 展(35038)
- 性(34595)
- 创新(34536)
- 期刊
- 济(142627)
- 经济(142627)
- 研究(90532)
- 中国(67185)
- 农(48504)
- 财(45588)
- 融(43302)
- 金融(43302)
- 学报(43015)
- 科学(39083)
- 管理(37419)
- 教育(36076)
- 大学(32393)
- 农业(31963)
- 学学(30224)
- 技术(26485)
- 业经(24762)
- 经济研究(22542)
- 财经(22041)
- 经(18955)
- 问题(18688)
- 业(16876)
- 贸(14903)
- 图书(14835)
- 理论(14720)
- 技术经济(14500)
- 商业(14297)
- 国际(13349)
- 版(13332)
- 实践(13319)
共检索到461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韩志雄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移动金融应用与服务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的移动金融正迎来爆发性增长时代。展望未来,移动金融将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导模式、推进普惠金融建设的重要手段,移动金融业务形态将更加丰富,移动金融的安全防护水平亦将得到提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争 杜思佳 郭红玉
移动支付已成为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一种新兴手段,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小额汇款、小额转账、农村居民新农合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实践过程中存在认可度低、终端覆盖率低、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产业跨界合作困难、国家政策支持不到位等问题。本文从农村居民、银行、通信运营商及政府等多个层面探讨了推动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移动支付 农村普惠金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富有 李新军
我国民间金融处于供给充足、发展不平衡态势。民间金融具有市场化运行、自发激励、辅助融资、资金互助等比较优势,但也具有利率高、运行不规范等弊端。它生存和快速发展的深层动因是政府金融抑制与自选择机制。国家应继续取消对民间金融的限制,鼓励投资结构调整;支持民间金融制度创新,构建民资、民用、民管的内生性融资体系,搭建民间金融供给与需求的桥梁和通道;健全和完善民间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必要的民间融资制度。
关键词:
民间金融 比较优势 内外动因 发展前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蔡宁伟
近年来,移动金融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尝试以金融业的溯源和转变为线索,剖析了物理金融、电子金融和移动金融三大发展业态。在此基础上,发掘移动金融的本质与内涵,归纳移动金融的便捷、实时、及时、私秘和全面等五项特点。并结合移动金融的应用,提出实现便捷与安全、全面与个性、虚拟与物理、客户与网点四大平衡的展望。
关键词:
移动金融 金融业态 物理金融 电子金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渊 王艳
移动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条件逐渐成熟,主要包括终端普及、移动电子支付与移动支付兴起、3G网络进一步普及与4G的起步、第三方支付牌照及民营银行等金融改革政策的支持与民众理财意识的普遍提升等。移动互联网金融将呈现规模化发展加速、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衍生泛金融生态圈、遵循"端-服务-产品"的发展路径的趋势,并面临着来自安全性风险、泛金融生态圈的行业监管、野蛮生长与同质化竞争以及金融创新评价等方面的挑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海丽
在"流量至上"的网络商业环境下,传统电商的价格策略、广告策略逐渐"失效",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有口碑、有推荐"的电商产品,即社交化互动购物方式越来越流行。社交网络凭借其参与性、互动性与真实性等社会属性,成为电商发展的重要社交平台,通过信息的创造与传播、产品的使用与推荐,理论视域下社交网络与电商发展的融合势在必行且前景广阔。
关键词:
社交网络 电子商务 融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东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构建我国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高度重视。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也被称为"包容性金融",其核心是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小微经济实体提供价格合理、安全便捷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云松 冯毅
移动信息技术对金融业的渗透,使得金融信息化成为现代金融演进的一个重要方向。移动金融的应用结合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服务,能够打破行业、时间、空间的限制,推动传统金融服务的创新与变革。本文从四个方面详述了西部地区移动金融发展的客观必要性,特别是在提升金融效率,推动金融创新,拓宽金融覆盖面等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移动金融的发展模式与策略。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移动金融 策略探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焦瑾璞
目前我国普惠金融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满足广大欠发达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移动支付的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机遇。我国农村地区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庞大并快速增长,基本实现了无线通信网络全覆盖。移动支付的发展使金融业务移动互联网化,促使互联网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同时也存在着安全、消费习惯、政策和商业模式方面的问题。为此,应支持移动支付应用创新,带动移动金融业务快速发展;优化完善相关政策制度,鼓励移动支付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应用;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确保移动金融服务规范发展。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移动支付 金融需求 互联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浩
发展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应对金融同业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过去传统的增网点、配人员等粗放型发展普惠金融路径,已无法满足银行商业化运作要求。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移动金融技术发展运用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当前商业银行如何借助移动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建议,以期为商业银行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淑荣 傅铅生 米传民
本文从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
移动电子商务 互联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朝平
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移动互联网已带来并正加速推进金融新一轮更深层变革,从金融运作模式、金融产品种类及金融经营理念等方面对传统金融带来颠覆性影响。然而安全问题正逐渐成为移动金融发展的瓶颈,同时人们的传统观念导致移动金融普及受阻,智能手机高价格使移动金融使用门槛较高,这些因素阻碍了移动金融的发展和普及。对移动金融,应坚持风险可控前提下充分发展的基本态度,推行宏观审慎框架下合理微观监管的监管思路,舆论引导与政策扶持基础上充分调动看不见手的力量促进发展的发展策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尚元
当前,移动互联网引领着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新一轮变革。移动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形成移动金融,借助移动终端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已成为金融行业创新最活跃、成长最迅速的新兴业态。移动金融的新特点(一)移动金融顺应了移动用户迅猛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据统计,截至2014年1季度,国内手机用户已近11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6.71亿。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翟大伟
本文研究了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移动金融产业的影响,从行业环境、技术路线和产业链等角度,分析了我国移动金融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总结出了我国移动金融产业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出发,抓住用户体验和安全性两个重要因素,分别从营销、产品、服务、运营、商业模式等方面考虑,针我国移动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危机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江瀚 向君
面对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长期缺位的困局,传统的金融行业已经难以满足推广普惠金融的需求,而通过发展移动互联网金融可以充分地发挥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技术优势,构建"支付—理财—融资—综合服务"一体化系统将有可能成为未来推广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传统金融 普惠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