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1)
- 2023(9671)
- 2022(8505)
- 2021(8027)
- 2020(6791)
- 2019(15296)
- 2018(15676)
- 2017(29875)
- 2016(15907)
- 2015(17731)
- 2014(16939)
- 2013(16114)
- 2012(14175)
- 2011(12813)
- 2010(12950)
- 2009(12243)
- 2008(11488)
- 2007(10189)
- 2006(8981)
- 2005(7872)
- 学科
- 济(59448)
- 经济(59389)
- 管理(53499)
- 业(44685)
- 企(39107)
- 企业(39107)
- 方法(29912)
- 数学(25528)
- 数学方法(24958)
- 农(15855)
- 财(15178)
- 业经(14640)
- 中国(14538)
- 理论(13613)
- 环境(12996)
- 学(12839)
- 划(11403)
- 贸(10923)
- 贸易(10917)
- 和(10911)
- 技术(10733)
- 易(10648)
- 务(10412)
- 农业(10367)
- 财务(10363)
- 财务管理(10345)
- 企业财务(9806)
- 制(9715)
- 地方(9701)
- 教学(8515)
- 机构
- 学院(216627)
- 大学(214211)
- 管理(90646)
- 济(81432)
- 经济(79658)
- 理学(78927)
- 理学院(78175)
- 管理学(76445)
- 管理学院(76078)
- 研究(62431)
- 中国(47077)
- 京(43691)
- 科学(39314)
- 财(37421)
- 江(31479)
- 中心(30704)
- 财经(30440)
- 业大(30177)
- 所(29739)
- 农(29434)
- 范(28322)
- 师范(28056)
- 经(27503)
- 研究所(27123)
- 北京(26552)
- 州(25828)
- 技术(24323)
- 经济学(23789)
- 农业(23009)
- 商学(22932)
- 基金
- 项目(150742)
- 科学(120901)
- 研究(110790)
- 基金(110565)
- 家(95544)
- 国家(94823)
- 科学基金(84009)
- 社会(70517)
- 社会科(66911)
- 社会科学(66892)
- 省(60081)
- 基金项目(58733)
- 自然(55553)
- 自然科(54406)
- 自然科学(54395)
- 自然科学基金(53421)
- 教育(52844)
- 划(49700)
- 编号(47448)
- 资助(45140)
- 成果(37945)
- 重点(33142)
- 部(32272)
- 创(32165)
- 课题(30612)
- 项目编号(30405)
- 发(30402)
- 创新(29851)
- 国家社会(28887)
- 科研(28757)
- 期刊
- 济(84126)
- 经济(84126)
- 研究(53761)
- 中国(42424)
- 管理(33454)
- 学报(30167)
- 财(29157)
- 科学(28912)
- 农(26361)
- 教育(26319)
- 大学(22707)
- 学学(21004)
- 技术(20897)
- 农业(18179)
- 图书(16586)
- 业经(15815)
- 融(14954)
- 金融(14954)
- 经济研究(14034)
- 财经(13990)
- 情报(12406)
- 统计(12090)
- 经(11976)
- 策(11681)
- 书馆(10846)
- 图书馆(10846)
- 理论(10741)
- 技术经济(10484)
- 商业(10328)
- 科技(10313)
共检索到305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静杰 张薇薇 王特 姚伟
[目的/意义]分析移动网络环境下知识型员工的偶遇信息共享行为演化过程,帮助企业激发知识型员工创新思维,实现知识创造,为相关数字资源平台提供更优质服务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企业知识型员工作为调查样本,运用访谈法收集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对其网络信息素养、偶遇信息共享意愿、偶遇信息共享环境以及偶遇信息共享内容等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移动网络环境下知识型员工偶遇信息共享的演化路径及其形成机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移动网络环境下知识型员工偶遇信息共享行为以移动网络终端为媒介,包括偶遇信息转移—知识创造—偶遇信息共享演化路径,网络信息素养、偶遇信息共享意愿和偶遇信息共享环境作为共享驱动要素共同作用于知识型员工偶遇共享行为。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阳玉堃 黄椰曼
社交网络扩大用户获取信息来源,而信息偶遇作为用户信息获取的一种特殊形式,探究其在社交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信息偶遇领域进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影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偶遇状况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信息因素,构建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10个研究假设,使用PLS分析样本数据并验证模型假设。结果表明,情绪状态等6个变量对信息偶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需求和环境状况感知对信息偶遇有显著负向影响,信息的多样性、质量对信息偶遇没有显著影响,并基于此提出图书馆在社交网络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全喜 张鹏 赵丹
[目的 /意义]旨在使企业充分认识移动环境下知识共享特点并有效利用移动环境下网络资源,推动企业知识共享网络的建设。[方法 /过程]在理论层面,以知识共享、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从移动环境角度出发,构建移动环境下企业知识共享网络模型;在应用研究层面,以新浪微博认证账号"一汽大众"为研究对象,采用编程方式获取数据,使用Gephi和数理统计工具绘制相关图表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结论]揭示移动环境下企业知识共享网络本质,为企业知识共享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丰富和拓展社会网络分析法在企业知识共享研究领域的应用,为移动环境下企业知识共享提供分析工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威
移动购物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形式,本文引入TAM模型研究消费者移动购物行为,增加风险、信任、主观规范和外部环境改进TAM模型来研究移动购物行为。通过问卷进行调研,收集了215份数据进行SPSS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用户特性直接影响移动购物经验,移动购物经验直接影响消费者感知移动购物易用、有用和风险,风险并不是阻碍年轻人移动购物的因素,信任、主观规范和外部环境也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移动购物。
关键词:
TAM模型 移动购物 购物行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文韬 谢阳群
指出信息偶遇作为信息搜寻行为的类型之一,所受到的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从相关理论模型出发,对信息偶遇展开研究,着重对S.Erdelez、M.P.E.Cunha提出的信息偶遇过程模型及J.Lawley和P.Tompkins提出的信息偶遇感知模型等进行探讨。在分析信息偶遇模型的同时,总结信息偶遇的作用和价值,认为对个人而言信息偶遇有利于信息知识的获取,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对组织而言,信息偶遇有助于信息分享和创造力的提升。
关键词:
信息行为 信息偶遇 信息搜寻 模型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查元桑 胡涛
在北京的香山顶上 ,笔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中国联通公司的手机在那里因为找不到信号而无法拨打电话 ,但与此同时 ,用一部英国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手机却能够拨通电话 (而外国运营商在我国都没有架设信号传送基站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是因为运营商之间在进行网络资源共享时 ,他们选择合作伙伴的方式是比较特别的 ,即异地运营商之间通常会达成共享协议 (国际漫游移动通信协议 ) ,而本地运营商之间却无法达成这样的协议。本文揭示了这种特殊合作关系的出现原因 ,并建立模型 ,对于合作给各方所带来的影响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本文的结论是 ,本地运营商之间未能建立合作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存在一...
关键词:
移动通信 电信竞争 普遍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梅 朱学芳
[目的/意义]信息偶遇能力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行的信息素养标准与模型中对如何提升这种被动信息获取的能力尚无任何形式的明确指导。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可以利用现行信息素养实践模型进行大学生信息偶遇能力培养的观点,为Web 2.0网络环境下如何提升大学生信息偶遇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角度对此观点进行理论论证,并利用以Kuhlthau信息搜索模型、big6问题解决模型为代表的信息素养模型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模型探讨。[结果/结论]提出基于现行信息素养模型的大学生信息偶遇能力培养模型,即可以借助现行实践模型的实施环节培育大学生的信息偶遇意识,提升其信息偶遏的能力以及对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江涛
移动网络的特点是它的移动性和泛在化,基于移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开展知识协同服务,是知识服务的新思路。论文结合移动网络技术和知识协同服务,探讨移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知识协同服务的路径和方法,给出了基于移动网络的图书馆知识协同服务模式。
关键词:
移动网络 图书馆 知识协同 服务模式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田梅 张军亮 刘喜文
基于个体认知角度阐释了移动互联网信息偶遇行为演进动力机制。从个体认知信息需求状态、目标、信息价值判断以及动机的目标化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面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获取的复杂情境,个体认知信息需求是信息偶遇过程中行为演进的初始动力与主要动力;个体信息需求认知目标的层级不同导致信息偶遇过程环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偶遇信息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对于完成动机的目标化过程、提高个体参与度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信息偶遇 移动互联网 个体认知 动力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静 王春迎 贾聪聪
对高校用户信息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移动终端获取信息成为高校师生的普遍行为,但目前信息查找成功率还不够高,信息交流很难深入,信息创建行为不足,移动阅读以泛读为主,移动搜索总体满意度较低。总结发现,用户具有需求的多样、动态、多变性,信息查询的碎片化、实时性,信息获取的表面化,信息利用的片段式、时效性等特征;用户行为呈现选择性、易用性、可近性、指向性,从生活娱乐再到工作学习等普遍规律。基于此,提出高校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信息行为 信息查寻 移动网络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海霞 王惠芳 郎燕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旨在研究ARCS学习动机理论视角下医学院学生在网络学术信息查询过程中处理信息偶遇时的学习动机,并进一步探讨了信息偶遇的各类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医学院学生对信息偶遇的态度较乐观,但利用率不高;性别、上网时间和信息偶遇的标题对信息偶遇无影响;网络环境、文化程度、专业、信息偶遇的热度、内容和形式对信息偶遇均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信息偶遇 ARCS动机模型 医学院学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小光
提出了一种移动互联条件下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定性信息来判断和谐性指数、不和谐指数和可信度指数。以咨询业知识型员工作绩效评估为依据构建了一个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所提基于定性评价的ELECTRE-III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方法概念清晰,使用简单,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移动互联 知识型员工 工作绩效评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金 刘博
作为典型的员工自愿行为,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这对构念之间的关系是否如其字面含义一样相互对立是本研究拟解答的关键问题。笔者选取24家企业的320位知识型员工为调研对象,以诺莫网络为主导逻辑,从隐性知识、知识主体和组织三个视角筛选出五个前置因素,并选择知识溢出这一后果变量,运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构念。就前置因素而言,在隐性知识层面上,知识黏性会促进员工沉默而抑制隐性知识共享;在知识主体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金 刘博
作为典型的员工自愿行为,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这对构念之间的关系是否如其字面含义一样相互对立是本研究拟解答的关键问题。笔者选取24家企业的320位知识型员工为调研对象,以诺莫网络为主导逻辑,从隐性知识、知识主体和组织三个视角筛选出五个前置因素,并选择知识溢出这一后果变量,运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构念。就前置因素而言,在隐性知识层面上,知识黏性会促进员工沉默而抑制隐性知识共享;在知识主体层面上,面子需要对隐性知识共享和员工沉默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则会促进隐性知识共享而抑制员工沉默;在组织层面上,人际信任、组织自尊均促进隐性知识共享。就后果变量而言,隐性知识共享会促进知识溢出,而员工沉默则抑制知识溢出。研究结果厘清了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为该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框架,同时也为我国企业情境下提升员工的创新绩效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微 赵旭 张晓君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受众的参与行为标定仍未出现较为完备且广泛被接受的方法,提出并设计网络舆情受众B-S画像作为参与行为标定的方法。[方法/过程]对受众画像模型进行多维解析,分别构建参与行为识别模型、情感特征分析模型,并将其融入至传统用户画像方法,最后提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受众画像模型框架。[结果/结论 ]网络舆情受众画像模型能够为网络舆情受众参与行为研究向纵深多维度发展提供指引,也能够从实践层面,为舆情管理部门从更科学的视角对受众行为进行观察、测量与标定提供工具。
关键词:
移动环境 网络舆情 受众画像 行为标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