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44.211.57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85)
2023(14416)
2022(12427)
2021(11707)
2020(9852)
2019(22506)
2018(22448)
2017(44043)
2016(23572)
2015(26332)
2014(25901)
2013(25978)
2012(23589)
2011(20913)
2010(20798)
2009(19392)
2008(19241)
2007(17257)
2006(15330)
2005(13599)
作者
(66634)
(55382)
(55296)
(52264)
(35415)
(26416)
(25097)
(21777)
(21050)
(19802)
(18876)
(18777)
(17603)
(17444)
(16841)
(16833)
(16540)
(16346)
(15904)
(15888)
(13684)
(13470)
(13245)
(12775)
(12378)
(12358)
(12284)
(12234)
(10996)
(10938)
学科
(101652)
经济(101443)
(96263)
(85982)
企业(85982)
管理(83521)
方法(45534)
数学(35771)
数学方法(35419)
(33595)
业经(32504)
(30746)
农业(23785)
中国(23670)
(22778)
财务(22711)
财务管理(22685)
企业财务(21501)
技术(20243)
(19643)
理论(19175)
(19002)
地方(17657)
(17251)
(16884)
(16662)
贸易(16652)
(16282)
(16140)
(15269)
机构
学院(338907)
大学(336809)
管理(144319)
(138509)
经济(135713)
理学(125051)
理学院(123841)
管理学(122031)
管理学院(121420)
研究(105138)
中国(80459)
(71013)
科学(63366)
(63162)
(55530)
(51337)
财经(51009)
业大(50144)
(49737)
中心(48003)
研究所(46407)
(46373)
北京(44449)
农业(43007)
(41869)
师范(41565)
(40101)
经济学(39951)
商学(38310)
经济管理(37986)
基金
项目(228736)
科学(182552)
研究(170398)
基金(168467)
(144613)
国家(143278)
科学基金(126028)
社会(109812)
社会科(103380)
社会科学(103351)
基金项目(90055)
(89118)
自然(81729)
自然科(79915)
自然科学(79899)
自然科学基金(78533)
教育(77068)
(73367)
编号(70540)
资助(68472)
成果(56018)
(50716)
(49659)
重点(49558)
(47698)
课题(46101)
创新(45609)
国家社会(44520)
(44141)
教育部(44069)
期刊
(155574)
经济(155574)
研究(97517)
中国(62755)
管理(55811)
(51993)
(50467)
学报(48344)
科学(46901)
大学(37771)
农业(35893)
学学(35569)
教育(34187)
技术(30541)
业经(28137)
(27464)
金融(27464)
财经(25142)
经济研究(23193)
(21510)
问题(19986)
(19894)
技术经济(18866)
图书(17927)
现代(16929)
理论(16515)
科技(16386)
商业(15883)
(15325)
财会(14988)
共检索到49406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怀云  梅姝娥  仲伟俊  
分析了移动社会网络用户和内容提供商提供内容行为的演化趋势,揭示了双方在合作提供内容中的行为规律。研究表明:提供内容行为的初始状态直接影响博弈结果,并决定了两者长期提供内容行为的均衡结构;通过调整参数值,寻求双方合作提供内容的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文章分析了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服务特性,研究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的用户偏好和情景化的内涵,提炼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中典型的信息用户群体行为模式,进行了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情景化偏好预测、采集和识别研究。提出了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情景化用户行为预测与感知方案,在用户偏好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中体现情景化的特征,建立了移动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和偏好的预测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李鹏程  
文章提出了基于地理社交数据来发现用户潜在的关联领域节点,并对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与节点之间的网络关系进行判别的方法。通过使用耦合隐马尔科夫模型来模拟用户与关联节点的交互情况,从而为节点间关系判别提供支持。最后根据用户与节点的关系以及用户的地理社交信息来为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李鹏程  
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的流行,为用户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信任度评测机制显得越来越有必要。文章基于信任的本质特性提出一种围绕信任属性的模糊逻辑量化模型,并根据信任在移动社交网络中传递衰减程度对得出的信任度值进行加权总和。此外,利用移动社交网络的强开放性设立了基站预先评测机制以解决信任度评测过程中的时耗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交亮  卢宝周  
移动社交网络平台是人们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并聚类而形成的社交网络,其开展成败取决于用户的参与程度。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并对感知价值理论进行延伸,引入满意度这一中介变量构建用户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解释用户对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参与行为,时间成本、系统质量、社会交互对用户感知价值影响显著。利用Bootstrap验证感知价值除了对参与意愿有直接效用,且会通过满意度的中介效果间接影响用户参与意愿。因此,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根据用户需求降低用户的时间成本,完善其交互功能,提升系统质量,进而增加用户的感知价值和满意度,提高用户参与意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阳  朱君璇  
[目的/意义]对于一个在线社交网站,其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评判因素就是用户体验的好坏。[方法/过程]文章首先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结合多学科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体验进行定义。其次在对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一套详尽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再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多个层次的众多因素进行权重的度量,并以动态模糊集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一种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体验模糊综合动态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模糊综合动态评价模型对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进行案例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新浪微博用户体验比腾讯微博用户体验要好。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涛  鲁耀斌  
移动社区将给企业带来巨大价值,而用户的参与是移动社区成功的关键。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人们之间的社会网络是一种不可见的资源,将促进他们之间的知识和信息共享行为。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了影响用户参与移动社区行为的影响因素,用户参与移动社区的行为包括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两个方面,影响因素涉及到3个维度的6个因素,即结构维、认知维、关系维以及社会交互连接、共同愿景、共同语言、信任、互惠规则、认同6个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250份有效问卷,采用LISREL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因素中,信任对用户获取信息动机影响较大,认同对用户发布信息动机影响较大。总的来说,信任、共同愿景、认同3个因素对用户参与行为的作...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王飞飞  张生太  
用户生成内容是Web2.0环境下新兴网络信息资源的创作与组织模式,结合微信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设计,探讨移动社交媒体下用户生成内容驱动因素,对移动社交媒体的成功十分关键。基于驱动理论视角,从社会驱动、技术驱动和娱乐驱动3个层面来研究用户生成内容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对313份来自微信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社会驱动、技术驱动和娱乐驱动都显著影响用户生成内容行为。同时,社会驱动、技术驱动之间还存在交互作用。当社会驱动和技术驱动中任何一个被满足时,用户都会有生成内容行为产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静  王春迎  贾聪聪  
对高校用户信息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移动终端获取信息成为高校师生的普遍行为,但目前信息查找成功率还不够高,信息交流很难深入,信息创建行为不足,移动阅读以泛读为主,移动搜索总体满意度较低。总结发现,用户具有需求的多样、动态、多变性,信息查询的碎片化、实时性,信息获取的表面化,信息利用的片段式、时效性等特征;用户行为呈现选择性、易用性、可近性、指向性,从生活娱乐再到工作学习等普遍规律。基于此,提出高校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几点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莹盈  林德荣  
在移动社交媒体时代,旅游分享已成为当下旅游者的行为偏好,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微信、QQ这类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进行分享。国内学界对移动社交平台旅游分享行为的研究随之日增,但少有文章从理论上系统地揭示旅游分享行为的过程与动因。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反映强关系网络移动社交平台的旅游分享动态过程理论模型。将旅游分享行为动态过程划分为分享前因、分享实现与分享结果3个阶段,总结每个阶段的行为特征、表现方式及阶段之间的演替规律,并探讨这类旅游分享行为的特点与动因。研究发现,在旅游分享动机上,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强调情感联结与互动,从而旅游者受到与个体相关动机的影响更为显著;分享内容上,平台的强关系特性与熟人社交促使旅游者尽量避免分享负面信息;分享结果上,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的旅游分享能调节旅游者行中、行后的体验水平,并形成兼具网络时空拓展性与熟人圈规模局限性的口碑传播。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杨杨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影响力的评估及意见领袖的识别对于商业营销、舆情控制及社会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网络结构和社交属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交互行为和情感倾向的影响力度量算法。首先,根据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并利用话题识别的方法构建主题社区网络结构;其次,将主题社区中的用户作为研究对象,综合用户的互动性、创造性、发布内容质量等指标计算用户的活跃度并进行排序;再次,基于用户交互信息计算活跃度较高用户的情感极性值;最后,综合用户的活跃度和情感极性值计算用户在主题社区中的影响力。[结果/结论]通过实验分析证明,所提出的影响力度量算法能够准确挖掘出潜在影响力用户及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正面意见领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国超   吴思远   张庆   苏俊杰  
探究移动政务用户转移行为的驱动因素和驱动路径对促进移动政务良性发展、优化政务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社会遵从视角构建转移行为驱动因素的分析框架,采用PLS结构方程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究影响移动政务用户转移行为的驱动因素及组态效应。研究发现:移动政务用户转移行为可归因于政府支持、群体规范、转移认知的共同作用,其中政府支持与群体规范通过用户的转移认知正向影响转移意愿与转移行为;移动政务用户转移行为存在多重并发和殊途同归的因果路径,即政府驱动型和群体遵从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达天  马卓  刘健  
[目的/意义]重视移动社交网络资源情境的内容建设、丰富和完善服务平台的功能,提升服务的有用性和满意度。[方法/过程]基于用户参与视角,从用户、资源、服务和技术4个维度构建了移动社交网络互动情境,分析探讨了移动社交网络情境互动过程及其关键的3个互动特征:真实性、可用性和有用性。[结果/结论]构建了移动社交网络互动模式,以期为信息服务机构或企业、数据库运营商完善和优化移动社交网络情境提供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继东  杨杨  
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移动信息过载"问题随之产生,移动社交网络服务中大量复杂的移动信息导致用户个性化服务需求被覆盖。为了实现对移动社交网络个性化用户偏好的及时、准确预测,本文结合上下文感知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多维情景的移动社交网络用户偏好获取方法。首先,从上下文信息、用户认知行为、服务质量多维情景出发,分别提取基于有效上下文、基于用户有效认知和基于服务质量属性的用户偏好;其次,融合以上情景用户偏好构建移动社交网络用户偏好感知模型;最后,采用层次向量空间表示法来描述用户偏好模型,并通过基于用户反馈信息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李鹏程  
文章提出移动融合的概念,构建了在移动融合下为社交网络用户推荐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型,能够快速而准确地从海量信息中为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通过LBS服务与社交网络融合所产生的地理社交数据等信息提取用户行为特征,继而为用户匹配与特征相符的个性化服务,最后探讨了移动融合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