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34)
- 2023(20127)
- 2022(16559)
- 2021(15355)
- 2020(12989)
- 2019(28833)
- 2018(28781)
- 2017(55005)
- 2016(29551)
- 2015(32854)
- 2014(32324)
- 2013(31152)
- 2012(27825)
- 2011(24564)
- 2010(24625)
- 2009(22969)
- 2008(22243)
- 2007(20153)
- 2006(17736)
- 2005(15920)
- 学科
- 济(116064)
- 经济(115841)
- 业(105725)
- 管理(99404)
- 企(93911)
- 企业(93911)
- 方法(49632)
- 数学(39553)
- 数学方法(39060)
- 财(37523)
- 农(37373)
- 业经(35927)
- 中国(33793)
- 制(27692)
- 农业(25506)
- 务(25443)
- 财务(25371)
- 财务管理(25331)
- 技术(25256)
- 企业财务(24000)
- 理论(22998)
- 体(20941)
- 地方(20672)
- 和(20365)
- 学(20062)
- 贸(19412)
- 贸易(19398)
- 银(19394)
- 划(19355)
- 银行(19346)
- 机构
- 学院(405353)
- 大学(400223)
- 济(166301)
- 经济(162978)
- 管理(160875)
- 理学(137886)
- 理学院(136546)
- 管理学(134227)
- 管理学院(133460)
- 研究(127998)
- 中国(100554)
- 京(82839)
- 财(81111)
- 科学(75191)
- 农(64271)
- 财经(63432)
- 江(62830)
- 所(61947)
- 中心(60462)
- 经(57597)
- 业大(57157)
- 研究所(55460)
- 北京(50987)
- 经济学(50932)
- 范(50423)
- 农业(50082)
- 师范(49883)
- 州(48933)
- 财经大学(46811)
- 院(46674)
- 基金
- 项目(269788)
- 科学(215571)
- 研究(202388)
- 基金(196851)
- 家(169548)
- 国家(168055)
- 科学基金(147162)
- 社会(131424)
- 社会科(124078)
- 社会科学(124047)
- 省(107141)
- 基金项目(103590)
- 教育(94128)
- 自然(92968)
- 自然科(90925)
- 自然科学(90903)
- 自然科学基金(89324)
- 划(88353)
- 编号(82462)
- 资助(78617)
- 成果(66441)
- 创(60410)
- 重点(60206)
- 部(59807)
- 发(57725)
- 课题(56649)
- 创新(55763)
- 国家社会(54488)
- 制(54306)
- 教育部(52333)
- 期刊
- 济(188845)
- 经济(188845)
- 研究(117955)
- 中国(86657)
- 财(67454)
- 管理(66486)
- 农(60787)
- 学报(57390)
- 科学(55529)
- 教育(47243)
- 大学(45851)
- 学学(43284)
- 农业(41460)
- 技术(40369)
- 融(38057)
- 金融(38057)
- 业经(33221)
- 财经(32201)
- 经济研究(29648)
- 经(27834)
- 问题(24329)
- 业(23782)
- 技术经济(21538)
- 科技(19617)
- 版(19291)
- 现代(19268)
- 财会(18886)
- 商业(18503)
- 贸(18113)
- 理论(17772)
共检索到61173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向纯洁 王萍萍
创新氛围是员工进行创新工作的基础,创新导向是企业面对创新的态度,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而新兴信息技术——移动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企业创新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本文在回顾企业创新导向和创新氛围相关文献后,基于社会-技术理论,构建了在移动社会化媒体作用下,企业创新导向对创新氛围的跨层次作用模型。随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拟合。研究结论进一步揭示了企业创新氛围的形成机制,完善了与企业创新有关的理论。最后建议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将政策上的创新导向转变为员工可感知的创新氛围;重视移动社会化媒体的研究和应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向纯洁 杨中华
本文以创新团队中的两类知识演化模式——知识整合与知识创造为切入点,以共享心智模式为中介,探讨移动社会化媒体对创新团队中的知识演化模式的影响机制。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理解创新团队成员使用移动社会化媒体的四个需求对团队共享心智模式两个度量维度——相似性和准确性的作用,进而研究共享心智模式对知识整合与知识创造的不同影响程度,最终形成移动社会化媒体对创新团队中的知识演化机制的影响框架。其研究成果将完善移动社会化媒体以及创新团队中知识管理的理论框架,为移动社会化媒体的健康发展和规范使用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向纯洁 杨中华
本文以创新团队中的两类知识演化模式——知识整合与知识创造为切入点,以共享心智模式为中介,探讨移动社会化媒体对创新团队中的知识演化模式的影响机制。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理解创新团队成员使用移动社会化媒体的四个需求对团队共享心智模式两个度量维度——相似性和准确性的作用,进而研究共享心智模式对知识整合与知识创造的不同影响程度,最终形成移动社会化媒体对创新团队中的知识演化机制的影响框架。其研究成果将完善移动社会化媒体以及创新团队中知识管理的理论框架,为移动社会化媒体的健康发展和规范使用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侯贵生 宋文轩 杨磊
基于知识与创新理论,建立了包含企业社交媒体使用、知识存量、创新氛围和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8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面向外部与内部的社交媒体使用均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知识存量在面向外部和内部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皆起到了中介作用;创新氛围在面向外部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创新绩效、面向内部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创新绩效、知识存量与创新绩效三对关系中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梁士金
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本文从移动网络社交媒体的视角探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问题,认为这一思路是实现"互联网+图书馆"理念的有益尝试。在梳理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的基础上,以SWOT方法分析高校图书馆应用移动网络社交媒体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提出移动网络社交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辉 孙芳琳
本文借鉴Y科技公司的微培训案例,探讨社会化媒体平台下企业培训创新的具体操作流程,分析微培训在我国应用的现状与问题,最后提出企业实施微培训的对策与展望,对研究我国企业的培训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培训 社会化媒体 微培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庆 刘蓓蓓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着巨大的影响,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从加强互联网的育人作用、借助视频资源开拓育人新形式、发挥手机功能创新教育手段、在"互联网+"时代完善社会实践四个方面,创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路径,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社会化价值观。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价值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炳金 武忠
文章从移动社会化媒体知识共享、参与和用户信任的动因出发,来探索移动社会化媒体成员用户体验的影响,构建移动社会化媒体中用户体验对知识共享、参与水平和人际信任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实证研究表明,用户体验中行动体验维度和关联体验维度、参与水平和人际信任对用户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沈洪洲 汤雪婷 周莹
[目的 /意义]对我国移动社会化媒体的隐私保护功能的可用性进行对比研究,并针对移动社会化媒体隐私保护功能的可用性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过程]基于我国主流的3种移动社会化媒体(手机QQ、微信和手机微博)的隐私保护功能,通过用户实验和访谈调查收集可用性数据,并运用多独立样本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结论]微信的隐私保护功能在有效性、效率和用户满意程度这3个可用性标准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移动社会化媒体的隐私保护功能应从功能设计、功能引导、菜单层级、文字表述和默认值设置等方面提升可用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惠敏 李强
采用2010~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以企业周边高校特征作为创新氛围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创新氛围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氛围与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表现为企业周边高校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则企业创新产出越多、创新效率越高,而且创新氛围的这种积极作用在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更加明显。此外,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的地区,创新氛围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表明创新氛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辛本禄 代佳琳
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探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意愿间的作用机制,并采用来自国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426名员工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意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③进一步通过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发现,工作—能力匹配度高的员工更倾向于在组织创新氛围的感召下形成积极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进而激发其创新意愿。该研究结论不仅丰富和拓展了计划行为理论在服务创新领域的应用,还为管理者有效激发员工创新意愿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皎平 刘馨阳 王世明
从内部竞争、知识溢出、嵌入性和专业分工这4个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出发,构建了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双向影响模型。据此模型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专业分工要素外,其余3个要素对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均存在倒U型规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再次印证了产业集群氛围对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知识溢出 集群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纯 焦微玲
社会化媒体为公共管理营造了开放式创新环境,使公共管理能够大规模发布PSI、促进公众参与、加强与公众互动、实现协作,从而增加政务透明度、改进公共服务质量、增进与公众的关系和实现协作性公共管理;同时又使其创新面临信息安全和网络暴力、数据泛滥和信息过载、国家空洞化和集体非理性、政府缺乏社会化媒体使用经验、组织阻力、数字鸿沟和社会排除等挑战。所以,政府要树立公共价值观、培养公众社会意识和深度参与、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形成协同治理机制、健全法律和法规、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拓宽ICT应用广度和深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焦微玲 徐力
本文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电子参与式预算的定义、驱动力、优势与传统参与式预算的关系、面临的挑战等,最后从电子参与式预算的平台构建、公众社区协商和协同治理意识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对地方政府电子参与式预算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丁贺 林新奇 徐洋洋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试图构建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创新自我效能感、创新意愿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模型。通过来自5家科研设计单位的214个样本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对创新自我效能感、创新意愿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员工创新行为不存在直接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意愿均中介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影响;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还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意愿的链式中介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影响。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