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0)
2023(13634)
2022(11945)
2021(11097)
2020(9338)
2019(21250)
2018(20964)
2017(40440)
2016(22053)
2015(24455)
2014(24088)
2013(23833)
2012(21507)
2011(19405)
2010(19025)
2009(17099)
2008(16414)
2007(14168)
2006(12288)
2005(10445)
作者
(65435)
(54383)
(54217)
(51248)
(34433)
(26215)
(24410)
(21551)
(20800)
(19138)
(18541)
(18307)
(17257)
(16871)
(16777)
(16771)
(16578)
(16233)
(15628)
(15510)
(13775)
(13115)
(13008)
(12297)
(12252)
(12079)
(11969)
(11879)
(10979)
(10885)
学科
(83852)
经济(83760)
管理(61325)
(59992)
(48132)
企业(48132)
方法(41231)
数学(36028)
数学方法(35658)
(24664)
中国(21020)
(20251)
(19636)
业经(19473)
农业(17129)
(16854)
贸易(16848)
地方(16486)
(16357)
理论(14010)
技术(13941)
(13642)
环境(13257)
(13159)
(12737)
财务(12672)
财务管理(12652)
企业财务(11964)
(11638)
(11627)
机构
大学(311991)
学院(308776)
管理(124772)
(118634)
经济(116155)
理学(110007)
理学院(108783)
管理学(106774)
管理学院(106243)
研究(102122)
中国(72859)
科学(67849)
(65616)
(59206)
业大(54063)
(51782)
(50387)
研究所(48132)
农业(47016)
中心(46480)
(42929)
财经(42003)
北京(40608)
(40015)
师范(39486)
(38445)
(36732)
(34997)
经济学(34923)
技术(33046)
基金
项目(225689)
科学(176272)
基金(164329)
研究(157656)
(146298)
国家(145120)
科学基金(123862)
社会(99002)
社会科(93761)
社会科学(93736)
基金项目(88543)
(88382)
自然(84008)
自然科(82102)
自然科学(82079)
自然科学基金(80615)
(75050)
教育(72040)
资助(67029)
编号(63420)
重点(50336)
成果(49505)
(48671)
(47169)
(47018)
创新(44000)
科研(43931)
计划(43036)
课题(42566)
大学(41442)
期刊
(119842)
经济(119842)
研究(82814)
学报(58564)
中国(54947)
(52611)
科学(50247)
大学(43008)
管理(42646)
学学(40730)
农业(36443)
(35570)
教育(31353)
技术(25099)
(21736)
金融(21736)
业经(20876)
经济研究(19642)
财经(19341)
(18527)
图书(18062)
科技(17009)
(16429)
业大(16319)
(16020)
问题(15827)
理论(14899)
技术经济(14539)
实践(13845)
(13845)
共检索到425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交亮  卢宝周  
移动社交网络平台是人们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并聚类而形成的社交网络,其开展成败取决于用户的参与程度。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并对感知价值理论进行延伸,引入满意度这一中介变量构建用户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解释用户对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参与行为,时间成本、系统质量、社会交互对用户感知价值影响显著。利用Bootstrap验证感知价值除了对参与意愿有直接效用,且会通过满意度的中介效果间接影响用户参与意愿。因此,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根据用户需求降低用户的时间成本,完善其交互功能,提升系统质量,进而增加用户的感知价值和满意度,提高用户参与意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莹盈  林德荣  
在移动社交媒体时代,旅游分享已成为当下旅游者的行为偏好,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微信、QQ这类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进行分享。国内学界对移动社交平台旅游分享行为的研究随之日增,但少有文章从理论上系统地揭示旅游分享行为的过程与动因。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反映强关系网络移动社交平台的旅游分享动态过程理论模型。将旅游分享行为动态过程划分为分享前因、分享实现与分享结果3个阶段,总结每个阶段的行为特征、表现方式及阶段之间的演替规律,并探讨这类旅游分享行为的特点与动因。研究发现,在旅游分享动机上,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强调情感联结与互动,从而旅游者受到与个体相关动机的影响更为显著;分享内容上,平台的强关系特性与熟人社交促使旅游者尽量避免分享负面信息;分享结果上,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的旅游分享能调节旅游者行中、行后的体验水平,并形成兼具网络时空拓展性与熟人圈规模局限性的口碑传播。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娟  钟雨露  邓胜利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平台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用户体验,研究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可为移动社交平台设计者在进行相关产品设计时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与依据。[方法/过程]以微信为具体对象展开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18份,对影响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体验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移动社交平台的功能和交互显著影响用户体验;用户的情感感知作为中介变量,对功能、交互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显著;使用环境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局限]没有确定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时间顺序,所以只能确定相关关系,不能探讨因果关系。对有些变量的测量不够精确(如年龄),只分成几个类别,没有按实际值测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达天  马卓  刘健  
[目的/意义]重视移动社交网络资源情境的内容建设、丰富和完善服务平台的功能,提升服务的有用性和满意度。[方法/过程]基于用户参与视角,从用户、资源、服务和技术4个维度构建了移动社交网络互动情境,分析探讨了移动社交网络情境互动过程及其关键的3个互动特征:真实性、可用性和有用性。[结果/结论]构建了移动社交网络互动模式,以期为信息服务机构或企业、数据库运营商完善和优化移动社交网络情境提供依据。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张继东  段小萌  
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登录移动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每天的日常,和亲人朋友在社交平台上的交流远远多于面对面的交谈,学习工作上的事情也大多可以用社交软件完成,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必然要成为关注的重点。用户信任度可以用来详细检查用户之间所有可能的社交网络关系,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提供了一种计算用户之间信任的方法,通过对用户之间的信任进行分析完成相应的推荐和其他服务。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霍明奎  朱莉  刘升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网站深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人类的网络化生存方式全面开启。考虑个体用户参与动机,在把握用户隐私顾虑和信任基础上,从优化用户感知、提升用户参与度角度来设计和运营网站,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粘性和参与强度。【方法/过程】本文在构建了用户信任、隐私顾虑对移动社交网络参与动机和参与度影响模型基础上,收集调查问卷所获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提出的研究假设及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信任与隐私顾虑、隐私顾虑与参与动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信任与参与动机、参与动机与参与强度之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李鹏程  
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的流行,为用户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信任度评测机制显得越来越有必要。文章基于信任的本质特性提出一种围绕信任属性的模糊逻辑量化模型,并根据信任在移动社交网络中传递衰减程度对得出的信任度值进行加权总和。此外,利用移动社交网络的强开放性设立了基站预先评测机制以解决信任度评测过程中的时耗问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阳  朱君璇  
[目的/意义]对于一个在线社交网站,其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评判因素就是用户体验的好坏。[方法/过程]文章首先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结合多学科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体验进行定义。其次在对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一套详尽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再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多个层次的众多因素进行权重的度量,并以动态模糊集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一种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体验模糊综合动态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模糊综合动态评价模型对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进行案例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新浪微博用户体验比腾讯微博用户体验要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李鹏程  
文章提出了基于地理社交数据来发现用户潜在的关联领域节点,并对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与节点之间的网络关系进行判别的方法。通过使用耦合隐马尔科夫模型来模拟用户与关联节点的交互情况,从而为节点间关系判别提供支持。最后根据用户与节点的关系以及用户的地理社交信息来为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晓平  吴敏  马小龙  
本文基于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以感知风险、信任等理论作为参考,最终构建基于社交平台的移动支付对消费者网购行为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通过调查收集了529份有效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构建的研究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杨  慈银萍  
[目的]针对当前我国移动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用户移动社交需求的持续增长,探索影响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创新的关键因素,明确各类因素在服务创新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传统服务创新驱动力模型为基础,结合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特性建立测度量表,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定量分析,构建基于创新流程的服务创新影响因素模型。[结论]实证结果显示,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创新受到用户、开发者、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水平因素的共同影响,且各因素对创新需求阶段、服务设计阶段和创新实现阶段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文章分析了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服务特性,研究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的用户偏好和情景化的内涵,提炼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中典型的信息用户群体行为模式,进行了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情景化偏好预测、采集和识别研究。提出了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情景化用户行为预测与感知方案,在用户偏好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中体现情景化的特征,建立了移动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和偏好的预测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继东  杨杨  
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移动信息过载"问题随之产生,移动社交网络服务中大量复杂的移动信息导致用户个性化服务需求被覆盖。为了实现对移动社交网络个性化用户偏好的及时、准确预测,本文结合上下文感知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多维情景的移动社交网络用户偏好获取方法。首先,从上下文信息、用户认知行为、服务质量多维情景出发,分别提取基于有效上下文、基于用户有效认知和基于服务质量属性的用户偏好;其次,融合以上情景用户偏好构建移动社交网络用户偏好感知模型;最后,采用层次向量空间表示法来描述用户偏好模型,并通过基于用户反馈信息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李鹏程  
文章提出移动融合的概念,构建了在移动融合下为社交网络用户推荐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型,能够快速而准确地从海量信息中为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通过LBS服务与社交网络融合所产生的地理社交数据等信息提取用户行为特征,继而为用户匹配与特征相符的个性化服务,最后探讨了移动融合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鄢慧丽  余军  熊浩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成为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高移动旅游应用(Mobile Tourism Application,MTA)的用户粘性,一直是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技术接受理论和期望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引入营销活动、转换成本和网络舆论三个影响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变量的检验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营销活动、技术接受、期望认同与转换成本对用户粘性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在线旅游服务代理商推出的营销活动与技术上的可接受性,均能提高用户期望认同,高转换成本对用户的技术接受也具有正向影响。网络舆论中正面舆论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数据支持,负面舆论在期望认同与用户粘性之间的负向调节作用得到验证,但对营销活动与用户粘性之间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本研究为M TA运营商提高用户粘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