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2)
- 2023(14963)
- 2022(12499)
- 2021(11376)
- 2020(9194)
- 2019(21031)
- 2018(21056)
- 2017(39854)
- 2016(21530)
- 2015(24129)
- 2014(24034)
- 2013(23712)
- 2012(21534)
- 2011(19509)
- 2010(19352)
- 2009(17684)
- 2008(17167)
- 2007(15151)
- 2006(13312)
- 2005(11817)
- 学科
- 济(87332)
- 经济(87204)
- 管理(68038)
- 业(62845)
- 企(53005)
- 企业(53005)
- 方法(38833)
- 数学(33447)
- 数学方法(33095)
- 财(24909)
- 业经(23381)
- 中国(23173)
- 农(23069)
- 制(19584)
- 学(17559)
- 地方(15801)
- 农业(15390)
- 务(15324)
- 财务(15255)
- 财务管理(15226)
- 贸(14971)
- 贸易(14964)
- 易(14551)
- 理论(14531)
- 企业财务(14469)
- 银(14231)
- 银行(14185)
- 环境(13887)
- 技术(13848)
- 和(13817)
- 机构
- 大学(311856)
- 学院(307826)
- 管理(124711)
- 济(123076)
- 经济(120381)
- 理学(108635)
- 理学院(107454)
- 管理学(105733)
- 管理学院(105155)
- 研究(99529)
- 中国(73213)
- 京(65498)
- 科学(60209)
- 财(59256)
- 所(48298)
- 财经(47430)
- 农(45023)
- 中心(44874)
- 业大(44376)
- 江(43987)
- 研究所(43899)
- 经(43137)
- 北京(41143)
- 范(40308)
- 师范(39972)
- 经济学(37791)
- 院(36389)
- 州(35597)
- 财经大学(35536)
- 农业(35079)
- 基金
- 项目(214528)
- 科学(169738)
- 研究(159447)
- 基金(157011)
- 家(135432)
- 国家(134309)
- 科学基金(116594)
- 社会(102000)
- 社会科(96739)
- 社会科学(96717)
- 基金项目(83404)
- 省(82636)
- 自然(74340)
- 教育(72622)
- 自然科(72599)
- 自然科学(72587)
- 自然科学基金(71263)
- 划(69206)
- 编号(65234)
- 资助(63406)
- 成果(53344)
- 部(47541)
- 重点(47197)
- 创(44819)
- 发(44486)
- 课题(43977)
- 制(42960)
- 国家社会(42374)
- 创新(41800)
- 教育部(41450)
- 期刊
- 济(132375)
- 经济(132375)
- 研究(91900)
- 中国(58390)
- 学报(47511)
- 管理(45623)
- 财(45061)
- 科学(43249)
- 农(41047)
- 大学(36669)
- 教育(34469)
- 学学(34143)
- 农业(28374)
- 技术(25685)
- 融(25470)
- 金融(25470)
- 财经(23255)
- 业经(21622)
- 经济研究(21149)
- 经(19782)
- 图书(19270)
- 问题(17025)
- 理论(15908)
- 科技(14916)
- 实践(14599)
- 践(14599)
- 技术经济(14339)
- 现代(13876)
- 业(13850)
- 版(13788)
共检索到444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达天 王福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时代的数字阅读的最大特点是其互动性,然而现有理论研究对于移动社交阅读的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涉及的较少,有必要对移动社交时代数字阅读的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深入揭示。[方法/过程]通过对现有移动社交阅读互动研究的不同维度梳理,从互动链、互动域、互动场3个层面厘清移动社交阅读的互动方式和互动关系,构建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并从互动过程和互动结果双路径对互动效应进行深度揭示。以“云舟”知识服务空间为例,对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通过对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和互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超 甘为
本文基于社会化阅读背景,对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社交互动服务设计进行研究,梳理了数字阅读与社交互动的关系机制,分析人书互动、社区互动和交际互动三个移动数字图书馆社交互动服务层特征,提出内容、沟通、参与和关系四个社交互动服务关键要素;以服务层次及关键要素为基础和线索,从社交互动服务的功能形式设计和界面设计角度对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社交互动服务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系统归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梁少博 李金玲
[目的/意义]我国的移动数字阅读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商业性数字阅读平台用户数量不断增长,面对移动数字图书馆面临用户日益流失的情况,为此采用PPM理论模型探究用户从移动数字图书馆转移到商业性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通过PPM理论模型,确定影响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用户转移行为的推力、拉力、锚定3个方面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验证提出的研究假设。[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推力因素方面,用户对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的不满意程度会正向影响用户的移动数字阅读平台转移意愿;在拉力因素方面,感知易用性和网络义务性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移动数字阅读平台转移意愿;用户的转移意愿则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转移行为。在此基础上,从内容、系统和服务3个方面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Mark West Han Ei Chen 沈浠琳 薛玉贞 王晨宇 李超平
序几个世纪以来,文本获取渠道的限制一直是提高识字能力的障碍。阅读需要书籍,离开了书籍,扫盲依旧是遥不可及的。不过在今天,得益于廉价移动技术的普及,这种障碍正在被克服。手机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负担的、易于使用的阅读材料获取门户。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泸月
阅读交互是移动阅读的核心因素,也是实现深层次、有意义阅读的关键所在。针对大学生移动阅读交互行为开展分析,能为高校移动阅读推广工作的成功开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社群图、中心性、凝聚子群及交互知识层次等方面对参与高校移动阅读推广活动的41位成员的交互行为进行研究。研究显示:群体移动阅读交互的密度较低且知识建构层次不高;推广人员与极少数学生构成交互的核心圈,引导、扩展了移动阅读;凝聚子群中的成员在阅读交互频率,程度及持续性等方面多优于群体整体指标。文章指出推广人员深度介入阅读交互,与"核心成员"共建扁平化的推广团队,引导凝聚子群建设将是高校移动阅读推广过程中促进读者深度阅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承冠
指出在全民阅读及移动互联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接受并使用移动阅读这一新的阅读方式。以互联网调查报告、手机阅读市场分析报告等资料为依据,阐述移动阅读与图书馆的关系,提出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全民阅读 移动阅读服务 移动图书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承冠
指出在全民阅读及移动互联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接受并使用移动阅读这一新的阅读方式。以互联网调查报告、手机阅读市场分析报告等资料为依据,阐述移动阅读与图书馆的关系,提出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全民阅读 移动阅读服务 移动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张静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农村地区全民阅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数字阅读成为农村地区最重要的阅读形式;另一方面农民阅读需求贫乏、信息素养偏低、阅读资源与服务缺失等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从政策、资源等层面提出在农民手机里装上移动图书馆、利用微信等社交网络工具推动农村地区移动阅读等策略,以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
全民阅读 移动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陈娟 邓胜利
【目的/意义】研究移动数字阅读APP用户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可有效防止用户流失,并为服务提供商在APP设计与用户管理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以移动数字阅读APP用户为调查对象,获取有效问卷384份,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其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系统质量不满意与信息质量不满意显著影响移动数字阅读APP用户退出意愿;服务质量不满意不直接影响退出意愿,但对于系统质量不满意与用户退出意愿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移动数字阅读APP提供商应该特别注意提升系统质量与服务质量。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程晓宇 刘坤锋
移动阅读已成国民阅读新趋势,而付费阅读模式的用户接受度不高。文章探究移动阅读用户付费阅读意愿影响因素,以期对国内移动阅读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托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引入个人付费意识构建付费阅读意愿影响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最终回收242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发现个人付费意识显著正向影响付费阅读意愿,娱乐性、有用性、信源可信度和社会影响显著正向影响付费阅读态度,并进一步显著正向影响付费阅读意愿,而及时性对付费阅读态度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付费阅读 移动阅读 付费意识 采纳意愿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袁曦临 王骏 孙雅楠
面对移动阅读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开始涉足移动阅读服务。本文通过基于PAD的移动阅读过程实验研究,了解移动阅读环境下读者的阅读行为及其阅读体验。实验结果表明传统阅读和移动阅读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别,作为肩负阅读推广和促进全民阅读素养提升职责的图书馆应更关注移动阅读内容资源的建设,图书馆馆员应承担与扮演移动编辑的角色。
关键词:
移动阅读 阅读行为 阅读体验 PDA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吴丹 陆柳杏
【目的】研究大学生使用不同尺寸的手机屏幕和阅读类APP对学术文献阅读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验法分析用户阅读学术文献的时间、理解率与记忆率。【结果】手机屏幕尺寸对阅读时间有影响,对阅读理解率与阅读记忆率无显著影响;APP的用户体验对阅读理解率有影响,对阅读时间与阅读记忆率无显著影响。【局限】实验用户类型和数量有限,阅读理解率与记忆率的测评方式不够客观。【结论】屏幕大小和阅读类APP影响着阅读效率的不同方面,优化移动阅读工具及APP的用户体验,可提高用户的阅读效率。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茆意宏
手机移动阅读是读者对手机等移动载体上的信息内容的认识活动,包括读者、阅读行为和读物三个组成部分。手机移动阅读的过程包括阅读需求、读物寻求和阅读利用三个阶段。影响手机移动阅读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关键词:
手机阅读 移动阅读 移动互联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玉 司国东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一种常见手段。但以学习为目的的移动阅读常会造成一些不好的用户体验,学习者需要承担较高的认知负荷。高认知负荷不但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文根据从资源建设的角度出发,为移动阅读资源设计了一种层次信息模型,并就层次信息模型的可用性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
移动阅读 资源建设 信息模型 调查研究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曾润喜 陈创
大学生是移动阅读的重要群体,对现有大学生移动阅读的研究进行述评有助于全面了解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本文选取近十年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移动阅读影响因素、社会认知、差序格局、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已有研究较好地覆盖了大学生移动阅读研究的主要方面,并取得一些共识。但是,也普遍存在理论基础不够系统、研究方法有待扩展、研究深度有待提高等现实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移动阅读 数字阅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