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2)
- 2023(15499)
- 2022(13386)
- 2021(12465)
- 2020(10503)
- 2019(23873)
- 2018(23859)
- 2017(45281)
- 2016(25194)
- 2015(28138)
- 2014(28027)
- 2013(27385)
- 2012(25060)
- 2011(22313)
- 2010(21951)
- 2009(19874)
- 2008(18988)
- 2007(16526)
- 2006(14262)
- 2005(12095)
- 学科
- 济(91644)
- 经济(91534)
- 管理(67748)
- 业(64136)
- 企(51693)
- 企业(51693)
- 方法(42609)
- 数学(37073)
- 数学方法(36673)
- 农(27162)
- 中国(24531)
- 学(23333)
- 财(23321)
- 业经(20701)
- 地方(19765)
- 农业(18348)
- 制(17351)
- 贸(17081)
- 贸易(17074)
- 易(16555)
- 理论(16402)
- 环境(14897)
- 技术(14846)
- 和(14572)
- 务(14167)
- 财务(14093)
- 财务管理(14071)
- 银(13945)
- 银行(13859)
- 融(13269)
- 机构
- 大学(346343)
- 学院(345056)
- 管理(133239)
- 济(129081)
- 经济(126159)
- 研究(117308)
- 理学(116476)
- 理学院(115071)
- 管理学(112839)
- 管理学院(112238)
- 中国(85217)
- 科学(78342)
- 京(74018)
- 农(67508)
- 所(60214)
- 业大(59754)
- 财(57296)
- 研究所(55763)
- 农业(53603)
- 中心(53473)
- 江(50125)
- 财经(46578)
- 范(46240)
- 北京(45918)
- 师范(45613)
- 院(42843)
- 经(42448)
- 州(40314)
- 技术(39079)
- 经济学(38049)
- 基金
- 项目(248146)
- 科学(192307)
- 基金(177913)
- 研究(174713)
- 家(158611)
- 国家(157284)
- 科学基金(132946)
- 社会(107734)
- 社会科(101857)
- 社会科学(101827)
- 省(98587)
- 基金项目(95781)
- 自然(89655)
- 自然科(87534)
- 自然科学(87506)
- 自然科学基金(85905)
- 划(83706)
- 教育(80486)
- 资助(72363)
- 编号(71111)
- 成果(56692)
- 重点(55876)
- 部(53085)
- 发(52459)
- 创(51562)
- 课题(49271)
- 科研(48172)
- 创新(48133)
- 计划(47752)
- 大学(45304)
- 期刊
- 济(135713)
- 经济(135713)
- 研究(95226)
- 中国(66568)
- 学报(66366)
- 农(60538)
- 科学(56742)
- 大学(48531)
- 管理(46013)
- 学学(45913)
- 财(42537)
- 农业(41526)
- 教育(39660)
- 技术(28447)
- 融(25659)
- 金融(25659)
- 业经(23575)
- 经济研究(21875)
- 财经(21615)
- 业(21334)
- 图书(18963)
- 科技(18562)
- 版(18553)
- 经(18442)
- 业大(18428)
- 问题(18110)
- 资源(15966)
- 理论(15754)
- 技术经济(15219)
- 农业大学(15045)
共检索到489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栩彬 甘春梅
[目的/意义]探索习惯、使用动机、压力与移动社交媒体沉迷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法搜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娱乐动机、社交动机显著影响移动社交媒体习惯,移动社交媒体习惯进一步显著影响移动社交媒体沉迷行为;压力也显著影响移动社交媒体沉迷行为。
关键词:
移动社交媒体 微信 影响因素 沉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凤云 徐孝娟
[目的/意义]分析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使用动机、错失焦虑(FoMO)与沉迷之间的关系,探究FoMO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为预防FoMO和沉迷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已有研究与理论推导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以具有良好信效度的相关量表为基础,结合研究情境设计量表项目;以青少年为调研对象,获取有效样本818份;基于全样本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变异检验、信效度检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分别抽取男性数据和女性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结论] 使用动机能显著正向预测FoMO和沉迷;FoMO在信息动机与沉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使用动机、FoMO与沉迷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王飞飞 张生太
用户生成内容是Web2.0环境下新兴网络信息资源的创作与组织模式,结合微信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设计,探讨移动社交媒体下用户生成内容驱动因素,对移动社交媒体的成功十分关键。基于驱动理论视角,从社会驱动、技术驱动和娱乐驱动3个层面来研究用户生成内容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对313份来自微信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社会驱动、技术驱动和娱乐驱动都显著影响用户生成内容行为。同时,社会驱动、技术驱动之间还存在交互作用。当社会驱动和技术驱动中任何一个被满足时,用户都会有生成内容行为产生。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张艳丰 李贺 彭丽徽
[目的/意义]针对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有利于帮助企业或相关组织更好地持续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开展相关的业务及公共服务。[方法/过程]基于"感知-态度-行为"研究范式,结合计划行为理论、隐私计算理论以及心流理论内容,构建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价"对移动社交媒体态度不存在显著关系;"隐私保护"和"信息过载"对移动社交媒体态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心流体验"对移动社交媒体态度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社交媒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娟 钟雨露 邓胜利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平台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用户体验,研究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可为移动社交平台设计者在进行相关产品设计时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与依据。[方法/过程]以微信为具体对象展开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18份,对影响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体验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移动社交平台的功能和交互显著影响用户体验;用户的情感感知作为中介变量,对功能、交互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显著;使用环境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局限]没有确定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时间顺序,所以只能确定相关关系,不能探讨因果关系。对有些变量的测量不够精确(如年龄),只分成几个类别,没有按实际值测度。
关键词:
移动社交平台 用户体验 微信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晓阳 冯缨 樊茗玥
文章引入移动社交媒体功能、感知趣味性和感知可信性等变量,建立TAM模型对用户微信使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对于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经典的技术接受模型依然适用;主观规范和移动社交媒体功能对移动社交媒体行为意向的影响较为显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可信性对其影响显著性程度较低;感知趣味性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用户行为意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艳丰 杨琬琛
[目的/意义]阐明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影响因素的关联路径与层级关系,为数字囤积行为研究提供理论与应用指导,为解决用户数字囤积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分析识别出16个影响因素,结合模糊ISM(解释结构模型)-MICMAC(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明晰影响因素间的内在关系与路径,构建影响因素模型,进而得出结论与建议。[结果/结论]信息稀有性、信息质量、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作为独立群因素,对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力最强,因此要解决数字囤积问题需从根本上把控信息与提升用户能力素养;感知有用性等因素一旦发生变化,自我效能、错失焦虑及个性偏好等因素也会产生相应变化,并对用户数字囤积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俊杰 叶凤云
[目的/意义]探究移动社交媒体错失焦虑症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为缓解和调节用户移动社交媒体错失焦虑症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引入信息生态理论,基于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编码,构建信息生态视角下移动社交媒体错失焦虑症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多维因素的线性关系和组态效应。[结果/结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满意度、信息过载、感知易用性以及网络社会支持、描述性社会规范均显著影响错失焦虑症,而基本心理需求和隐私泄露风险对错失焦虑症的影响不显著;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用户会受个体自身、信息范畴、技术范畴、环境范畴等多种因素组态效应的共同影响,进而产生错失焦虑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甘春梅
[目的/意义]以微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方法,以期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与特定功能使用的关系。[方法/过程]通过访谈法和焦点小组法来确定微信使用的动机因素以及用户对微信功能的使用;并通过问卷搜集250份有效样本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来验证不同动机要素与各功能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结果发现,不同微信功能的使用受到不同动机的驱使;而用户对微信一般性使用的影响因素与对特定功能使用的因素也不同。具体来说,娱乐显著影响用户对群聊、评论和分享功能的使用;消磨时间显著影响用户对朋友圈、评论和点赞功能的使用;社会互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汪琼 陈伟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以满足人的信息交互为手段,通过不断挖掘用户需求,创新应用功能,实现对现实生活的映射,使社交媒体迅速成为人们广泛认同的一种交流方式。分析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对图书馆行业的影响;分析图书馆行业利用社交媒体的现状。研究社交媒体与图书馆行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出社交媒体图书馆的概念及建设思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少博 韩路遥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APP的不断普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用户移动搜索的重要平台。对社交媒体APP用户的移动搜索体验展开研究,有助于完善用户移动搜索体验,丰富相关理论研究。[方法/过程]基于用户完整搜索过程(如目的、动机、搜索过程、结果采纳等)设计访谈问题,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构建社交媒体APP用户移动搜索体验理论框架。[结果/结论]用户个体、信息特性、系统3个主范畴对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移动搜索体验产生直接的影响;使用环境对用户个体产生影响,特别是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而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研究结论对社交媒体APP改善搜索功能、提升用户搜索体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滢 邓春平 郭馨梅 卢奇
虚拟团队是一种重要的团队形态。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和移动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对虚拟团队的知识共享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在梳理了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及使用的IT技术研究现状基础上,引用TMS理论视角,分析了移动社交媒体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移动社交媒体这一新兴重要媒体形式应用于虚拟团队的理论,对企业采纳移动社交媒体进行虚拟团队的知识共享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孟猛 朱庆华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移动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洞察用户真正兴趣和心理需求,培养用户习惯等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文整合扩展的ECM-ISC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及习惯,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微信用户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共回收234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在排除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下,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评估,并对研究假设和调节效应进行验证。[结果/结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朱晓东 张宁
社交媒体档案是信息时代一种新的记录类型。本文将档案学与法学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基于证据视角,以微信为例,简要分析了社交媒体档案的特点,择其要点解读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社交媒体档案作为法律证据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社交媒体档案管理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证据 社交媒体档案 微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云 茆意宏
以南京地区高校学生为对象,调查研究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中存在的沉迷现象,发现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移动阅读沉迷问题,男生、文科生和年龄越小、学历越低的大学生更易于沉迷移动阅读。从读者自身和服务机构两方面分析高校学生移动阅读沉迷现象的成因,提出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移动阅读引导和加强移动阅读服务管理等对策。
关键词: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沉迷 手机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