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57.107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81)
2023(12320)
2022(11060)
2021(10595)
2020(9104)
2019(20570)
2018(20748)
2017(40408)
2016(21952)
2015(24911)
2014(24893)
2013(24356)
2012(21911)
2011(19620)
2010(19707)
2009(17913)
2008(17250)
2007(15107)
2006(13084)
2005(11271)
作者
(62384)
(51824)
(51714)
(48983)
(32978)
(24801)
(23426)
(20498)
(19661)
(18525)
(17755)
(17197)
(16338)
(16288)
(15996)
(15692)
(15510)
(15429)
(14791)
(14678)
(12874)
(12644)
(12506)
(11754)
(11608)
(11509)
(11433)
(11412)
(10395)
(10183)
学科
(85493)
经济(85399)
管理(64730)
(59331)
(50183)
企业(50183)
方法(43847)
数学(38260)
数学方法(37581)
(22142)
中国(21195)
(20146)
(19332)
业经(18530)
环境(16769)
地方(16685)
理论(16618)
(14946)
贸易(14938)
农业(14735)
(14694)
(14536)
(13921)
技术(13711)
(13478)
(13000)
财务(12921)
财务管理(12897)
企业财务(12166)
教育(11443)
机构
学院(306473)
大学(306250)
管理(125319)
(115668)
经济(113039)
理学(109807)
理学院(108624)
管理学(106316)
管理学院(105780)
研究(95949)
中国(69716)
(64853)
科学(62406)
(51234)
(47602)
(47017)
业大(46888)
中心(44011)
研究所(43864)
(43076)
财经(42056)
北京(40725)
(40532)
师范(40176)
(38208)
农业(36912)
(35696)
(35131)
经济学(33831)
技术(33784)
基金
项目(216866)
科学(170503)
研究(157293)
基金(156715)
(136276)
国家(135163)
科学基金(117059)
社会(97120)
社会科(91966)
社会科学(91937)
(85911)
基金项目(83428)
自然(78236)
自然科(76438)
自然科学(76424)
自然科学基金(74992)
教育(73678)
(71939)
资助(65751)
编号(65213)
成果(52023)
重点(48021)
(46988)
(45085)
(44844)
课题(44511)
创新(41871)
科研(41635)
大学(40558)
项目编号(40423)
期刊
(119643)
经济(119643)
研究(83182)
中国(56405)
学报(48601)
管理(44817)
科学(44529)
(42007)
(37615)
教育(36820)
大学(36554)
学学(34366)
农业(29776)
技术(28556)
(20925)
金融(20925)
业经(20508)
财经(19190)
经济研究(19107)
图书(18376)
(16212)
科技(15446)
(15363)
问题(15294)
理论(15124)
技术经济(14933)
统计(14623)
实践(14104)
(14104)
资源(14059)
共检索到42773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微   赵旭   张晓君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受众的参与行为标定仍未出现较为完备且广泛被接受的方法,提出并设计网络舆情受众B-S画像作为参与行为标定的方法。[方法/过程]对受众画像模型进行多维解析,分别构建参与行为识别模型、情感特征分析模型,并将其融入至传统用户画像方法,最后提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受众画像模型框架。[结果/结论 ]网络舆情受众画像模型能够为网络舆情受众参与行为研究向纵深多维度发展提供指引,也能够从实践层面,为舆情管理部门从更科学的视角对受众行为进行观察、测量与标定提供工具。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凯  荣莉莉  郭文强  刘泉  颜克胜  
当前,舆情传播模型及其演化研究大多是从在线社会网络(线上网络)或物理接触网络(线下网络)单一角度考虑。然而,现实中的舆情传播同时发生在线上网络和线下网络中,单一网络结构不能完整地反映更符合实际的舆情传播动力学模型。为此,本文构建了线上线下的双层耦合网络模型,并结合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层间对称和非对称的促进-抑制舆情传播机制。数值和实例分析的结果较好地验证了理论解析:(1)对称传播机制中,同配和异配层间连接模式促进了线上线下网络中的舆情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有趣的是,耦合小世界网络中始终产生最有效的传播;(2)非对称传播机制中,同配连接模式对线上线下网络中舆情传播的抑制作用大于异配连接。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王高飞  李明  
移动社交网络的兴起与发展促使网络舆情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产生与演化。为科学有效地对移动社交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控制,在详细分析移动社交网络舆情自身特点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分析法相结合,构建基于AHP-模糊综合分析的移动社交网络舆情预警模型。并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该事件的预警等级为"特别严重,Ⅰ级",这与专家对该事件预警等级的定性相吻合,从而较好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晰巍  邢云菲  赵丹  赵军  
[目的]随着4G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成为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新媒介。对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路径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剖析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对强化网络舆情管控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基于信息传播路径理论,以新浪微博热点话题为例,使用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aPI开放平台获取新浪微博数据,采用GePhI软件绘制舆情信息传播云图,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移动端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路径以多级传播型为主,移动端用户节点具有更强的用户影响力。研究在理论层面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理论传播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在实践层面对政府加强移...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晰巍  张柳  文晴  王楠阿雪  
了解和掌握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用户情感演化规律及构建情感演化模型,对相关部门加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监管和正确引导网络舆情走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朴素贝叶斯模型,以训练词向量、文本预处理、训练朴素贝叶斯、性能测评为处理过程,从词频、地域和时间三个可视化维度构建基于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用户评论情感分析模型;以新浪微博"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话题为例进行可视化分析情感演化过程研究。本文所构建的情感分析模型能有效运用于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用户情感演化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浪微博用户对"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话题主要呈现正向情感,同时直辖市、沿海省份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等经济欠发达省份对话题态度更加乐观。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夏一雪  兰月新  刘冰月  瞿志凯  
[目的/意义]面向大数据研究多个网络传播平台之间网络舆情信息交互模型,能够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趋势以及网络信息在多个平台之间的传播规律,为政府治理网络舆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定性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交互机理,通过定义交互系数,基于微分方程理论构建网络舆情信息交互模型,并应用差分回归法对各个媒体平台的网络舆情信息交互趋势开展预测。[结论/结果]经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构建的信息交互模型及趋势预测方法是可行的,以上理论研究可为政府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制定网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峰英  张旸  
关键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新  邓贵仕  佟斌  
本文考虑个体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个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舆情传播模型。模型假设网络中每个个体的初始状态只有两种情况,并且在单位时间步内只选择一个邻居进行交流,并以概率λ接受该邻居的意见。解析结果显示存在概率λc使得网络中持某种观点人数比例的期望值是一个常数,而其它状态下系统中所有个体的意见都会达成一致。本模型有助于衡量某给定社会网络中舆论传播的快慢程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菊玲  勒中坚  薛圈圈  
首先建立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指标,在此基础上,将BP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运用到网络舆情危机预警中,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警模型,实现网络舆情的安全态势的定量评判。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结合具体实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建华  周斯琦  
[目的/意义]探究个体决策的有限理性对于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从网民心理的微观层面来构建网络舆情传播模型。[方法/过程]以病毒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引入考虑个体心理参照点的前景理论,构建网络舆情传播模型,并求解模型的基本再生数,进行数值仿真对基本再生数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结论]网络舆情传播扩散规模,与微博用户接触到的接触消极微博内容的比例β、相关舆情事件评论或转发中传达负面情绪的评论内容占比p、被感染网民的自愈率q等有密切关系。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菲  柯平  高海涛  张琦  宋佳  
[目的 /意义]研究在互联网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及传播规律,使社会网络分析法在今后的舆情信息研究中能够更好地被应用,使其理论和方法更加完善,也能对移动环境下舆情传播监管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 /过程]在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Gephi软件)结合新浪微博"大学生理财"的话题所采集的基础数据,对移动网络环境下舆情传播特征、过程、规律进行实证研究,参考研究结论提出具体监管对策。[结果 /结论 ]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于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说明了移动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霁阳  张鹏  兰月新  钟义勇  
[目的/意义]舆情反转现象的频发消耗了网民的信任感,降低了网民在网络世界的安全感。基于舆情大数据对反转现象进行及时的分析识别,对营造健康安全的互联网舆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对舆情反转的特征与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主题演化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主题聚类模型LDA与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单元(GRU)的舆情反转实时识别模型(DDPOR)。首先根据时间窗口采集实时文本数据,利用主题模型动态计算事件的当前言论较于先前观点的主题吻合度。随后结合文本时序特征,利用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完成反转判定,实现网络舆情事件的反转预测。最后选取27个经典舆情反转案例开展实证分析,检验模型对反转的识别率与灵敏度。[结果/结论]实验表明,DDPOR可以及时地实现舆情反转的自动化识别,识别准确率高达90.54%,优于其他对比模型,且对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与管控具有一定实战价值。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马捷  胡漠  张世良  杨沛  
文章在给出廉政网络舆情危机等级评价模型构成维度的基础上,构建廉政网络舆情危机等级评价模型,明确其优先级运算方法。以"张昆生严重违纪"与"社保局科员私吞九百万养老金"两起廉政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为例,对其舆情危机等级进行判定,证明构建的廉政网络舆情危机等级评价模型合理有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邢云菲  赵丹  李嘉兴  
[目的/意义]研究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为相关部门加强社会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3个属性出发,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雾霾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对比分析;在应用研究层面,以新浪微博中雾霾话题信息为例,采用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API开放平台获取新浪微博数据,使用Gephi软件及数理统计分析工具绘制有关图表。[结果/结论]揭示了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点,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中的有效性,并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实践层面移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邢云菲 赵丹 李嘉兴  
[目的/意义]研究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为相关部门加强社会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 3个属性出发,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雾霾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对比分析;在应用研究层面,以新浪微博中雾霾话题信息为例,采用 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 API开放平台获取新浪微博数据,使用 Gephi软件及数理统计分析工具绘制有关图表。[结果/结论]揭示了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点,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中的有效性,并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实践...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