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6)
2023(2196)
2022(1811)
2021(1764)
2020(1333)
2019(3298)
2018(3218)
2017(6764)
2016(3588)
2015(4097)
2014(4154)
2013(4198)
2012(3797)
2011(3428)
2010(3439)
2009(3249)
2008(3202)
2007(3145)
2006(2735)
2005(2650)
作者
(10183)
(8713)
(8325)
(8063)
(5398)
(3993)
(3793)
(3458)
(3223)
(3108)
(2946)
(2850)
(2690)
(2678)
(2672)
(2652)
(2574)
(2437)
(2416)
(2248)
(2068)
(2055)
(2023)
(1911)
(1902)
(1885)
(1857)
(1725)
(1709)
(1686)
学科
(17716)
经济(17701)
(11029)
管理(10435)
方法(9092)
数学(8443)
数学方法(8404)
(8173)
企业(8173)
(5088)
中国(4639)
(4585)
市场(4286)
(4245)
(4083)
劳动(4078)
(4027)
贸易(4023)
(3968)
银行(3956)
(3934)
金融(3932)
(3895)
(3838)
农业(3001)
(2987)
博弈(2946)
博弈论(2946)
制度(2707)
(2707)
机构
大学(55848)
学院(54288)
(28094)
经济(27640)
管理(23287)
理学(19879)
理学院(19718)
管理学(19502)
管理学院(19399)
研究(17418)
中国(16090)
(13521)
(11136)
财经(10863)
(9941)
经济学(9614)
中心(8696)
经济学院(8640)
(8387)
财经大学(8334)
科学(7700)
(7690)
(7601)
金融(7499)
研究所(7219)
北京(7156)
(7108)
商学(6578)
商学院(6503)
业大(6322)
基金
项目(33207)
科学(27275)
基金(26672)
研究(23841)
(22596)
国家(22436)
科学基金(20157)
社会(16939)
社会科(16196)
社会科学(16188)
基金项目(13829)
自然(13137)
自然科(12895)
自然科学(12892)
自然科学基金(12697)
资助(11854)
(11319)
教育(11142)
(9660)
编号(9116)
(8323)
教育部(7659)
国家社会(7346)
人文(7295)
成果(7196)
重点(6798)
(6664)
大学(6660)
(6574)
社科(6507)
期刊
(30131)
经济(30131)
研究(17857)
中国(11979)
(10530)
(9938)
金融(9938)
管理(9306)
科学(6765)
财经(6554)
学报(6186)
(5989)
(5587)
大学(5164)
经济研究(5050)
学学(5006)
业经(4211)
理论(4209)
问题(3991)
技术(3965)
(3754)
实践(3695)
(3695)
农业(3688)
国际(3271)
技术经济(3109)
商业(3049)
统计(3006)
世界(2897)
(2590)
共检索到86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林婷  
本文分析了用户在移动支付市场认知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市场认知的评价模型,提出了满足交易双方细分化需求的、强化产业链中各主体间的合作的、具有较高安全性、应用普适性和优质用户体验的移动支付发展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代晓慧  
移动支付是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金融支付服务融合发展的结果,它填补了传统金融支付服务的空白,已成为信息服务领域新的消费增长点移动互联网已形成新的信息消费热点移动互联网是当今创新最活跃、渗透性最强、影响面最广的领域,我国正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是移动互联网用户不断增加。据统计,截至2013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于海滨  
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成熟型双边市场特征,但由于其较强的交叉网络外部性,更加具备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形成了显著的行业壁垒。自2010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多部规章和多份规范性文件来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不断完善对支付机构的监管举措。以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龙头企业的“结构-行为”为分析出发点,引入双边市场的平台概念,运用微观经济模型推导,解释集团内部交叉补贴是形成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掠夺性定价的原因,针对掠夺性定价的具体危害以及当前存在的监管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制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不当竞争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月波  
移动电子商务是指人们利用移动电话或其他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来实现网上交易。移动电子商务可以真正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杰  凌冰  
存在的问题移动支付安全性有待提升。目前移动支付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手机病毒、木马的侵袭,或者支付软件自身存在的漏洞,导致客户信息被篡改或盗用,造成资金损失;二是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开放,无线网络没有特定界限,移动数据传输保密性问题突出;三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付玲  马培  
国库信息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与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商业环境的日益成熟,不断驱动着财税服务领域与移动支付的高效融合和实践,为预算收入缴库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支付路径,但其仍存在资金清算和信息交换传输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对当前移动支付缴库应用进行优化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志超  李艺菲  
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后,中国将减贫事业的重心转向“相对贫困”。数字经济背景下,移动支付将互联网、终端设备、金融机构有效地联合起来。基于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移动支付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选取社区内除自身以外使用移动支付家庭的比重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估计。研究发现,移动支付能够显著缓解相对贫困,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相对贫困概率下降约15.2%。机制分析显示,移动支付通过提高金融可及性和缓解流动性约束帮助家庭摆脱相对贫困,使用移动支付有助于灵活就业和自雇佣就业进而帮助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移动支付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家庭、低教育水平家庭的相对贫困产生更大的缓解作用。据此提出,应该提升地区数字化水平,提高家庭金融可及性,降低金融排斥,使得弱势群体也能够享受数字经济福利,以此缓解相对贫困问题,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伟  
"人们往往对于一个新兴行业容易犯的错误是短期过于乐观,长期过于谨慎"移动支付业务呈现的发展趋势移动支付作为电子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热点,一直受到国内金融业各方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以及金融IC卡的广泛应用,为我们打开了移动支付的创新之门,移动支付也逐渐成为金融IC卡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以及金融IC卡的多应用普及,改变支付业务模式的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涛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深刻改变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方式。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居民日常消费使用的主要支付方式,2020年使用移动支付的60岁以上用户占比为3.4%,比上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创新为核心特色的新模式、新业态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的协调,还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中都蕴含了以数字化变革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居民福利改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线索。与之相应,近年来我国金融数字化转型速度不断加快,其中支付清算作为核心金融基础设施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广见  李振宇  韩亚龙  
移动支付缴库主要是指在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电子化入库的基础上,通过银联云闪付、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方式缴纳预算收入,预算资金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为通道实时入库。当前移动支付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移动支付已成为我国支付体系中发展最快的支付方式,未来移动支付缴库有可能成为预算收入缴入国库的主要方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喆  周钰翔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逐渐趋向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成为电子商务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入手,对当前移动支付业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促进移动支付业务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松立  伊玫瑰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独特的营销模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本文比较了传统网络支付与线上支付的差异,阐述了移动支付发展呈现的特点,通过移动支付差别化优势图分析了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力,发现移动支付在潜在用户、营销能力、社交黏性、交易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移动支付也存在用户转化率低、不够安全、辅助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为移动支付的发展与完善提出理论支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骆文月   高瑜   寇海洁  
提高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从感知风险的视角探讨了移动支付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移动支付显著促进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财务风险、时间风险、隐私风险等主观感知风险是移动支付影响家庭金融参与的重要渠道;金融市场类型、本地创业氛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家庭外部因素,以及家庭决策者的风险偏好、金融市场信息、教育水平等家庭内部特征,是导致移动支付对家庭金融参与异质性影响的重要原因,并且家庭内部特征的影响显著高于家庭外部因素。机制分析发现,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可能性远高于不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提高家庭的风险偏好、金融信息、教育水平对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边际效应高于不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向宁  孙秋碧  
基于双边市场和信息技术采纳理论,分析影响零售商采纳移动支付意愿的因素,建立零售商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实证。在信息技术采纳研究范式下,以应用于组织采纳的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为基础,融入创新扩散理论中的关键变量以及对零售商决策起重要作用的成本因素,验证了相对优势、兼容性、任务技术匹配对零售商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以及复杂性、成本对零售商采纳意愿的负向影响。在考虑双边问题的研究范式下,基于需求互补性和交叉网络外部性的特征,提出并验证了消费者采纳行为意愿对零售商采纳行为意愿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