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57)
2023(12861)
2022(10846)
2021(10012)
2020(8700)
2019(19010)
2018(18645)
2017(36705)
2016(19328)
2015(21262)
2014(20497)
2013(20114)
2012(18134)
2011(15956)
2010(15580)
2009(14042)
2008(13351)
2007(11509)
2006(9343)
2005(7666)
作者
(51069)
(42900)
(42725)
(40639)
(27408)
(20686)
(19289)
(16655)
(16285)
(15105)
(14527)
(14518)
(13386)
(13382)
(13268)
(13031)
(12711)
(12657)
(12432)
(12332)
(10360)
(10281)
(10263)
(9867)
(9723)
(9572)
(9429)
(9047)
(8609)
(8495)
学科
(81480)
经济(81394)
管理(59757)
(59494)
(49036)
企业(49036)
方法(45837)
数学(41842)
数学方法(41410)
(23291)
(20055)
中国(19657)
技术(16731)
业经(16152)
(15006)
贸易(15001)
(14579)
(14388)
(14385)
财务(14350)
财务管理(14322)
农业(13876)
企业财务(13769)
(13477)
地方(13205)
(13072)
银行(13045)
(12731)
金融(12726)
(12403)
机构
大学(264777)
学院(264180)
(115925)
经济(114093)
管理(109887)
理学(97649)
理学院(96772)
管理学(95236)
管理学院(94734)
研究(79025)
中国(60111)
(52875)
(51135)
科学(45888)
财经(44086)
(40574)
(38713)
中心(38368)
经济学(38185)
业大(38017)
(36400)
(35853)
经济学院(34918)
财经大学(33571)
研究所(33496)
商学(31163)
商学院(30882)
(30551)
农业(30521)
北京(30408)
基金
项目(192127)
科学(155689)
基金(146369)
研究(136955)
(126904)
国家(125914)
科学基金(111687)
社会(93037)
社会科(88708)
社会科学(88690)
基金项目(77463)
(73535)
自然(72924)
自然科(71446)
自然科学(71429)
自然科学基金(70216)
教育(63889)
(61573)
资助(59586)
编号(51776)
(43920)
(42633)
重点(42262)
国家社会(40385)
创新(40074)
(39384)
成果(39198)
教育部(39010)
人文(38030)
科研(37675)
期刊
(109489)
经济(109489)
研究(70304)
中国(43685)
(40659)
管理(39936)
学报(38939)
科学(36883)
(32337)
大学(31043)
学学(29854)
(24068)
金融(24068)
技术(22843)
农业(22012)
财经(21926)
教育(20213)
经济研究(19964)
(18800)
业经(17965)
问题(14543)
统计(14522)
(13877)
商业(13440)
技术经济(13360)
科技(12307)
理论(12177)
(11967)
决策(11873)
(11761)
共检索到357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卫彦琦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变革,数字经济下的居民消费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此,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以及样本城市卫计委公布的COVID-19病例数据,探讨了疫情冲击下移动支付对于居民消费的异质性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COVID-19疫情对居民消费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高度依赖于消费市场的城市居民,而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然而,移动支付对城乡居民的消费促进作用均有显著提升,同时移动支付对于城市居民的消费提升的边际效应显著高于农村居民。为此,本文提出政府应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平台的建设、推动农村移动支付的深入普及以及出台移动支付优惠政策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远卓  张红地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病毒肺炎,相对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传染性更强,蔓延省域更广,确诊人数更多。目前,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疫情,并且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由于我国政府在应对此次疫情上采取了有力措施,此次抗击疫情的周期有望缩短。我们预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集中在2020年第一季度,从第二季度起经济将会逐渐恢复正常。那么如何消除此次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今年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点  邢晓荣  刘博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稳定带来深远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全球农业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较强韧性,生产、贸易、供应链较为平稳,整体表现好于其他行业。粮食等农产品需求的刚性特质、各国的危机干预和积极应对、农业供应链条的相对扁平以及快速复苏的中国农产品需求,都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尽管如此,全球农业发展还面临疫情反复、灾情多发、政策多变等多重现实挑战,发生全球或区域性粮食危机、国际治理失位等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点  邢晓荣  刘博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稳定带来深远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全球农业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较强韧性,生产、贸易、供应链较为平稳,整体表现好于其他行业。粮食等农产品需求的刚性特质、各国的危机干预和积极应对、农业供应链条的相对扁平以及快速复苏的中国农产品需求,都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尽管如此,全球农业发展还面临疫情反复、灾情多发、政策多变等多重现实挑战,发生全球或区域性粮食危机、国际治理失位等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洪波  邸建亮  王冉  
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运行带来严重冲击,居民消费大幅下滑,促进居民消费加快恢复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和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全国住户调查数据和2020年5月开展的关于居民消费的重点调查数据,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深入研究疫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及其时间变化趋势,以及疫情影响居民消费各项因素的贡献大小,探讨疫情影响居民消费的内在机制和途径。研究表明,疫情暴发后的17周内(2020年1月20日至5月中旬),现金口径的居民消费支出平均下降19.5%,疫情暴发后第1周居民消费支出增加,第2周至4周内下降最为严重,第5周开始明显反弹并保持波动恢复态势,但至5月中旬仍未恢复到正常增长路径。消费项目限制因素、收入下降因素、风险意识上升因素和消费场景变化因素对居民消费平均降幅的贡献率分别为29.6%、29.4%、15.9%和13.0%。居民收入以外的因素,即疫情对经济社会环境和居民消费心理的影响,是疫情暴发后居民消费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琪延  张珊  
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居民消费结构的跨期变化。理论模型证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收入不确定性会带来资金流动性约束加大,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者异质性也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分位数回归和分解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缩小了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且性别、年龄和婚姻等个体特征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方式不同。因此,本文从维持利率稳定、提高收入水平和细分消费市场三个角度提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升级居民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史丹  李少林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识别、测度和提升微观企业生存韧性,是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201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指标降幅与恢复增长所需时长作为企业生存韧性的观测指标,首次运用断点回归与双重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韧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受突发疫情影响,反映上市公司生存韧性的指标呈现出“V”型波动,疫情影响在2~3个季度之后基本得到恢复,表明企业生存具有强大韧性;从地区看,疫情冲击对湖北影响最大,部分疫情轻度地区疫情防控存在“层层加码”现象;从行业看,疫情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产生的冲击最大;从产权主体看,疫情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规模看,疫情冲击对大型企业成长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中型企业,而对中型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大型企业,疫情冲击对小型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表明小型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较强的生存韧性。本文认为,应根据企业生存韧性和企业特征选取差异化帮扶政策,科学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彩玲  王泰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给世界各国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带来挑战的同时,严重冲击了各国的社会经济活动。为应对疫情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埃及政府积极采取疫情防控措施,推进经济复苏,使埃及疫情在初期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稳步复苏。埃及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薄弱、经济固有缺陷明显以及新冠病毒易变性特征影响着埃及政府的疫情治理成效。2020年12月下旬,埃及疫情再次反弹。埃及政府只有坚持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事业;抓住机遇,保障经济供应链安全、扩大需求侧改革;践行多边主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阈展开国际合作,才能在疫情与全球化危机中实现突破、稳步前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丰晓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对我国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这只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我国旅游业敏感却不脆弱的基本预期和判断,疫情过后我国旅游业仍将极具韧性地呈现快速复苏势头。与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相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更加严重,一定要在高于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的预估下,客观吸取非典型肺炎疫情时期经验教训,更加充分地考虑应对之策。对政府而言,既要充分加强危机管理,引导企业自救,强化政策支持,又要分预案、分区域、分市场提早谋划;对旅游相关企业而言,既要积极担当,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又要积极开展经营自救,对疫情结束后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动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在产业复苏中抢抓机遇做好准备。此外,还要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在创新应用、供需对接、旅游管理等方面催生的改革机遇,化危为机,推动旅游业进一步改革升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倩  赵文琪  秦光远  程宝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还要打好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防控战。文章基于161份木业企业调查问卷,旨在全面了解疫情对木业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冲击,并分析不同类型木业企业对帮扶政策的差异化需求,以期协助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的政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物资短缺是当前木业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但不同类型的木业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此外,木业企业迫切需要政府的相关帮扶政策,其中对税金贷款、税费社保费减免或延迟缴纳、增加信贷等金融支持、援企稳岗补贴等帮扶政策的需求最为强烈。企业所属地区、行业以及企业经营类型、销售类型等特征也对帮扶政策的需求程度具有显著性影响。文章进而结合木业企业所处的经营困境提出:(1)为中部地区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木业企业增加防护物资和防护指导;(2)合理疏通西部地区木业企业或规模以上中型木业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渠道;(3)加大对木业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和资金扶持等纾困举措,以实现林业企业的有序复工复产,刺激国内外需求的恢复性增长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杰长  肖宇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不可替代的组成单元,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但春节前夕爆发的这场肺炎疫情,给一直以来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增长按下了"暂停键",大量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现金流的冲击、生产成本递增、用工难题显现、出口订单萎缩、线上模式冲击。为了全面对冲疫情对中小企业的潜在影响,从短期来看,需要做好金融支持、进行税费减免、做到依法防疫、推广远程办公、搞好出口扶持。从长期来看,政策出台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避免"大水漫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予出口企业全方位支持,避免中国制造脱离全球供应链,鼓励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莉莉  刘晨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高强度的外部冲击,对企业绩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2018-2021年第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能够降低疫情对企业绩效的不利影响,疫情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企业中比较明显,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疫情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防范效应在传统行业中更为显著,疫情通过投资效率负向影响企业绩效,而内部控制在影响机制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内部控制缺陷作为自变量、断点回归和安慰剂检测的结果证明了结果的稳健性。基于此,提出疫情背景下企业调整和优化发展战略、修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震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带来的冲击是短期的,但相比于2003年非典疫情的冲击更为严重和复杂,其主要原因是就业格局和就业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服务业就业、没有明确雇佣关系的灵活就业、小微企业就业增多,以及外出农民工等成为主要的就业群体,而就业保护和社会保障体系对这部分就业群体的覆盖不足,这导致应对疫情冲击的"稳就业"措施在实施中面临政策可及性差、治理能力欠缺等问题。为提升"稳就业"措施实施的效果,有效应对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更多关注弱势人群和重点群体,创新治理模式,搭建"政府—社会(社区)—个人"的治理链条,提升治理效能。同时,在疫情期间捕捉就业和社保体系存在的漏洞和发展困境,促进我国就业保护和社会保障的长期改革,使其适应就业格局和就业模式的变化,并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弹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佟家栋  盛斌  蒋殿春  严兵  戴金平  刘程  
在世界经济处于长期低迷状态并竭力寻求增长动力之时,新冠肺炎疫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强烈的负面冲击,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打断了已经倍受质疑的全球价值链。但是中长期来看,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全球的数字经济投资,以及中国深化发展完整、高效和安全的国内价值链体系都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关键词: GVC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晋阳  罗博文  魏立乾  罗剑朝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已从攻坚克难联防联控阶段转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有序推进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情况下,如何消解新冠肺炎疫情给"三农"带来的影响,精准施策、多点发力,实现"三农"恢复性增长和经济常态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论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的特点、国内外疫情态势等,全面剖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发展造成的冲击及影响,从供给侧、需求侧、均衡侧等三个层面提出了抑制疫情对"三农"发展冲击的若干建议,为农业生产的全面恢复和持续稳定发展,助力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