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6)
- 2023(11657)
- 2022(10393)
- 2021(9784)
- 2020(8156)
- 2019(18911)
- 2018(18759)
- 2017(36781)
- 2016(19764)
- 2015(22229)
- 2014(22126)
- 2013(22108)
- 2012(20099)
- 2011(17977)
- 2010(17772)
- 2009(16039)
- 2008(15440)
- 2007(13335)
- 2006(11656)
- 2005(9965)
- 学科
- 济(81560)
- 经济(81459)
- 管理(58773)
- 业(56923)
- 企(45899)
- 企业(45899)
- 方法(42403)
- 数学(37424)
- 数学方法(37091)
- 农(23267)
- 财(20718)
- 中国(19737)
- 业经(17291)
- 农业(16276)
- 学(16208)
- 地方(15962)
- 贸(13968)
- 贸易(13962)
- 理论(13697)
- 易(13519)
- 务(13254)
- 制(13249)
- 财务(13193)
- 财务管理(13167)
- 技术(12672)
- 环境(12661)
- 企业财务(12574)
- 和(12488)
- 银(11116)
- 银行(11075)
- 机构
- 大学(281531)
- 学院(278711)
- 管理(117693)
- 济(112189)
- 经济(109827)
- 理学(103370)
- 理学院(102348)
- 管理学(100738)
- 管理学院(100249)
- 研究(86766)
- 中国(64623)
- 京(58814)
- 科学(53160)
- 财(50222)
- 农(43130)
- 业大(42324)
- 所(41760)
- 财经(41687)
- 中心(40358)
- 江(38894)
- 研究所(38177)
- 经(38176)
- 北京(36833)
- 范(35630)
- 师范(35321)
- 经济学(33660)
- 农业(33554)
- 州(31849)
- 院(31479)
- 财经大学(31349)
- 基金
- 项目(197821)
- 科学(156624)
- 基金(145712)
- 研究(145486)
- 家(125640)
- 国家(124612)
- 科学基金(108781)
- 社会(92181)
- 社会科(87373)
- 社会科学(87350)
- 基金项目(78113)
- 省(75952)
- 自然(71494)
- 自然科(69848)
- 自然科学(69835)
- 自然科学基金(68629)
- 教育(67326)
- 划(63743)
- 资助(60459)
- 编号(59816)
- 成果(47479)
- 部(44465)
- 重点(43047)
- 创(40952)
- 发(40550)
- 课题(39630)
- 教育部(38767)
- 人文(38198)
- 创新(38048)
- 科研(37861)
- 期刊
- 济(114449)
- 经济(114449)
- 研究(79250)
- 中国(50395)
- 学报(42525)
- 管理(40739)
- 科学(39292)
- 农(37997)
- 财(36099)
- 大学(32726)
- 学学(30606)
- 教育(30232)
- 农业(26410)
- 技术(24290)
- 融(22350)
- 金融(22350)
- 财经(20038)
- 业经(18947)
- 经济研究(18107)
- 经(16874)
- 图书(16599)
- 问题(15101)
- 理论(15050)
- 实践(13929)
- 践(13929)
- 技术经济(13712)
- 科技(13234)
- 业(13142)
- 资源(12413)
- 现代(12248)
共检索到389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鲁川 孙凯 王菲 张新芳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移动搜索已成为用户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以此为背景,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理论分析。基于Bhattacherjee(2008)的扩展ECM-ISC模型,提出并证明了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揭示了移动搜索信息系统的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等外生因素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以及期望确认的影响,用户的自我功效等个体特性对其持续使用意图的影响,促成因素等对其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以及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和行为与满意度、用户使用后的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等内生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图4。表1。参考文献36。
关键词:
移动搜索用户 信息行为 行为模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美玲 白兴瑞 林艳
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发展为移动学习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许多企业、学校等纷纷关注和开发移动学习系统和平台,各种移动应用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系统能否被长期广泛地使用,与用户的初始接受行为、持续使用行为等有很大关系。本文在Bhattacherjee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移动学习的相关特性,增加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移动性价值变量,构建了移动学习用户持续使用研究模型,设计问卷并以本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数据,利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和Amos 18.0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进行信效度分析、验证模型假设,找出影响移动学习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关键性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顺波 张云 臧金帆
[目的 /意义]新信息技术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是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系统概括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现状能够为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过程]以国内外文献调研与分析为基础,厘清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基础理论及影响因素。[结果 /结论]1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期望确认模型等理论与模型是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2影响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因素包括用户个人因素、移动商务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及多方面综合因素;3现有研究还存在着部分研究样本数量及代表性不够、大多采用截面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局限在认知范畴等不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一鸣 李倩
[目的/意义]提取用户移动端网络搜索系统使用及切换的完整路径,揭示不同网络搜索系统使用路径在过程、结果等方面的差异。[方法/过程]采用实验研究法,并结合问卷与访谈,从移动端搜索系统使用的视角,设计两个不同主题下的复杂搜索任务,以搜索系统作为节点对用户的搜索系统使用路径进行提取,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发现并总结移动端用户搜索系统使用路径的多种特定模式,从搜索过程、搜索结果、探寻式搜索表现3个方面对每种模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结论]移动端用户在不同的任务主题下对搜索系统的偏好存在差异,用户搜索系统使用路径存在特定的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用户对搜索路径的评价存在差异。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明均仁 郭财强
动态跟踪与比较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愿及其差异,对于改进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降低用户流失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基于移动图书馆使用特征,构建TAM扩展模型、设计问卷并在已开通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武汉高校发放问卷,收集同一批用户间隔半年使用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动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用户使用周期的延长,TAM模型对于移动图书馆来说依然具有动态普适性,扩展变量影响用户动态使用意愿,移动图书馆用户的使用行为意愿具有动态差异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鲁川 孙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移动搜索已经成为用户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也逐渐成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新热点。文章以此问题为背景,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基于扩展的ECM-ISC得到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理论模型,以期概括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微观机理。该模型归纳移动搜索信息系统的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等外生因素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以及期望确认的影响;用户的自我功效等个体特性对其持续使用意图的影响;促成因素等对其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和行为与满意度、用户使用后的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等内生性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海锋
[目的/意义]移动搜索已成为满足信息需求的重要手段,相对于固定的桌面搜索行为,移动搜索行为体现出了一些特有的特征。[方法/过程]为了探讨移动搜索行为的研究现状,文章构建了用户移动搜索行为模型,并以此为框架对用户移动搜索行为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述评。主要涉及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的搜索过程、搜索结果的评价和处理3个方面。[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移动搜索深深地扎根在时空和社会环境中,移动搜索不仅查询主题丰富,更重要的是不断改变着人们实现信息需求的行为方式。同时也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移动搜索 用户行为 信息需求 行为模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余小萍
移动互联时代,移动搜索行为的泛在化昭示着用户信息行为的嬗变,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文章在对移动搜索行为进行界定的基础之上,以用户、情境、动因、方法四大关键视角为线索,对其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综述,并对未来移动搜索行为的研究对象向两极延伸、搜索行为向多样化发展、研究方法与工具更加先进的三大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孟猛 朱庆华
[目的/意义]为提升移动视觉搜索(Mobile Visual Search, MVS)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探究影响MVS用户体验关键因素的作用机理,以期为MVS的管理者、设计者及运营商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将S-O-R模型与EDT模型整合,结合MVS系统特征、认知要素、情感体验和失验(disconfirmation)等,构建MVS用户体验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和设计调查问卷,并针对淘宝和京东的MVS用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在排除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下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评估。[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准确性和完整性正向显著影响信息质量,灵活性正向显著影响系统质量,移情性正向显著影响服务质量,并通过感知有用性、有用性失验、感知愉悦性和愉悦性失验等影响满意度,进而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本研究所揭示的影响MVS用户体验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将为改善MVS用户体验提供参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容 蔡立燕 王傅强
移动购物作为新兴的购物途径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现有研究对用户移动购物的行为特点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发用户移动购物持续使用行为的期望确认模型ECM-MB。研究发现,感知有用性、优惠政策和满意度共同影响持续使用意愿,用户确认程度、感知风险和优惠政策显著影响满意度,优惠政策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确认程度,而广告和一致性分别影响感知有用性和确认程度。依托上述发现,本文获得了针对性的管理启示。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孟猛 朱庆华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移动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洞察用户真正兴趣和心理需求,培养用户习惯等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文整合扩展的ECM-ISC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及习惯,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微信用户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共回收234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在排除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下,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评估,并对研究假设和调节效应进行验证。[结果/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继民 李雷明子 郑玉凤
移动搜索用户行为研究是移动互联网和搜索引擎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而Web日志挖掘是理解用户行为模式、发现用户使用规律的主要方法。文章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综述了基于日志挖掘的移动搜索用户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移动搜索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基于日志挖掘的移动搜索用户行为研究流程、主要特征指标、技术方法、主要实证研究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移动搜索用户行为特征的异同点等。
关键词:
移动搜索 用户行为 Web日志挖掘 综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梁少博 陈韵怡 任檐雨
[目的/意义]从搜索情境、搜索策略和行为路径三个方面探究用户使用社交媒体APP时的移动搜索行为,有助于深入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这一垂直类APP上的信息行为特征。[研究设计/方法]招募40名用户作为实验被试,通过结构化日志的方法,获取用户在20天内使用社交媒体APP移动搜索时的行为数据、情境信息等,揭示用户使用社交媒体APP进行移动搜索的行为特征。[结论/发现]用户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移动搜索的时长总体较短,搜索地点分布较为集中。在社交媒体使用情境下,用户的移动搜索任务以信息类为主,移动搜索动机的分布较为平均,不同搜索任务、搜索动机、搜索主题间存在不同的关联。社交媒体用户在初始搜索后,会发生继续搜索、分享搜索结果等行为,并伴随着APP交互路径的转移。[创新/价值]聚焦了用户在社交媒体APP上的搜索行为,是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化搜索行为研究的补充。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钰 范丽婷
文章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调查了用户使用移动搜索的基本行为、使用体验和使用认知的特点,以及通过移动搜索利用图书馆服务的行为状况并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移动搜索 大学生 用户 信息行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继民 李雷明子 孟凡 郑玉凤
认为移动搜索用户行为特征与规律的发现,对移动搜索服务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国内某大型学术类网站一批包含300余万条有效记录的日志数据,分析查询串、搜索时间的分布、搜索会话、移动搜索设备终端等我国移动搜索用户行为的基本特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PC搜索相比,移动用户的查询时间分布更均匀,会话更短,使用查询推荐比例更少,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用户搜索更频繁。
关键词:
移动搜索 用户行为分析 Web日志挖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