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2)
- 2023(6341)
- 2022(5559)
- 2021(5270)
- 2020(4293)
- 2019(9493)
- 2018(9751)
- 2017(17791)
- 2016(9818)
- 2015(10630)
- 2014(10168)
- 2013(9551)
- 2012(8339)
- 2011(7512)
- 2010(7529)
- 2009(6988)
- 2008(6630)
- 2007(6027)
- 2006(5281)
- 2005(4766)
- 学科
- 济(29998)
- 经济(29954)
- 管理(27709)
- 业(25258)
- 企(20777)
- 企业(20777)
- 方法(12126)
- 农(11220)
- 财(9799)
- 数学(9773)
- 数学方法(9632)
- 中国(9442)
- 业经(7868)
- 理论(7644)
- 农业(7451)
- 贸(7436)
- 贸易(7432)
- 制(7406)
- 易(7255)
- 务(6247)
- 财务(6225)
- 财务管理(6203)
- 企业财务(5782)
- 学(5716)
- 教学(5681)
- 地方(5632)
- 教育(5598)
- 银(5485)
- 银行(5471)
- 和(5316)
- 机构
- 学院(125109)
- 大学(121237)
- 管理(46909)
- 济(45593)
- 经济(44437)
- 理学(40039)
- 理学院(39633)
- 管理学(38820)
- 管理学院(38599)
- 研究(35626)
- 中国(28442)
- 京(24557)
- 财(22965)
- 科学(21022)
- 江(20013)
- 财经(17994)
- 中心(17627)
- 范(17253)
- 师范(17073)
- 所(17022)
- 农(16750)
- 州(16447)
- 经(16199)
- 业大(15960)
- 技术(15260)
- 北京(15008)
- 研究所(14986)
- 职业(13827)
- 经济学(13568)
- 师范大学(13199)
- 基金
- 项目(79573)
- 科学(62846)
- 研究(62453)
- 基金(56252)
- 家(47829)
- 国家(47373)
- 科学基金(41492)
- 社会(38186)
- 社会科(36046)
- 社会科学(36038)
- 省(32118)
- 教育(30527)
- 基金项目(29579)
- 编号(28690)
- 自然(26324)
- 划(26242)
- 自然科(25756)
- 自然科学(25754)
- 自然科学基金(25294)
- 成果(23273)
- 资助(22659)
- 课题(19010)
- 项目编号(17615)
- 重点(17533)
- 部(17071)
- 年(16992)
- 创(16948)
- 发(16563)
- 性(16108)
- 大学(15924)
共检索到189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余小萍 胡蓉
文章将移动搜索看作是一种任务情境,通过构建移动搜索情境下的跨屏行为"流"概念模型,识别出其中的时间流、任务流、设备流、行为流与信息流;同时将一致性与连续性作为两个衡量跨屏行为流体验的重要指标,结合访谈与为期10天的跨屏体验日记研究,初步勾勒出移动搜索情境下的跨屏行为流特征与流体验轮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蓉
[目的/意义]通过整合性概念剖析与访谈实证,从"模型"与"实证"两个层面构建移动搜索情境下的跨屏行为概念框架,梳理跨屏行为在移动搜索情境下的多样化融合表现形态。[方法/过程]在剖析移动搜索与跨屏行为概念基础上,以"情境"为轴线,以"搜索"与"跨屏"的"互嵌"为连接点,探索移动搜索情境下的跨屏行为机理,构建整合时间流、任务流、设备流、行为流、信息流"五流"特征的概念框架模型;通过对53人的访谈实证,析出移动搜索情境下典型跨屏行为的7大情境菜单,从移动搜索"形式"与"内容"两个情境视角呈现跨屏行为的多样化融合
关键词:
移动搜索 任务情境 跨屏行为 概念框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胡蓉 赵宇翔 朱庆华
用户跨屏行为是移动互联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嬗变的时代性标志,引发了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关注。目前关于用户跨屏行为的研究较为分散,缺乏对跨屏行为机理的系统聚焦与整合性探讨。作为探索性研究,本文尝试通过质性的扎根理论方法,结合深度访谈与焦点小组资料,借鉴Strauss的三阶段分析法,构建"双层—四维"的UTIT整合分析框架,具体涵盖了9个主范畴,39个范畴和117个初始概念。研究从用户、任务、信息、技术四个维度,综合考察用户跨屏行为的外部表现与内部动因,提炼出表现、因果、中介、调节四类关系。该框架在理论上弥补了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余小萍
移动互联时代,移动搜索行为的泛在化昭示着用户信息行为的嬗变,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文章在对移动搜索行为进行界定的基础之上,以用户、情境、动因、方法四大关键视角为线索,对其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综述,并对未来移动搜索行为的研究对象向两极延伸、搜索行为向多样化发展、研究方法与工具更加先进的三大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蓉 赵宇翔 朱庆华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环境下,用户的跨屏行为逐渐成为常态,对这一新兴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能为深入了解移动用户的复杂信息行为奠定基础。[方法/过程]在剖析涉及"两点一径"的跨屏行为三要素基础上,整合时间维和任务维对跨屏行为进行分类与描述性界定,并结合情境视角,从跨屏行为特征、行为动因以及行为实现研究3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结论]作为新兴的用户行为,移动互联环境下的跨屏行为研究还较为薄弱,尚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跨屏行为 移动用户 综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梁少博 陈韵怡 任檐雨
[目的/意义]从搜索情境、搜索策略和行为路径三个方面探究用户使用社交媒体APP时的移动搜索行为,有助于深入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这一垂直类APP上的信息行为特征。[研究设计/方法]招募40名用户作为实验被试,通过结构化日志的方法,获取用户在20天内使用社交媒体APP移动搜索时的行为数据、情境信息等,揭示用户使用社交媒体APP进行移动搜索的行为特征。[结论/发现]用户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移动搜索的时长总体较短,搜索地点分布较为集中。在社交媒体使用情境下,用户的移动搜索任务以信息类为主,移动搜索动机的分布较为平均,不同搜索任务、搜索动机、搜索主题间存在不同的关联。社交媒体用户在初始搜索后,会发生继续搜索、分享搜索结果等行为,并伴随着APP交互路径的转移。[创新/价值]聚焦了用户在社交媒体APP上的搜索行为,是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化搜索行为研究的补充。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丹 梁少博 唐源
在移动搜索日趋普遍和手机应用(APP)数量迅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用户移动搜索行为与APP交互之间的关联,可以掌握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搜索习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搜索服务。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15天的手机日志挖掘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的移动搜索会话、查询式与APP交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搜索时间、搜索主题与APP类型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在移动搜索会话中,会较多地发生与其他APP的交互,其搜索途径更加丰富,查询式提交过程中的跨应用特征较为明显;大学生使用不同APP以及搜索不同主题信息时,搜索持续时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韩玺 齐云飞 朱庆华
面对技术环境和用户习惯的改变以及实体图书馆利用率下降的情况,图书馆应该利用移动视觉搜索的新技术切入到用户未满足的信息需求和资源利用情景。在分析移动视觉搜索对于切入用户使用情景、改进资源揭示检索和促进资源建设方面的价值后,列举了国内外图书馆开展移动视觉搜索项目的案例,并以用户在图书馆移动情景中的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从数字人文项目建设、移动关联电子图书、特色专题资源和多媒体资源的视觉揭示方面提出图书馆应用移动视觉搜索的方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福 彭正玲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影响着用户搜索行为,而用户搜索行为源于其自身需求激发下的拓展与收缩。在微媒体、自媒体、全媒体时代,深入挖掘用户搜索行为及其特征、研究用户搜索规律是驱动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关键。为此,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用户搜索进行探究,以用户满意度理论、自我调节理论、期望确认理论、技术接受理论、认知理论为基础对移动图书馆用户搜索特征和规律进行总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继民 李雷明子 孟凡 郑玉凤
认为移动搜索用户行为特征与规律的发现,对移动搜索服务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国内某大型学术类网站一批包含300余万条有效记录的日志数据,分析查询串、搜索时间的分布、搜索会话、移动搜索设备终端等我国移动搜索用户行为的基本特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PC搜索相比,移动用户的查询时间分布更均匀,会话更短,使用查询推荐比例更少,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用户搜索更频繁。
关键词:
移动搜索 用户行为分析 Web日志挖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海锋
[目的/意义]移动搜索已成为满足信息需求的重要手段,相对于固定的桌面搜索行为,移动搜索行为体现出了一些特有的特征。[方法/过程]为了探讨移动搜索行为的研究现状,文章构建了用户移动搜索行为模型,并以此为框架对用户移动搜索行为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述评。主要涉及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的搜索过程、搜索结果的评价和处理3个方面。[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移动搜索深深地扎根在时空和社会环境中,移动搜索不仅查询主题丰富,更重要的是不断改变着人们实现信息需求的行为方式。同时也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移动搜索 用户行为 信息需求 行为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明红 黄涵慧
[目的/意义]以启发式-系统式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移动搜索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组态效应。[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用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究影响移动搜索行为的启发式和系统式影响因素及其组态。[结果/结论]结构方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启发式移动搜索行为与系统式移动搜索行为的前因变量均为信源可信度、搜索容易度与内容相关性,内容准确性对启发式和系统式移动搜索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fsQCA计算结果表明,搜索移动行为呈现出2种模式:有限条件下的最省力搜索模式和任务驱动下的有效搜索模式。本研究揭示了移动搜索行为复杂的影响机制,为提升移动搜索服务和优化用户搜索策略提供一定指导。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明红 甄慧琳 韦芷晴 张玉子 徐玮婕
移动视觉搜索的兴起与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探讨用户搜索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搜索服务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基本框架,从质量感知的影响出发构建理论模型,并针对手机百度识图用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实用价值、享乐价值和认知价值对搜索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质量正向地影响实用价值和享乐价值,但对认知价值的影响不显著;系统质量正向地影响实用价值,但对享乐价值和认知价值没有显著影响;服务质量对3种价值评价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这些价值评价在质量与搜索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鲁川 孙凯 王菲 张新芳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移动搜索已成为用户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以此为背景,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理论分析。基于Bhattacherjee(2008)的扩展ECM-ISC模型,提出并证明了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揭示了移动搜索信息系统的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等外生因素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以及期望确认的影响,用户的自我功效等个体特性对其持续使用意图的影响,促成因素等对其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以及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和行为与满意度、用户使用后的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等内生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图4。表1。参考文献36。
关键词:
移动搜索用户 信息行为 行为模型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孙杰 罗京
在线信息已经成为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主要信息来源。以移动互联网为背景,将在线信息分为卖方主导信息、买方主导信息和第三方主导信息3类,研究不同类型在线信息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构建了消费者搜索在线信息过程模型。研究表明,卖方主导信息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信息需求,买方主导信息被消费者用以判断卖方主导信息的风险性,而第三方主导信息则对买卖双方主导信息提供辅助判断作用。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消费者 搜索行为 在线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