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6)
- 2023(7006)
- 2022(5994)
- 2021(5644)
- 2020(4627)
- 2019(10677)
- 2018(10527)
- 2017(20854)
- 2016(11310)
- 2015(12375)
- 2014(12185)
- 2013(12011)
- 2012(11275)
- 2011(10187)
- 2010(10406)
- 2009(9434)
- 2008(9539)
- 2007(8739)
- 2006(7884)
- 2005(7305)
- 学科
- 济(43535)
- 经济(43487)
- 业(35662)
- 管理(34002)
- 企(29097)
- 企业(29097)
- 方法(18170)
- 数学(15584)
- 数学方法(15338)
- 农(13799)
- 财(13046)
- 中国(12469)
- 策(10987)
- 业经(9955)
- 制(9773)
- 贸(9691)
- 贸易(9687)
- 易(9501)
- 农业(9055)
- 地方(8863)
- 学(8620)
- 银(8045)
- 银行(8028)
- 务(7724)
- 行(7700)
- 财务(7698)
- 财务管理(7685)
- 技术(7437)
- 理论(7367)
- 企业财务(7357)
- 机构
- 学院(160597)
- 大学(159673)
- 济(67947)
- 经济(66477)
- 管理(63313)
- 研究(55541)
- 理学(54367)
- 理学院(53763)
- 管理学(52906)
- 管理学院(52543)
- 中国(41813)
- 财(33413)
- 京(32958)
- 科学(32447)
- 所(27771)
- 财经(26056)
- 中心(25411)
- 农(25192)
- 研究所(25084)
- 江(24875)
- 经(23727)
- 业大(21586)
- 范(20755)
- 北京(20732)
- 师范(20577)
- 经济学(20457)
- 院(20041)
- 州(19716)
- 农业(19620)
- 财经大学(19390)
- 基金
- 项目(104513)
- 科学(83820)
- 基金(77741)
- 研究(76476)
- 家(67738)
- 国家(67185)
- 科学基金(58131)
- 社会(49410)
- 社会科(46914)
- 社会科学(46903)
- 基金项目(39936)
- 省(39575)
- 自然(38044)
- 自然科(37257)
- 自然科学(37249)
- 自然科学基金(36638)
- 教育(35383)
- 划(33837)
- 资助(32723)
- 编号(30668)
- 成果(26144)
- 部(23739)
- 重点(23191)
- 发(22116)
- 创(21614)
- 课题(21258)
- 性(21116)
- 教育部(20590)
- 国家社会(20507)
- 创新(20164)
共检索到244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张福全 吴寅 杨绪兵
对于DTN(delay tolerant networks)网络,节点的移动能力极大影响数据包在节点间的传递.最近的研究发现单单节点移动能力这一因子就会影响网络容量、安全性、连通性、网络覆盖等方面的网络性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节点移动能力,评价节点路由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对中继节点的中转能力评价只需要基于局部节点间的速度值进行计算,既不需要考虑节点移动模式,也不需要节点任何的历史或全局信息.这一特点使得该策略适用于计算能力有限的大规模网络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分组递交率,降低了端到端的平均时延和路由开销,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运行效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邓宏斌 殷仲义 高桃丽
文章以网络嵌入理论为基础,采用典型访谈方法,探析了移动HR情景下员工关系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及相关对策。分析认为,挑战主要集中于:应用重点错位、管理理念失当、管理难度增大。而其应对策略主要是:阶梯推进、管理转型、立体嵌入。
关键词:
移动技术 网络嵌入 员工关系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丽丽 梅姝娥 仲伟俊
通过构建消费者之间具有正的组内外部性的双边市场模型,研究了组内外部性和移动增值服务的价格对垄断运营商的定价方式及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组内外部性较强时,运营商更倾向于向增值服务提供商收取较高的接入费,而向消费者收取较低的入网费,运营商总收益越高;当增值服务的价格较高且组间外部性强度较低时,增值服务提供商的接入费越低,消费者的入网费则越高,运营商的总收益也较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瑞华 冯健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使信息传播与社会交往跨越了地理距离的障碍,极大地扩展了空间要素流动与交互的广度与深度,个体在虚实混合空间中的行为与移动呈现新的模式,引发关于更广阔的赛博移动性的研究。论文对海法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授Aharon Kellerman基于地理社会视角的赛博移动性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Kellerman基于个体行为时空框架与网络空间的地理维度,从个体“社会人”和“化身人”的双重视角讨论个体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的空间移动模式与行为机制,并参与时空行为模式、虚拟社区、虚拟活动空间等领域的研究。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有助于国内学者加深对信息时代个体时空行为模式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解,推进个体行为机制、城市社会空间重构以及网络空间的地理学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关美宝 郭文伯 柴彦威
随着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地理学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向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同时学科的交叉也为地理学研究本身注入了热量。空间一直是地理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而时间与空间密不可分,从时间维度研究人类移动性及其丰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人类移动性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从时间维度探讨了可达性、出行体验与幸福感、人类健康与疾病等问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从低收入者社区医疗保健可达性研究和阿帕拉契亚乡村地区吸烟者影响因素研究等案例进行详细阐释,最后对人类移动性与健康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人类移动性 健康 时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睿 张锐剑 李文立 陈昊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的身份认证和信息传递更加便捷,这为用户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隐私泄露风险。本文从移动互联网用户角度出发,针对用户隐私泄露给企业的情况,提出了隐私泄露容忍度的概念,从信息敏感性、接收者敏感性和使用敏感性三个维度对隐私泄露容忍度进行了分析,并建立研究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设计了一个三阶共37个题项的测量量表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隐私泄露容忍度测量,同时数据很好的显示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隐私泄露容忍度分布。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隐私泄露容忍度测度有助于解释隐私悖论、分析用户的隐私披露和隐私计算等行为,并为移动互联网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李鹏程
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的流行,为用户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信任度评测机制显得越来越有必要。文章基于信任的本质特性提出一种围绕信任属性的模糊逻辑量化模型,并根据信任在移动社交网络中传递衰减程度对得出的信任度值进行加权总和。此外,利用移动社交网络的强开放性设立了基站预先评测机制以解决信任度评测过程中的时耗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璇 解佳 江泓源
文章从社会学、地理学、旅游学三种最多提到mobility范式的学科视角,对mobility研究追根溯源,结合已有文献和现实语境,从提出背景和意义内涵上阐释mobility译为"移动性"的合理性,在概念比较和辨析中追问知识的产生和研究的脉络。从社会学角度来看,Bauman的流动性和Urry的移动性所指不同:前者是现代性的特征,关注时间意义;后者指移动中社会的属性,关注空间维度。从地理学角度来看,移动性研究经历了从侧重实体移动到实体移动、附加移动和虚拟移动并重的移动研究转向,研究的主要领域也从交通地理转化为交通地理、社会地理、旅游地理、文化地理、行为地理乃至政治地理并存的局面,出现了所谓"杂交地理学"。从旅游学角度来看,移动性作为桥梁把社会学和地理学连结起来,旅游者通过实体移动、物品移动和虚拟移动,构筑了与异地的多元化关系及网络,引致空间和资源的冲突;由现代科技联接的实体/虚拟移动变革了旅游者离家/在家的体验及传统时空关系,由此也将日益打破旅游/工作、真实/虚幻、神圣/世俗、在场/缺场、主人/客人、地方/人等与旅游相关的二元对立关系。移动性既可以囊括对旅游主体、客体和媒体及其所构筑的复杂网络的研究,也可以打破一贯以西方为中心的旅游研究视角,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去关注旅游中的各种现象。文章从多学科的视角出发,导出移动性已成为打破学科边界而融合各学科特征的后学科研究范式,希冀这一范式为后续的旅游研究提供更新的思路。
关键词:
移动性 流动性 社会学 地理学 旅游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璇 解佳 江泓源
文章从社会学、地理学、旅游学三种最多提到mobility范式的学科视角,对mobility研究追根溯源,结合已有文献和现实语境,从提出背景和意义内涵上阐释mobility译为"移动性"的合理性,在概念比较和辨析中追问知识的产生和研究的脉络。从社会学角度来看,Bauman的流动性和Urry的移动性所指不同:前者是现代性的特征,关注时间意义;后者指移动中社会的属性,关注空间维度。从地理学角度来看,移动性研究经历了从侧重实体移动到实体移动、附加移动和虚拟移动并重的移动研究转向,研究的主要领域也从交通地理转化为交
关键词:
移动性 流动性 社会学 地理学 旅游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解佳 孙九霞
青年旅舍自1998年引入中国,从不为人知到遍地开花,历经了二十年的发展。本文在移动性范式的启发下,以代表性的青年旅舍为案例,纳入经营者、工作人员及住宿者多方视角,探索青年旅舍作为停泊点的特征及其对旅游方式和文化的再造。研究发现,青年旅舍作为旅游流动中的停泊点具有让旅行者停下来和慢下来的特质,极大地影响了旅行者的移动节奏与方向,而标准化与在地化的有效结合使青年旅舍成为旅行者移动过程中的稳定点。同时,各地青年旅舍作为停泊点在空间中编织了一张社会网络,催生了新型旅行方式。本文丰富了移动性范式下对于停泊点的研究,揭示了青年旅舍类场所对于旅游流动的重要意义及其在社会文化变迁中所起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云飞 陈耀星 王子旭 杨筱珍 荆海霞 林剑波
利用视神经溃变试验和Nissl染色法研究了北京鸭视网膜移动性无长突细胞 (dACs)的形态、大小与密度分布。北京鸭dACs是位于视网膜节细胞层的小神经元 ,核深染 ,胞质很少 ,细胞体呈圆形或卵圆形 ,细胞大小均一 ,平均面积为 19~ 2 5 μm2 。在视网膜中央有一个dACs高密度区即中央高密度区 (CA ,386 0个·mm-2 ) ,dACs的密度由视网膜中央部向视网膜周边部逐渐降低 (TP ,约为 1780个·mm-2 ;NP ,约为 176 0个·mm-2 )。试验结果表明北京鸭视网膜中央部和周边部的dACs大小差异不明显 ,但dACs在节细胞层密度分布不均 ,呈现由视网膜中央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陆萍 邓竹英 汪志鹏 梁大成
为了方便快速地鉴定RNA的移动性,研究RNA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生理响应过程的胞间运输机制,减少试验成本,将含有24个茎环串联重复的RNA结构(SL24)连入双元载体pUbiK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SL24UbiK,再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可移动性RNA FT和不可移动性RNA GUS片段分别连入表达载体pSL24UbiK成功构建了重组载体pSL24UbiK-FT、pSL24UbiK-GUS。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SL24UbiK-FT、pSL24UbiK-GUS分别与p1390-35S-MS2_(FD)-GFP共同在烟草叶片中瞬时表达。在Ubiquitin启动子驱动下,SL24和目标RNA形成融合片段。MS2/SL24系统的另一组分MS2蛋白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形成MS2-GFP,噬菌体外壳蛋白MS2可识别SL24 RNA结构,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烟草叶片中GFP的细胞定位情况。结果显示,可移动RNA FT在细胞质附近显示出点状信号,不可移动RNA GUS在细胞质附近没有检测到荧光信号,只在细胞核位置有荧光信号的出现。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将目标RNA连接到表达载体pSL24UbiK上,通过与p1390-35S-MS2_(FD)-GFP共侵染烟草叶片,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GFP的细胞定位情况就能够确定RNA在细胞内是否可以移动,为研究RNA的移动性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菲 柯平 高海涛 张琦 宋佳
[目的 /意义]研究在互联网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及传播规律,使社会网络分析法在今后的舆情信息研究中能够更好地被应用,使其理论和方法更加完善,也能对移动环境下舆情传播监管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 /过程]在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Gephi软件)结合新浪微博"大学生理财"的话题所采集的基础数据,对移动网络环境下舆情传播特征、过程、规律进行实证研究,参考研究结论提出具体监管对策。[结果 /结论 ]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于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说明了移动环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舆情传播 社会网络分析法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陈建华 张彤 张雪
【目的/意义】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对师生员工影响越来越大,高校舆情管理机构必须创新舆情管理机制以适应新形式变化、进一步采取应对策略以提高舆情管控效果。【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出发,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构建了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创新机制,从管理过程和信息生态系统机制融合角度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结果/结论】本文为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对实践层面的舆情应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创新机制 策略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中原
移动学习是什么?我不是很清楚。有人说使用移动终端是不能够得上系统学习的,我现在是赞成的,但不能保证未来!为什么非要够上系统学习才算是真正的学习呢?显然不是。技术的进步促成了今天教育的大繁荣和大发展,试想,50年前给你一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