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9)
- 2023(14040)
- 2022(12174)
- 2021(11452)
- 2020(9579)
- 2019(21679)
- 2018(21535)
- 2017(40928)
- 2016(22867)
- 2015(25629)
- 2014(25349)
- 2013(24663)
- 2012(22286)
- 2011(20239)
- 2010(19860)
- 2009(17843)
- 2008(17140)
- 2007(14968)
- 2006(12870)
- 2005(10901)
- 学科
- 济(83645)
- 经济(83550)
- 管理(64384)
- 业(59564)
- 企(48652)
- 企业(48652)
- 方法(41721)
- 数学(36553)
- 数学方法(36156)
- 农(22940)
- 中国(22589)
- 财(21534)
- 学(19953)
- 业经(18213)
- 环境(17189)
- 地方(16323)
- 贸(16178)
- 贸易(16173)
- 易(15712)
- 农业(15685)
- 理论(15151)
- 教育(14533)
- 技术(14110)
- 和(13705)
- 务(13630)
- 财务(13570)
- 财务管理(13553)
- 划(13549)
- 制(13175)
- 企业财务(12866)
- 机构
- 大学(321822)
- 学院(315061)
- 管理(124564)
- 济(120170)
- 经济(117611)
- 理学(110121)
- 理学院(108843)
- 管理学(106712)
- 管理学院(106177)
- 研究(104181)
- 中国(72579)
- 科学(68572)
- 京(67655)
- 农(56801)
- 业大(53180)
- 所(52277)
- 财(52142)
- 研究所(48595)
- 中心(46779)
- 农业(45152)
- 江(43941)
- 范(43662)
- 财经(43504)
- 师范(43152)
- 北京(42234)
- 经(39823)
- 院(37762)
- 经济学(36091)
- 州(35715)
- 师范大学(35175)
- 基金
- 项目(228831)
- 科学(179035)
- 基金(165770)
- 研究(162230)
- 家(146579)
- 国家(145361)
- 科学基金(124156)
- 社会(101759)
- 社会科(96423)
- 社会科学(96395)
- 省(89965)
- 基金项目(89349)
- 自然(83382)
- 自然科(81426)
- 自然科学(81403)
- 自然科学基金(79928)
- 划(76748)
- 教育(76231)
- 资助(67614)
- 编号(65182)
- 成果(51923)
- 重点(51402)
- 部(50140)
- 创(47784)
- 发(47683)
- 课题(45216)
- 科研(44513)
- 创新(44407)
- 大学(43940)
- 计划(42822)
- 期刊
- 济(120350)
- 经济(120350)
- 研究(89423)
- 中国(59562)
- 学报(58626)
- 农(50259)
- 科学(50015)
- 大学(44215)
- 教育(43213)
- 管理(42173)
- 学学(40760)
- 财(37563)
- 农业(35139)
- 技术(24962)
- 融(20845)
- 金融(20845)
- 财经(20495)
- 业经(20458)
- 经济研究(19910)
- 业(17888)
- 图书(17535)
- 经(17462)
- 科技(17142)
- 问题(16009)
- 业大(15816)
- 版(15779)
- 资源(14541)
- 理论(14487)
- 技术经济(14263)
- 商业(13676)
共检索到438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韩庆年 柏宏权 杨晓敏
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同伴互评亟须不同角度、各种层面研究的支撑,从而为设计更恰当的互评活动提供实证依据。在媒体设计类作业互评场景中,基于师生共同制定的评价量规学生对同伴作品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打分、评论和点赞。使用网络环境下中国学生学习动机量表测量学生在互评前后的学习动机,探究移动环境下多维度同伴互评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同伴互评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内部动机上升而外部动机减退;同伴互评的匿名性和学生性别对学习动机有复合影响,实名环境更能激发男生的内部动机,匿名环境更能激发女生的内部动机;自我效能感中的反应效能能够正向预测实名组中的学习动机,评价效能能够正向预测匿名组中的学习动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间、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存在分化,存在三个明显的聚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 钟绍春 吕森林
移动学习是学习者不在固定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下所发生的任何类型的学习,或者是学习者利用移动技术提供的优势所带来的学习。移动学习日益成为教育技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但当前国内学者对于移动学习的相关实证研究还很少。本研究综合运用了体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质性访谈法,较全面地了解受访者在体验前后对移动学习的认识,倾向的移动学习实施方式及其应用情境,需要的移动学习内容类型、片段持续时间以及课程的媒体形式、制约大学生实施移动学习的因素等内容。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主要结论为:大学生对移动学习非常认可,而且有很强的移动学习需求;"在线更新、离线学习"是当前的主体实施方式,并必将走向网络化;移动...
关键词:
移动学习 移动教育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蕾
移动学习正潜移默化而又快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课堂,对大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学生课堂学习自主性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独立性和学习自控性较弱等问题。从学生自身、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等方面深入剖析,提出移动学习环境下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自主性的策略,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优势,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移动学习 大学生 课堂学习 学习自主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铁花 王蓉 史红霞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农科院校不同专业的456名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科大学生具备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但是,许多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知还比较模糊,移动学习的目的尚不明确,移动学习行为没有计划,近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移动学习只能作为辅助学习手段。针对这一现状,指出应更新教学理念,强化移动学习的意识,建立移动学习网站,丰富教学资源,以学习共同体促进移动学习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
移动学习 移动设备 农科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雪梅
现代移动智能设备为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文章采用随机采访和深入访谈的方法调查了在校大学生和教师对移动学习方式的了解和认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移动学习方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也认可这种学习方式,但在相关教学行为上较为滞后。文章总结了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些原因,并尝试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
移动学习方式 教师的认识 教师的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茆意宏 魏雅雯
在阐述移动学习需求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从移动学习内容与服务需求两个方面,对我国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的特征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需要移动学习服务;其移动学习的内容需求包括课堂内外与学习相关的即时性内容,长短适中,以文本形式为主,其次是图片、视频、音频;移动学习终端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为主;移动学习软件以客户端、WAP、短信息为主;大多数学生既需要自行订阅或查询学习内容,也需要个性化的移动学习推送服务;需要配套的学习网络社区;希望移动学习服务是免费服务。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特征的服务对策。
关键词:
移动学习 移动阅读 移动教育 移动图书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金涛
大学生采纳移动学习的态度是影响移动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整合技术接受模型(TAM)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构建具有八个潜在变量的研究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任务特征、技术特征对大学生感知任务技术匹配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感知任务技术匹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态度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其中感知任务技术匹配对大学生移动学习态度的影响最强;感知任务技术匹配和行为态度对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意向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感知任务技术匹配和行为意向对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大学生 移动学习 影响因素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方柏林
本文总结了俄克拉荷马基督教大学移动学习项目试点一学期后学生的反馈问卷。该学校在美国是最早给学生配发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或iPod Touch双重移动设备的学校之一,全校覆盖无线网络。该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在如此泛在的网络使用环境下,学生使用移动学习工具和环境的使用习惯及期待。问卷结果显示:整体来说,学生认为这种泛在学习环境对其学习有利;学生使用移动设备主要用于辅助学习、效率改进、信息获取、沟通和娱乐,这些都是学生在校整体学习体验中值得关注的地方。移动设备的更多用途还有待澄清、宣传、演示、培训、支持。此问卷还显示学校和研究者应考虑移动学习项目可支持的多种学习方式和因学习者而异的多种教育用途。
关键词:
移动学习 泛在环境 双重设备 学习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吕军莉
移动媒介学习从知识信息获取、疑难解答、协作交流、作业完成等诸多方面都是当今大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形式。本文以青海民族大学23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藏族大学生使用移动媒介学习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使用移动媒介学习的时间比传统学习方式少,但移动媒介设备拥有量高。影响藏族学生使用移动媒介学习的主要因素有:信息技术能力偏低、学习需求模糊、网络接入困难、移动资费偏高、藏语信息化资源匮乏及学习平台建设不完善等。
关键词:
藏族大学生 移动学习 现状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爱美
本文在深入调查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高职学生开展移动学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离线学习为主,在线学习和交互学习为辅"的移动学习方式,以及"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基于知识点"进行移动学习内容设计的思路,将高职学生的移动学习与课堂项目化教学紧密结合。最后以Visual C#.NET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给出了移动学习和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具体做法,力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移动学习 学习方式 内容设计 融合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程诚 王奕轩 姚远
同伴网络在人力资本培育过程中具有双刃剑的作用,本文统合了现有文献中围绕同伴网络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展开的两支研究方向,考察同伴网络对学习行为及学业成就影响的非对称性。在通过随机分配同伴这一策略以解决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发现:尽管各类学习行为均受到随机分配同伴的影响,但较之积极学习行为,消极学习行为更容易在同伴之间传播与扩散,也更可能影响其最终的学业表现。此外,本文还发现同伴的网络效应存在"梯度"现象,即同伴对学习行为的影响强度高于其对学业结果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作者]
杨翠芬
根据学习动机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已有成果,设计学习动机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800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差异,外部刺激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一定帮助,目前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花 孙玮
学生的自尊程度对其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自尊对学业成就的主体作用主要是通过选择过程、认知过程、动机过程和情感工程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维护和培养学生自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能力观,培养学生进行学习目标定向的能力以及进行积极归因的能力。
关键词:
学习动机 自尊 教学 学习能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中原
移动学习是什么?我不是很清楚。有人说使用移动终端是不能够得上系统学习的,我现在是赞成的,但不能保证未来!为什么非要够上系统学习才算是真正的学习呢?显然不是。技术的进步促成了今天教育的大繁荣和大发展,试想,50年前给你一个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德群
移动学习(M-learning)是继数字化学习后出现的又一新型学习模式,是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又一个新热点。如何充分有效的使用移动通讯技术来辅助各类教学和学习成为移动学习研究的中心。本文从移动学习研究的内容以及当前的研究情况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在移动学习领域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并就移动学习对远程教育研究的理论意义进行阐述。旨在为从事移动学习研究和远程教育应用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移动学习 移动教育 远程教育 学习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