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6)
2023(7235)
2022(6442)
2021(5962)
2020(5324)
2019(12474)
2018(12604)
2017(24524)
2016(13815)
2015(15726)
2014(16052)
2013(16189)
2012(15436)
2011(14115)
2010(14296)
2009(13235)
2008(13341)
2007(12315)
2006(10821)
2005(9883)
作者
(41320)
(34462)
(34461)
(33234)
(22096)
(16659)
(16168)
(13499)
(13081)
(12570)
(11824)
(11671)
(11212)
(10987)
(10889)
(10813)
(10767)
(10381)
(10170)
(10147)
(8785)
(8616)
(8368)
(7990)
(7929)
(7795)
(7793)
(7632)
(7114)
(7057)
学科
(56629)
经济(56572)
管理(35221)
(34810)
方法(29701)
数学(26796)
数学方法(26541)
(25363)
企业(25363)
(17813)
中国(14915)
(14624)
(13866)
农业(12324)
地方(11115)
(10906)
贸易(10904)
(10595)
图书(10532)
(10322)
业经(10273)
书馆(9976)
图书馆(9976)
(9179)
(8701)
银行(8667)
理论(8477)
工作(8438)
(8330)
财务(8312)
机构
大学(205893)
学院(199215)
(81235)
经济(79431)
管理(76978)
研究(65595)
理学(65547)
理学院(64755)
管理学(63552)
管理学院(63113)
中国(49921)
(43133)
科学(41020)
(38329)
(37144)
(34053)
业大(32088)
(32085)
中心(31908)
研究所(30946)
农业(30336)
财经(29836)
(27609)
师范(27302)
北京(27004)
(26943)
(25943)
经济学(25541)
图书(23582)
经济学院(23355)
基金
项目(129947)
科学(100191)
研究(94659)
基金(93324)
(81253)
国家(80585)
科学基金(67964)
社会(58712)
社会科(55576)
社会科学(55557)
(50185)
基金项目(49469)
教育(43918)
自然(43387)
自然科(42393)
自然科学(42381)
(42368)
自然科学基金(41634)
编号(41332)
资助(38953)
成果(35423)
(29370)
重点(28600)
(27033)
课题(26145)
(26083)
项目编号(25480)
科研(25401)
教育部(25004)
大学(24904)
期刊
(83681)
经济(83681)
研究(54406)
中国(39648)
学报(36189)
(33212)
图书(31994)
(28782)
科学(28010)
大学(26208)
书馆(25038)
图书馆(25038)
管理(23321)
学学(22487)
农业(22050)
教育(20104)
(17388)
金融(17388)
技术(17198)
财经(14541)
经济研究(13565)
业经(13359)
(12439)
(12156)
问题(11860)
情报(11540)
(11394)
论坛(11394)
统计(11332)
理论(11147)
共检索到303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丹  毕仁敏  
[目的 /意义]通过移动图书馆与非移动图书馆OPAC用户使用检索点的比较,探索用户通过不同设备使用图书馆OPAC系统的行为差异,为不同设备OPAC系统检索点的设置等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日志挖掘法,对比分析移动图书馆与非移动图书馆检索点出现概率、检索点搜索成功率、检索点变化模式等方面的异同。[结果 /结论]移动图书馆与非移动图书馆检索点存在差异,非移动图书馆在检索点的设置和利用上具有优势。移动图书馆可以通过舍弃低概率的检索点,简化界面内容;通过设置网页标签的形式,方便用户转移检索点;通过减少组配的检索点数量,并突出检索点和检索框来提高组配检索的比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丹  孙浩东  
[目的 /意义]对比用户在使用WAP和APP这两种方式访问移动图书馆时的检索行为,为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通过对某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移动端日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搜索会话、查询式、高频关键词以及检索方式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 /结论]发现用户更多地是使用WAP访问移动图书馆,相比之下,在使用APP访问移动图书馆时,用户更倾向于在短时间内进行较少的查询来结束搜索会话;使用这两种方式查询的高频关键词所属领域有很大的相似性,中文检索多集中在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简单检索是用户访问移动图书馆时使用的主要检索方式,通过WAP访问的用户选择其他检索方式的比率要大于...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丹  金鑫  王林琳  
[目的 /意义]研究用户通过移动端与桌面端设备访问图书馆OPAC过程中的后续点击行为差异,丰富目前关于图书馆OPAC的研究,同时可以为日后改善图书馆OPAC功能与界面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以国内某高校图书馆OPAC后台日志为基础,采用日志挖掘法对移动端与桌面端的用户后续点击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论]移动端与桌面端用户在后续点击行为个数、首次点击行为类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但在翻页深度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很相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伟超  
目前,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移动图书馆获取其信息服务,但手机移动图书馆的用户反馈功能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服务评价、意见建议、图书荐购等有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功能没有完全普及。文章主要在移动图书馆系统中增加了用户反馈系统,实现了用户提交反馈,图书馆依据反馈内容进行回复,并总结反馈作为信息服务调整的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丹  董晶  
[目的 /意义]揭示移动图书馆用户的查询式构造行为特征,并为移动图书馆的检索功能改进提出建议。[方法/过程]采用系统日志挖掘法,根据某高校移动图书馆为期一个月的用户日志,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利用互信息值、查询式多样性、查询式丰富性、学科分布、持续时间等指标考察移动图书馆用户的查询式关联性、查询重构模式、查询式主题等方面。[结果 /结论]移动图书馆用户的查询式互信息值普遍较低,即查询式在内容上的关联性较弱;重复模式和直线模式是最常见的重构模式,即移动图书馆用户反复搜索同一查询式;移动图书馆用户的搜索兴趣集中在人文社科领域,用户对相同主题查询式的搜索行为具有持续性。建议增加查询推荐功能、自动纠错功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丹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促使用户的行为逐渐向移动终端迁移和渗透。图书馆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克服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局限性,推出面向用户的各类移动数字服务,产生了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图书馆需要充分利用这些用户行为大数据,发挥数据的价值,从数据中发现用户行为特征,创新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江波  覃燕梅  
掌上图书馆、手机图书馆与移动图书馆并非同一概念。三者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掌上图书馆的外延最大,移动图书馆次之,手机图书馆最小。对这三者的准确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图书馆最好选择以掌上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作为项目建设目标,为后期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小璞  毕新  
首先在分析4个典型用户体验测评量表(整体评估可用性问卷、用户交互满意度问卷、软件可用性测试问卷以及软件可用性问卷)的基础上,设计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初始集合;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用户体验数据;最后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移动图书馆界面设计、移动图书馆信息内容以及移动图书馆系统功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世俊  晏华  王浩先  
[目的/意义]针对已有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之间的不一致问题,对该领域相关实证研究加以梳理和再分析。以明确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一般性因素在程度和方向上的差异。[方法/过程]利用元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收集与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梳理和识别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关键因素。从移动图书馆的知识内容特征、技术媒介特征、用户个体特征和接受情境特征等4个维度构建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因素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感知有用性、任务-技术匹配、感知质量、感知易用性、便利条件、个体创新、自我效能、社会影响、主观规范和感知成本等10个因素。其中,感知成本和任务-技术匹配对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不显著,个体创新和自我效能对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最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最显著的变量。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乔红丽  
【目的/意义】随着智能终端的大众化,图书馆现有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不断变化,移动图书馆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备受科研者关注。根据高校师生的特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者感知度对增强使用者的应用意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方法/过程】通过采用综合结构解析式模型和问卷量表的方法,本文对移动图书馆系统使用者的感知作用因素进行了调研。在回顾结构解析式模型基础理论之上,本文给出了移动图书馆的使用者感知架构,进行了信度指标和效度指标解析,拟合度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提升使用者感知的建议能够提升大学移动图书馆的用户体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陈鹤阳  
为解决不同学者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在程度和方向上的差异,探索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普适性的因素,综合已有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32篇实证研究共8725个独立样本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元分析方法,从四个方面即知识内容特性、技术媒介特性、情境特性和个体特性考虑影响采纳行为的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质量、任务-技术匹配、感知易用性、兼容性、可访问性、主观规范、自我效能、创新精神是影响用户采纳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成本则对采纳意愿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同时,针对研究结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杨梦晴  韦雅楠  王铎  
[目的/意义]通过对移动图书馆用户生成内容的情感分析,预测用户情感倾向对移动图书馆资源的评价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移动图书馆资源推广和精准推荐服务。[方法/过程]基于情感分析提出移动图书馆用户生成内容评价效果分析过程,以获取的"掌阅图书馆"中15部年度畅销书籍的用户生成内容为研究样本,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从领域词典构建、情感分类、评价效果3个过程入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移动图书馆UGC用户情感倾向具有多元性和一致性,中性评价具有重要性,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移动图书馆资源的得分情况。将情感分析相关理论和方法引入移动图书馆UGC研究,能够为移动图书馆完善其服务措施、提高其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鹤阳  
[目的 /意义]总结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的研究现状,为我国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依据用户生命周期理论将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划分为认知、采纳接受、持续使用三个阶段。从文献数量分布、行为主体、行为影响因素、理论与模型应用、研究结论等方面,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结论]提出未来研究建议:应综合多种理论模型构建符合移动图书馆特定情境的理论模型;应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重视质性研究在分析用户的感官体验、认知体验、服务体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重要性,以获得定性的事实依据;应加强移动图书馆可持续化研究,重...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王福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的适配程度决定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价值的大小。以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单元为逻辑起点,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探讨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并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办的毕业季活动和专题展览活动为例探讨情境对用户行为的作用效果。掌握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有利于调控和引导用户行为以及对移动图书馆情境的改造,实现信息行为与情境的匹配,进而提升移动图书馆开发、建设和利用水平,促进知识创新和服务增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贺伟  李贺  
[目的/意义]移动图书馆的发展使得公众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公共馆藏资源成为可能。基于用户角度分析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愿的因素,对推动移动图书馆的应用可起到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鉴于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意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整合式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理论为基础,引入感知风险、信息质量、服务质量3个变量,构建出6个变量的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究6种因素对用户使用行为意愿的影响作用。[结果/结论]数据分析表明,感知风险变量对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产生负向影响,绩效期望、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3个变量对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