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1)
2023(7896)
2022(6668)
2021(6328)
2020(5586)
2019(12395)
2018(12608)
2017(23828)
2016(13116)
2015(15081)
2014(15674)
2013(14916)
2012(13995)
2011(12660)
2010(12891)
2009(12235)
2008(12243)
2007(11319)
2006(10004)
2005(9196)
作者
(39776)
(32968)
(32799)
(31363)
(20793)
(15913)
(15370)
(13079)
(12717)
(12143)
(11345)
(11126)
(10547)
(10510)
(10466)
(10080)
(10072)
(9873)
(9615)
(9495)
(8469)
(8146)
(8024)
(7683)
(7489)
(7443)
(7428)
(7328)
(6825)
(6729)
学科
(48331)
经济(48257)
管理(39963)
(38731)
(30380)
企业(30380)
方法(23631)
数学(20189)
数学方法(19876)
(16397)
中国(15695)
(13928)
(13443)
(11707)
(11604)
银行(11567)
(11016)
(10959)
保险(10924)
理论(10776)
业经(10580)
(10566)
财务(10527)
财务管理(10501)
企业财务(10021)
(9781)
金融(9773)
(9216)
贸易(9213)
(9134)
机构
大学(190791)
学院(189495)
管理(72951)
(70498)
经济(68743)
研究(61508)
理学(60893)
理学院(60252)
管理学(58994)
管理学院(58664)
中国(52385)
(41128)
科学(38794)
(38725)
(32388)
(31987)
中心(30102)
财经(29749)
(29713)
研究所(28785)
业大(27839)
(26816)
北京(26251)
农业(25572)
(24242)
(24179)
师范(23925)
(22052)
财经大学(21912)
技术(21423)
基金
项目(120739)
科学(93388)
研究(86583)
基金(86403)
(75570)
国家(74857)
科学基金(63684)
社会(53419)
社会科(50332)
社会科学(50316)
(47141)
基金项目(44861)
自然(41971)
自然科(41076)
自然科学(41060)
自然科学基金(40305)
教育(40159)
(39603)
资助(37261)
编号(36827)
成果(31545)
重点(26205)
(26187)
课题(24716)
项目编号(23406)
(23209)
(23137)
科研(23119)
教育部(22292)
大学(22269)
期刊
(81498)
经济(81498)
研究(57350)
中国(43066)
学报(33183)
(31417)
(28831)
科学(27624)
管理(26350)
大学(24359)
(22988)
金融(22988)
学学(22754)
教育(21489)
农业(19035)
技术(16407)
财经(14715)
图书(13632)
经济研究(13362)
业经(13317)
(12502)
理论(10749)
统计(10705)
(10413)
实践(9912)
(9912)
(9778)
情报(9463)
(9349)
问题(9220)
共检索到298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相甍甍  王晰巍  贾若男  王雷  
[目的/意义]移动商务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价对了解消费者个人隐私披露行为、提高平台和商家对消费者隐私信息安全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结合移动商务特点,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和运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移动商务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披露的风险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淘宝APP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消费者自身脆弱风险相对于其他指标风险性最大,移动终端脆弱风险权重分值最低;同时消费者自身安全意识淡薄所占权重最大,说明提高消费者自身的隐私安全意识是保护消费者隐私信息安全最为重要的方面。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相甍甍  王晰巍  王楠阿雪  杨师郁  
[目的/意义]随着移动消费的快速发展,对移动支付中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帮助商家合理获取和利用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提供更好的服务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移动支付中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对构建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信任、隐私信息披露的信息环境、披露隐私信息收益对隐私信息披露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披露隐私信息风险对隐私信息披露产生负向影响,隐私信息披露意愿作为中介变量对隐私信息披露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波  郑羽莎  刘鹏远  李春好  
[目的/意义]针对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日益严重的现象,分析评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有利于保护移动APP用户隐私,促进信息平台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分析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构建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分析法(ANP)与熵权法综合确定指标组合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移动社交APP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所构建的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指标体系中APP平台原因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最高,用户原因造成隐私的泄露其次。整体上用户隐私泄露风险派派最高,微信最低,但都接近中等风险。为降低移动社交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移动用户、APP平台以及监管部门各方应当针对不同APP的不同情况,有侧重地采取措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卓卓  马越  李明珍  
[目的/意义]大数据环境中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以数据生命周期为依据比较分析了国内外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相关法律规定,从数据生命周期的视角建立了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内容分析法,调查了我国移动互联网服务协议中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实践情况。[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外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相关法规在不同环节中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异同,而且法规要求和运营者的实际执行存在差异。指出了在个人隐私信息主动声明和告知、数据处理过程透明化、数据存储的权利和数据共享利用的风险控制方面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应采取法律、管理和技术等多管齐下的治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延晖  梁丽婷  刘百灵  
用户信息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移动社交中LBS等服务引起较大隐私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因此有必要研究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文章根据隐私计算理论,从用户价值角度提出相关假设,构建影响移动社交用户隐私风险信念、隐私保护信念以及信息披露意愿的模型,采用结构方程对理论模型及其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娱乐性补偿、信息补偿正向影响隐私风险信念,娱乐性补偿负向影响隐私保护信念,信息补偿和资金补偿对用户的隐私保护信念有正面影响,用户信息披露意愿受隐私风险信念、隐私保护信念、娱乐性补偿和资金补偿的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章政  张丽丽  
明确广义信用的概念和内涵,界定信用信息披露的边界和隐私信息的界限,对信用数据权属和流通利用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结论为:信用具有公开性和可知性特征,信用信息应满足可识别性要求;隐私是一种特殊的信用信息,信用信息披露越充分,信用制度的基础越牢固;信用行为主体和信息收集主体(平台)对信用数据具有共有产权;信用数据各类生产主体和信用行为主体均可进入市场参与信用数据交易,信用数据的流通和应用将催生多元化信用产品和信用经济业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孟晓明  张军  谢少群  
针对当今社会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保护现状,采用专题网站在线调查和调查问卷离线调查两种方法采集原始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和交叉分析,确定个人隐私信息的主要内容,了解人们对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现状的感知程度,找出造成个人隐私信息泄漏的主要原因,明确个人隐私信息泄露后可能带来的危害,筛选出泄露几率较高的个人隐私信息,摸清人们对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策略和保护技术的认知现状,提出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具体应对措施,为提高个人隐私信息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海  张天金  
金融集团是金融跨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态,对消费者隐私信息的利用是金融集团经营的优势之一,但是消费者隐私权也可能因此受到侵害。美国金融立法较为注重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障,《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我国应加强对金融集团经营中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制度建设,例如设立隐私政策通知制度,区分关联企业和非关联企业分别采取选退或选进的信息共享模式,以及建立信息防火墙。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乐  
[目的/意义] 网络平台通过人工智能(AI)人机交互形成用户画像进行个性化推荐已成常态,同时暴露出不当或过度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泄露用户隐私信息等问题。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机交互带来颠覆性影响,也为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更大的冲击与挑战。基于此,对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意义。[方法/过程] 文章通过对15名AI人机交互平台用户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编码分析,识别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所涉及的个人信息类型和敏感信息类型,并对用户的隐私意识和影响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规制及个人信息安全保障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 基于编码结果,将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用户因素、平台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隐私权衡因素4个维度,以此建构理论分析模型,并作为强化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规制及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指引。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兰晓霞  
基于隐私计算和信任的视角,本研究构建了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搜集了185份有效样本,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感知收益(社交收益和功利收益)以及信任(对成员的信任以及对服务提供商的信任)对相关信息的披露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光  李凤景  颜燚  
[目的/意义]研究移动医疗情境下隐私悖论消解对隐私披露意愿及实际披露行为的影响机制,为医疗隐私信息的合理使用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过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研究移动医疗平台质量特征对主体感知及隐私关注的作用机制,并将信息敏感性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其对隐私悖论作用强度的影响,研究悖论消解作用下的隐私披露行为。针对问卷调查收集的436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场景化系统质量、专业化信息质量和个性化服务质量正向影响移动医疗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和隐私关注;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隐私关注和隐私披露意愿,并在感知易用性和隐私关注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隐私关注正向影响隐私披露意愿和实际披露行为,并在感知有用性与披露意愿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隐私披露意愿正向影响实际披露行为,并在隐私关注与披露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信息敏感性在隐私关注与隐私披露意愿、隐私关注与实际披露行为、隐私披露意愿与实际披露行为的正向关系中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表明信息敏感性可以影响隐私悖论的作用强度,并从悖论消解视角重新阐释了隐私披露行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翟运开   周帆   张坤  
[目的/意义]旨在构建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价体系,为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估与提升提供测量工具和决策依据。[方法/过程]基于系统化研究视角,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用户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影响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的评价指标,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指标赋权,确定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参考相关系数检验思想对评价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构建包含数据治理保障、隐私风险控制、健康应用脆弱风险、隐私政策和隐私安全认知5个准则层指标和20个相应指标层指标的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价体系,且实证研究结果证实该评价体系具有可靠性与有效性。最后,识别出关键评价指标,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隐私安全提升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丽琴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消费者隐私和权益保护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对消费者网购过程中的隐私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其特点进行了探讨,从网络购物的特点分析了消费者网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隐私权问题,并就如何保护消费者隐私从法制建设、制度完善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网购过程中隐私权界定及保护体系建设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凯亮   臧国全   肖洋  
基于现行医疗数据行业标准中的数据分级结果模糊,且缺乏对分级要素定量测度的现状。本研究通过挖掘医疗信息文本,从客观认知视角进行医疗数据隐私计量,为验证与改进现行医疗数据分级结果提供参考。医疗数据行业标准、法律法规、学术论文和泄露案例构成医疗敏感数据识别来源,敏感名词(数据项)、敏感动词和敏感程度词等敏感词汇组成的敏感数据单元构成隐私数据识别模型,敏感词汇的敏感性、语义强度和文本力度等指标构成隐私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医疗应用数据(医疗检验数据、治疗过程数据、医疗记录数据)和健康状况数据(主诉与既往病史、现病史与生活方式、体格检查数据)的隐私性最强,医疗支付数据(医疗费用数据、支付方式数据、医疗保险数据)的隐私性其次,个人属性数据(个人身份数据、个人统计数据、个人联系方式数据)的隐私性最低。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马荣贵  
本文论述了国外网络隐私的保护策略 ,探讨了消费者隐私权保护与电子商务经营者利益的平衡问题 ,并提出了我国加强网络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