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3)
- 2023(9699)
- 2022(8803)
- 2021(8471)
- 2020(7075)
- 2019(16578)
- 2018(16760)
- 2017(33126)
- 2016(17864)
- 2015(19890)
- 2014(19563)
- 2013(19307)
- 2012(17444)
- 2011(15552)
- 2010(15227)
- 2009(13713)
- 2008(13043)
- 2007(11197)
- 2006(9647)
- 2005(8216)
- 学科
- 济(67715)
- 经济(67635)
- 管理(50398)
- 业(49159)
- 企(39549)
- 企业(39549)
- 方法(33796)
- 数学(29375)
- 数学方法(29076)
- 农(20302)
- 中国(16870)
- 财(16430)
- 业经(15707)
- 学(14577)
- 农业(14147)
- 地方(13158)
- 贸(12379)
- 贸易(12373)
- 易(12047)
- 理论(11652)
- 制(11149)
- 和(11130)
- 技术(10714)
- 务(10544)
- 财务(10485)
- 财务管理(10467)
- 环境(10242)
- 企业财务(9929)
- 银(9859)
- 银行(9818)
- 机构
- 大学(244398)
- 学院(241629)
- 管理(103503)
- 济(94295)
- 经济(92267)
- 理学(91200)
- 理学院(90259)
- 管理学(88777)
- 管理学院(88349)
- 研究(76032)
- 中国(55635)
- 京(51561)
- 科学(47881)
- 财(40749)
- 农(38571)
- 业大(37982)
- 所(36926)
- 中心(34826)
- 研究所(34029)
- 财经(33942)
- 江(32969)
- 北京(32244)
- 范(31712)
- 师范(31455)
- 经(31003)
- 农业(30043)
- 院(27581)
- 州(27174)
- 经济学(27000)
- 经济管理(26991)
- 基金
- 项目(174170)
- 科学(137460)
- 研究(127785)
- 基金(127698)
- 家(110556)
- 国家(109627)
- 科学基金(95286)
- 社会(79892)
- 社会科(75592)
- 社会科学(75573)
- 基金项目(69227)
- 省(67034)
- 自然(63235)
- 自然科(61781)
- 自然科学(61769)
- 自然科学基金(60668)
- 教育(58159)
- 划(56545)
- 编号(53470)
- 资助(52284)
- 成果(42256)
- 部(38495)
- 重点(37772)
- 创(36195)
- 发(35733)
- 课题(34625)
- 创新(33608)
- 科研(33418)
- 教育部(33251)
- 项目编号(33162)
共检索到334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茆意宏 侯雪 胡振宁
从阅读寻求行为角度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移动阅读用户主要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浏览器和客户端软件、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等无线网络获取读物,通过随意浏览、导航、检索、社会化推荐和广告寻找移动阅读内容;用户选择的主要移动阅读服务机构是电信运营商和知名传统互联网服务商,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传统出版机构和图书馆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也较受欢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加大推广力度,基于用户的移动阅读寻求行为特征,开发与优化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加强移动阅读服务推广。
关键词: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移动图书馆 阅读寻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琳 魏雅雯 茆意宏
在阅读认知理论与阅读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利用行为的框架。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的主要移动阅读方法是快速浏览,主要移动阅读内容是新闻、娱乐等轻阅读内容,移动阅读内容的主要加工形式是摘要、目录和综述,主要载体形式是文本+图和纯文本,主要出版形式是网页和图书;大部分用户阅读短篇内容更多;一半用户明确反对移动阅读内容中的广告;用户每次进行移动阅读的平均时长主要在30分钟以内,每天的平均时长主要在1小时以内;用户移动阅读的时间(地点)主要分布在交通途中、等候时、家中无聊时、睡觉前。基于调查分析结论,提出有针对性改进移动阅读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策略。
关键词: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阅读利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万健 张云 茆意宏
在梳理交流与协作信息行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交流行为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移动阅读用户都会与别人交流阅读内容,26-30岁、本科学历的用户移动阅读交流的比例最高,收入越高的用户交流比例越高;即时通信工具和微博是当前移动阅读交流最受欢迎的公共平台,腾讯、新浪、中国移动、百度的阅读平台是最受欢迎的专门阅读社区;移动阅读用户交流最多的对象是自己的好友,其次是其他读者和作者;交流最多的内容是评论,其次是摘要,再次是阅读笔记、标签、批注等;使用最多的移动阅读交流方法是聊天讨论,其次是发表评论,再次是转发、发表日志心情、关注或收看收听、上传、推荐;移动阅读交流后最多的延伸行为是查询了解相...
关键词: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社会化阅读 阅读交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梁少博 李金玲
[目的/意义]我国的移动数字阅读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商业性数字阅读平台用户数量不断增长,面对移动数字图书馆面临用户日益流失的情况,为此采用PPM理论模型探究用户从移动数字图书馆转移到商业性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通过PPM理论模型,确定影响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用户转移行为的推力、拉力、锚定3个方面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验证提出的研究假设。[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推力因素方面,用户对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的不满意程度会正向影响用户的移动数字阅读平台转移意愿;在拉力因素方面,感知易用性和网络义务性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移动数字阅读平台转移意愿;用户的转移意愿则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转移行为。在此基础上,从内容、系统和服务3个方面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亚明 郑莉 刘海鸥
随着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阅读日益演变成一种新型的消费形态,移动端APP也成为纸质书之外最重要的阅读载体之一。在原有技术接受模型基础之上,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与移动阅读APP的经济成本因素,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移动阅读APP用户采纳行为假设模型——TAM/TPB。通过SPSS和LISREL软件的交叉使用,对不同年龄阶段、学历及使用频率的目标群体的行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修正与确认了最终的用户采纳行为模型。该整合模型进一步丰富了移动阅读APP用户行为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也为促进移动阅读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恺英 崔伟 洪旭东 王晰巍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消费的发展为图书馆移动阅读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研究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对推动图书馆移动服务功能建设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TAM和ISSM,构建图书馆移动阅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法,针对典型用户群体发放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信息有用性、内部环境质量、外部环境质量均对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产生正向影响,信息时效性对用户采纳态度不产生影响;用户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对移动服务阅读采纳
关键词:
图书馆 移动阅读 用户采纳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颖聪 刘绍荣 路程
针对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2016年电子书采购与借阅量统计数据中凸显的采购量与读者阅读需求不均衡、电子书馆藏资源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本文构建了涵盖阅读前提、阅读手段、阅读过程、阅读结果四个阶段的电子书阅读行为调查模型并完成问卷设计,通过图书馆官方微信推送及馆内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完成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移动用户阅读主要为知识普及性阅读,不同学科间电子书选择倾向存在较大差异,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基于移动用户阅读利用行为,利用手机APP,提供迎合读者阅读习惯的嵌入式移动阅读服务。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程晓宇 刘坤锋
移动阅读已成国民阅读新趋势,而付费阅读模式的用户接受度不高。文章探究移动阅读用户付费阅读意愿影响因素,以期对国内移动阅读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托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引入个人付费意识构建付费阅读意愿影响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最终回收242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发现个人付费意识显著正向影响付费阅读意愿,娱乐性、有用性、信源可信度和社会影响显著正向影响付费阅读态度,并进一步显著正向影响付费阅读意愿,而及时性对付费阅读态度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付费阅读 移动阅读 付费意识 采纳意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超群 杨水清 曹玉枝
基于信息系统、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理论,从一般技术因素、特定技术因素、消费者心理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整合的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我国移动服务背景下,以移动阅读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13.0和PLS结构方程分析软件验证模型和假设。研究发现:影响用户采纳基于工作环境下的传统信息技术和基于日常生活环境下的移动信息技术的关键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感知愉悦性、心流体验、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移动性是影响用户采纳移动阅读的主要因素,而感知有用性、感知货币价值和社会影响对用户采纳移动阅读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向华 黄丽娟
文章以大学生为调查样本,借助Kano模型对用户有关实时资讯、专业学习和休闲娱乐方面的移动阅读内容需求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多数的移动阅读内容需求都被用户划归为无差异需求,说明移动阅读服务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依据用户对Kano调查表的打分,文章采用聚类分析法,将用户分为目标用户、潜在用户和无关用户3类,对每一类用户的移动阅读内容需求特点及其满足策略进行了分析,为图书馆提供精准的移动阅读服务,从而最大程度地为提高用户满意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移动阅读 内容分析 用户需求 图书馆服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劳帼龄 高仲雷
本文从移动阅读自身特点,消费者个人条件,以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构建理论模型,接着根据理论模型进行问卷设计,然后以问卷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易用性、兼容性、娱乐性、感知行为控制和网络外部性是影响消费者采纳移动阅读的主要因素,进而针对这5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移动阅读 影响因素 采纳行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海花 华薇娜
本文利用技术接受模型构建用户在线评论信息生成的动机模型,设计调查问卷提出研究假设收集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参与动机的角度探讨用户在线评论信息生成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感知趣味性通过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系统认知通过感知趣味性和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社群影响通过使用习惯和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感知成本对其发表在线评论的习惯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本文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对网商营销提出了一些如何拓展在线评论用户、增强用户活跃度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钱鸥 李翔翔
采用用户体验、追踪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以武汉大学移动图书馆为例,从阅读时间、获取方式、阅读内容、阅读便利4个维度研究发现用户移动阅读认知和体验的行为特点:实验前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了解少;实验者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阅读,但受WiFi热点分布影响;对休闲娱乐类资源粘性强,对学术性内容阅读较少。基于此,为综合性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设计优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
移动阅读 用户体验 服务设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妍
本文以上海图书馆移动阅读终端用户服务为着眼点,从用户结构、用户终端使用情况反馈两方面,对终端外借的用户服务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外借终端用户的服务优化策略。
关键词:
上海图书馆 移动阅读终端 用户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