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8)
- 2023(13111)
- 2022(11219)
- 2021(10261)
- 2020(8847)
- 2019(20381)
- 2018(20508)
- 2017(39705)
- 2016(21659)
- 2015(24439)
- 2014(24566)
- 2013(23746)
- 2012(22033)
- 2011(19786)
- 2010(19869)
- 2009(18733)
- 2008(18690)
- 2007(17179)
- 2006(14906)
- 2005(13596)
- 学科
- 济(83335)
- 经济(83202)
- 管理(67966)
- 业(62496)
- 企(51485)
- 企业(51485)
- 方法(37334)
- 数学(31948)
- 数学方法(31636)
- 财(26877)
- 农(24834)
- 中国(23191)
- 制(21560)
- 业经(20369)
- 学(17809)
- 务(17001)
- 财务(16951)
- 财务管理(16908)
- 农业(16225)
- 贸(16119)
- 贸易(16115)
- 企业财务(16057)
- 易(15690)
- 银(15520)
- 银行(15475)
- 体(15175)
- 理论(14927)
- 行(14707)
- 地方(14704)
- 融(14395)
- 机构
- 大学(309778)
- 学院(308130)
- 济(124836)
- 经济(122103)
- 管理(119056)
- 理学(102085)
- 理学院(100998)
- 研究(100276)
- 管理学(99297)
- 管理学院(98725)
- 中国(77133)
- 京(64724)
- 财(62257)
- 科学(60203)
- 农(51820)
- 所(50487)
- 财经(48939)
- 中心(47921)
- 江(47545)
- 研究所(45453)
- 业大(45268)
- 经(44218)
- 农业(40798)
- 北京(40255)
- 范(39489)
- 师范(39041)
- 经济学(38968)
- 州(37359)
- 财经大学(36173)
- 院(35760)
- 基金
- 项目(203245)
- 科学(160254)
- 研究(150390)
- 基金(147969)
- 家(128284)
- 国家(127203)
- 科学基金(109227)
- 社会(95902)
- 社会科(90748)
- 社会科学(90723)
- 省(79003)
- 基金项目(78337)
- 教育(70057)
- 自然(69392)
- 自然科(67828)
- 自然科学(67806)
- 自然科学基金(66651)
- 划(66556)
- 编号(62651)
- 资助(59670)
- 成果(52608)
- 部(45799)
- 重点(45490)
- 发(42353)
- 课题(42244)
- 创(42208)
- 制(41474)
- 国家社会(39845)
- 教育部(39662)
- 创新(39477)
共检索到458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田梅 张军亮 刘喜文
基于个体认知角度阐释了移动互联网信息偶遇行为演进动力机制。从个体认知信息需求状态、目标、信息价值判断以及动机的目标化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面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获取的复杂情境,个体认知信息需求是信息偶遇过程中行为演进的初始动力与主要动力;个体信息需求认知目标的层级不同导致信息偶遇过程环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偶遇信息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对于完成动机的目标化过程、提高个体参与度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信息偶遇 移动互联网 个体认知 动力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梅 朱学芳 张军亮
[目的/意义]深化完善信息偶遇理论研究,以为用户提升信息偶遇能力及相关服务商优化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模式提供理论基础与思路。[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采集30个移动互联网信息偶遇关键事件,基于扎根分析理论,利用Nvivo11对数据进行编码分析,经过对自由节点间关系的概念化与范畴化,最终形成信息偶遇过程相关的13个树节点及7个核心树节点。[结果/结论]移动互联网信息偶遇过程可分为信息偶遇前、信息偶遇中、信息偶遇后3个阶段,包括"注意""启动""追踪""摘取""利用""返回""结束"7个环节,3个阶段分别经历了认知断带、填平断带、跨越断带从而完成偶遇信息的意义建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灿辉 安立仁
基于认知视角探讨了移动互联技术对组织内部个体层面、团队层面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在个体认知层面,移动互联技术更多地表现出其工具性的一面,它改变了人与信息的连接方式,强化了个体的知识共享动机,提升了共享能力,创造出了更多的共享机会,从而促使员工更积极地贡献和获取知识;在团队认知层面,移动互联技术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介于工作和生活之间的情境,它改变了人与人的连接方式,增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从而有助于形成高水平的共享心智模型,充分发挥交互记忆系统的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静杰 张薇薇 王特 姚伟
[目的/意义]分析移动网络环境下知识型员工的偶遇信息共享行为演化过程,帮助企业激发知识型员工创新思维,实现知识创造,为相关数字资源平台提供更优质服务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企业知识型员工作为调查样本,运用访谈法收集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对其网络信息素养、偶遇信息共享意愿、偶遇信息共享环境以及偶遇信息共享内容等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移动网络环境下知识型员工偶遇信息共享的演化路径及其形成机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移动网络环境下知识型员工偶遇信息共享行为以移动网络终端为媒介,包括偶遇信息转移—知识创造—偶遇信息共享演化路径,网络信息素养、偶遇信息共享意愿和偶遇信息共享环境作为共享驱动要素共同作用于知识型员工偶遇共享行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佩 黄春燕
采用元人种志方法对12项信息偶遇原始研究进行综合集成,回答信息偶遇的发生要素、发生流程、效果、情境对信息偶遇的影响4个问题。提出信息偶遇的全景模型,认为信息偶遇是行动者与信息、情境良性互动从而产生积极行动后果和积极情绪体验的一种信息行为方式,受到个体认知风格、认知任务、信息组织、物理和社会情境的影响。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孙杰 罗京
在线信息已经成为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主要信息来源。以移动互联网为背景,将在线信息分为卖方主导信息、买方主导信息和第三方主导信息3类,研究不同类型在线信息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构建了消费者搜索在线信息过程模型。研究表明,卖方主导信息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信息需求,买方主导信息被消费者用以判断卖方主导信息的风险性,而第三方主导信息则对买卖双方主导信息提供辅助判断作用。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消费者 搜索行为 在线信息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田梅
[目的 /意义]明晰信息偶遇在信息行为框架中的定位并进一步探讨阐释信息偶遇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于信息偶遇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针对代表性概念与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了信息偶遇在信息行为框架中的定位以及与其他信息行为之间的关系;从信息偶遇过程研究与影响因素研究两个方面,结合具体研究成果,阐释了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结果 /结论]信息偶遇与信息搜寻、信息搜索等共同构成了信息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两者存在交叉;可以基于非线性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意义构建理论等认知科学理论以及自我效能理论等心理学相关
关键词:
信息偶遇 信息行为 理论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卓卓 陈巧兰 韩静娴
从学术期刊信息发布的视角研究移动互联网环境中科学信息交流规律对于提高科研成果传播和生产效率具有指导意义。文章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特征入手,基于SCLC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过程的变化,通过比较当前学术期刊信息发布的主要4种方式和媒介,明确了学术期刊移动微服务的功能定位,并提出了在资源重组、用户数据和交流地图三方面的学术期刊微服务优化策略。
关键词:
科学信息 交流模式 期刊 移动互联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郭宇 魏骏巍 李嘉兴
从移动互联网所处的信息生态环境入手,在对国内外企业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收集企业相关数据,以验证构建的概念模型。本文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为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新的概念模型,从而深化信息生态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在应用层面为企业关键技术领域的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相关的管理理念和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从而可以针对性地在关键技术领域制定相应的措施,促进我国企业和产业的核心技术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郭宇 魏骏巍 李嘉兴
从移动互联网所处的信息生态环境入手,在对国内外企业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收集企业相关数据,以验证构建的概念模型。本文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为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新的概念模型,从而深化信息生态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在应用层面为企业关键技术领域的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相关的管理理念和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从而可以针对性地在关键技术领域制定相应的措施,促进我国企业和产业的核心技术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宇辰 郭宇
本文从通信运营商的角度,对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的框架进行了模型化研究,初步建立了一种基于沙漏模型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框架;并利用该模型框架对基于用户行为的受众兴趣营销和产品优化进行了案例分析。说明基于该模型的用户行为分析在精确营销、产品改进等方面的作用,以期更加有效地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体验,探索了一种有效地进行移动互联网客户行为分析的方法。
关键词:
沙漏模型 兴趣营销 产品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学军 胡宇辰
协同型绩效评价体系使绩效评价体系各个环节的关键业务信息置于"决策点"上,从而跨越绩效管理的新边界,是真正实现绩效评价与企业战略目标动态对接的前提和依据。本文从协同理论与绩效评价系统功能与作用机理出发,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协同型绩效评价体系,采用T检验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寻找影响协同型绩效评价体系的关键因素,以期准确定位,支持平台的全面建设,确保移动互联网技术绩效评价体系协同功能充分发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菊香
零售业是移动互联网应用最广泛、渗透最深的行业之一,移动互联网正在重塑零售业发展格局,对我国实体零售业效率形成深刻影响。本文选取2013-2018年我国零售业相关数据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构建含有非期望效率的SBM模型来分析移动互联网对我国实体零售业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相对发达地区的零售业KM、CRN和RB平均值分别为0.9845、0.9053和0.9113,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平均值分别为0.9994、0.8842和0.8762;移动互联网相对发达省份的零售业纯技术效率增速要显著高于移动互联网相对不发达的省份。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实体零售业 发展效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鸿雁
以2008~2011年移动互联网及其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信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产业资源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灰色关联模型、市场需求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灰色关联模型、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综合灰色关联模型,并对上述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终端层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软件层与应用层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用户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导;市场需求(总量)、产业资源、经济增长、产业融合、产业规模、科技创新、市场需求(结构)由强到弱依次对移动互联网发展产生关联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晏婉暄 艾文华 胡广伟
[目的/意义]偶遇信息分享行为有助于实现个体信息需求的满足,推动信息价值创造。文章旨在揭示微信半公开式(看一看)和公开式(朋友圈)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组态路径及其差异,为社交网络平台打破信息茧房、提供优质信息服务起到指导和借鉴的作用。[方法/过程]研究以微信用户为研究对象,选取分享主体、分享动机和分享客体三个方面的变量,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模糊定性比较方法探索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组态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半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组态路径包括利他动机型和特质积极型;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组态路径包括质量驱动型、热点引导型和信息综合型;信息客体层面的要素是触发半公开式和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重要核心因素,其中信息有用性在两类组态路径中均作为核心条件存在且通过了回归检验;而个体心理成本、情感认同是造成半公开式和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组态路径不同的潜在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