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06)
2023(3218)
2022(2808)
2021(2562)
2020(2134)
2019(4902)
2018(5081)
2017(9007)
2016(4659)
2015(4662)
2014(4171)
2013(3905)
2012(3440)
2011(3167)
2010(3246)
2009(2810)
2008(2662)
2007(2431)
2006(2288)
2005(1932)
作者
(10990)
(9426)
(9192)
(8742)
(5874)
(4413)
(4088)
(3514)
(3395)
(3361)
(3278)
(3109)
(3041)
(2953)
(2901)
(2875)
(2759)
(2753)
(2693)
(2617)
(2279)
(2240)
(2173)
(2141)
(2086)
(2053)
(2020)
(1944)
(1936)
(1899)
学科
(18114)
经济(18104)
(10203)
管理(9749)
方法(8473)
(7027)
企业(7027)
数学(6315)
数学方法(6275)
业经(5508)
(5366)
中国(4940)
(4549)
贸易(4548)
(4481)
农业(4170)
理论(3852)
(3782)
劳动(3779)
产业(3525)
信息(3069)
地方(3036)
总论(2965)
信息产业(2921)
(2831)
电子(2599)
(2568)
网上(2412)
网上贸易(2412)
(2396)
机构
学院(60376)
大学(57967)
(23621)
管理(23397)
经济(23198)
理学(20292)
理学院(20055)
管理学(19694)
管理学院(19571)
研究(18184)
中国(13687)
(11702)
科学(10975)
(10576)
(10015)
师范(9924)
(9838)
(9792)
旅游(9659)
财经(8771)
(8602)
(8163)
中心(8150)
师范大学(8146)
(7969)
经济学(7609)
研究所(7486)
北京(7306)
(7038)
经济学院(6879)
基金
项目(41188)
科学(33366)
基金(30804)
研究(30527)
(26318)
国家(26100)
科学基金(23196)
社会(21384)
社会科(20373)
社会科学(20367)
基金项目(16790)
(16564)
自然(14231)
自然科(13918)
自然科学(13916)
教育(13786)
自然科学基金(13682)
(13129)
资助(12936)
编号(11775)
(9636)
国家社会(9159)
重点(8919)
(8638)
(8618)
成果(8469)
(8403)
人文(8219)
创新(7979)
发展(7933)
期刊
(26688)
经济(26688)
研究(14707)
中国(10600)
管理(8513)
科学(8256)
学报(6941)
(6812)
(6507)
(6503)
旅游(6503)
(6503)
(5907)
大学(5621)
业经(5478)
学学(5350)
学刊(5237)
旅游学(5229)
游学(5229)
教育(4919)
经济研究(4369)
技术(4306)
农业(4267)
财经(3861)
(3796)
金融(3796)
(3441)
问题(3409)
商业(3306)
资源(3061)
共检索到84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丽丽  张金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现代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移动互联无疑是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和最具变革性的力量。当前,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2013年5月,麦肯锡在发布的《展望2025:12项决定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报告》中罗列了有望改变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12大颠覆技术,移动互联网位居首位。迈克尔·塞勒
关键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世敏  黄玲  
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旅游形象现况不佳。要树立西部各省市区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 ,应当在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企业管理的前提下 ,从更新观念、政府主导、形象要素整合、形象传播等方面着手采取对策 ,从而促进我国西部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鹏飞  宋军同  徐紫嫣  
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携程网""马蜂窝""猫途鹰""同程旅游""驴妈妈"五个旅游网站收集有效评论作为研究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扎根理论对嘉兴南湖红色旅游目的地的"认知—情感"三维模型形象感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嘉兴南湖景区的认知形象可以分为旅游景观、位置区划、文化底蕴、旅游设施与服务和旅游环境与氛围五个主类目。"认知—情感"三维模型在红色旅游目的地中的适用性得到验证。旅游者对景区的红色文化有强烈感知,在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构建上有待提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永博  
目的地形象研究绵延已近50年,是旅游这门“年轻”学科中延续较为久远的一个领域。理论方面,早期研究更多关注目的地形象的定义、结构及其测量,后续研究则主要围绕目的地形象的内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变化过程展开。在实践中,树立好的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也是地方营销的重要手段。当前,目的地形象面临新媒体营销环境的诸多挑战:媒介多元化、内容碎片化、交流社群化、
关键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黎洁  吕镇  
论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黎洁,吕镇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特点及引入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意义(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特点旅游目的地形象(Destinationlmage)指人们对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信念、观点的综合。人们对任何已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步忠  周青  曾咏梅  
旅游地形象塑造从本质上说是旅游地旅游信息影响的结果。网络旅游信息以其费用低廉、覆盖面广、功能全面、使用灵活的特点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旅游信息源。网络旅游信息传播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本文以南昌市政府旅游官方网站和旅行社网站为对象,通过对南昌市网络旅游信息传播影响旅游地形象塑造的调查分析,发现了网络旅游信息促进南昌旅游地形象塑造存在的多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阿敏  吴晋峰  王君怡  
旅游经验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文章基于一手数据,以到访过西安的中国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认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抽象属性的评价更客观,对目的地旅游吸引物维度的评价更积极。(2)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情感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情感体验更积极正面。(3)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更强烈。(4)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不是刻板形象、独特形象、整体形象和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季琦  
未来的十年,酒店集团会是什么样子?再过十年,酒店的生态链是什么样子?如果作为华住酒店集团的老总做战略时没想明白,我们不会有未来。中国酒店行业目前呈现3个状态。第一个状态是经济型酒店加盟踊跃。华住选择加盟商的比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步忠  子涛  曾咏梅  
通过文艺作品传播对云南大理旅游地形象塑造的调查分析,认为有关云南大理的文艺作品本身就是旅游地形象文化厚度的长期积淀,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旅游地形象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传媒,文艺作品传播在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方面具有其他媒介渠道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艺作品传播增进了大理旅游地形象塑造。大理旅游地形象塑造应重视旅游地遗产保护和文化增益的特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亚丹  沈华靖  殷耀如  
文化型旅游地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本文以景德镇为例,论述了旅游形象定位对文化型旅游地的市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实行形象感知策略、联合促销策略、品牌宣传策略及产品定价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章海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旅游整体营销理念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从旅游者角度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可感知性与不可感知性,并提出了正确运用旅游地形象要素进行形象策划的观点。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关新华  李健仪  谢礼珊  
随着国内自助游迅速发展,游客在出游过程中对目的地的选择除了关注吸引物之外,对该地区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以游客感知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为切入点,对广东省主要旅游目的地688位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游客的总体满意感、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满意感正向影响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正向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纯阳  屈海林  
文章构建了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关系的概念模型,以大陆居民赴香港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期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显著影响情感形象;(2)旅游动机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3)目的地的认知形象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斌  安应民  郑佩  
尽管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如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乏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调研特别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调研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本文以西安居民对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分析为例,介绍和运用了当今国外广泛运用的IPA分析法,即重要性(Importance)及其表现(Performance)分析法(Analysis)。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九江  肖俭伟  
南昌是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但通过对比2006年南昌与中部其他5省省会城市旅游业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南昌旅游业明显处于落后地位,并且差距甚大,其主要原因是南昌市缺少强有力的旅游吸引物。为此,有必要对南昌市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设计研究。应打造一个以军事为题材,以军队为主线,以"八一"为品牌的"军旅天地"主题园,集"食、住、游、购、娱"于一域,融"教育性、知识性、参与性、娱乐性、刺激性"为一体,目的主要是凸显南昌旅游目的地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