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72)
- 2023(21357)
- 2022(18131)
- 2021(16920)
- 2020(14072)
- 2019(32243)
- 2018(31963)
- 2017(60742)
- 2016(32931)
- 2015(36969)
- 2014(37053)
- 2013(36310)
- 2012(33530)
- 2011(30233)
- 2010(30612)
- 2009(28216)
- 2008(27278)
- 2007(24443)
- 2006(21898)
- 2005(18944)
- 学科
- 济(136528)
- 经济(136354)
- 管理(95134)
- 业(93628)
- 企(75361)
- 企业(75361)
- 方法(58467)
- 数学(49772)
- 数学方法(48952)
- 农(43772)
- 中国(39434)
- 业经(33155)
- 财(32578)
- 地方(32250)
- 农业(28994)
- 学(28777)
- 制(26296)
- 技术(24871)
- 理论(23684)
- 环境(22555)
- 贸(22470)
- 贸易(22449)
- 易(21733)
- 银(21500)
- 银行(21450)
- 和(20946)
- 融(20713)
- 金融(20708)
- 行(20598)
- 划(18997)
- 机构
- 学院(466076)
- 大学(464127)
- 济(184850)
- 管理(182358)
- 经济(180745)
- 理学(157274)
- 研究(156670)
- 理学院(155496)
- 管理学(152410)
- 管理学院(151546)
- 中国(117734)
- 京(99335)
- 科学(97232)
- 财(84856)
- 所(78051)
- 农(77847)
- 中心(71840)
- 研究所(70930)
- 江(70318)
- 业大(69400)
- 财经(66993)
- 范(64054)
- 师范(63440)
- 北京(63012)
- 经(60844)
- 农业(59782)
- 院(57415)
- 州(56938)
- 经济学(55596)
- 师范大学(50968)
- 基金
- 项目(316604)
- 科学(249510)
- 研究(232614)
- 基金(228078)
- 家(198723)
- 国家(196997)
- 科学基金(169631)
- 社会(146855)
- 社会科(138993)
- 社会科学(138960)
- 省(125483)
- 基金项目(120267)
- 自然(109450)
- 教育(107624)
- 自然科(106899)
- 自然科学(106878)
- 自然科学基金(104942)
- 划(104714)
- 编号(95062)
- 资助(94070)
- 成果(77103)
- 重点(71029)
- 发(70199)
- 部(68916)
- 创(67443)
- 课题(66374)
- 创新(62543)
- 国家社会(60230)
- 科研(59989)
- 教育部(59184)
- 期刊
- 济(208624)
- 经济(208624)
- 研究(135251)
- 中国(98501)
- 农(73709)
- 学报(72323)
- 管理(68631)
- 科学(68290)
- 财(63736)
- 教育(57422)
- 大学(55906)
- 学学(52502)
- 农业(50160)
- 技术(43295)
- 融(41689)
- 金融(41689)
- 业经(37016)
- 经济研究(32238)
- 财经(32023)
- 经(27537)
- 问题(27061)
- 业(25635)
- 图书(24166)
- 科技(23204)
- 技术经济(22944)
- 版(22314)
- 统计(22001)
- 资源(20948)
- 商业(20934)
- 策(20775)
共检索到695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素贞 朱蔓莉 何宇炜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融合,以移动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越来越好地支撑移动终端上集成的、满足用户需求的综合信息服务业务,由于突破了时空限制,这些新技术正在引发服务业的全面创新与提升,尤其对落后的农村服务业来说,在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上机会更多,为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本文主要研究应用移动云计算创新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模式,基于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从新服务概念、新顾客界面、新服务传递系统和新技术4个维度分析服务创新行为,探索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宁
自2015年以来乡村旅游迅速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热点,然而纵观大量乡村旅游项目与产品,却存在同质化严重、发展动力不足及缺乏创新等问题。特色小镇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基于特色小镇视域下,乡村旅游可借鉴成功的特色小镇经验,结合国家政策引导和地域特色,创新乡村旅游项目与产品,推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特色小镇 乡村旅游 创新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立国 贾国栋 秦乾翔 黄志萍 胡明文
旅游活动是乡村旅游地景观变化的重要干扰因素,研究旅游干扰下的休闲农业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休闲农业景观是婺源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论文从旅游驱动的视角,利用景观转移矩阵及景观指数法研究分析了2000—2020年间婺源县休闲农业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并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及旅游因素等驱动力。研究发现:(1)婺源县的休闲农业景观与旅游地分布高度契合,休闲农业景观面积呈先增后减特征,但总体上休闲农业景观面积减少。(2)在景观尺度上,景观破碎度与分离度呈“N”型波动起伏特征,景观优势度与干扰度呈先增后减特征。在类型尺度上,水田景观破碎度、分离度较为稳定,草地和沼泽地破碎度、分离度呈先增后减特征,其余休闲农业景观总体呈增长特征;旱地、有林地及其他林地最大斑块指数(LPI指数)呈先增后减特征,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景观LPI指数总体呈上升特征,其余休闲农业景观总体呈下降特征。(3)旅游综合收入、游客接待量、门票收入、A级景区数量、农家乐数量、旅行社数量等旅游因素是各项景观格局指数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景观优势度与干扰度产生重要驱动影响,自然因素驱动力较弱。研究结果可为婺源县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优化布局及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这将有助于推动婺源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君正 吴贵生
创新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是当前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战略方向。我国旅游业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早期,对创新模式展开研究有助于发现旅游企业创新的重点和实现途径。因此,以具有代表性的云南旅游业为例,对现阶段国内旅行社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旅游业 创新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波 陈静
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得到稳步落实的背景下,科学引导休闲创意旅游业的有序发展,能够进一步释放农村经济的巨大潜力与活力,充分带动农业与关联产业的提档升级。受制于创新性不足、运作模式单一、经营机制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乡村休闲创意旅游业并未与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紧密、高效的对接与互动。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地规划、布局休闲创意旅游业,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旅游生态链,突出观光旅游的文化品味、提升消费者的人文体验,从而为农村经济的转型优化开辟全新的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有广 孙赫
本文以21世纪产业转型对农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视角,探析农村休闲旅游产业作为一项将第一与第三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在新农村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提出农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应利用自身优势走出困境,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系列旅游产品、开拓市场宣传等方面实施优化发展策略,从而提升农村休闲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小芬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依托政策支持和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休闲旅游发展迅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乡村休闲旅游日益显现出一些问题,不利于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休闲旅游升级方向。本文给出对策建议,助推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
休闲旅游 产业升级 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松柏
都市圈既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内乡村休闲旅游的迅速兴起。然而,受公共假期分布、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乡村休闲旅游设施的季节性闲置问题突出。伴随着区域内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城市养老压力不断加大,季节性移居到乡村休闲养老正成为都市老人养老的新选择。本文以长三角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都市圈乡村休闲旅游与老年季节性移居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破解政策瓶颈、加强村庄环境治理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红英
乡村观光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文章采用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观光休闲乡村旅游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进行细致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节假日时间增多、城市病日益加重及交通便捷等状况为观光休闲乡村旅游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观光休闲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存在规模较小、功能单一、层次偏低等问题。基于此,该文从强化政府引导和监管、加强民俗文化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创建优势品牌及加大科技投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观光休闲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保伟
休闲旅游和生态文明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背景下,对休闲旅游的诊断研究意义格外重大。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对比分析,在大量发放问卷的前期调研基础上,借助休闲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7分制对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8个评价项目27个评价因子进行了详细的诊断研究,得出了各因子的诊断结果:气候适宜度、植被覆盖率和外部交通便利等优越条件以及旅游购物和住宿种类较少,规模较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政府主导、动静结合、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和"互联网+"等手段不断提升和完善常州休闲旅游发展。
关键词:
休闲旅游 生态文明 模型 常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丹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使得出境旅游和跨省旅游发展严重受限,而“乡村旅游”作为短途周边游的代表形式,正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之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并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只有找准并破解影响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拓宽融合发展的路径,才能更好地构筑其动能和释放其效能。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乡村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顾婷婷 严伟
首先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条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然后在分析旅游综合体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界定了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的概念;最后根据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运用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从提升农民福利的角度构建了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秦璐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作为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应从把握内涵、策划规划、合作发展、农民增收四个关键环节着手,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休闲农业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六大乡村休闲旅游区域发展模式,为促进辽宁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添砖加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仲芸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业呈现出了持续发展的势头,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依据乡村旅游产品的三个分类原则,将乡村旅游产品分为9大类。采用随机抽样法,对陕西省西安市、延安市、汉中市等10个区域的广大游客在乡村旅游产品方面的旅游行为与欲望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探寻游客在现实的、重复性的和潜在的旅游行为与欲望方面的现状与特点。从广大游客旅游行为与欲望的综合需求特点看,凡是能够吸引游客“重复性”旅游行为的乡村旅游产品一定是游客参与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的产品。因此,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今后创新发展的种类选择应主要集中在乡村自然风景类、乡村休闲运动类、乡村休闲山庄类、农业观光园类和乡村特色餐饮住宿类等这5类产品上。最后提出了对乡村旅游产品种类进行融合创新发展的思路,以及创新构建乡村大型健身步道、乡村公园、大型乡村游乐园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霞
农村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充实农村第三产业机构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我国农村休闲产业的发展与乡村休闲旅游行业集约化经营模式研究,对于优化我国农村产业化经济布局,实施农村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经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