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0)
- 2023(13355)
- 2022(11759)
- 2021(10852)
- 2020(9219)
- 2019(21036)
- 2018(20637)
- 2017(39590)
- 2016(21810)
- 2015(24312)
- 2014(24065)
- 2013(23756)
- 2012(21552)
- 2011(19576)
- 2010(19109)
- 2009(17461)
- 2008(16859)
- 2007(14505)
- 2006(12580)
- 2005(10785)
- 学科
- 济(82413)
- 经济(82289)
- 管理(61227)
- 业(58141)
- 企(47909)
- 企业(47909)
- 方法(40362)
- 数学(35324)
- 数学方法(34940)
- 农(22639)
- 中国(20860)
- 财(20834)
- 学(20306)
- 业经(18451)
- 贸(15800)
- 贸易(15795)
- 地方(15776)
- 制(15468)
- 易(15349)
- 农业(15103)
- 技术(13689)
- 环境(13452)
- 理论(13439)
- 务(12996)
- 和(12935)
- 财务(12932)
- 财务管理(12912)
- 企业财务(12247)
- 银(11947)
- 银行(11877)
- 机构
- 大学(311130)
- 学院(307712)
- 管理(121900)
- 济(117997)
- 经济(115486)
- 理学(107268)
- 理学院(106036)
- 管理学(104083)
- 研究(103576)
- 管理学院(103540)
- 中国(73847)
- 科学(68774)
- 京(65768)
- 农(58820)
- 业大(53593)
- 所(53050)
- 财(52108)
- 研究所(49193)
- 农业(46851)
- 中心(46291)
- 财经(42769)
- 江(42750)
- 北京(40897)
- 范(39788)
- 师范(39268)
- 经(39040)
- 院(37387)
- 经济学(35176)
- 州(34739)
- 技术(32506)
- 基金
- 项目(222510)
- 科学(173082)
- 基金(161432)
- 研究(155215)
- 家(144045)
- 国家(142884)
- 科学基金(121104)
- 社会(97032)
- 社会科(91848)
- 社会科学(91824)
- 省(87031)
- 基金项目(86727)
- 自然(81978)
- 自然科(80037)
- 自然科学(80013)
- 自然科学基金(78591)
- 划(74372)
- 教育(70840)
- 资助(65952)
- 编号(61876)
- 重点(50106)
- 成果(48848)
- 部(48176)
- 发(46526)
- 创(46426)
- 科研(43442)
- 创新(43363)
- 计划(42882)
- 课题(42449)
- 大学(40666)
- 期刊
- 济(121516)
- 经济(121516)
- 研究(84880)
- 学报(58853)
- 中国(54246)
- 农(52551)
- 科学(50774)
- 大学(43211)
- 管理(41834)
- 学学(41055)
- 财(37405)
- 农业(36376)
- 教育(31036)
- 技术(24039)
- 融(22122)
- 金融(22122)
- 业经(20530)
- 财经(20190)
- 经济研究(19679)
- 业(18503)
- 经(17119)
- 科技(16827)
- 业大(16275)
- 问题(16147)
- 版(15879)
- 图书(15445)
- 理论(14518)
- 技术经济(14281)
- 资源(13601)
- 实践(13418)
共检索到426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微 李成华 王石 蔚平 吕长义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环模制粒机,进行颗粒燃料制备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原料含水率、粒径和发酵时间对秸秆颗粒燃料密度和成粒率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各因素与秸秆颗粒燃料成粒率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各试验因素影响成粒率的重要程度。通过优化计算,确定秸秆颗粒燃料成粒率最高时的因素优化参数为:原料含水率20%,发酵时间4h,粒径1.66mm,此时秸秆颗粒燃料成粒率为97.53%。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实测值与预测值相一致。
关键词:
秸秆 颗粒燃料 成粒率 密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建新 宋文静 丛萍 李玉义 逄焕成 郑学博 王毅 王婧 况帅 徐艳丽
【目的】针对黄淮烟区植烟田由于化肥投入较高、耕作频繁造成的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水稳性团聚体数量下降等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的问题,探讨通过秸秆颗粒还田与耕作方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年田间定位试验,以旋耕+不施秸秆颗粒(RG0)为对照,设置3种秸秆颗粒用量(G1:2 250 kg·hm~(-2)、G2:4 500 kg·hm~(-2)、G3:6 750 kg·hm~(-2))与2种耕作方式(旋耕:R、深翻:T)的交互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孔隙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1)与RG0相比,3年间RG处理易显著降低0—20 cm土层土壤容重,降幅6.7%—16.5%,而TG处理易显著降低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降幅3.0%—9.8%,秸秆颗粒高量还田降低比率最高。(2)RG处理提升0—20 cm土层田间持水量的效果显著,其中RG3较RG0提升14.9%(2017年);增加秸秆颗粒用量提升20—40 cm土层田间持水量显著,其中RG3较RG0提升18.0%(2018年)。(3)RG3与TG3处理显著提高0—20 cm与20—40 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最高达17.9%与14.6%(2017年),但仅RG2与RG3处理显著提高20—40 cm土层土壤毛管孔隙度。(4)RG处理在还田后期对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提升作用显著;>2 mm、66%),而0.5—1 mm与0.106—0.25 mm粒级团聚体是影响20—4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状的主要因子(Exp>48%)。【结论】秸秆颗粒用量6 750 kg·hm~(-2)配合旋耕处理可同时降低0—20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提升持水性能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且聚类分析也表明该处理促使土壤物理特性居于一类水平,是能有效改善当地烟田土壤物理结构的可行措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玉洁 张祖立 白晓虎
利用单螺杆挤压机对粉碎后的秸秆物料进行加工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 ,找出秸秆含水率、粉碎粒度、螺杆螺距、螺杆头部与喷孔间隙对试验指标的影响。通过通用旋转组合试验 ,找出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 ,建立了数学模型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作物秸秆 螺旋挤压 颗粒饲料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卓
以年产1. 5万t的木质颗粒燃料生产线为例,利用投资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方法,计算木质颗粒燃料生产的投入与产出,估算发展木质颗粒燃料带来的经济效益;根据木质颗粒燃料与煤炭燃烧排放的文献数据,比较了木质颗粒燃料与煤炭的减排效应。结果表明:木质颗粒燃料生产项目的利润较高,静态投资回收期仅为2. 55年,内部收益率为82%,具有经济可行性。同时,开发和利用木质颗粒燃料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
木质颗粒燃料 经济效益 减排效应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吉泽坤 刘晃 崔铭超 张成林 秦康
养殖工船是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的新途径之一,在船载舱养过程中,如果未消化的饲料残渣和排泄物等颗粒物不能及时排出,则会对鱼类健康及其生长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采用FLOW-3D软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研究了静止状态下30万t级养殖工船养殖舱出水口数目对舱内流场特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不同粒径与密度的颗粒物在舱内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总进出水流量与出水口总面积恒定时,出水口数目从1增加到4,V_(99%)从0.244 m/s降低至0.232 m/s,V_(95%)从0.215 m/s降低至0.203 m/s,随着出水口数目的增加,养殖舱内流速减小;以占总量95%的颗粒物排出养殖舱所需时间为评价标准,当颗粒物密度为1 050 kg/m~3时,粒径为1 mm的颗粒物排出需要约24 min,粒径为0.5 mm的颗粒物排出需要约45 min,粒径为0.1 mm的颗粒物排出需要约78 min,当颗粒物密度相同时,随着粒径增大,其在养殖舱内的停留时间减少;颗粒物粒径为1 mm时,密度为1 100 kg/m~3的颗粒物排出需要约15 min,密度为1 150 kg/m~3的颗粒物排出需要约11.6 min,当颗粒物粒径相同时,颗粒物密度越大,其在养殖舱流场内的停留时间越短。该研究形成了CFD数值仿真计算与数理统计有机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为之后具有不同横摇周期和较大横摇幅值的复杂工况提供研究手段及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海龙 赵芳芳 左志 马垭杰 石斌刚 王鹏 张伟 李少斌 赵志东 胡江
为了提高牧草类颗粒饲料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商品化水平,以玉米(Zea mays)秸秆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为原料(按照质量比1∶1),研究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的最优生产工艺。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7个总水分含量,分别为8%、 10%、 13%、 16%、 19%、 22%和25%。通过测定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的成型率筛选出较适宜的水分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提高,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的成型率呈下降趋势,总水分含量为8%的成型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 原料粉碎粒度>水分含量;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生产工艺的最优组合为模孔直径7 mm,粉碎粒度8 mm,总水分含量8%。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苜蓿干草 颗粒饲料 生产工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廷
本文以厦门市为例,首先对PM10平均浓度数据进行趋势性、周期性和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气温、降水强度、降水日数、风向等气候因子对PM10浓度变化在时间上的影响,同时使用了交叉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月平均降水日数和PM10大气污染指数(API)为优(PM10 浓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蔡徐依 颜开 田亚雄 王茜 李娟英 张六六 戴习林
选取直径2 mm的凹凸棒土小球为无机载体,利用吸附法固定池塘土著微生物制成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研究其颗粒性能以及对养殖水体中COD_(Mn)和氨氮去除性能。颗粒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缓释到水中的微生物数量可维持在1.5×10~(6) CFU/mL,并且能较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缓释性能稳定;利用Monod方程拟合可得,固定化微生物颗粒降解污染物性能良好。环境条件对固定化微生物颗粒降解污染物的影响分析表明:中性条件下COD_(Mn)的降解最优,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有利于颗粒对氨氮的转化;不同气体流量对固定化微生物颗粒降解COD_(Mn)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体中溶解氧最高(DO=8.600±0.028 mg/L)时,氨氮降解效果最优;污染物初始浓度升高,固定化微生物降解COD_(Mn)、氨氮的一级反应速率逐渐增加(除了初始氨氮浓度过高时);在10 ~35 ℃内,温度越高,颗粒降解COD_(Mn)、氨氮速率越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宫元娟 王大龙 白雪卫 邱硕
为建立玉米秸秆散粒体成型离散元模型,以不同压缩参数进行成型试验,利用离散元仿真软件基于内置Burgers模型对压缩过程建立仿真模型,并利用控制变量法针对模型参数设计了5组对照试验,分析颗粒模型微观参数对模型宏观力学行为影响规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Maxwell体弹性系数增大时,加载至目标载荷所需位移增加,仿真结束时残余应力增加;Maxwell体黏性系数增大时,加载结束后残余应力增加。Kelvin体弹性系数增大时加载至目标载荷所需的位移减小,仿真结束时残余应力减少。Kelvin体黏性系数增大时加载结束时应力突降值增大,但仿真结束时残余应力减小。摩擦系数主要影响加载至目标载荷所需位移,摩擦系数越大,加载至目标载荷位移越小。依此规律,通过调试微观参数,确定适用于描述样品玉米秸秆散粒体物料的仿真模型参数:Maxwell体弹性系数Em为1.75×105N·m-1,黏性系数ηm为2.6×107N·s·m-1;Kelvin体弹性系数Ek为1.8×104N·m-1,黏性系数ηk为0.7×104N·s·m-1,摩擦系数f为0.5。该参数下仿真模型压缩过程力学曲线与实验室物料压缩试验所得力学曲线吻合;物料填充阶段,力链强度受物料自重影响,载荷开始施加后,强力链主要集中于加载面附近,当施加应力达到0.92MPa时,强力链在成型腔内趋于均匀分布。压缩结束后力链分布特征与实验室物料压缩样品特征吻合,证明了所建立的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及模型参数确定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生物质物料成型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妍洁 赵正雄 朱立春 张诚荣
【目的】解决当前烟叶烘烤所用燃料受限因素较多、控温不精准、烘烤损失大的问题,探索新清洁能源,实现烤烟烘烤提质增效、减工降本。【方法】比较分析醇基与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烤房温湿度控制、烘烤成本、烤后烟叶质量损失、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生物质颗粒相比,使用醇基燃料烤房温湿度控制更准确,且烤后中、上部叶烘烤质量损失分别降低8.93%和11.71%,烘烤成本减少34.50%和19.79%,均价增加3.20和1.06元/kg,中上等烟比例提高9.45和2.54个百分点,下等烟比例降低3.39和2.53个百分点,中部叶废烟比例降低6.03个百分点,烤后烟叶多桔黄色,色度较强,油分更多,化学成分除两糖差、淀粉稍高外,其他含量均在优质烟适宜范围内。【结论】醇基燃料降低了烘烤损失和成本,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可考虑用作密集烤房新能源。
关键词:
烤烟 烘烤 燃料 醇基 生物质颗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可可 李尚来 蔡玉 陈培勇 徐辉 吕文莉 赵冰茹 张艳丽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卵泡抑素(Follistatin, FST)基因对湖羊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 GC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为揭示FST基因对湖羊繁殖调控机理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首先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ST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然后利用EdU、qRT-PCR、WB、流式细胞等技术,分析FST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对湖羊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最后通过RNA-seq分析FST基因干扰前后湖羊卵巢颗粒细胞的转录组表达差异变化。[结果]FST在湖羊卵巢颗粒细胞内高表达,干扰FST能抑制湖羊卵巢颗粒细胞增殖,降低细胞中PCNA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过表达FST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RNA-seq结果进一步显示干扰FST后颗粒细胞中细胞周期调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孕激素分泌等相关功能及通路发生显著变化。[结论]FST可以促进湖羊GCs增殖,抑制GCs凋亡,影响卵母细胞分裂、生殖激素分泌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湖羊卵泡发育进程。
关键词:
FST 湖羊 颗粒细胞 增殖 凋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原建博 李骅 吴崇友 齐新丹 施新新 李超
[目的]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主要用于离散颗粒物料研究领域,非规则形状颗粒建模耗费大量时间,且模型精度对颗粒间的动力学响应特性有较大影响,故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水稻籽粒快速颗粒建模方法,旨在提高非规则形状颗粒建模效率及精度。[方法]以‘中早39号’早稻籽粒为研究对象,通过非接触式3D激光扫描法重构籽粒3D模型;采用手动填充颗粒建模方法,设置球体坐标、接触半径及物理半径使填充颗粒模型三轴尺寸及体积接近实际籽粒;采用自动填充颗粒建模方法,对籽粒3D模型划分网格及获取网格单元坐标信息,然后通过工程离散单元法(engineer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EDEM)中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实现多球快速聚合颗粒建模;通过高斯拟合法对自动填充颗粒建模中的填充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并通过籽粒自然堆积角仿真与试验对比验证模型精度。[结果]重构籽粒3D模型与实际籽粒对比尺寸误差均在5%以内;手动填充颗粒模型填充球数164个,耗时约25 h,尺寸误差均在5%以上;自动填充颗粒模型填充球数203个,球体物理半径为1.2 mm时颗粒模型最优,耗时约1 h,尺寸误差除厚度外均在5%以下;自动填充颗粒自然堆积角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为0.76%。[结论]基于EDEM中API自动填充颗粒建模方法具有高效、精确等优点,为非规则形状颗粒物料的离散单元法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颗粒建模方法。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杜万光
为了探讨城市公园绿地对大气颗粒物污染的调控和改善作用,本研究基于城市公园、公园内绿地斑块、绿地斑块内植物群落、群落中植物个体4个不同尺度,开展多角度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分析了北京城市公园绿地阻滞颗粒物的影响机制,系统剖析了公园绿地内大气颗粒物的变化动态,构建了植物个体滞尘能力综合评价体系,量化了公园绿地阻滞颗粒的作用与生态环境因子及结构因子的关系,优化出几种有效阻滞颗粒物的城市公园绿地模式,为城市绿地结构规划、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1种植物滞尘能力差异明显。植物单叶滞尘量最高的是黄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祥浩 张玉枝 朱晓萍 贾志海 郭金双 王润莲 张微
为探讨粗饲料颗粒度对反刍动物饲粮养分在后肠道及全消化道消化的影响,本试验将饲粮中的粗料青干草进行整草、长铡草(4~6cm,长草)、短铡草(1~3cm,短草)和粉碎(0.5cm,粉草)4种颗粒度的机械加工后进行定量饲喂(4×4拉丁方试验)。结果表明:1)青干草不同颗粒度饲粮在后肠道消化量占总消化量的比率为干物质28.50%~32.64%、粗蛋白14.63%~19.76%、中性洗涤纤维24.31%~28.00%、酸性洗涤纤维21.76%~25.08%;粉草饲粮中的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的后肠道消化量占总消化量的比率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3种饲粮,酸性洗涤纤维的比率则极显著(P<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