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3)
2023(9548)
2022(7966)
2021(7108)
2020(5973)
2019(13168)
2018(12791)
2017(23211)
2016(13312)
2015(14548)
2014(14367)
2013(13634)
2012(12677)
2011(11245)
2010(11243)
2009(10220)
2008(10002)
2007(8943)
2006(7831)
2005(6678)
作者
(42936)
(35976)
(35855)
(33689)
(22653)
(17293)
(16010)
(14143)
(13847)
(12717)
(12485)
(12153)
(11853)
(11465)
(11264)
(11056)
(10903)
(10669)
(10461)
(10304)
(9312)
(8857)
(8787)
(8344)
(8174)
(8077)
(7940)
(7828)
(7405)
(7325)
学科
(46146)
经济(46079)
管理(34677)
(33090)
(25807)
企业(25807)
方法(20242)
数学(17607)
数学方法(17389)
(14945)
(14603)
中国(13071)
(12241)
业经(10920)
(10161)
(9712)
贸易(9710)
农业(9709)
(9409)
地方(8684)
理论(8598)
(8354)
(8297)
银行(8227)
(8199)
金融(8191)
技术(8065)
环境(7969)
(7871)
(7081)
机构
大学(190616)
学院(189537)
研究(70342)
(70213)
经济(68757)
管理(66198)
理学(58157)
理学院(57356)
管理学(55967)
管理学院(55644)
中国(49740)
科学(49537)
(48608)
(40662)
农业(39161)
业大(38440)
(38417)
研究所(35991)
(31061)
中心(30768)
(28994)
农业大学(26123)
(25372)
财经(25221)
(25048)
师范(24546)
北京(24412)
(23489)
(23045)
技术(22825)
基金
项目(138507)
科学(106783)
基金(99970)
(93077)
国家(92327)
研究(90808)
科学基金(75956)
社会(57218)
(55485)
社会科(54142)
社会科学(54127)
基金项目(53423)
自然(52425)
自然科(51264)
自然科学(51239)
自然科学基金(50324)
(47960)
教育(41991)
资助(39861)
编号(34343)
重点(32500)
计划(29936)
(29583)
(29281)
(29199)
科研(27604)
创新(27439)
成果(27275)
科技(27213)
(25727)
期刊
(72518)
经济(72518)
研究(48881)
学报(46857)
(43569)
中国(37866)
科学(37555)
大学(33356)
学学(32119)
农业(29391)
(23123)
管理(22575)
教育(19978)
(15524)
业大(14379)
(14050)
金融(14050)
技术(13947)
(12922)
业经(12685)
经济研究(12597)
农业大学(12301)
财经(12245)
科技(10790)
(10573)
问题(9729)
林业(9097)
资源(8416)
商业(8379)
中国农业(8337)
共检索到269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志卿  张电学  王秋兵  陈洪斌  常连生  于玉桥  刘东强  
通过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潮褐土及其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从各级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储量角度探讨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磷素吸附与解吸性能的变化实质。结果表明:麦秸和玉米秸直接还田配施常量NPK化肥主要是通过降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长勋  李恋卿  王芳  潘根兴  
采用超声波分散和冷冻机干燥法提取太湖地区黄泥土(水稻土)微团聚体颗粒组,用平衡液吸附法和KC l溶液解吸法研究了太湖地区水稻土(黄泥土)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颗粒和原土吸附磷后对Cu2+吸附与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团聚体颗粒(包括磷预处理)对Cu2+吸附均符合Freund lich方程。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颗粒和原土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黏粒级、砂粒级、原土、粉砂级、粗粉砂级。游离氧化铁是影响Cu2+吸附的主要因素。各微团聚体颗粒Cu2+吸附量之和小于原土。微团聚体颗粒吸附磷后,Cu2+吸附量显著增加,以粉砂级最显著。砂粒级、粗粉砂级和粉砂级吸附磷后Cu2+解吸率减小,而黏粒级Cu2+解吸率略增加。原土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志卿  韩志才  张电学  王秋兵  吴素霞  常连生  谢新宇  杨会民  
通过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褐土及其微团聚体中磷素形态分布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褐土磷素组成以无机磷为主,各级微团聚体各形态磷素含量均随粒级减小而增加,磷素有效性<10μm粒级最高,10~50μm粒级最低。不施肥处理土壤及其微团聚体各形态磷素含量显著减少;施肥均可提高土壤及其微团聚体磷素含量,全磷和无机磷含量以增量NPK化肥处理增加最多,有机磷和有效磷含量则以有机肥(物)料配施化肥处理较高,微团聚体各粒级磷素消耗或积累幅度因施肥制度而异。单施化肥处理土壤及其微团聚体中磷有效性降低,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处理积累态磷有效性显著提高。采用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是改善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朕  梁成华  杜立宇  郭冉  
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市日光温室耕层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粒径团聚体对土壤中砷(As(V))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级团聚体对As(V)的吸附和解吸能力均符合Freundlich拟合方程,R2介于0.9528~0.9972之间,其中<53μm粒径团聚体对As(V)的吸附、解吸能力最强,并随着粒径的增大,吸附、解吸能力均降低,且不同粒径对As的吸附与解吸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溶液中As(V)的浓度的提高,各粒径团聚体对As(V)的吸附、解吸能力均提高,K值介于17.75~50.51之间。不同粒级团聚体对As(V)的吸附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游离氧化铁含量及CEC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垣  王启发  徐凤琳  
就长期肥料田间试验的红壤性水稻土、黄棕壤性水稻土和灰潮土性水稻土 ,用热力学平衡吸附法和流动法分别进行了土壤钾、磷、锌的吸附 解吸试验和土壤钾吸附动力学试验 ,测定了土壤的粘粒矿物组成、基本性质和有效钾、磷的含量 ,研究了稻草还田对土壤钾、磷、锌吸附量、吸附钾、磷、锌解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 :( 1 )能减小土壤对钾的吸附 ,增加其解吸率 ,提高土壤有效钾量和土壤对钾的缓冲能力 ;( 2 )有利于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量 ,增加其解吸率 ,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 3 )提高土壤特别是石灰性土壤锌的有效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妍  朱晓龙  丁咸庆  侯红波  彭佩钦  廖柏寒  
为了解Cd、Pb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探明不同水稻土对Cd、Pb吸附解吸的影响,以红壤、紫色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为对象,研究Cd、Pb在两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分析红壤、紫色土对Cd2+、Pb2+吸附解吸特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土壤对Cd2+的吸附用Langmuir、Freimdlich模型均有较好拟合,相关系数在0.95以上;而Pb2+的吸附则用Freimdlich模型拟合较好,相关系数在0.99以上。随着溶液中Cd2+、Pb2+含量的增大,红壤、紫色土对Cd2+、Pb2+的吸附量增大;解吸量亦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红壤、紫色土对Cd2+、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8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志卿  韩志才  张电学  王秋兵  陈洪斌  常连生  于玉桥  刘东强  
经8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下褐土及其微团聚体碳、氮分布规律,从各级微团聚体组成变化及碳、氮储量角度探讨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肥力的变化实质。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变化各异,不施肥和单施常量NPK化肥主要是由于10~50μm粒级碳、氮储量降低而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增量NPK化肥可保持肥力不降低,但投入较高;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则主要通过增加大粒级特别是10~50μm粒级碳、氮储量而使土壤肥力水平得到提高。采用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是改善褐土肥力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梅  喻敏  
【目的】探讨硼对植物铝胁迫的缓解机理,研究果胶对铝的吸附解吸特征及硼的影响。【方法】利用等温吸附法,研究pH 3.5,25℃时,不同浓度硼处理后的果胶对铝的吸附解吸特性,并利用相关模型计算果胶对铝的吸附参数。【结果】随果胶浓度的上升,其对铝的吸附总量和解吸总量均显著上升,但单位果胶的吸附量和解吸量显著下降;随铝浓度的增加,果胶对铝的吸附量和解吸量也显著上升;硼处理果胶后,影响果胶对铝的吸附解吸特性,25μmol.L-1时,随硼浓度的增加,果胶对铝的吸附量反而会增加,硼浓度为100μmol.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天聪  李世清  邵明安  
采集安排在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土垫旱耕人为土(中等肥力红油土)上长达25年的肥料定位试验小区耕层的土样(0~20cm土层),采用干筛法将供试土样分为5~2、2~1、1~0.25mm等3个等级团聚体,研究长期施肥对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在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长期施肥对耕层土壤5~2mm团聚体含量影响最大。长期施肥,特别是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该粒径团聚体的形成。②长期施肥处理能使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硝态氮含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但对铵态氮的影响较小。③与不施肥对照相比,经过长期施肥耕层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在不同粒级的团聚体中的含量差异较大,并且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均表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秀梅  张夫道  张树清  冯兆滨  何绪生  王玉军  王茹芳  
研究了纳米级和天然高岭土对营养元素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及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初始处理浓度下,纳米级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量均比天然高岭土高,氮的吸附量是天然高岭土的1.5~1.7倍、磷是1.9~2.2倍、钾是1.4~2倍、碳是1.3~1.9倍。纳米级和天然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解吸量与其吸附量呈正相关。2种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规律均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来拟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义新  刘武定  朱端卫  程东升  
以不同用量的结晶有机肥 (暂定名 )处理土壤 ,培养 1月后 ,研究了它们对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有机肥能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 ,表现为施用该肥料的土壤 ,磷等温吸附的Langmuir方程常数 (K值 )减小 ,土壤对磷的亲和力减弱 ,且随着结晶肥用量的增加 ,这一效应更加明显。与吸附相反 ,结晶有机肥能促进土壤磷的解吸 ,土壤磷的解吸量与结晶有机肥用量呈正相关 ,且起始磷浓度较低时 ,结晶有机肥增加磷解吸的效果更显著。此外 ,研究结果表明 ,随结晶有机肥用量的增加 ,土壤的Olsen P也明显增加 ,这与结晶有机肥对土壤磷的解吸效果一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窦春英  徐温新  叶正钱  张圆圆  姚芳  吕家珑  
研究了中国6种典型农田土壤对锌的吸附-解吸特性,其中采自西北陕甘地区和东南地区浙江省的农田土壤各3种。结果表明,6种农田土壤对锌的吸附量均随平衡液锌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均可用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来描述,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6种土壤对锌的解吸量随吸附量的增大而增加,它们的相关性也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东南地区土壤对锌的最大吸附量明显高于西北地区,其中青紫泥的吸附量最大,达到3 333 mg.kg-1,黄绵土的最小(909 mg.kg-1);而西北地区土壤对锌的缓冲能力、吸附固定能力和固定量方面强于东南地区的红壤和青紫泥,利用Langmuir...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红青  徐凤琳  李学垣  
研究了幕阜山垂直带五个土壤剖面21个土样的粘土矿物组成与磷的吸附及解吸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铁、铝氧化物是供试土壤粘粒吸附磷的主要载体,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作用相对较小。②非晶形铁铝氧化物在磷吸附中的作用比晶形铁铝氧化物的大。③供试土壤随海拔升高,粘粒复合体中非晶形铁铝氧化物的含量增高,这导致了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增大,吸持力增强,磷的解吸量和解吸率减小,有效性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庆雷  王凯荣  谢小立  
【目的】为揭示土壤磷素肥力的变化机制,对16年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处理后红壤稻田0~20cm和20~40cm土层的土壤磷吸附-解吸特性进行了研究。【方法】将4种施肥处理土样置于恒温摇床中连续振荡培养,定期测定不同处理土壤磷的各种吸附参数、累积解吸量和解吸率。【结果】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处理显著改变了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性,其中对0~20cm土壤的影响尤为突出。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显著降低了0~20cm土壤磷吸附亲和力常数(k)、最大吸附量(Q)和吸附缓冲容量(MBC),同时也明显提高了该层土壤磷的累积解吸量和累积解吸率;与不施化肥基础上的有机物循环利用相比,NPK化肥配施基础上的有机物循环利用在降低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祖义  章力干  程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