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3)
2023(5025)
2022(4189)
2021(4150)
2020(3426)
2019(8197)
2018(7910)
2017(14645)
2016(7917)
2015(9190)
2014(9011)
2013(9306)
2012(8735)
2011(8355)
2010(8172)
2009(7679)
2008(7526)
2007(6410)
2006(5794)
2005(5262)
作者
(23861)
(20065)
(20001)
(18977)
(12598)
(9766)
(9068)
(8100)
(7768)
(7162)
(6947)
(6845)
(6602)
(6367)
(6255)
(6114)
(5905)
(5798)
(5754)
(5669)
(5198)
(4818)
(4798)
(4481)
(4464)
(4419)
(4345)
(4225)
(4155)
(4013)
学科
(39600)
经济(39572)
管理(21255)
方法(18263)
(17125)
数学(16903)
数学方法(16773)
中国(13308)
(12973)
企业(12973)
(9073)
贸易(9067)
(8951)
(8808)
环境(7519)
(7277)
资源(7223)
(6962)
(6588)
(6520)
(6280)
业经(6237)
农业(5744)
关系(5664)
(5529)
地方(5525)
(5209)
银行(5204)
(5080)
(5008)
机构
大学(123401)
学院(119011)
(58412)
经济(57571)
研究(49211)
管理(45323)
中国(38852)
理学(38683)
理学院(38229)
管理学(37755)
管理学院(37541)
科学(29200)
(28265)
(25497)
研究所(23606)
(23416)
中心(20862)
(19817)
财经(19305)
经济学(19245)
北京(18697)
(17922)
(17535)
经济学院(17303)
科学院(16619)
业大(16610)
(15835)
农业(15816)
师范(15733)
(15456)
基金
项目(81750)
科学(64784)
基金(61760)
研究(58277)
(55355)
国家(55029)
科学基金(45881)
社会(39211)
社会科(37401)
社会科学(37387)
基金项目(31672)
自然(28646)
(27907)
自然科(27864)
自然科学(27853)
自然科学基金(27347)
资助(26320)
教育(25470)
(25273)
编号(21388)
(20004)
中国(19307)
重点(18961)
(18186)
国家社会(17968)
成果(17370)
教育部(16712)
(16116)
科研(15546)
创新(15386)
期刊
(60582)
经济(60582)
研究(36432)
中国(26283)
学报(19176)
科学(19105)
(16717)
(16237)
管理(16029)
大学(13700)
学学(12543)
农业(12410)
经济研究(10652)
资源(10115)
财经(9893)
技术(9340)
(9176)
教育(9038)
(8748)
金融(8748)
(8729)
世界(8691)
(8601)
问题(8389)
国际(8357)
图书(7463)
业经(6899)
统计(6834)
技术经济(6818)
(5900)
共检索到181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伏秋  
工业部门余热资源总量极为丰富,"十二五"期间可以开发利用的潜力超过1亿吨标准煤。充分挖掘工业余热资源,是实现"十二五"全国和工业部门节能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一、工业余热资源特点工业部门消耗的能源品种包括原煤、洗煤、焦炭、油品、天然气、热力、电力等。工业用能有两个基本用途:一是作为产品生产的原料投入;二是作为能源投入。工业部门总能耗中,除了一部分在生产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华平  岳燕珍  樊江文  
该文从资源的角度 ,根据各种作物的经济系数 ,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了全面的估算 ,分析了作物秸秆资源的发展趋势和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秸秆资源产量达 7945 4 4× 1 0 4 t,并每年以 1 2 5 1 2× 1 0 4 t的速度稳步增长 ;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存在地域性特点 ,东部农区是作物秸秆资源的主要分布区 ,黑龙江、河北、山东、江苏和四川是作物秸秆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对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认为 ,每年有 95 %以上作物秸秆资源通过不同的利用途径转化成其他的形式而被耗散 ,资源浪费严重。针对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文春波  钱发军  刘鹏  
以河南省某市为对象,采用样方统计与调查统计方法,开展农作物秸秆利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利用分别占秸秆可收集量的54.67%、13.05%、4.53%、3.44%、0.91%;小麦、玉米、豆类、花生、红薯秸秆的利用率分别为78.10%、70.46%、87.77%、87.53%、81.64%。制约秸秆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制约,秸秆收储运体系不完善,秸秆利用配套体系缺失,高效且成熟、适用的秸秆利用技术缺乏,秸秆利用支持政策不完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推进策略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祥照  马文奇  马常宝  张福锁  王运华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 2 0 0 0年度土壤肥料专业统计数据 ,分析研究了中国秸秆资源数量、利用途径及养分去向。结果表明 ,2 0 0 0年全国秸秆资源总量达 5 .5 4 1× 10 8t,其中含有的N、P2 O5、K2 O分别为4 .939× 10 6t、15 6 7× 10 6t、9.82 5× 10 6t,总养分为 1.6 33× 10 7t;在作物秸秆资源中 ,以水稻、玉米和小麦为主 ,共占76 .1% ;秸秆利用中 ,肥料、燃料和饲料量分别占秸秆资源的 36 .6 %、2 3.7%和 2 2 .6 % ,其它如原料、焚烧和弃置乱堆共占 17% ;秸秆资源中的养分利用也是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亚静  毕于运  高春雨  
目的正确评价中国现存秸秆可收集利用量以及各种利用途径的适宜性,充分认识中国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方法主要结合相关研究所测定的秸秆田间残留量等数据信息,以黄淮海地区主要农作物的收获留茬高度调查结果为主要依据,对中国各类秸秆资源的可收集利用系数进行估算,进而计算出2005年中国各类秸秆资源的可收集利用量。还采用各类秸秆适宜性分级的方法,对秸秆资源用于燃料、饲料、肥料、工业原料以及食用菌基料等用途的适宜性和其各自的可收集利用量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2005年中国秸秆可收集利用总量为68595×104t,平均可收集系数为0.81;残留田间和收集过程中浪费的秸秆占19%。其中,粮食作物秸秆可收集利用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那伟  赵新颖  黄枭  
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主产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选择玉米秸秆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吉林省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量为2 639.76万t,空间分布呈现"两高一低"的特征,即中西部高和东部低。依据玉米秸秆空间分布特点,该文将吉林省分为秸秆资源富集区、一般区、较少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新南  房仁军  王新忠  王惠桐  徐惠斌  顾加强  
为解决油菜秸秆的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问题,以保证生物柴油产业的协调发展,针对油菜秸秆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可行的油菜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用作牲畜饲料、食用菌基料、有机肥料、工程原材料和发电燃料等,其中以用作发电燃料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更为引人注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玉梅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八条中鼓励开发未利用的土地,且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应当优先开发成农用地。在这条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目前的未利用地利用政策主要以未利用地转为农用地为主要内容,从产权管理、市场管理、规划管理、项目管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蔡亚庆  仇焕广  徐志刚  
在我国能源需求迅速增长并日益依赖国际市场的背景下,能源化利用秸秆资源是我国缓解能源短缺的重要选择之一。论文在综合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作物秸秆可能源化利用的潜力及资源密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09年中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7.48×108 t,可获得资源量为6.34×108 t,可能源化利用量为1.52×108 t。中国可能源化利用秸秆资源区域分布极不均匀。长江中下游、东北、华北等区域可能源化利用秸秆潜力较大,分别为0.42×108、0.37×108和0.35×108 t,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南可能源化利用秸秆资源潜力较低。根据各区域可能源化利用秸秆资源密度,论文对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毕于运  王亚静  高春雨  
秸秆资源是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重要纽带,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文章对中国秸秆资源的现实构成、系统构成、中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总体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述。并且,还针对我国秸秆资源现实利用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以秸秆资源的集约、循环、高效、充分利用为总体取向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春艳  罗怀良  孔静  
该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中国主要农作物草谷比取值、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中国作物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研究结论认为:(1)广义的秸秆资源包括田间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田间秸秆量的估算采用作物经济产量与收获指数或草谷比来计算转换,农产品加工副产品量的估算多采用比重法。(2)目前对主要作物草谷比的取值以及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尚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不同作物草谷比取值差异较大,同类作物受自然条件、品种差异、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生长环境、播种面积、估算精度等因素不同,中国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有年际差异和年内差异。(3)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