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1)
- 2023(8473)
- 2022(7158)
- 2021(6530)
- 2020(5338)
- 2019(12477)
- 2018(12426)
- 2017(23503)
- 2016(12925)
- 2015(14428)
- 2014(14543)
- 2013(14200)
- 2012(13262)
- 2011(12239)
- 2010(12804)
- 2009(11680)
- 2008(11381)
- 2007(10239)
- 2006(9281)
- 2005(8507)
- 学科
- 济(60796)
- 经济(60749)
- 业(33108)
- 管理(31204)
- 企(24065)
- 企业(24065)
- 方法(22865)
- 数学(20360)
- 中国(20026)
- 数学方法(19862)
- 地方(18812)
- 农(18083)
- 业经(13816)
- 农业(12800)
- 学(11985)
- 地方经济(10560)
- 发(10348)
- 贸(9874)
- 贸易(9861)
- 融(9853)
- 金融(9853)
- 银(9789)
- 银行(9772)
- 行(9572)
- 理论(9554)
- 易(9453)
- 技术(9398)
- 环境(9088)
- 制(9079)
- 财(8983)
- 机构
- 学院(185436)
- 大学(180054)
- 济(73523)
- 经济(71912)
- 研究(68122)
- 管理(67048)
- 理学(56684)
- 理学院(55991)
- 管理学(54510)
- 管理学院(54192)
- 中国(51212)
- 科学(44026)
- 京(40243)
- 所(36342)
- 农(36105)
- 研究所(33023)
- 财(31711)
- 中心(30224)
- 业大(29857)
- 江(29364)
- 农业(28160)
- 北京(26198)
- 范(25641)
- 师范(25350)
- 院(24422)
- 财经(24357)
- 州(24215)
- 省(22879)
- 技术(22704)
- 经(21874)
- 基金
- 项目(121166)
- 科学(94362)
- 研究(86702)
- 基金(84261)
- 家(75157)
- 国家(74538)
- 科学基金(62604)
- 社会(52507)
- 省(50590)
- 社会科(49785)
- 社会科学(49773)
- 基金项目(43527)
- 划(42481)
- 自然(41365)
- 教育(40570)
- 自然科(40416)
- 自然科学(40406)
- 自然科学基金(39589)
- 资助(35813)
- 编号(35601)
- 发(32437)
- 重点(28553)
- 成果(28446)
- 课题(26746)
- 创(25639)
- 发展(25333)
- 部(24917)
- 展(24890)
- 创新(23964)
- 计划(23585)
共检索到290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鹏程 张国云 孙平阳 张一平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建立了不同秸秆覆盖量下的土壤水分蒸发动力学模型,并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秸秆覆盖量与土壤水分蒸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累计蒸发量W与时间t的关系为W=a·tb,当初始含水量较高时,秸秆覆盖的保水效果十分明显,而且秸秆覆盖量越多,保水效果越好;当初始含水量较低时,秸秆覆盖的保水效果更加显著,但其保水效果与秸秆覆盖量的多少关系不大。
关键词:
土壤水分蒸发 秸秆覆盖 动力学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进鑫 黄宝龙 罗伟祥
采用旱棚人工控水、蒸发桶称重法,对地膜、渗水膜、干草、塑料泡膜4种地面覆盖材料在50%覆盖度下的土壤水分蒸发性能及保墒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透水或不透水覆盖材料均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其中蒸发抑制作用最强的为地膜,其次为渗水膜,塑料泡膜作用最小;在为期5个月的试验期间,地膜、渗水膜、干草、塑料泡膜覆盖可减少土壤蒸发量分别为23.04,10.89,10.03和5.68mm。试验还发现,覆盖材料对土壤蒸发的抑制能力与土壤干旱过程密切相关,低含水率持续干旱阶段土壤蒸发速率随蒸发历时延长而减小;高含水率干湿交替及持续干旱阶段则相反。局部覆盖能显著提高覆盖区与相邻非覆盖区的平均土壤含水率,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文举 豆品鑫 马孝义 马宏 郁文
覆砂条件下,保水剂具有更明显的抑制蒸发和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的作用。本文采用室外蒸发桶模拟实验,研究了在覆砂与不覆砂条件下,三种浓度保水剂对砂壤土水分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覆砂条件下,浓度为0.1%、0.2%、0.5%保水剂的累积蒸发量较裸土分别减少5.70%、20.20%、25.65%,说明加入保水剂后可明显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浓度越大抑制蒸发效果越明显;在覆砂条件下,未加保水剂的土壤累积蒸发量较裸土减少了87.08%,当分别加入保水剂浓度为0.1%、0.2%和0.5%时,土壤水分累积蒸发量较裸土分别减少了90.47%、96.20%、96.32%,在覆砂条件下,保水剂浓度由0.2%增加到0.5...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累积蒸发量 覆砂 保水剂 浓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婷 贾志宽 张睿 郑甲成 任世春 杨宝平 聂俊峰 刘艳红 王海霞
【目的】研究秸秆覆盖方式与覆盖量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陕西渭北旱塬,通过连续2年(2007-2009)的不同秸秆覆盖方式(全程覆盖、生育期覆盖、不覆盖(CK)与不同覆盖量(9000,6000,3000kg/hm2)的大田试验,研究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2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覆盖方式不同覆盖量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与覆盖量呈正相关;同一覆盖量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全程覆盖优于生育期覆盖和CK;全程覆盖方式9000,6000和3000kg/hm2覆盖量处理0~200cm土层平均含水量较生育期覆盖分别提高了11.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云鹏 白一茹 王幼奇 杨彩霞
【目的】对城市绿地砂石覆盖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研究和模型分析,为城市绿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银川城市绿地砂石覆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垂直定水头入渗法,选取砂石覆盖厚度为影响因子,设置5个覆盖厚度(0,2.5,5.0,7.5,10.0cm),观测湿润锋运移和累计入渗量变化规律,比较各处理土壤入渗特征,并用Horton、Kostiakov、Philip和通用经验模型模拟土壤的入渗过程,从中选出模拟效果最佳的模型。【结果】不同砂石覆盖厚度条件下湿润锋进程与入渗时间呈显著的函数关系,影响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茂盛 温晓霞 黄灵丹 廖允成 刘根全
为了揭示土壤耕作和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保蓄水性能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设置了以土壤耕作(免耕、翻耕、旋耕)为主处理,秸秆覆盖(秸秆覆盖、无覆盖)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对比分析了各处理果园土壤水分贮量、土壤肥力等性状。结果表明,免耕裸地与翻耕裸地处理的保蓄水效应在果树不同生长期表现不同,在5月份免耕裸地处理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高于翻耕裸地处理,而在10月份免耕裸地处理显著低于翻耕裸地处理;秸秆覆盖各处理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均明显高于无覆盖各处理,耕作与秸秆覆盖相结合在整个土壤水分测定过程中均以免耕秸秆覆盖土壤贮水量最高且较稳定;耕作与秸秆覆盖相结合显著提高了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肥含量明显增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言 杨诗秀 何长德 朱卫东
为分析林带的排水作用,合理评价与利用水资源,该文应用土壤水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林带-农田蒸散条件下的土壤水动力学模型;通过参数的测定与选用,模拟了土壤水分与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并通过算例表明,该模型用来模拟林带-农田中的地下水动态变化是可行的。
关键词:
林带-农田,耗水,排水,土壤水动力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匣 丁奠元 张浩杰 褚晓升 余坤 冯浩
【目的】通过评价AquaCrop模型对覆膜条件下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土壤水分、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模拟效果,为AquaCrop模型在覆膜条件下的校准和应用提供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臵不覆盖(CK)和白色地膜覆盖(PM)两个处理,于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年在陕西杨凌进行田间试验,利用2014—2015年度试验数据对AquaCrop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利用2013—2014年度和2015—2016年度的冬小麦观测数据对AquaCrop模型进行验证。【结果】AquaCrop模型较好地模拟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华 赵燮京 庞良玉 刘定辉
引入土壤表面阻力概念来说明土壤水分蒸发过程, 提出了实验室测定其大小的整套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 对土壤表面阻力与蒸发、影响蒸发的主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表面阻力总趋势是随蒸发时间的延长和累积蒸发量的增加而增大, 但这种关系有可能被土壤蒸发面和大气间水汽压差的改变所打破,土壤蒸发面和大气间水汽压差是决定土壤表面阻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还对土壤表面阻力与蒸发时间的关系、与蒸发时间及土壤蒸发面和大气间水汽压差的关系进行了模拟, 结果后一种比前一种模拟更符合实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党毅 王维 张永娥 王渝淞 丁兵兵 樊登星 贾国栋 余新晓 董俊杰
【目的】土壤水是连接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关键因子,在地表径流、降雨入渗和植被蒸腾等生态水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坝上高原地区不同雨量降雨事件中各植被类型覆盖下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响应过程及差异,将有助于深入探讨该区土壤水分含量的补给效应特性,对优化区域植被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的意义。【方法】选取河北省张北县草地、柠条灌木林、杨树乔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2019年4-10月连续土壤水分含量和降雨数据,分析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下土壤水分含量对大小降雨事件的动态响应过程及差异。【结果】(1)研究区主要降雨事件由小雨和中雨构成,但主要降雨量由大雨提供。小雨和中雨发生次数占比为81.58%,其贡献的降雨量仅占年总降雨量42.66%;大雨发生次数占比仅为18.42%,却提供了年总降雨量的57.34%。(2)4-10月杨树乔木林土壤水分含量均值显著高于草地(P 柠条灌木林(12.63±0.93)%>草地(10.67±2.77)%,土壤水分含量变异系数均值呈柠条灌木林(26.22%)>杨树乔木林(20.51%)>草地(13.89%),均为中等强度变异。(3)草地20~4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0~20 cm及40~100 cm的4个土层(P
关键词:
土壤水分含量 降雨 植被类型 坝上高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巫东堂 韩雄 焦晓燕 陈明昌 陈阳
对水分胁迫下农田土壤水分蒸散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水分胁迫下实际蒸散量(ET)与潜在蒸散量(ETm)之间关系为:ET=K_W·ET_M,K_W与根层土壤有效水含量具有直线相关性.模型中考虑根系分布的影响,能明显提高模型精度.
关键词:
模型 土壤水蒸散 水分胁迫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云成 何娜 王展 张玉龙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变水头条件下一维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的边界处理方法,采用隐式差分法对基本方程进行差分离散,用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在结合室内实验验证模型可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变水头条件下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不同初始水头高度下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初始含水率和初始水头对水分运动都有较大影响,作者提出的变水头边界处理方法可用于水分入渗历时和湿润锋的预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儒 崔荣美 贾志宽 韩清芳 路文涛 侯贤清
【目的】探索半湿润区沟垄覆盖栽培条件下冬小麦田的蓄水保墒效果和增产增收效应。【方法】采用普通地膜、液体地膜和秸秆设置不同沟垄覆盖栽培模式,连续3年对冬小麦土壤水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冬小麦全生育期,垄覆地膜沟覆秸秆的蓄水保墒作用最为明显,能有效改善土壤的水分利用状况。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和垄覆液膜沟覆秸秆的产量最高,3年平均产量分别较平作不覆(CK1)提高39.3%(P<0.05)和29.4%(P<0.05),较垄不覆沟不覆(CK2)提高35.6%(P<0.05)和25.9%(P<0.05),WUE平均分别较CK1提高39.6%(P<0.05)和30.3%(P<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媛媛 闫文德 阳柏苏 项文化 赵亮生
为了研究土壤水分蒸发规律,做好蓄水保墒,减少水分的非生产消耗,需要了解水分运动规律。本实验利用2012年湖南会同定位观测站第Ⅱ集水区实测数据,研究杉木人工林地土壤水分蒸发日变化、月变化、及不同坡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观测日最大分时蒸发量发生在9:00~11:00时段,月均蒸发量在6月中旬左右达到最大峰值;春季3~5月期间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变化程度较小,而夏季6~7月期间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变化程度较大;不同坡位因土壤层厚度、空气流动程度及林下植被凋落物的种类和混合比例不同,其土壤水分蒸发量呈现明显差异。结合这些特点,试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为后期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红霞 康绍忠 何华
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对3种灌水处理条件下不同地下水埋深土壤中的水分分布和潜水蒸发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溉制度和地下水埋深对潜水蒸发影响较大。在同一水位下,总灌水量相同,灌水频率不同时,随灌水频率增加,潜水蒸发量显著减少;在同一水位下,低灌水频率土壤随次灌水量增加潜水蒸发减少,且水位越深,潜水蒸发量减少越大,水位越浅,潜水蒸发量减少越小。
关键词:
灌溉 地下水埋深 潜水蒸发 土壤水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