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7)
2023(10663)
2022(8417)
2021(7523)
2020(6154)
2019(13265)
2018(13260)
2017(24643)
2016(13861)
2015(15080)
2014(14840)
2013(14346)
2012(12814)
2011(11620)
2010(11738)
2009(10982)
2008(10768)
2007(9572)
2006(8866)
2005(8128)
作者
(43010)
(35832)
(35730)
(33867)
(22537)
(17364)
(15954)
(14011)
(13648)
(12580)
(12394)
(11960)
(11523)
(11312)
(11087)
(11016)
(10992)
(10662)
(10369)
(10284)
(9192)
(8788)
(8649)
(8158)
(8122)
(8017)
(7891)
(7868)
(7253)
(7113)
学科
(53081)
经济(53015)
管理(44537)
(37162)
(28877)
企业(28877)
方法(19426)
(18299)
环境(17574)
中国(16562)
数学(16470)
数学方法(16301)
(14430)
业经(13831)
(13084)
农业(12519)
地方(12191)
(11228)
(10674)
(10517)
资源(10227)
(9849)
贸易(9842)
(9822)
(9585)
(8558)
银行(8518)
技术(8495)
生态(8133)
(8093)
机构
大学(197126)
学院(197112)
(76534)
经济(74907)
管理(73730)
研究(70168)
理学(63543)
理学院(62810)
管理学(61630)
管理学院(61315)
中国(53033)
科学(47407)
(42965)
(42835)
(36809)
业大(35226)
(34090)
研究所(33995)
农业(33967)
中心(32512)
(31347)
财经(27328)
(26592)
北京(26544)
师范(26220)
(25418)
(24802)
(24782)
(24187)
经济学(22983)
基金
项目(139575)
科学(108994)
基金(101597)
研究(95141)
(92462)
国家(91694)
科学基金(77117)
社会(62415)
社会科(59176)
社会科学(59156)
(55004)
基金项目(54295)
自然(51442)
自然科(50021)
自然科学(50001)
自然科学基金(49092)
(46673)
教育(41863)
资助(39526)
编号(36942)
重点(32111)
(30801)
(29373)
(28621)
成果(28397)
计划(27329)
科研(27070)
创新(26897)
国家社会(26828)
课题(25341)
期刊
(85507)
经济(85507)
研究(51976)
中国(41213)
学报(40204)
(38637)
科学(34522)
大学(28475)
学学(26794)
农业(25966)
(25468)
管理(25294)
教育(17943)
(16747)
金融(16747)
业经(15480)
资源(14399)
(14243)
技术(13576)
经济研究(13102)
财经(12991)
图书(12552)
问题(12062)
(11303)
(11175)
业大(10674)
科技(10316)
书馆(9347)
图书馆(9347)
农业大学(8860)
共检索到291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昶宇  向婉琳  
秸秆焚烧是指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从而销毁的一种行为。秸秆焚烧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所以现今通常禁止秸秆焚烧。本文通过分析秸秆焚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资源化利用的见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开玲  
近年来,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秸秆禁烧"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关键词。然而,秸秆焚烧屡禁不止。以"代谢断裂"理论为分析框架,秸秆焚烧既有它的社会原因,又有它的环境后果。一方面,农业的工业化、农民日常生活的商品化、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人口外流等原因导致了秸秆的废弃与焚烧。另一方面,秸秆焚烧导致空气污染,加剧了城市居民对于雾霾的恐惧,这种环境事实和认知方式转变为塑造城乡社会格局的重要力量。从此,"代谢断裂"理论得以扩展:秸秆焚烧导致的空气污染超越了该理论传统上对于土壤肥力问题的关注,使得农村环境危机系统的表现为水、土、气的污染;农村资本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导致环境后果的同时,又以该环境后果为媒介,重塑农村内部及城乡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枫  朱立志  
本文基于调研数据,以甘肃定西和临夏地区为例,对秸秆焚烧意愿与秸秆焚烧行为的关联与分歧,及秸秆利用行为,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秸秆焚烧意愿对秸秆焚烧行为具有正相关关系;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整体一致性,两者的分歧在于当地资源、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年龄、性别、家中劳力受教育程度、家中常住人口、距离集贸市场的远近、外出务工收入、农户对周边环境感知、有无禁烧规定等都是影响农户秸秆焚烧意愿与焚烧行为的主要因素;农户的秸秆饲料化行为受到家庭距离集贸市场远近、耕地面积、牲畜养殖量、外出务工收入、有无禁烧规定及地区变量的影响;而农户的秸秆出售行为主要受到家庭距离集贸市场的远近和牲...
[期刊] 改革  [作者] 邹伟  胡锋  
以靖江市正北村调查数据为依据,对秸秆禁烧活动中各主体的投入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在市镇村大量投入的情况下,焚烧仍然是农户处理秸秆的主要选择的原因;而同时,现阶段农民种粮补贴政策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应构建一个制度策略框架,主要包括改变市镇村投入方式,并融合种粮补贴,以秸秆销售或综合处理量为计算依据,实行秸秆环保补贴,并进行差别化政策安排,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灵芝  孙奎立  
基于2006-2015年六个国控标准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二噁英检测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分析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污染对不同地区婴儿死亡率(IMR)的影响。结果发现:不论是Reduce-form方程回归结果还是二阶段回归结果,都证明整个研究期垃圾焚烧并未显著增加IMR值,即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影响。病理学检验和异质性检验结果则表明,源于较为严格的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和技术,有垃圾焚烧厂的行政区其IMR值与对照区并无显著区别。对于我国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覃诚  毕于运  高春雨  王亚静  王红彦  孙宁  
为解决秸秆露天焚烧给中国环境保护与农村建设带来的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美国农业焚烧管理中最主要的内容即烟雾管理计划,重点研究了烟雾管理计划对中国秸秆焚烧治理的启示。通过归纳分析表明,美国烟雾管理计划通常由焚烧授权、烟雾管理组件、公众教育、监督与执法、实施效果评价等5个方面组成,具体做法是针对不同等级的焚烧规模进行不同的分级管理,制定规范的焚烧授权标准以明确是否可以焚烧,依据烟雾扩散能力、风向、安全距离等确定可焚烧时间和可焚烧区域、最大可焚烧量,并进行严格的执法监督和处罚。基于上述分析,建议中国出台专门针对秸秆焚烧治理的法律规定,制定秸秆焚烧授权管理办法,因地制宜制定秸秆焚烧气象指数分级办法,加强秸秆焚烧过程中的管控工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祖梁  贾涛  王亚静  王久臣  孙仁华  王飞  李想  毕于运  
[目的]为加快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有效缓解因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方法]将全国划分为黄淮海区、西北区、东北区、东南区、西南区五大区域,对各类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秸秆产生量、秸秆资源密度、秸秆利用结构、秸秆焚烧碳排放量。[结果]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到10.4亿t,可收集量达到9.0亿t,玉米、水稻和小麦3类农作物秸秆占总量的79.19%,黄淮海区秸秆产量最高,占总量的33.41%。秸秆已利用量为7.21亿t,综合利用率达到80.11%,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量占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邬莉  陈静  朱晓东  许有鹏  冯彬  杨莉  
农村秸秆焚烧现象严重 ,不仅不利于改土培肥 ,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浪费了资源。本文通过对农村秸秆焚烧的现状调查 ,分析了农村秸秆焚烧的原因及其影响 ,从行政法律方面和经济技术方面探讨了控制农村秸秆焚烧的对策 ,以及对建立和完善综合利用秸秆的良性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新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宏伟  朱竹清  刘咏梅  
为解决秸秆焚烧这种负外部性行为,首先对秸秆综合利用和技术创新、政府管理的效果及秸秆焚烧的经济性方面进行了理论综述,然后分析了当前"禁烧"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农民和企业面临的困境,并进一步从成本-收益及经济角度说明秸秆回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变政府宣传角度,科学制定秸秆回收规划、给予秸秆相关产业税收、补贴、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广技术、提高综合利用率,加快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生产,秸秆产业化等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国良  张小曳  郑方成  王亚强  
根据2001年~2003年各省市农作物的产量和谷草比值,计算了全国和各省市农业秸秆的总量,全国农业秸秆产生量约6×108t/年,其中稻谷、小麦、玉米3种秸秆共占总量的76%左右;结合各地区所处气候带、农村生活水平、植被覆盖现状和各种农作物的主要产量等,预估了农业秸秆被露天焚烧的比例,为0~50%,并由此计算了各年份我国大陆农业秸秆被露天焚烧的总量及各省市的清单,并进一步细化到县、区级行政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给出了0.2°×0.2°的单位面积秸秆被露天焚烧量的分布图。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农业秸秆被露天焚烧的量在地区间的分布不均衡,量较大的包括华东、东北地区的各省市;单位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宏华  陆建飞  
农作物秸秆是十分宝贵的农业资源,但经济发展导致农作物秸秆利用收益不高,秸秆成为废弃物或直接焚烧秸秆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当的秸秆处置方式严重危害环境,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认为,农户决定是否焚烧的决定因素是农民收入水平与秸秆利用成本。文章从对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经济学分析,从农户焚烧秸秆污染的外部性出发,分析治理污染的主要政策工具及可行性,并提出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治理的主要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冒海燕  黄润州  杨蕊  周定国  
眼下秋收季节来临,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森林火灾等问题也随之出现。近些年,全国各地均颁布了禁止或限制秸秆焚烧的种种措施,但一直是屡禁不止。秸秆焚烧似乎成为了各地空气治理一个长久性难题,而且包括农民在内的民众也都知道秸秆焚烧的危害,但农民为何还是坚持要焚烧秸秆?政府的禁令或限制性措施为何会失灵?如何才能让农民主动放弃秸秆焚烧?这些均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静  张劲  李兆华  武闯  
[目的]江汉平原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焚烧秸秆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特别是秋收季节,对当地大气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调查江汉平原农户焚烧秸秆的行为,旨在了解农户焚烧秸秆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在荆州市荆州区、沙市区、公安县、监利县等县市的13个村随机选取了320名农户作为调查样本,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且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农户秸秆焚烧行为受到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农户年龄、文化程度、政府提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宣传力度与监察力度的大小均对农户焚烧秸秆决策行为有显著影响,是影响秸秆焚烧行为产生的关键因素(p<0.05);(2)年龄、文化程度、政府提供技术指导、禁烧政策宣传力度和政府监察力度均与农户焚烧秸秆决策行为呈负相关关系(B<0)。[结论]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越不易焚烧秸秆,政府禁烧政策宣传力度越大、监察力度越大、对农户提供的技术指导越多,农户们越不易对秸秆进行焚烧,可为相关部门在制定秸秆禁烧政策时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鲍超  方创琳  
水资源是干旱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限制性因子和重要组成部分。干旱区人口和经济规模的膨胀,导致生产、生活用水不断挤占生态环境用水,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甚至严重超过了最大极限,导致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甚至难以恢复。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国内外按照"发生的问题—产生的机理—调控的标准—过程模拟—情景预测—响应对策"这一逻辑思路,围绕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相对薄弱,仍难以精确刻画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定量关系,难以动态模拟和有效预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面向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在实践中仍面临着较多障碍。因此,未来应以机理研究为基础,以过程模拟和情景预测为突破口,以综合集成的对策体系建设为落脚点,不断加强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