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0)
2023(10440)
2022(8913)
2021(8036)
2020(6647)
2019(15574)
2018(15285)
2017(29450)
2016(16026)
2015(18128)
2014(18306)
2013(18541)
2012(17801)
2011(16349)
2010(16638)
2009(15390)
2008(15426)
2007(14189)
2006(12441)
2005(11525)
作者
(49231)
(41484)
(41381)
(39121)
(26123)
(19915)
(18887)
(16213)
(15555)
(14716)
(14050)
(13744)
(13259)
(13102)
(13028)
(12877)
(12713)
(12253)
(11934)
(11846)
(10371)
(10333)
(10111)
(9444)
(9397)
(9335)
(9217)
(9205)
(8394)
(8295)
学科
(78262)
经济(78190)
(42798)
管理(41933)
(31560)
企业(31560)
方法(30814)
数学(27239)
数学方法(27031)
中国(23314)
(23045)
地方(22265)
业经(16840)
(16425)
(15767)
贸易(15757)
农业(15682)
(15227)
(14761)
(13093)
(12777)
(12762)
金融(12760)
银行(12748)
地方经济(12525)
(12330)
环境(12096)
(11869)
(11031)
技术(10843)
机构
学院(240154)
大学(238277)
(103430)
经济(101296)
管理(88461)
研究(87144)
理学(75084)
理学院(74164)
管理学(72984)
管理学院(72523)
中国(65875)
科学(53485)
(51486)
(46416)
(45784)
(45438)
研究所(41432)
中心(39837)
(37870)
业大(36603)
财经(36439)
农业(35744)
北京(33038)
(32926)
(32922)
师范(32570)
经济学(32160)
(30669)
(30275)
经济学院(29182)
基金
项目(153859)
科学(119966)
研究(112634)
基金(109276)
(95348)
国家(94501)
科学基金(79653)
社会(71502)
社会科(67819)
社会科学(67799)
(61794)
基金项目(57742)
(51733)
教育(51035)
自然(49829)
自然科(48633)
自然科学(48618)
自然科学基金(47727)
编号(46051)
资助(44947)
(39386)
成果(37447)
重点(35069)
(33938)
课题(32555)
(31876)
发展(31723)
(31167)
创新(29862)
科研(29497)
期刊
(120414)
经济(120414)
研究(73448)
中国(50945)
(42587)
学报(38039)
(35173)
科学(34837)
管理(31581)
农业(28962)
大学(28133)
学学(26458)
教育(25919)
(24601)
金融(24601)
业经(21434)
技术(21409)
经济研究(19857)
财经(17894)
问题(16244)
(15618)
(15456)
技术经济(13080)
(12844)
商业(12771)
统计(11715)
世界(11372)
理论(11289)
(11225)
图书(11180)
共检索到370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建华  郭菊娥  席酉民  侯军虎  
秸秆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能,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表现出显著的正外部性特征,用秸秆发电替代燃煤发电是解决当前我国化石能源供应紧张、缓解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举措,因此开发生物质能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不同发电方式外部性的差异性,以及目前研究集中于环境维度、缺少发电方式外部性的综合分析和计量研究这一现实,本文从产业关联、就业、资源和环境四个维度对秸秆替代燃煤发电的外部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投入产出技术对秸秆替代煤炭发电产生的产业关联外部性和就业外部性进行计量分析,采用全生命周期理论对秸秆替代煤炭发电的各个环节资源的占用和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的环境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国兴  郭菊娥  席酉民  薛冬  
秸秆发电是利用秸秆作为电厂燃料替代煤资源发电的能源替代发电模式,目前我国由于秸秆发电技术尚未完全自主以及秸秆收集成本的制约,导致秸秆发电成本普遍较高影响其发展。为了鼓励秸秆发电项目的发展,我国政府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引导投资商投资秸秆发电项目。本文应用机制设计理论构建了政府和投资商的委托-代理模型,探讨了在政府财政补贴条件下投资商秸秆替代煤发电的最优投资策略,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秸秆项目社会效益的政府补贴策略和基于发电成本变动的政府补贴策略,并对影响政府补贴策略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应用实例进行了诠释,为政府制定秸秆替代煤发电的补贴策略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牟初夫  王礼茂  屈秋实  方叶兵  张宏  
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对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峰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新能源发电替代减排是碳减排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新能源发电替代减排的研究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从新能源资源潜力评估、发电替代减排量测算、产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和减排的成本效益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整理。综述发现已有的新能源发电减排量测算方法各有利弊,新能源产业自身碳排放核算缺乏统一的界定范围,而且新能源的开发成本和效益也缺乏明确的核算标准。最后,本文从如何对新能源的技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闫庆友  汤新发  
随着煤电资源的逐渐耗竭,传统电力资源的替代资源开发成为我国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探讨核电资源替代煤电资源的经济规律,构建了一个电力资源社会价值评估模型。以电力资源社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运用动态优化理论求解,得出核电资源替代煤电资源的临界替代时点,分析核电资源替代煤电资源的替代条件,剖析电力生产外部性对电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及导致电力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具体原因。认为电力生产部门的外部性影响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阻碍核电资源替代煤电资源的发展进程。就电力生产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低碳清洁的核电资源替代煤电资源,实现环境、经济与电力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新刚  刘平阔  刘璐  王婕妤  
选取1994—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火力发电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并利用参数灰色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和火力发电技术之间的替代关系。结果显示:火力发电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具有互相促进作用,体现为两类发电技术的装机容量同向变动,两者间的长期作用表现为产生互惠效果;从现有技术水平的角度分析,当火力发电技术占主导地位时,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并不会取而代之。
[期刊] 预测  [作者] 孟磊  郭菊娥  席酉民  
"煤制油"技术在科学上称为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方式,其产品是柴油、石油的替代产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煤制油项目开发技术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煤制油项目的技术参数,给出了西部煤制油项目对原煤、原油生产、消费及综合净调动结构的影响机理,利用2004年的统计数据,对不同方案下西部煤制油项目的可容纳规模进行测算分析,揭示了不同方案下西部煤制油项目开发对原煤、原油等能源生产、消费及调动结构的影响程度和产生的效应,提出了煤制油项目开发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钦  周德群  
江苏是能源资源小省,却是经济大省和农业大省,在电能逐年缺口的情况下,江苏积极探索秸秆的开发和利用。到2009年底,江苏有12家并网秸秆发电企业,但其中10家亏损。本文通过若干调查以及资料、数据分析,认为企业亏损根源在于秸秆发电项目的建设成本高、原料供应不足、秸秆到厂价格高、企业用电和维护成本高。同时给出了关于江苏秸秆发电的合理化建议:慎重投建秸秆发电项目;重视农村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强化秸秆收购工作;加强秸秆发电技术及设备研发等创新能力的建设;秸秆发电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倩肖  
本文以新古典投资模型为基础,采用我国1979—2001年的经济数据估计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产生了替代效应。因而,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外资政策时,不应简单地假定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增加东道主国家的投资和生产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  
文章考察了横向兼并所形成的新企业进行产品范围选择以及替代关系调整时,兼并行为所产生的效应问题:通过一个3企业的两阶段博弈研究了兼并行为对行业内各企业的净利润以及对社会福利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普遍存在兼并动机;兼并所形成的新企业选择保留原有产品范围时,如果替代系数降低的幅度比较大,整个社会的福利将会增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定余  周剑  
关税的作用机制在于造成了产品在国外和国内的价格差异,从而产生保护国内生产商的经济效果。如果能够区分国内和国外的生产商,实施不同的国内税政策,国内税的运用同样可以造成相应的保护效果,因此,国内税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贸易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邹洋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能够有效缓解化石能源约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在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背景下,本文根据"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GDP增速目标和能耗目标,设定了3种情景模式,测算出到2020年在3种情境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并提出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必须充分考虑经济效益,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要实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和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需要从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体制改革、政策支持体系、长效创新机制和技术支撑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汪昕宇  张冰冰  姚寅  何勤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与深化,使其对职业的替代效应备受各界关注。目前,针对人工智能职业替代效应及其区域比较的研究较少且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基于人工智能实际应用状况对其进行更为客观合理的评估。本文将美国O*NET职业体系与《中国职业大典》进行匹配,利用O*NET各职业的技能特征评级和IFR年度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数据,运用LASSO回归、随机森林分类器等方法 ,提取影响人工智能职业替代效应的关键职业技能特征变量,测算我国职业大典中各小类、中类和大类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替代率,并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七个大类职业的平均职业替代风险为63.23%,职业替代风险整体较高。进一步地,本文结合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我国31个省市在中类职业层面处于高替代风险的劳动力规模,检验了地区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性别比对人工智能职业替代效应的影响。本文的测算结果能够为动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技术性失业问题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支持,为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稳定就业提供参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培良  刘方涛  
厘清非现金支付对现金的替代效应是理解现阶段货币流通规律和支付体系的关键。基于经典的现金需求理论构建实证模型,从总量替代和增量替代两个层面对非现金支付对现金支付的替代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以银行卡和移动支付为主的非现金支付对现金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并且移动支付的替代效应呈现加速发展态势。2017年,现金总替代量和总替代率分别达到3.2万亿元和31%;2001—2017年,现金增量替代率大体在1%~4.5%的区间波动。对此,应适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引导移动支付等新型非现金支付规范发展,推动科技与传统非现金支付业务的深度融合,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防范发展风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杰  
企业年金在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年金替代率是企业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构建了一个测算企业年金替代率的现金流平衡模型。基于现金流平衡模型,对影响企业年金替代率的诸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不同于大多数的以往研究方法,根据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分析了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的走势,而这是基于期限结构理论。研究表明,延长退休年龄或提供投资收益可以提高企业年金替代率。因此,必须通过改善企业年金资产的投资环境,实施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其他措施,为促进企业年金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大松  薛惠元  
运用保险精算的方法,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在现行制度设计下,新农保替代率水平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较低。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的方法有三种,即提高个人的缴费档次、提高政府的缴费补贴和提高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收益率,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收益率。因此,新农保基金应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投资运营,同时,应继续强化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