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07)
- 2023(6048)
- 2022(5546)
- 2021(4993)
- 2020(4519)
- 2019(10896)
- 2018(10646)
- 2017(20558)
- 2016(11702)
- 2015(13281)
- 2014(13880)
- 2013(14032)
- 2012(13208)
- 2011(12020)
- 2010(12179)
- 2009(11546)
- 2008(11560)
- 2007(10679)
- 2006(9063)
- 2005(8127)
- 学科
- 济(52076)
- 经济(52027)
- 管理(30597)
- 业(30360)
- 方法(26970)
- 数学(24337)
- 数学方法(24078)
- 企(23632)
- 企业(23632)
- 农(14684)
- 财(12327)
- 地方(11951)
- 中国(11804)
- 学(11104)
- 农业(9759)
- 贸(9617)
- 贸易(9614)
- 业经(9521)
- 易(9295)
- 制(8513)
- 和(8229)
- 务(7440)
- 财务(7420)
- 环境(7404)
- 财务管理(7390)
- 企业财务(6908)
- 理论(6858)
- 银(6751)
- 银行(6715)
- 融(6484)
- 机构
- 大学(175016)
- 学院(173937)
- 济(70062)
- 经济(68471)
- 管理(65652)
- 研究(61127)
- 理学(56328)
- 理学院(55636)
- 管理学(54611)
- 管理学院(54289)
- 中国(44820)
- 科学(40669)
- 京(37551)
- 农(37127)
- 所(33039)
- 财(30749)
- 研究所(30367)
- 业大(30304)
- 农业(29856)
- 中心(28501)
- 江(27381)
- 财经(24489)
- 北京(23407)
- 范(23329)
- 师范(23047)
- 经(22063)
- 院(21362)
- 州(21343)
- 经济学(21209)
- 省(19633)
- 基金
- 项目(115789)
- 科学(88425)
- 研究(81160)
- 基金(81004)
- 家(72010)
- 国家(71441)
- 科学基金(58960)
- 社会(49206)
- 省(47160)
- 社会科(46568)
- 社会科学(46544)
- 基金项目(43256)
- 划(39886)
- 自然(38963)
- 自然科(37993)
- 自然科学(37978)
- 教育(37520)
- 自然科学基金(37242)
- 资助(34068)
- 编号(33481)
- 成果(27171)
- 重点(26810)
- 部(25609)
- 发(25566)
- 课题(23632)
- 创(23470)
- 计划(23263)
- 科研(22861)
- 创新(22099)
- 科技(21129)
共检索到253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吕中旺 王建 孙鹏 刘辉 刘威 王加启 余雄 杨开伦 张文举 阿扎提·伊明霍加 卜登攀
本研究旨在评定我国不同地区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水稻(Oryza sativa)3种秸秆营养品质的差异,为各地区秸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河南、四川、湖北、江苏和安徽作为采样点,分别采集玉米、小麦、水稻收获籽实后的秸秆样品,应用湿化学法测定秸秆样品中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采样地点对秸秆营养价值影响不显著(P>0.05)。且综合5省3种作物秸秆,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的营养价值优于小麦秸秆。
关键词:
玉米 水稻 小麦 秸秆 营养品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林真 邓祖丽颖 王庆东 赵林萍 唐保宏
为提高玉米(Zea mays)秸秆饲用化的科学性与实效性,采集华北地区规模化推广种植的18个玉米品种秸秆作为研究样本,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范氏纤维分析法等对其营养品质分析评价。并用SPSS软件对玉米秸秆营养品质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研究18个玉米品种秸秆营养品质及其饲用品质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结果表明:18个玉米品种的秸秆营养品质存在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隆平206>漯单6号>先玉335>先科338>滑玉14>阳光99>登海605>浚单29>滑玉12>浚单26>浚单20>漯单9号>伟科702>阳光98>蠡玉16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敏
运用收益成本比效率模型对2009年我国各棉花主产区收益成本比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各棉花主产区的收益成本比效率较高,配置效率是制约成本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各棉花产区因在产量、价格方面的优势而使收益效率普遍较高。对各棉花产区的实际成本进行分解,以获得降低实际成本的依据和空间,旨在为提高成本效率提供指导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晶晶 赵凯 牛影影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和理念之一,其中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与平衡区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三大粮食功能区发展现状,从构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出发,综合运用熵权法、变异系数法及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确定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模型及其比较方法,并根据2004-2013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个别年份略有下降,且主销区最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晶晶 赵凯 牛影影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和理念之一,其中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与平衡区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三大粮食功能区发展现状,从构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出发,综合运用熵权法、变异系数法及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确定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模型及其比较方法,并根据2004-2013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个别年份略有下降,且主销区最高,主产区次之,平衡区最低;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际存在较大差异,区内发展不平衡。因此,今后应建立粮食主产区商品粮调销补偿基金,完善其运行模式,激励耕地使用者不断提升土壤肥力,调整作物结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喻卫武 符庆功 曾燕如 童再康
通过对浙江、河南两大产区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果实性状、药用有效成分的测定,以明确山茱萸果实性状、药用有效成分的产区内变异和产区间差异。采集山茱萸主产区浙江、河南两地实生单株成熟果实,测定单株果质量、果实纵横径、鲜出皮率、含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及药用有效成分马钱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质量分数。结果表明:①产区内单株间果实性状及药用有效成分存在差异,所测各指标的变异规律在不同产区表现相似;②果实性状及药用有效成分马钱素的产区间差异极显著,药用有效成分熊果酸、齐墩果酸的产区间差异不明显。研究表明:①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及测定的4种主药用有效成分马钱素、熊果酸、齐墩果酸和多糖种内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蕾 张红旗
为探讨我国五大粮食主产区对抗旱能力影响较显著的敏感性因素,对主产区农业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进而从指标选取、指标权重及指标合成方法3个方面对评价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五大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抗旱能力由强到弱排序为黄淮海平原>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四川盆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同一指标对不同区域的农业抗旱能力评价结果影响程度不同,耕地有效灌溉率、农机动力系数和人均GDP中的任何一个指标都会引起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农业抗旱能力排名发生变动,而对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排名却无影响。同时,不同区域影响农业抗旱能力的敏感性因素有所差异,除农业干旱程度、耕地有效灌溉率是各粮食主产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智 康专苗 白亭玉 陈瑞州 李华东 仇海威 林电
【目的】研究三亚芒果主产区土壤养分丰缺及与树体矿质养分相关性,以期掌握芒果园土壤肥力现状,为科学、合理制定三亚芒果主产区的施肥策略奠基础。【方法】通过对三亚芒果主产区育才镇、立才农场、崖城、农综及永介等主产区芒果园020、2040 cm土层采集的103个土壤样品和相应采样果树叶片样品进行养分测定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芒果园土壤pH均值为5.66,果园土壤呈酸性;果园有机质含量(10.1621.60 g·kg(-1))偏低,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各地果园有机质含量基本为三级及以下水平;果园土壤全氮含量(0.3
关键词:
三亚市 芒果园 土壤养分 肥力状况 评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祥照 马文奇 马常宝 张福锁 王运华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 2 0 0 0年度土壤肥料专业统计数据 ,分析研究了中国秸秆资源数量、利用途径及养分去向。结果表明 ,2 0 0 0年全国秸秆资源总量达 5 .5 4 1× 10 8t,其中含有的N、P2 O5、K2 O分别为4 .939× 10 6t、15 6 7× 10 6t、9.82 5× 10 6t,总养分为 1.6 33× 10 7t;在作物秸秆资源中 ,以水稻、玉米和小麦为主 ,共占76 .1% ;秸秆利用中 ,肥料、燃料和饲料量分别占秸秆资源的 36 .6 %、2 3.7%和 2 2 .6 % ,其它如原料、焚烧和弃置乱堆共占 17% ;秸秆资源中的养分利用也是以...
关键词:
中国 秸秆 养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成福
粮食补贴是许多国家采取的旨在保护和发展农业的政策。对我国农业主产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具体评价和分析,并在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实行的相关农业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主产区粮食补贴政策的发展对策,如国家应建立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的补贴方式,构建农业收入支持体系,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等。为今后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科学实施和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研究资料和理论思路。
关键词:
农业 粮食 直接补贴 评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静 李谷成 冯中朝 李然
本文运用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核算与分解模型,实证分析1999年以来中国油料作物主产区的TFP增长及其构成成分,对其技术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实证表明,三种油料作物中油菜TFP增长最快,但波动都较剧烈,其中又认大豆最典型,花生TFP增长相对平稳。从TFP增长的构成成分来看,大豆和花生TFP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改善,油菜TFP增长则主要来源于前沿技术进步。受灾率、油料作物种植比例和油料作物主产省份所处区位特征等因素对油料作物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尚俊秀 姚晓华 谢德庆 姚有华
为寻求适于青海省农牧交错区推广的高产优质禾豆混作饲草生产模式,本研究以小黑麦(Triticale)、饲用蚕豆(Vicia faba)、饲用豌豆(Pisum sativum)、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和毛苕子(Vicia villosa)为研究对象,对小黑麦、4种豆科作物单作和不同比例混作下的物候期、株高、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小黑麦与豆科作物混作,显著影响豆科作物物候期和株高(P<0.05),对小黑麦物候期和株高无显著影响;总干重M处理(小黑麦150 kg·hm~(-2)+箭筈豌豆15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8500.4 kg·hm~(-2)且混作优势较强;混作处理粗蛋白与小黑麦单作稍高或持平,而粗脂肪、可溶性糖、粗纤维、无氮浸出物、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大多混作组合高于小黑麦单作;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得出小黑麦与豆科作物最优混作组合和最佳混作播量为小黑麦150 kg·hm~(-2)+箭筈豌豆150 kg·hm~(-2),可在青海省农牧交错区推广应用,以期为农牧交错区优质饲草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和立文 孟庆翔 李德勇 任丽萍 周振明
为评估汽爆作为秸秆饲料化处理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常规化学分析、体外产气量法以及模型预测等方法综合评价3种常见秸秆的汽爆处理效果。结果显示:汽爆处理后,秸秆的干物质和灰分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同时中性洗涤纤维的比例显著降低(P<0.01);不同种类秸秆的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的比例变化不一致。汽爆处理消除(P<0.01)了秸秆体外发酵的延滞期(lag),提高(P<0.01)了产气速率(c),降低(P<0.01)了理论最大产气量(B);汽爆处理对玉米秸和稻秸发酵产气的提升作用比小麦秸的效果好。汽爆处理显著提高(P<0.01)秸秆的粗饲料相对值(%)和干物质采食量(%,BW)。以上结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玉珠 周宏
基于三大玉米主产区2014年的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模型和要素贡献率公式测度收购价、单产、成本和政策性补贴对玉米及其主要竞争作物(花生)种植净收益的贡献率,进一步分析主产区玉米比较优势及导致农户倾向种植玉米的因素。结果表明:单位产量和价格仍是农户玉米种植净收益增长的最大贡献因素,玉米较高的单产水平使得其单位产量上的成本较低;控制物质资本过快增长,将有利于农民提高种植玉米的意愿;农村社会化服务对提高玉米的种植净收益和农户种植意愿发挥了重要作用;粮食补贴政策对种植净收益的贡献率地区差异明显,华中要小于北方和西南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