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03)
2023(2839)
2022(2211)
2021(1911)
2020(1446)
2019(3427)
2018(3273)
2017(5860)
2016(3431)
2015(3634)
2014(3560)
2013(3588)
2012(3720)
2011(3492)
2010(3660)
2009(3330)
2008(3456)
2007(3086)
2006(2944)
2005(2641)
作者
(13511)
(11458)
(11390)
(10654)
(7280)
(5488)
(4967)
(4391)
(4369)
(4261)
(4152)
(4030)
(3846)
(3846)
(3717)
(3544)
(3532)
(3404)
(3402)
(3337)
(2988)
(2933)
(2826)
(2723)
(2643)
(2537)
(2520)
(2462)
(2440)
(2433)
学科
(13291)
经济(13273)
管理(9424)
(7595)
(6397)
(5777)
企业(5777)
环境(5708)
方法(4851)
(4323)
数学(3925)
数学方法(3831)
资源(3733)
(3248)
(3186)
中国(3181)
业经(2938)
农业(2831)
(2759)
地方(2519)
经济学(2452)
规划(2434)
(2377)
金融(2376)
环境规划(2369)
生态(2288)
(2259)
理论(2237)
土地(2231)
技术(2201)
机构
大学(58701)
学院(57321)
研究(24783)
科学(19036)
(18988)
经济(18509)
管理(18102)
(17308)
中国(16914)
理学(15641)
理学院(15364)
管理学(14829)
管理学院(14749)
(14571)
农业(14321)
研究所(13802)
(13591)
业大(12934)
中心(10127)
(9625)
农业大学(9169)
(8909)
(8890)
师范(8712)
科学院(8599)
(8529)
(8399)
北京(8352)
(8235)
实验(7886)
基金
项目(41530)
科学(31586)
基金(29885)
(28853)
国家(28659)
研究(25394)
科学基金(22758)
自然(16522)
(16496)
自然科(16119)
自然科学(16110)
基金项目(15820)
自然科学基金(15798)
社会(15293)
(14857)
社会科(14450)
社会科学(14441)
资助(11880)
教育(10949)
重点(10241)
计划(10036)
科技(9668)
(9422)
编号(8883)
(8588)
(8534)
科研(8484)
创新(8205)
(7737)
专项(7702)
期刊
(21700)
经济(21700)
学报(16109)
(15035)
研究(13904)
科学(13772)
中国(11543)
大学(10653)
农业(10635)
学学(10197)
(6022)
管理(5931)
(5369)
业大(5055)
资源(4990)
教育(4694)
(4291)
农业大学(4183)
(3676)
金融(3676)
技术(3581)
林业(3396)
中国农业(3342)
自然(3270)
科技(3241)
业经(3107)
财经(3102)
图书(2953)
问题(2890)
经济研究(2771)
共检索到83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成瑞珊  
1988年由国际科研基金委员会(IFS)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的国际合作课题《中国作物秸秆饲料营养价值及其利用研究》,于1993年4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主持,在课题完成单位——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通过成果鉴定。鉴定会听取了课题组的全面汇报,审查了有关资料,並对国内13位知名专家的通信评审意见进行了合议,一致认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红霞  
为进一步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提升重要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以内蒙古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草谷比、可收集系数估算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及其饲料化利用潜力。结果表明:2000-2020年,内蒙古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可收集利用量分别增加了3 523.66万和3 098.69万t,年均增长率为5.72%和5.96%,其中玉米秸秆贡献最大;2020年内蒙古秸秆资源分布总体呈现出“东多西少”的特征,蒙东地区占秸秆可收集资源总量的69.33%;内蒙古秸秆养畜潜力高丰度地区主要分布在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赤峰市等蒙东地区,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和乌海市为秸秆养畜潜力低丰度地区,其余盟(市)为秸秆养畜潜力一般地区。内蒙古秸秆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饲料化利用潜力,但区域分布不均衡,蒙东地区是秸秆资源富集和秸秆养畜潜力高丰度地区,应以蒙东地区为重点,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持续推动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秀梅  杨在宾  杨维仁  张桂国  姜淑贞  刘丽  王兆凤  
【目的】研究玉米秸、小麦秸和稻草剪切力与其形态学指标、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成熟期收获的玉米秸、小麦秸和稻草,分别测定其秸秆的剪切力,同时测定秸秆的直径、茎厚与线性密度(单位长度重量)及其营养成分含量,采用尼龙袋法测定秸秆干物质(dry matter,DM)、中性洗涤纤维素(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素(acid detergent fiber,ADF)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试验中3种秸秆收获时的剪切力、形态学指标(线性密度、直径和茎厚)及剪切力/线性密度均差异显著(P<0.05)。玉米秸、小麦秸和稻草的剪切力与其线性密度、直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志泽   艾比布拉·伊马木   马小龙   万江春   伊斯拉依·达吾提  
【目的】研究辣椒秸秆的生物量和饲料营养价值,为辣椒秸秆合理饲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改良陕早红、灯笼椒和羊角椒3个品种辣椒秸秆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结构组成(叶、茎、残留辣椒所占比例)和营养成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脂肪(EE))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和体外产气试验对比分析辣椒秸秆与玉米秸秆的饲用营养价值。【结果】辣椒秸秆由叶、茎和残留辣椒构成,鲜辣椒秸秆产量最高达39 437.55 kg/hm2;在鲜、干辣椒秸秆结构构成中,茎质量比例最高,平均为50.17%和56.28%,其次是叶(37.51%,30.69%)和残留辣椒(12.32%,13.03%)。辣椒秸秆叶片的CP含量最高,平均为20.11%,其次是残留辣椒(18.67%)和茎(12.11%),全株辣椒秸秆中的CP含量平均值为15.42%,且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品种辣椒秸秆中,茎的NDF和ADF含量最高,平均值分别为45.74%和39.52%,残留辣椒的WSC和EE含量最高,平均值分别为11.91%和5.68%;辣椒秸秆叶、茎、残留辣椒和全株均含有辣椒素,3个品种间含量差异显著(P<0.05)。辣椒秸秆的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A)、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B1)、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CNSC)、不可利用纤维(CC)以及粗蛋白中非蛋白氮(PA)、快速降解真蛋白质(PB1)含量均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而碳水化合物(CHO)、缓慢降解碳水化合物(CB2)、慢速降解真蛋白质(PB3)和不可利用蛋白质(PC)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秸秆(P<0.05)。辣椒秸秆理论最大产气量(a)、产气速率常数(c)、DM降解率均高于玉米秸秆,发酵液NH3-N质量浓度低于玉米秸秆,表明辣椒秸秆有较高的饲料营养价值。【结论】辣椒秸秆可全部或部分替换玉米秸秆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向阳  阎巧娟  韩鲁佳  郭佩玉  谭奈林  
为制定氨化秸秆饲料质量评定标准 ,进行了氨化秸秆饲料的感官评定、化学分析和生物学饲养等试验。根据试验结果 ,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 ,提出了氨化秸秆饲料感官评定法、化学分析法和生物技术法的评定指标 ,并制定了评定标准。认为生物技术法可较全面地鉴定饲料品质 ,将 4 8h瘤胃降解率作为评定指标 ,评定等级依据干物质降解率的百分点增加值确定 ,10~ 15为优秀 ,8~ 9为良好 ,5~ 6为及格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石鸿辉  廖嘉明  李悦  郭霖  王成  彭钟通  周玮  张庆  陈晓阳  
木本饲料一般指可供饲用的木本植物的叶子、嫩芽、籽实及加工后产生的木屑和刨花等副产品。作为一种有待开发的新型蛋白原料,本文总结了木本植物诸如辣木(Moringa oleifera)、桑树(Morus alb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等的营养价值和抗营养因子含量,以及在猪生产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当前抗营养因子的处理方式做了进一步的归纳和阐述。1)木本饲料的蛋白含量较高,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2)抗营养因子中单宁、植酸、皂苷含量较高,其他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氰化物等含量较低;3)木本饲料在猪生产上的饲用进展;4)目前,降低抗营养因子的主要途径有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发酵的方法。以上综述可为将来合理开发木本饲料进行养猪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德军  陶学宗  高连兴  
为了更好推进秸秆资源开发利用,针对目前玉米秸秆作为饲料的研究现状,对干玉米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成分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测定了两种干玉米秸秆上、中、下三部分及叶片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还原糖、钙和磷的含量。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果穗以上部分适口性和营养成分均好于下部秸秆,进而提出玉米秸秆用做饲料应优先选择果穗以上部分茎秆,果穗以下部分可以适当还田。为玉米收获及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阴法庭  张凤华  
以盛花期刈割收获的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与玉米(Zea mays)秸秆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营养品质分析,探讨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1)饲料油菜不能单独调制青贮饲料;2)混贮处理后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含量均介于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单贮之间,营养品质均得到显著改善,达到提高青贮品质的目的;3)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混贮处理的CP、EE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单贮与3∶7的混贮处理,而ADF与NDF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秸秆单贮与3∶7的混贮处理(P<0.05);4)混贮处理的pH较玉米秸秆单贮与饲料油菜单贮处理显著降低(P<0.05),其中7∶3混贮处理的pH最低;5)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混贮处理的V-Score青贮发酵品质得分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单贮与3∶7的混贮处理。综合比较分析发现,以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的混贮处理较好,可作为较佳的混贮配比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江  杨姝  杜桂娟  
阐述了粮改饲试点区域与种植规模,确立的主导品种,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数量和方式,总结辽宁省近年来粮改饲及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发展情况,展示了辽宁省粮改饲及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悦  黄仲园  华雪铭  何文辉  彭自然  蔡清洁  刘玉超  
为了评估大型溞在渔用饲料中的的营养价值,测定了不同季节人工培养的大型溞和夏季污水中大型溞风干样的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各季节人工培养的大型溞水分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冬季最高为5.14%,夏季最低为2.51%;夏季污水中大型溞水分含量(9.12%),显著高于人工培养的大型溞。人工培养的大型溞粗蛋白含量为30.93%50.21%,在不同的季节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冬季人工培养、夏季污水中大型溞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大型溞的15种氨基酸含量在各季节中差异显著,冬季最高(36.65%),夏季最低(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磊  王辅臣  黄峰  李建文  胡先勤  冯伟  王燕  
采用单因素梯度实验设计方法,研究双螺杆挤压膨化加工鳙(Aristichthys nobilis)慢沉性饲料的制作工艺,并通过饲养实验确定鳙幼鱼对饲料蛋白的适宜需求量。结果显示:饲料加工过程中物料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和机筒温度对鳙饲料的下沉速度(SV)和糊化度有显著影响。当物料水分含量控制在25%、脂肪含量控制在7%~9%和机筒温度控制在90→115→130℃时,鳙饲料具有糊化度高、下沉速度慢的特性,适合鳙的摄食需求。在此工艺基础上,以酪蛋白和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制作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25%、30%、35%、40%和45%的6种配合饲料,饲养初始重6.0 g的鳙90 d,以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为主要指标,评价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鳙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鳙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增加,当饲料蛋白水平为35%时达到峰值。采用二次曲线模型分析,确定鳙对饲料蛋白质的适宜需求量为34.65%~34.88%。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艾春香  李少菁  王桂忠  林琼武  
主要综述了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及其饲料的研制。主要内容包括 :(1)石斑鱼对饲料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的营养需求。 (2 )石斑鱼饲料的研制概况。 (3)针对石斑鱼营养学研究以及目前我国石斑鱼养殖还是以小杂鱼为主 ,配合饲料使用率很低的现状 ,对今后开展石斑鱼营养与饲料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艾春香  刘建国  林琼武  李少菁  王桂忠  陈学雷  
The mud crab,Scylla sp.,is an important crustacean species farmed on a commercial scale in China.They are polycultured with fish or shrimp,but mud crabs are now monocultured in increasing density to supply the growing market.This trend has made diet development more important.Information on the nutr...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振山  林可椒  张益明  徐家锐  
投饲不同动物蛋白源,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配合饲料养殖鲤鱼种,在环境条件和投饲率相同的情况下,测定鱼体的增重率、肌肉、肝脏中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含量。结果表明:A、B、C三组饲料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17%、17.86%、31.56%时,其个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106.87%、94.65%、129.48%;平均饲料系数分别为2.04、2.30、1.52时,RNA/DNA平均比率分别为2.99、2.90和4.13。实验表明,肌肉中RNA/DNA比率是一个能非常灵敏地反映鱼类生长和蛋白质含量的指标。由此可知,在环境条件及受试鱼投饲率相同时RNA/DNA比率的大小可作为评价鱼类生长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