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0)
- 2023(2275)
- 2022(2144)
- 2021(1984)
- 2020(1714)
- 2019(3710)
- 2018(3689)
- 2017(7416)
- 2016(4049)
- 2015(4690)
- 2014(4869)
- 2013(4913)
- 2012(4806)
- 2011(4374)
- 2010(4576)
- 2009(4365)
- 2008(4298)
- 2007(4035)
- 2006(3771)
- 2005(3842)
- 学科
- 济(18451)
- 经济(18411)
- 管理(12388)
- 业(11969)
- 方法(8624)
- 企(8356)
- 企业(8356)
- 数学(7533)
- 数学方法(7370)
- 农(6307)
- 中国(6289)
- 财(5504)
- 制(4659)
- 农业(4334)
- 贸(4275)
- 贸易(4273)
- 易(4117)
- 银(3904)
- 银行(3898)
- 人民(3874)
- 行(3716)
- 业经(3667)
- 消费(3599)
- 结构(3578)
- 融(3537)
- 金融(3537)
- 税(3319)
- 学(3307)
- 税收(3068)
- 收(3038)
- 机构
- 学院(63151)
- 大学(62663)
- 济(28298)
- 经济(27719)
- 管理(23035)
- 研究(21815)
- 中国(19352)
- 理学(18703)
- 理学院(18531)
- 管理学(18137)
- 管理学院(18033)
- 财(15945)
- 京(13389)
- 科学(12392)
- 所(11938)
- 财经(11912)
- 经(10596)
- 江(10422)
- 中心(10385)
- 研究所(10277)
- 农(9851)
- 北京(9293)
- 经济学(8994)
- 财经大学(8652)
- 州(8522)
- 省(8146)
- 经济学院(8104)
- 范(7973)
- 师范(7923)
- 业大(7680)
- 基金
- 项目(34762)
- 科学(27261)
- 研究(25638)
- 基金(25329)
- 家(21480)
- 国家(21270)
- 科学基金(18144)
- 社会(16665)
- 社会科(15737)
- 社会科学(15734)
- 省(13274)
- 基金项目(12448)
- 教育(11904)
- 资助(11597)
- 自然(11410)
- 自然科(11163)
- 自然科学(11162)
- 自然科学基金(10941)
- 划(10895)
- 编号(10446)
- 成果(8838)
- 部(8008)
- 重点(7775)
- 课题(7497)
- 发(7038)
- 教育部(6986)
- 性(6757)
- 人文(6733)
- 国家社会(6726)
- 科研(6650)
共检索到109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成岐 ,钟浩
一、积累基金1、积累基金的科学范畴关于积累基金的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积累基金是当年生产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是以货币表现的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加非物质生产领域的非生产基金和建立物质储备的那部分物质产品。积累基金的实物形态是扩大再生产用的生产资料和当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世贵
析积累基金最低限的确定郑世贵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按使用的方向划分,最终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大部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分配比例,是分配领域中最根本的比例关系,是制定国民收入使用计划的主要任务,也是搞好国民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舒英
关于战后日本的高积累,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广为人知、且很少异议的问题。但是,对于日本的积累率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则众说纷纭。该文以相同的统计口径,对1956—1985年中日两国的积累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战后日本的积累率并不比中国高,更不像有些著述中讲得那么高。该文还对中日两国每单位积累带来的新增国民收入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是实行高积累的中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结果之所以大不相同,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两国的积累效益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又是多种因素促成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与作为货币储藏的贵金属的价值积累不同,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研究的价值积累是有特定条件的。事实上,除去创造历史文物以及可以长久保存的艺术品或可以炒作的拍卖品的劳动之外,在人类劳动中只有知识劳动创造的价值能够实现这种特定条件下的价值积累。现实社会的相关法律给予具有价值积累性质的知识产权以一定的保护,但法律的保护是有期限的。因此,现实社会中存在一定的有价值没有价格的有用的知识劳动成果,这就是"免费的午餐"。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通过付出一定教育成本费用可以获取必要的"免费的午餐",有力地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为求得经济发展的保障,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必须努力地增加价值积累的厚度和追求价值积累的更高的高度。在当代智能化社会,价值积累必须做到四个方面的到位:一是要保证地球免遭宇宙中小行星的再次撞击;二是不要让人类的天敌——病毒毁掉人类;三是高等教育必须走智能教育改革之路;四是必须大力推进和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关键词:
劳动 价值 使用价值 价格 积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宾·布莱克本 俞弘强
文章分析了中国为老年人提供养老金的现实需要,深入探索了其他国家提供养老金的经验。文章认为,中国已经建立了股票交易,引进了外资,并且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各种养老基金的供给方法已经与中国老龄化社会问题较大地关联在一起。
关键词:
养老金 老龄化社会 社会保障 基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鸿昌
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是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积累率的内在规律如何? 到底应该怎样认识适度的积累率? 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从定性分析入手,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积累率的状况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一些预测性探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刁仁德
作者认为在研究我国实际积累规模的时候,首先,必须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理论模式对积累率研究形成的制约;其次,我国经济体制在转向市场经济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引起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这种变化也要影响到对实际积累率的探讨。本文为进一步科学地研究改革以来的积累率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针对国内某些文章对统计部门公布的积累率提出的不同看法提出了商榷意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支道隆
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建国后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把农业和轻工业提供的一部分积累用于发展重工业。重型工业投资多,势必提高积累规模。经过40年的努力,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不过重工业没有大力支援农业和轻工业,未能形成农轻重的良性循环,致使1953—1978年这26年间农业、轻工业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锡群
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以后,农民生产,生活虽然有较大提高,但大部分农民生产还需要国家贷款。在正常情况下,农村的资金积累与农民的收入是紧密相连的,但农民手中有了钱,是否增加积累,积累后的投向,都是由农民自己决定的。有相当一部分农民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定祥 李伶俐
高质适量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高效的资本运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持续的经济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资本积累 ,促进资本的运用 ,这就是资本积累、运用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本文首先对资本积累、运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然后转入中国资本积累与运用形式及途径的考察 ,最后对中国资本积累与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积累 资本运用 资本深化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朱立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投资率或积累率偏高一直被视为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改革以来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换,经济学家的有关思考方式也出现相应的转变。本文力图说明这种思考方式转变的基本轮廓,以及思考积累与消费的长期比例和短期比例所适用的理论框架的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顾乃康
技术积累和国际生产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顾乃康当代跨国公司的竞争已主要不是体现在价格竞争方面,而更多地集中于包括信息、技术和创新、成本、筹供、质量、产品开发展以及售后服务等在内的非价格竞争。在非价格竞争中,与技术有关的竞争处于核心地位。在技术竞争中,公司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灿
十年来,我国在优化投资积累功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深刻转变中,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有一个过程,在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决策上存在失误,忽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存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经济发展和改革中都出现过急于求成,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效益低下,国家调控能力减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