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2)
- 2023(10063)
- 2022(8206)
- 2021(8126)
- 2020(6470)
- 2019(14844)
- 2018(14570)
- 2017(27107)
- 2016(14958)
- 2015(16632)
- 2014(16376)
- 2013(16225)
- 2012(15110)
- 2011(14020)
- 2010(14116)
- 2009(12988)
- 2008(12883)
- 2007(11237)
- 2006(10180)
- 2005(9250)
- 学科
- 济(66282)
- 经济(66210)
- 农(49566)
- 业(42651)
- 农业(32903)
- 管理(29692)
- 方法(23377)
- 数学(21500)
- 中国(21349)
- 数学方法(21340)
- 企(20583)
- 企业(20583)
- 业经(19242)
- 制(16681)
- 财(13569)
- 贸(13339)
- 贸易(13332)
- 易(13157)
- 发(12748)
- 体(12625)
- 学(12511)
- 农业经济(12429)
- 地方(11800)
- 银(11553)
- 银行(11530)
- 行(11258)
- 发展(10733)
- 展(10723)
- 融(10662)
- 金融(10662)
- 机构
- 学院(211305)
- 大学(209408)
- 济(98156)
- 经济(96603)
- 研究(84578)
- 管理(74842)
- 中国(66581)
- 理学(64411)
- 理学院(63626)
- 管理学(62683)
- 管理学院(62281)
- 农(58120)
- 科学(49720)
- 京(44977)
- 农业(44355)
- 所(43949)
- 财(42796)
- 研究所(40065)
- 中心(37370)
- 业大(37294)
- 财经(33157)
- 经济学(31061)
- 江(30758)
- 经(30653)
- 院(29167)
- 北京(28754)
- 范(28673)
- 师范(28430)
- 经济学院(27949)
- 科学院(27707)
- 基金
- 项目(141115)
- 科学(111783)
- 基金(105238)
- 研究(104142)
- 家(93807)
- 国家(92965)
- 科学基金(77562)
- 社会(69174)
- 社会科(65209)
- 社会科学(65194)
- 基金项目(55008)
- 省(52155)
- 自然(47746)
- 自然科(46631)
- 自然科学(46621)
- 自然科学基金(45833)
- 教育(45816)
- 划(44740)
- 资助(42047)
- 编号(40780)
- 部(33494)
- 成果(33288)
- 农(33159)
- 重点(32411)
- 发(32256)
- 国家社会(30509)
- 中国(29151)
- 性(29116)
- 创(28904)
- 课题(28320)
- 期刊
- 济(114815)
- 经济(114815)
- 研究(67663)
- 农(63969)
- 中国(49203)
- 农业(43630)
- 学报(37388)
- 科学(35119)
- 财(30271)
- 大学(29192)
- 学学(27783)
- 融(25077)
- 金融(25077)
- 管理(23667)
- 业经(23198)
- 教育(21684)
- 业(20851)
- 经济研究(17438)
- 财经(17013)
- 问题(16453)
- 世界(15357)
- 技术(14892)
- 经(14825)
- 农业经济(14743)
- 农村(14569)
- 村(14569)
- 版(13080)
- 贸(12363)
- 资源(12048)
- 经济问题(11485)
共检索到330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蔺雪春 邢立巍 刘振滨 甘金球
当代中国农村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是一种根本性现代性变化,面临从传统现代化走向新型现代化、从一般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双重任务,必须超越生存区间困局更新发展路径。所需积累与变革,以农业生产力增长增效和农民剩余收入增长为基础,农民职业化或职业农民制度建设为突破,融合因应中国农村发展境域变化为要点。政策制定应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实现农业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抓住百年未有大变局实现农民职业化和职业现代化,抓住全球气候政治绿色发展机遇实现农村生态化和生态现代化,不断升级完善农村积累变革的技术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激发城乡社会关系新要素创造活动。由此对当下乡村振兴启示值得深思。
关键词:
当代农村变化 现代化 积累变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蔺雪春 邢立巍 刘振滨 甘金球
当代中国农村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是一种根本性现代性变化,面临从传统现代化走向新型现代化、从一般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双重任务,必须超越生存区间困局更新发展路径。所需积累与变革,以农业生产力增长增效和农民剩余收入增长为基础,农民职业化或职业农民制度建设为突破,融合因应中国农村发展境域变化为要点。政策制定应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实现农业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抓住百年未有大变局实现农民职业化和职业现代化,抓住全球气候政治绿色发展机遇实现农村生态化和生态现代化,不断升级完善农村积累变革的技术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激发城乡社会关系新要素创造活动。由此对当下乡村振兴启示值得深思。
关键词:
当代农村变化 现代化 积累变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辉 徐越
万山磅礴有主峰。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一位,建设美丽中国的“美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总结和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党的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强化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法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战略举措,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根本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掌舵领航。面对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新形势,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规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松
当代中国存在着三个带全局性的矛盾:先进的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弊端丛生的具体体制的矛盾,人口过多和人才紧缺的矛盾,党的领导责任空前扩大、党的队伍日益壮大和党的思想建设进展缓慢、党的战斗力未能同步增长的矛盾。而对着这三大矛盾,我们必须进行三大改革,本文仅着重分析第一大矛盾和第一种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俊彦
一、三大历史功绩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深刻变革,为中国经济二十年全面体制改革与高速发展的壮丽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及其引导的经济发展内容、过程是丰富多彩而寓意久远的,至少有三大功绩是历史性的。(一)对长期稳定地解决中国吃饭问题的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耕
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一个里程碑。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当代中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兴庆
我国粮食贸易的历史性转折与政策取向叶兴庆(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随着国家整体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工业化逐步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推进,我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的生产成本将不断上升。在今后的工业化进程中,成本推动型的粮价上涨将是一个长期现象。现在国内粮价...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玉光 崔斌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当代中国农村区域性贫困问题研究(上)陈玉光,崔斌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玉光 崔斌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当代中国农村区域性贫困问题研究(下)陈玉光,崔斌(北京100826.国家统计局研究所)二、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看区域性贫困问题(一)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不可低估我国贫困县大部分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区,表1六大区划分的327个贫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兴杰 傅恒才
当代中国农村问题论纲张兴杰,傅恒才(兰州730000兰州大学)我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多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就本质上来说,这一问题主要涉及两个内容:一是农村的稳定,二是农村的进步发展。邓小平同志多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江春泽
20年前席卷中国大陆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继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动乱之后,在思想领域里肃清“文革”流毒,拨乱反正的一场极其深刻的革命,是关系中国命运和前途的一场大论战,是中国当代历史性改革的前奏和序幕。可以说,没有真理标准讨论的胜利成果,就不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可园
当代中国农村体制变革进程实际上是一个从底层创新到上层建制的过程,农民的底层创新实践包括生存压力下对集体经济制度的"修改"、经济理性主导下对集体经济制度的突破,以及权利诉求下对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政策调整和"合法化"农民创新实践两种方式实现了底层创新向上层建制的转变。上层建制受到维护政治统治、当时的国家发展战略、当代中国基本国情、领导人的意识形态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底层创新 上层建制 中国农村 体制变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中国金融》创刊以来的60年,也是中国金融业从计划迈向市场、从传统走进现代、从探索图存到变革强盛的60年。《中国金融》以忠实的报道、正确的导向见证并助推了这一改革创新不断战胜困难挑战的伟大进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工作,特别是改革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