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5)
2023(12180)
2022(10716)
2021(10264)
2020(8511)
2019(19701)
2018(19430)
2017(37664)
2016(20180)
2015(22611)
2014(22333)
2013(21902)
2012(19954)
2011(17911)
2010(17533)
2009(15867)
2008(15077)
2007(12927)
2006(11076)
2005(9498)
作者
(57151)
(47567)
(47155)
(44869)
(30232)
(22705)
(21354)
(18793)
(18146)
(16666)
(16341)
(15946)
(14904)
(14772)
(14557)
(14360)
(14284)
(14204)
(13535)
(13532)
(11706)
(11393)
(11392)
(10736)
(10608)
(10485)
(10476)
(10387)
(9475)
(9425)
学科
(76451)
经济(76361)
管理(58802)
(56014)
(46336)
企业(46336)
方法(37095)
数学(31812)
数学方法(31429)
(21648)
中国(19320)
(18907)
(18105)
业经(17889)
地方(15397)
农业(14962)
理论(14087)
(13508)
贸易(13500)
(13151)
(13105)
技术(12904)
(12816)
(12507)
财务(12444)
财务管理(12422)
环境(12083)
企业财务(11769)
(10971)
教育(10800)
机构
大学(284784)
学院(280307)
管理(117524)
(107749)
经济(105380)
理学(103425)
理学院(102304)
管理学(100536)
管理学院(100026)
研究(90438)
中国(65184)
(60190)
科学(57989)
(47458)
(46007)
业大(44504)
(44020)
中心(41293)
研究所(40743)
财经(39428)
(38903)
(38209)
师范(37867)
北京(37377)
农业(36210)
(36085)
(33162)
(31884)
经济学(31301)
师范大学(30958)
基金
项目(203249)
科学(161236)
基金(149351)
研究(147849)
(130465)
国家(129415)
科学基金(112289)
社会(93117)
社会科(88180)
社会科学(88160)
基金项目(80452)
(78245)
自然(74772)
自然科(73091)
自然科学(73079)
自然科学基金(71749)
教育(67779)
(66450)
编号(60853)
资助(60387)
成果(48110)
(44917)
重点(44910)
(42655)
(42145)
课题(40097)
创新(39643)
科研(39136)
教育部(38666)
国家社会(38177)
期刊
(110671)
经济(110671)
研究(78828)
中国(49341)
学报(46376)
科学(42403)
(40573)
管理(40377)
大学(34873)
(33851)
学学(32358)
教育(32299)
农业(28580)
技术(22868)
(19558)
金融(19558)
业经(19275)
图书(18983)
财经(18119)
经济研究(17333)
(15401)
科技(14342)
问题(14342)
理论(14308)
(14300)
情报(13462)
实践(13370)
(13370)
技术经济(13197)
资源(13099)
共检索到388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炜炜  黄为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们维护人际关系、进行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开展用户行为聚类研究对学术社交网络平台准确识别用户组成成分、理解用户行为、提升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ResearchGate(RG)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平台用户行为的描述模型基础上,利用K-means算法对学术社交网络的用户利用行为进行聚类分析,并立足于学科差异视角探索不同学科用户分布与行为特征。[结果/结论]研究表明RG用户可被划分为10类,不同用户群体在平台功能的利用方面存在较明显的行为偏好差异。同时,学术社交网络的用户利用行为存在学科差异,自然科学类用户类型分布较为均匀,较少呈现极端偏向某一用户群体的情况,利用行为也更加积极;而人文社科类用户主要由潜水用户组成,表现相对沉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庆山  杨志维  
[目的 /意义]开展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文献的引文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概貌,并归纳识别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方法 /过程]系统搜集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文献,整理形成文献集,运用引文分析方法,统计出高频关键词、高被引文献和高被引作者,并进行定性内容分析,概述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结果 /结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社交网络的采用情况、社会网络结构、使用行为模式、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以及使用障碍5个方面,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凌   刘琼   贺昌茂  
[目的/意义]探讨智媒时代下不同网络环境中社交机器人对公众舆论的影响,以发现社交机器人在制造网络舆情方面的潜在作用,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参考意见。[研究设计/方法]结合沉默螺旋理论,运用ABM仿真方法构建不同网络结构(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随机网络和真实社交网络),研究不同阶段下社交机器人对公众意见表达的影响。[结论/发现]少数社交机器人参与舆论传播就能大概率触发沉默的螺旋效应,并且网络环境的差异对社交机器人舆情干预存在影响。此外,社交机器人在塑造舆论格局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一定比例的正义性社交机器人协助媒体可以有效提高舆论引导效率。[创新/价值]将沉默螺旋理论与ABM仿真方法结合使用,分析在社交网络舆情中如何利用社交机器人对舆情进行干预与监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段锦云  
作为两种代表性的员工自愿性工作行为,建言与沉默的研究一直各行其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如其字面意思一样对立相反是本研究拟解答的关键问题。以长三角地区制造类民营和外资企业的350组配对数据为样本,基于诺莫网络视角,本研究从情绪、认知和领导因素的角度,探讨了建言与沉默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建言与沉默是两个独立的构念。在情绪特征上,正性情绪会促进员工建言,而负性情绪既会促进员工建言,更会导致员工沉默;在认知特征上,自我效能感会促使员工建言,心理安全会促进建言且抑制沉默;在领导特征上,领导成员关系与建言正相关。在作用效能上,建言比沉默更会得到领导的赏识。研究结果综合支持了建言与沉默并非对立相反的观点。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宁  袁勤俭  
用户是信息质量的最终评价者,立足用户视角,研究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的前置影响因素并未获得应有的关注。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126份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用户评价及研判质性资料,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等多个步骤,归纳了影响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信息质量的120个初始概念和28个范畴,并发展成为9个主范畴,最终获得一条影响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的故事线,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CPUC模型。结果表明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的信息质量受到社区、平台、用户和内容4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内容因素直接影响学术社交网络的用户感知信息质量,用户因素既是直接变量,又是学术社交网络社区因素及平台因素之间的中介变量,由此析出未来研究的命题和方向。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廖书迪  刘文兴  廖建桥  
基于自我概念理论探讨自恋型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检验组织自尊的中介效应和控制点的调节作用。通过对74名直接主管和247名员工分阶段和配对调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恋型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自恋型领导对基于组织自尊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控制点显著地调节自恋型领导对基于组织自尊的影响;基于组织自尊中介自恋型领导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关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静  
新入职员工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活力,而员工沉默会阻碍企业的变革与创新。文章阐述了新入职员工沉默的特点,分析了沉默行为背后的原因,旨在为企业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德强  黄世晴  董颖  王珏  
[目的/意义]调研中外科研人员对社交网络的认知情况,对学术工作者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动机和需求开展比较研究。[方法/过程]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来自国内各大高校707位被调查者对社交网络的认知、使用动机和访问信息,并将问卷调查结果与Nature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我国科研人员对学术社交网络的使用率和使用意识并不是很高,国内科研人员比较倾向于使用以社交型为导向的网站,对以学术型为导向的网站使用较少。国外主流ASNS平台中,我国用户对ResearchGate具有一定的认知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蕾  张琳琳  王傲  黄崑  
[目的/意义]探索如何对社交媒体上学术型用户生成内容质量进行评价。[方法/过程] 首先,通过招募使用过社交媒体上学术信息的用户,开展学术信息检索用户实验,获取用户评价学术型用户生成内容质量的指标,构建初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模型中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结论]构建了适用于学术型用户生成内容质量评估的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其中重要性程度排在前三位的指标为演示性、有趣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丰富和完善了社交媒体学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为自动识别高质量学术型用户生成内容提供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金  刘博  
作为典型的员工自愿行为,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这对构念之间的关系是否如其字面含义一样相互对立是本研究拟解答的关键问题。笔者选取24家企业的320位知识型员工为调研对象,以诺莫网络为主导逻辑,从隐性知识、知识主体和组织三个视角筛选出五个前置因素,并选择知识溢出这一后果变量,运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构念。就前置因素而言,在隐性知识层面上,知识黏性会促进员工沉默而抑制隐性知识共享;在知识主体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金  刘博  
作为典型的员工自愿行为,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这对构念之间的关系是否如其字面含义一样相互对立是本研究拟解答的关键问题。笔者选取24家企业的320位知识型员工为调研对象,以诺莫网络为主导逻辑,从隐性知识、知识主体和组织三个视角筛选出五个前置因素,并选择知识溢出这一后果变量,运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构念。就前置因素而言,在隐性知识层面上,知识黏性会促进员工沉默而抑制隐性知识共享;在知识主体层面上,面子需要对隐性知识共享和员工沉默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则会促进隐性知识共享而抑制员工沉默;在组织层面上,人际信任、组织自尊均促进隐性知识共享。就后果变量而言,隐性知识共享会促进知识溢出,而员工沉默则抑制知识溢出。研究结果厘清了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为该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框架,同时也为我国企业情境下提升员工的创新绩效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敏  孟蝶  张艳  
文章筛选出42篇与社交网络间歇性中辍行为相关的代表性研究文献,以S-O-R模型为分析框架,从使能因素、抑能因素和个体因素等方面展开分析,系统梳理影响用户社交网络间歇性中辍行为关键因素的研究现状,探讨基于多视角主观、客观因素的拓展研究中可能出现的新研究内容。社交网络情境下的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应进一步综合主观和客观、基于使能和抑能对间歇性中辍行为进行更全面、深入、细致的解释。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朱鹏  李璐  Gary Marchionini  
本文基于隐私计算理论与调节定向理论对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进行研究,重在研究感知风险与感知收益对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以及用户调节定向特质对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的影响及其对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调节作用。本文构建了基于调节定向理论的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分享行为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到了376份有效样本,并通过构建回归方程、t检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感知风险负向影响用户信息分享行为,而感知收益正向影响信息分享行为,同时用户的调节定向特质对用户在感知收益上的影响显著。本文根据此结论为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人境  柴婧  
以SNS社交网络个人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为参考框架,整合计划行为理论,针对SNS的特点引入感知娱乐、感知信任及习惯,建立研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在SNS情境下有良好的适用性;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用户的使用意向和实际使用行为影响显著;感知娱乐对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向影响显著;习惯对实际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对持续使用意向和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阳玉堃  黄椰曼  
社交网络扩大用户获取信息来源,而信息偶遇作为用户信息获取的一种特殊形式,探究其在社交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信息偶遇领域进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影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偶遇状况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信息因素,构建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10个研究假设,使用PLS分析样本数据并验证模型假设。结果表明,情绪状态等6个变量对信息偶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需求和环境状况感知对信息偶遇有显著负向影响,信息的多样性、质量对信息偶遇没有显著影响,并基于此提出图书馆在社交网络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