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11)
- 2023(4447)
- 2022(3731)
- 2021(3724)
- 2020(2928)
- 2019(6670)
- 2018(6348)
- 2017(12357)
- 2016(7002)
- 2015(7766)
- 2014(7814)
- 2013(7600)
- 2012(7183)
- 2011(6172)
- 2010(6579)
- 2009(6055)
- 2008(6361)
- 2007(5634)
- 2006(5104)
- 2005(4565)
- 学科
- 管理(26974)
- 业(23369)
- 财(23053)
- 济(22223)
- 经济(22198)
- 企(19570)
- 企业(19570)
- 财政(12456)
- 政(10089)
- 务(9972)
- 财务(9961)
- 财务管理(9922)
- 企业财务(9466)
- 农(8868)
- 中国(8762)
- 制(8376)
- 方法(7768)
- 策(7669)
- 数学(6879)
- 数学方法(6732)
- 地方(6399)
- 度(5991)
- 制度(5990)
- 及其(5708)
- 政策(5561)
- 体(5404)
- 银(5368)
- 银行(5364)
- 农业(5198)
- 税(5165)
- 机构
- 学院(91621)
- 大学(88575)
- 济(39310)
- 经济(38398)
- 管理(35174)
- 研究(31130)
- 财(29422)
- 理学(29376)
- 理学院(29119)
- 管理学(28741)
- 管理学院(28559)
- 中国(25920)
- 财经(18314)
- 京(18137)
- 科学(17000)
- 经(16439)
- 江(15832)
- 所(15669)
- 中心(14595)
- 研究所(13402)
- 财经大学(12976)
- 农(12759)
- 州(11765)
- 北京(11756)
- 省(11599)
- 经济学(11585)
- 院(11446)
- 范(11139)
- 师范(11080)
- 业大(10450)
- 基金
- 项目(53662)
- 研究(43032)
- 科学(42252)
- 基金(38067)
- 家(31723)
- 国家(31408)
- 科学基金(27219)
- 社会(26391)
- 社会科(25031)
- 社会科学(25027)
- 省(21093)
- 教育(19945)
- 基金项目(18939)
- 编号(18599)
- 划(17380)
- 成果(16718)
- 自然(16581)
- 资助(16431)
- 自然科(16172)
- 自然科学(16169)
- 自然科学基金(15876)
- 课题(13325)
- 性(12526)
- 部(12289)
- 重点(11982)
- 策(11702)
- 发(11544)
- 项目编号(11521)
- 年(11111)
- 创(10998)
共检索到155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康
在货币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宏观政策按"一紧一松"的状态来把握是比较合理的。财政政策应该在保持宽松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发力增加有效供给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我国当前应当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以继续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或减税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缺乏针对性,具有不可行性。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应是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只有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才能有效地扩大全社会消费需求,并进而有效地扩大民间投资需求,从而有效地解决社会总需求不足问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共
一、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增长趋势长期存在两种反差: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慢于GDP的增长,所占比重逐年下滑;二是财政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增长,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两种反差形成以下后果:(1)在财政与银行关系上,银行的作用相对强化,财政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园晨
财政赤字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其评价,关键是看宏观经济状况和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财政赤字就是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不能搞财政赤字。因此,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及其进度,需要认真选择。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宏观调控 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马晓玲
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和配合中央近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积极财政政策加以调整。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对于把握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中要适当调减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改进原来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实施财政扩张性政策的工具组合,根据公共财政要求调整支出投向和重点。特别是应注重结合财政政策调整推进财政改革,完善税费制度,构建内需平稳增长机制,强化财政对结构优化的作用,并健全分税分级的公共财政体制,在长期建设国债规模缩小后,发展新的财政支出方式。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调整 财政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爱林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我国在特定情况下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对扩大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在当前形势下 ,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能轻易淡出 ,未来 2~ 3年内仍要继续实施。为了保证新一轮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得到继续实施 ,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 1)重视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保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 2 )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提高投资决策水平 ;( 3 )严格遵守财政收支平衡和量入为出的原则 ;( 4 )坚持稳步推进 ,有效掌握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 ;( 5 )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 6)加强国债项目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成效 问题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青
199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五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最近财政部领导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均向媒体透露要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 ,伴随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国债规模的扩大 ,财政赤字的上升以及对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的关系进行的探讨 ,有其必要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振鹏
1998年,为抑制经济增长下滑,我们开始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这种特殊的经济背景之下提出积极财政政策的概念。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操作看,有必要对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认识和探讨。因为对政策涵义的不同理解和界定决定着政策实施状况。本文表明我们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未来财政政策选择的思路和观点。 一、积极财政政策涵义的经济学剖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华炳
积极财政政策来源于西方财政理论与实践 ,这一理论对我国财政理论与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积极财政政策应如何调整。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理论 财政政策调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文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文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宏
2009—2012年,我国已经连续四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依然是现阶段宏观经济调控的主旋律。众所周知,200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根据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今年我国仍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随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生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促进了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2010年,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继续显现。下一步,建议在调整政策着力点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适当扩张性,适时将短期应对性政策转变为着力改善民生的中长期战略;要大力调整财政赤字使用方式,优化公共投资领域,适当减少减税政策的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